?

從煙戶門牌探析清代戶籍管理制度

2023-07-18 10:56潘紅
檔案與建設 2023年5期
關鍵詞:人戶戶籍管理保甲

潘紅

摘 要:清代門牌是基層社會戶籍管理的憑證,是落實保甲制度的重要工具。泰州市博物館藏咸豐六年(1856)煙戶門牌是研究清代戶籍制度的珍貴實物檔案。文章通過對門牌的深入解讀,考察了清代保甲制度基層控制理念、基層戶籍管理狀況及這一時期泰州地區的社會生活原始面貌。

關鍵詞:門牌;煙戶門牌;保甲制度;清代戶籍

門牌是明清時期廣泛使用的戶籍憑證,揭于每戶門上,以便鉤稽人口動靜。清代政府為了實現“行保甲以端地方事”之目的,將保甲制度逐步推行于地方管理體系。保甲制度利用保甲法編制戶口,強化人戶管理,安民緝盜,維護社會秩序。在州縣城鄉設十戶立一牌頭,十牌立一甲長,十甲立一保長,戶給門牌一張,備書姓名、丁數,出則注明所往,入則稽其所來。在保甲體系中,保甲登記的戶冊為保甲冊,保甲冊之基在于門牌。清代門牌在史籍中有較多記載,并且有大量的原件被保留了下來。這些留存下來的門牌原件是研究清代地方戶籍管理制度的重要實物檔案。泰州市博物館藏咸豐六年(1856)煙戶門牌就是這一時期泰州地區實行戶籍管理的例證。

一、 清代門牌使用概況

清代的地方管理體系歷經里甲、保甲制度并用到保甲制度全面推行的發展過程。不管是里甲制度還是保甲制度,門牌作為戶籍管理的憑證產生并不斷發展,其使用情況也略有不同。

門牌保甲與循環冊是保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配合使用。州縣城鄉進行保甲編查,鄉約[1]到縣衙領空白循環冊和門牌,帶回交給牌長,令其將本牌人戶、姓名、丁口等信息填注于空白冊牌內。各牌長填好冊牌后匯交甲長,訂循環冊。再由鄉約于約定時間攜帶牌冊至縣衙,縣衙書吏即刻核查蓋印,循冊留存縣衙。次日,鄉約將環冊和門牌帶回,環冊鄉約留存,門牌發各戶。循環冊每年更換四次,逢季中或季末月份到縣衙更換,隨到隨核。人戶如有家庭成員添加或者減少時要及時報備牌長,牌長備注,待更換循環冊時進行倒換?!伴T牌均于改冊時一體改注懸掛?!盵2]每年秋后,復編,俱發門牌一次。后來因煩擾,規定三年更換一次。如舊牌添改模糊,換冊時呈驗該州縣即換新牌。循環冊和門牌費用由各鄉殷實富戶捐給,府衙統一撥給?!八形瘑T伙食及書役、隨從、地保人等飯食錢文均系本縣按日捐給,絲毫不令需索民間?!盵3]保甲起初為“保安富戶”,所以州縣官會“勸各鄉殷實富戶捐資”。

清代的門牌為紙質,其使用方法為各戶將門牌裱糊在木板上,懸掛于門首,牌頭按時查驗,不得遺失。據葉世倬《為編審保甲事》記,“牌式易簡,所以便查核也。凡門牌須用板實貼懸掛門首,不過欲使一戶中同食同處之人可一目了然。不特省筆墨,亦可以清眉目留出余紙,亦可備后來添注涂改之用,故以簡為妙”。[4]關于門牌的樣式,黃六鴻在《?;萑珪煈糸T牌》中記,“用梨木板將前示諭,并后年月、保長等一定字樣刊刻端楷,用豎白棉紙印刷明白,照格將本戶同居丁口,填注整齊,該甲保查對無差,匯送印發”。[5]葉佩蓀在《飭行保甲》中記,“牌冊之式計一邑若干戶,每戶須循環冊兩張,門牌一張,冊用堅韌棉紙,牌方尺余為度。該縣先刊刻牌冊空白印版一塊……官備紙張刷印”。[6]不同時期或不同行業使用的門牌樣式也略有不同,但大體內容包含刊印發放者,使用方法,懲罰措施,戶主姓名、年齡、職業,家庭人口(包括寄居者和傭人),住址,發放時間等。有的還會在其后附有民間易犯法令條文或門牌戶冊等費概有本府捐廉,不許派收分文等內容?!跋蚶鲬舾黝I門牌必列其全男婦、丁口、名氏,事本紛繁”,后本著簡而易行的原則,只寫家長姓名、人口數等基礎信息。

乾隆二十二年(1757),保甲制度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印發的門牌多種多樣,如鋪戶門牌、公館門牌、保甲門牌、州縣門牌、煙戶門牌等。據《清會典·戶部·尚書侍郎職掌五》記,“各省諸色人戶,有司察其數而歲報于部,曰煙戶”。煙戶是清代對人戶的統稱,煙戶門牌是政府頒發給一般人戶的門牌,所以煙戶門牌成為主要的門牌類別。

二、 咸豐六年煙戶門牌解讀

泰州市博物館藏咸豐六年煙戶門牌長33厘米,寬24厘米,紙質,木版印制,江南揚州府泰州正堂印發。版心長方形,上框作梯形,梯形框內刻印“煙戶門牌”字樣。版心正文豎式排版,都是格式化并事先刻印好,戶主姓名、職業、丁口等留空,以便不同戶主填寫。門牌啟首采用曉諭式,行文簡單,為遵行保甲出示曉諭。因“牌首多系鄉民,誠恐辦理章程未盡知覺,無所遵循”,故門牌在刊刻時首先附上簡易條規,以供使用者知悉,其原則為“簡便易行,毋事虛文”。為使保甲條規能順利推行,清政府在保甲編查之后一并頒發條規,條規告示交地保發帖,無論窮鄉僻壤不許遺漏。牌、甲長等會不時聚眾令口齒清楚者對條規進行宣讀學習,同時縣衙也會派員進行宣講。

門牌啟首具體內容如下:

上諭嚴飭編查保甲以防匪徒等因,蒙此合行給牌。為此牌仰該戶即將所給門牌用木板裱糊,每日懸掛門首,以便稽查?;蛴刑矶?、減口隨時知會牌長稟請更正。倘有隱匿行蹤詭秘不法匪徒,許牌長指名稟究。如牌長庇不認真稽查,別經發覺定即一并查究不貸,凜之,慎之。

上述內容對使用門牌的目的、方法和事故處置方法等做了簡要說明。從曉諭內容來看,門牌不僅僅是戶籍憑證,還具有治安警報功能。王鳳生在《保甲事宜》中指出,“保甲之設專查往來行蹤詭秘面目可疑之人”。[7]清代推行保甲制度的目的在于,通過門牌制度“編織”一個龐大的治安網絡,以加強基層統治。清代中期以后,社會矛盾激化,民眾起義不斷,門牌更發揮出治民防亂的作用。此外,隨著清代賦役制度的變化,地方管理體系隨之改變,清政府更注重對人口的控制。門牌所載內容逐漸簡化,重在人口數量的統計和管控。門牌重在稽查一戶之人口數量,所以凡是同住一戶者,不論本家、親戚朋友、伙計、雇工等都要開列在門牌內?!肚迨犯濉な池浿疽弧酚?,“凡民,男曰丁,女曰口。男年十六為成丁,未成丁亦曰口,丁口系于戶”。[8]關于編排戶牌的方式,《?;萑珪酚涊d,“俱按各街之橫直長短單面街挨編,合面街對編自第一家至十”。[9]

門牌按照文體來說是下行文,均需編有字號。此門牌右邊騎縫處有半印和泰字編號,故系兩聯票。右半印和編號一般會留在發文簿上,以便稽核真假。從所藏門牌內容來看,戶主為吳以和,屬七甲八戶,年50歲,泰州籍,家有男六名、女四口,另有寄居男仆何二、女仆宗氏。他主要從事稻行生意,屬于陸陳行范疇。陸陳行是泰州的傳統行業,主營稻、麥、玉米、豆、雜糧等,有上、下行之分,主要通過為客戶買賣糧食賺取傭金。據泰州地方志等相關資料記載,民國時期泰州陸陳行有幾十家之多,如吳同泰、夏增泰、吳裕泰、宋大有等。泰州地處里下河平原,河網密布,水運交通發達,加之歷朝歷代運河系統的不斷開發完善及清代漕運需求,帶動了陸陳行業的發展。清代中后期,泰州成為揚州衛三幫漕糧兌收中心。據考揚州衛三幫漕糧兌糧倉庫為西倉,西倉靠近稻河。每年漕運人員的食米買入成為陸陳行業的重要銷售來源。此門牌因而成為泰州作為重要運河城市的見證。

三、 咸豐六年煙戶門牌的價值

咸豐六年煙戶門牌記載了清代戶籍管理的日常形態,是泰州地區實行門牌保甲制度的一個實證。它為學界研究清代戶籍管理制度和地方管理體系變化發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通過對門牌的深入解讀,也能從側面了解這一時期泰州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發展狀況。

注釋與參考文獻

[1]鄉約是鄉里管事人的統稱。清代泛指鄉長、鄉老及里長、甲長等。

[2][6](清)葉佩蓀:《飭行保甲》,《保甲書》,《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1、69頁。

[3][7](清)王鳳生:《保甲事宜》,《保甲書》,《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80頁。

[4](清)葉世倬:《為編審保甲事》,《保甲書》,《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頁。

[5][9](清)黃六鴻撰,周保明點校:《?;萑珪肪?1,廣陵書社2018年版,第243、244頁。

[8]趙爾巽等:《清史稿·食貨志》,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3479頁。

猜你喜歡
人戶戶籍管理保甲
河北省檔案館館(省方志辦)藏《永壁村保甲冊》鑒賞
一人戶家庭破億,意味著什么
“籍貫”中的“籍”古代指什么
看人戶與放人戶
清代喀喇沁蒙古人社會中的保甲制
“一人戶”家庭成主流沖擊韓國
民國時期警察與保甲之間的關系研究(1932—1945)
——以成都為中心
高校戶籍管理模式探索
穩步推行戶籍制度改革 推動農民向城市有序轉移
《宋會要輯稿·兵》校讀一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