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比較優勢研究

2023-07-19 18:00楊威舒波韓紅
遼寧經濟 2023年5期
關鍵詞:比較優勢高質量發展

楊威 舒波 韓紅

〔內容提要〕高端裝備制造業是“興國之器”“強國之本”。推動裝備制造業加速向高端邁進,是構建大國競爭優勢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裝備制造業是遼寧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做優裝備制造業,筑牢制造強國之基,是遼寧維護國家“國防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重要政治使命。本研究通過梳理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比較優勢,發現制約比較優勢發揮的瓶頸因素,進而系統探討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如何“鍛長板”“補短板”,釋放既有比較優勢、深入挖掘潛在比較優勢、開拓創造未來比較優勢,為加快推動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做出遼寧貢獻提供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端裝備制造業;比較優勢;高質量發展

一、引言

高端裝備被譽為“國之重器”,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石,是世界各國國際競爭力角逐的焦點,主要包括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裝備。高端裝備制造是裝備制造業的核心、拉動工業轉型升級的引擎,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集中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科技水平、制造能力和綜合實力。大力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是提升我國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是搶占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對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裝備制造業是遼寧重要的支柱產業,歷史悠久底蘊雄厚,門類齊全體系完備,在國家產業布局中占據重要地位?!笆奈濉睍r期,遼寧在實現東北地區全面振興戰略中擔負著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的重任。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對遼寧挖掘既有優勢、推動全面振興新突破,更好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本研究通過梳理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比較優勢,發現制約比較優勢發揮的瓶頸因素,進而系統探討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如何“鍛長板”“補短板”,釋放既有比較優勢、深入挖掘潛在比較優勢、開拓創造未來比較優勢,為加快推動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做出遼寧貢獻提供對策建議。

二、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比較優勢

(一)依托頂層設計優勢,獲得堅強的政策支撐與保障

早在2013年8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考察沈鼓集團等企業時指出,要發展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于一身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培育新興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此后,國家和遼寧省先后出臺系列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和行動方案(詳見表1),從頂層設計上總覽全球產業格局和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結合遼寧自身的比較優勢來設計遼寧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整體發展戰略,明確遼寧未來在全球和國內產業格局中定位和格局,系統規劃部署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點任務,統籌資源配置并制訂詳細的落地執行計劃,為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策支撐與保障。

(二)根植產業基礎優勢,高端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

裝備制造業是遼寧重要的支柱產業,是我國發展起步最早的地區。在“一五”時期,遼寧已經建立起以裝備制造業為代表的國家級工業基地,形成了技術設備先進、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的工業體系。多年來,享有“共和國長子”“新中國工業搖籃”“共和國裝備部”之稱的遼寧創造了裝備制造業領域數百個“新中國第一”,填補了產業空白,為我國工業體系建設、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進入新時代,首艘國產航母、航母艦載機、跨音速風洞主壓縮機等“大國重器”接連在遼寧問世,在輸變電裝備、石化裝備、能源裝備等領域成套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數控機床、航空航天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海工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汽車、集成電路裝備等領域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

遼寧根植裝備制造產業基礎優勢,高端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2022年遼寧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7.2%。高端裝備制造業主營收入占裝備制造業比例由2016年的16.2%,提高到2022年的23.7%。其中,2020年航空裝備產業的民機轉包生產總量和船舶裝備產業的造船總量均位列全國第三位。

(三)立足科技資源優勢,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遼寧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科技資源豐富,擁有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等14個國家級創新平臺,24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遼寧省大型裝備智能設計與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等400余家省級創新平臺,41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建立了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以及燃氣輪機、冷熱技術裝備、掘進裝備、高端醫療裝備、磁動力等5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高標準遴選高端裝備制造省級“科改示范企業”,推動打造10戶數字化轉型示范樣板企業,20個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等數字化創新應用場景。

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部分關鍵技術和核心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創造“中國第一”。大船集團建造的全球首艘安裝風帆裝置的30.8萬噸超大型原油船“凱力輪”、沈鼓集團9MW級大型海上平臺壓縮機、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的高原型交流傳動內燃機車、東軟醫療的雙旋轉中心七軸聯動成像系統等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大連重工裝備集團的國內單臺容量最大的81兆伏安電石爐設備和全球最大規格Φ900×2800大型橡膠輸送帶四輥壓延生產線分別創造了“中國第一”。

(四)匯聚要素資源優勢,產業空間集聚效應顯現

裝備制造業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建設加快,各種要素資源向基地集聚效果明顯。2022年底,我省共有12家裝備制造業領域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其中工業互聯網·遼寧沈陽中德裝備園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工業互聯網領域示范基地。沈陽市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作為特色產業基地的盤錦石油裝備和朝陽新能源電器產業納入國家火炬計劃。

2021年,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9.2%。重點推進高標準智能工廠建設,引進先進汽車和先進醫藥配套商落戶園區,打造千億元級汽車和生物醫藥產業集群。2022年,沈陽市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建立“雙核多點”跨區域產業布局,成為智能制造“新高地”,推動傳統優勢裝備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五)發揮區位戰略優勢,多元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

遼寧裝備制造業企業發揮區位戰略優勢,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加速全球布局,多元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開放合作取得積極成效。大連華銳重工研制的大型船用曲軸成功打入韓國市場。大連機車先后向阿根廷出口數十臺寬軌機車,是我國出口阿根廷的首個提速客運線鐵路項目;完成出口南非交流傳動內燃機車,是我國內燃機車出口海外最大的單筆訂單。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與丹麥艾法史密斯合資成立礦業公司,實現礦山設備高端化發展;沈陽新松機器人完成對韓國新盛FA公司80%股權收購,并進軍海外市場。特變電工沈變集團在世界八大區域設立海外機構,產品銷往30余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先進裝備制造業出口額58.2億美元,占全國3.1%,居全國第九位,其中,成套裝備出口27.0億美元,占先進裝備制造業出口值比重46.4%。

三、提升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比較優勢的對策建議

充分發揮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比較優勢,加快實現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遼寧維護國家“國防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重要政治使命,是扎實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的重要內容,更是以中國式現代化遼寧實踐推動遼寧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的重要舉措。然而,目前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仍存在一些影響其比較優勢發揮的制約因素,主要體現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不足,重大技術裝備及核心零部件仍存在斷點堵點問題;“數智化”轉型水平不高,除頭部企業外,多數企業尚未在生產全過程中實現“數智化”轉型;產業鏈協同發展不夠,產業上下游孤島現象突出,缺乏以企業為主體的協作密集型產業集群,不利于高端配套等。如何解除制約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比較優勢發揮的瓶頸因素,促進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從而實現遼寧省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這是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當前面臨和需要應對的重要問題。為此,本研究建議相關部門立足于遼寧當前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針對如何充分發揮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比較優勢進行思考并參考以下對策建議。

(一)“鍛長板”,釋放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既有比較優勢

建議立足遼寧傳統優勢,繼續保持并發揚在“重大成套裝備”“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四個主導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既有領域的比較優勢。具體措施:一是鞏固提升優勢領域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例如,遼寧科教資源豐富,創新家底厚實,依托遼寧實驗室等載體,發揮遼寧在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底蘊和科技優勢,鼓勵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全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鞏固提升其自主研發創新能力和品牌核心競爭能力,在全球細分市場上占據絕對份額,持續保持優勢領域的領先優勢地位。同時,政府要在人才引進制度和激勵政策方面予以保障,例如建立高效的高端技術人才引進制度,以制度為保障支持鼓勵企業、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引進海內外高端技術人才駐遼工作;不斷完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和激勵政策,助力科技改革和創新能力提升。二是以“數智化”轉型賦能優勢領域現代化發展。在裝備制造企業中,加強“數智化”轉型賦能,推進生產線全流程數字化轉型升級;開展“機器換人”“設備換芯”和“生產換線”等專項智能化改造升級;以5G、工業互聯網和區塊鏈等技術賦能優勢領域為手段,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實現優勢領域現代化發展。三是以點帶面推廣建立優勢領域世界級產業集群。高端裝備制造業集群是產業分工深化和集聚發展的高級形式,擁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高端裝備制造業集群是制造強國的重要標志。要對標世界級高端裝備制造業集群培育目標,構建集群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網絡,培育世界一流自主創新能力;推動集群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形成世界一流高端裝備制造能力;壯大集群內互促共生的優質市場主體,建設世界一流高端裝備制造企業;推動科技、金融、人才、數據等優質要素向集群匯聚,營造世界一流產業高水平協同發展的集群生態;建立現代化治理體系,培育世界一流集群治理能力,助力集群梯次由國家級向世界級加快提升。

(二)“抓重點”,深入挖掘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潛在比較優勢

建議緊緊抓住維護國家“國防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政治使命這一重點任務,重點優先發展“航空裝備”“高技術船舶及海工裝備”“高檔數控機床”“集成電路裝備”和“能源裝備”五大戰略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具體措施:一是政府積極引導企業深耕創新能力。圍繞五大戰略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卡脖子”技術攻關需求,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清單,加強產業部門與科技部門對接,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鼓勵和引導戰略型高端裝備研制企業與用戶、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優勢力量開展聯合攻關,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以技術創新實現重大技術裝備及核心零部件國產化,不斷提升企業科技自立自強自主創新能力。二是整合域內上下游產業鏈資源,增強本地配套能力。鼓勵和引導戰略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鏈主”企業牽頭,推進省內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合作,形成優勢互補、資源互用、依存度高、協作度緊的深度產業協作配套融通模式,協作配套促進配套產業集聚發展,提升本地配套率。三是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升產業競合能力。立足遼寧區位優勢,聚焦戰略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重點環節,推動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積極對接“一帶一路”、拓展與日、韓、朝、俄、蒙多國“硬核”產業的東北亞區域合作;積極促進省內企業與央企進行資源整合和產業戰略合作,實現合作共贏;積極推進與京津冀、黃河經濟帶、長三角、珠三角協同發展戰略,重點對接江蘇、浙江和廣東等地區高端裝備制造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推進對口合作縱深發展。通過融入新發展格局,有效暢通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供給與國際國內需求間的雙循環,提升產業競合能力。

(三)“拓領域”,積極開拓創造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未來比較優勢

建議著眼于新經濟新技術新業態,超前培育“健康醫療裝備”“氫能裝備”和“冰雪裝備”等未來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在新領域新賽道上培育具備新發展潛能和經濟支撐的未來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積極開拓創造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未來比較優勢。具體措施:一是借鑒“他山之石”。學習借鑒國內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在未來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中的成功經驗,探索具有遼寧特色差異化未來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之路。加強對世界先進國家和地區關于未來型高端裝備制造業戰略跟蹤與經驗汲取,緊抓RCEP簽署機遇,重點加強與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在“健康醫療裝備”“氫能裝備”和“冰雪裝備”等未來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合作,圍繞強化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產業鏈上下游對接、人才儲備、共建研究機構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與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共謀發展。充分利用中歐全面投資協議簽署契機,在未來型高端裝備制造業前沿技術、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領域與歐洲國家加強科技產業合作,深入開展跨國聯合探索創新。二是發揮體制優勢培育未來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凝聚政府相關部門力量,促進各類未來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形成以市場需求為主導、以政府統籌協調為引導、以企業為實踐主體、以科研院所為科技支撐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培育未來型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前瞻性科技自立自強自主創新能力,為在新領域新賽道上培育具備新發展潛能和經濟支撐的未來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儲備新技術新動能。

(作者單位:1.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遼寧社會科學院)

猜你喜歡
比較優勢高質量發展
2018:中國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之年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遼寧省綠色增長水平提升路徑及對策分析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美國服務貿易發展與中美服務貿易互補性分析
基于比較優勢的江西稀土產業可持續發展分析
新時期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探討
基于差別優勢和比較優勢的企業競合效應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與完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