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糯玉米育種及栽培技術實踐分析

2023-07-19 07:15邵廣忠
種子科技 2023年11期
關鍵詞:栽培技術

邵廣忠

摘 ? ?要:甜糯玉米具有口感好、營養豐富等特點,其市場需求不斷增大。要提升甜糯玉米產量,需引進先進的育種及栽培技術,有效拓展甜糯玉米種植區域。文章對甜糯玉米的育種及栽培技術進行分析,為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甜糯玉米;育種技術;栽培技術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11-0020-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3 ? ? ? 文獻標志碼:B

甜糯玉米屬于雜交一代的鮮食玉米,由糯玉米與糯甜玉米的雙隱性基因純合體雜交而成,果穗上的甜、糯籽粒之比為1∶3,具有口感好、軟糯香甜的特點。甜糯玉米富含纖維素,經常食用可以幫助人們預防疾病以及補充營養[1]。以A市為例,種植甜糯玉米收入為5萬~6萬元/hm2,種植甜糯玉米是農民主要收入來源和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

1 甜糯玉米的育種技術

1.1 遺傳機制

對于糯玉米糯質基因wx與甜玉米甜質基因sul、sh2、btl、bt2而言,兩者均屬于單基因隱性遺傳。sul、sh2屬于淀粉缺陷型甜質基因,wx為淀粉修飾型糯質基因,這3種基因會產生相應的隱性上位效應[2]。當3種基因同時存在時,玉米果穗上的籽粒會具有軟糯香甜的特點。

1.2 產生路徑

通過不同隱性基因純合體雜交,可以培育出相應的甜糯玉米雜交種,主要通過以下2種方式組培。一是選用自交系的糯玉米與甜糯玉米隱性基因純合體進行雜交組配,從而得到相應的甜糯玉米雜交種。二是選用不同甜糯玉米雙隱性基因純合體與多隱性基因純合體進行雜交組配,從而得到相應的甜糯玉米雜交種。雖然上述2種方式均能得到相應的甜糯玉米雜交種,但由于組配方式具有差異,使得玉米果穗上的籽粒甜糯比例不同,可能出現1∶0、3∶1等情況。

1.3 甜糯玉米雙隱性基因純合體的選育

在選育甜糯玉米的雙隱性基因純合體時,主要采用2種選育方法。一是通過甜糯玉米雜交分離的方式進行選育。二是通過甜質和糯質兩種玉米的單隱性基因純合體進行雜交選育。對于第2種方式而言,在選育過程中需遵循獨立遺傳規律。

2 甜糯玉米的栽培技術

2.1 精選品種

不同品種甜糯玉米的生育期、口感、品質等具有一定差異。在選擇品種時,需對A市種植區域的氣候條件有一定的了解,根據不同的土壤、地形、氣候等條件,選擇品質優良、產量高、生育期適中、顆粒飽滿以及通過國家審定的品種。經過調查發現,可選用蜜甜1號、京科糯200等品種進行育種[3]。

2.2 做好隔離

甜糯玉米本質上受隱形基因控制,在育種過程中容易受到顯性基因較強的品種影響,因此在育種過程中需要做好相應的隔離工作。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隔離。一是空間隔離。品種之間保持350 m以上的距離,防止顯性基因較強的品種干擾。二是障礙隔離。利用房屋、樹林、山嶺等障礙物進行隔離。三是時間隔離。在春季播種時,需間隔30 d再次播種;在夏季播種時,需間隔20 d再次播種[4]。

2.3 適時播種

在春季播種時,需保證種子生長環境處于恒溫狀態,且不能超過12 ℃。在夏季播種時,吐絲授粉期間的平均溫度應小于32 ℃。在冬季播種時,吐絲授粉期間的平均溫度應大于20 ℃。

2.4 選地整地

在播種前,需要確定土壤肥力,通常選擇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塊。在播種過程中需淺播,播種深度一般為3~4 cm?,F階段栽培方式主要分為2種。一是在大棚中栽培,在每年3月進行播種,并且做好相應的幼苗培育工作,然后將其轉移至大棚中栽培。大棚恒溫條件下可以使苗生長更快,并且能夠有效預防蟲害,但這種方式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二是在露天土地上栽培,使用種植蔬菜的方式來種植玉米。這種栽培方式較為便捷,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對于降低農戶種植栽培成本與提升經濟效益有重要作用[5]。

針對A市春季、夏季降水相對較多的情況,需要對種植地塊進行精細整理,整理方式主要有翻土或者鋪設地膜2種。鋪設地膜方式也分為2種。一是先播種,后鋪膜。此種方式主要用于雨水季較早的地區。在鋪膜后,可以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同時膜下溫度適合玉米生長。二是先覆膜,后播種。這種方式在播種過程中需要在膜上打孔,在播種后使用濕土將孔密封。

2.5 適期播種,合理密植

在播種前期,需要對種子進行處理,清除發霉或者蟲蛀的種子,然后放置在太陽下暴曬2~3 d,有助于提升成苗率。為了消滅種子表面的病菌,可以使用70%代森錳鋅浸泡,也可以按照種子量的0.2%~0.3%使用70%代森錳鋅或50%敵克松進行消毒。對于甜糯玉米種子而言,為了保證其發芽,需要嚴格控制溫度,通常為12 ℃以上。在春季栽培時,需要提前播種,并在播種后鋪膜,以此控制生長溫度。夏季栽培一般在5月下旬進行。秋季栽培一般在7月中旬進行。

為了確保植株生長均勻,在播種時每個穴中放置2~3粒種子,并且播種深度保持在2~3 cm,播種完成后使用細土覆蓋。在春季播種時,用種量為30.0~37.5 kg/hm2,保證其種植密度為4.5萬~6.0萬株/hm2。夏季用種量為15.0~22.5 kg/hm2,保證其種植密度為5.5萬~7.0萬株/hm2[6]。

2.6 田間管理

在玉米出苗后,需對其進行補苗處理。在補苗過程中,需秉承“間小苗、留大苗,間密苗、留稀苗,間弱苗、留強苗”的原則。當玉米苗為3片葉時,對其進行間苗處理。為了方便田間管理,需要保證玉米苗整齊一致。若發現缺苗,需及時進行補苗,在補苗過程中需帶土起苗、補苗。為了確保玉米能夠健康生長,留苗時需多留幾片葉。

2.7 肥水管理

玉米屬于C4高產作物,所需要的肥量相對較多。為了保證甜糯玉米的鮮度,需多施有機肥,促進植株健康生長,使籽粒飽滿鮮亮。玉米的生長周期相對較長,并且不同生長階段需要的肥料不同,因此需要合理施肥。在施肥時需要保證底肥充足,多施有機肥,滿足玉米生長期的養分需求。

甜糯玉米的長勢與普通玉米具有一定差異,因此在施肥時需要及時調整有機肥的用量,有效促進幼苗生長。通常來說,基肥以農家肥為主,用量為30~45 t/hm2。若苗生長較好,則需要提前施肥。當幼苗3~5片葉時,在離玉米蔸10~15 cm處開溝施用苗肥,施尿素300 kg/hm2、鉀肥37.5 kg/hm2以及稀糞水500 kg/hm2。

在玉米抽穗開花期前15 d和抽穗開花期后15 d時,其生長速度加快,需要施加稀糞水、尿素、鉀肥,用量分別為1 500 kg/hm2、450 kg/hm2、75 kg/hm2。通常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肥,施肥方式主要為中耕培土。在植株之間挖穴,將肥料放置在穴中,最后進行培土。

玉米生長過程中不需要大量水分,只需要保證土壤濕潤即可。在干旱期時,可以適當澆水。在中后期遇到旱季時,需對玉米進行澆水。通常在大喇叭口期前后和抽雄期前后各進行溝灌1次,追肥灌水600~900 t/hm2。在抽雄期前后,需根據天氣與地面持水量情況進行灌溉,這樣不僅能夠節約用水量,而且能保證土壤結構穩定。為了防止雨季時降水過多影響植株生長,需時刻保證排水溝渠暢通。

3 病蟲鼠草害防治

為了有效提升甜糯玉米的產量,需要采用物理、生物、化學等防治方法,可使用高效、低毒的農藥進行防治,但在采收前25 d禁止使用任何農藥。

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在玉米螟、棉鈴蟲等害蟲成蟲發生初期進行誘殺??梢悦?~3 hm2懸掛1盞規格為220 V、15 W的電子殺蟲燈,保持燈與地面之間的距離為2.5~3.0 m。也可以放置黃板,規格為20 cm×30 cm,放置量為450塊/hm2。

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是合理利用害蟲天敵,優先采用赤眼蜂殺蟲卡、植物食誘劑、昆蟲性誘劑等防治病蟲害。還可以使用毒餌誘殺,將麥麩花生餅炒香,加入2.5%敵百蟲粉劑,用量約為7.4 kg/hm2,混勻后,在傍晚害蟲覓食期間拋撒[7]。

使用化學防治方法時,由于不同時期防治對象具有一定差異,需要針對性選擇農藥,秉承適期用藥、輪換使用的原則,且農藥施用次數不能超過3次。當多種蟲害并發時,應混合用藥。在此過程中需注意盡量減少農藥對有益生物的殺傷,同時需要防止農藥對鄰近作物產生為害。當玉米出苗后,需要重點防治老鼠侵害,可以使用2.5%敵百蟲粉劑與細土按1∶4比例混合制成毒土,圍繞玉米苗撒施,防止老鼠侵害。

A市春季降水較多,田間濕度增大,會引起紋枯病。需在拔節期噴施5%井岡霉素300倍液,以此防治紋枯病。葉斑病也是常見的一種玉米病害,可使用75%百菌清或65%代森錳鋅500~800倍液噴霧防治。針對玉米螟、黏蟲等蟲害,可以使用高效低毒農藥防治。

在除草方面,提倡使用除草劑。在播種前,可噴撒適量廣譜性除草劑,除去田間雜草。在播種后,使用乙草胺、撲草凈等處理土壤,在此過程中需避開種子播種位置。在玉米4~6片葉時,使用阿特拉津與水混合,除去雜草。

在育苗期采用中耕、在定苗期前后采用淺耕、在拔節期前后采用深耕等方式來控制田間雜草[8]。為了有效促進植株根系發育,在拔節期至小喇叭口期,中耕宜深,以擴大根系的吸收范圍;在小喇叭口期以后,中耕宜淺,以保根蓄墑。灌漿期后還可以順行淺耕1次。

4 人工輔助授粉及去雄

當甜糯玉米處于吐絲與散粉期時,若遇高溫、下雨等,易出現禿頂或缺粒的情況,需要采用人工授粉和去雄的方式來避免此種情況出現。實踐證明,在玉米散粉前期,采用人工授粉或去雄的方式能夠有效提升玉米產量。

人工授粉時間通常在9:00~11:00,間隔1~2 d進行下次人工授粉。此過程需要循環3~4次。人工授粉的具體操作過程為使用毛筆在雄穗上蘸取少量花粉,將其授到雌穗花絲上。此過程需一次性完成,且需要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進行。

人工去雄需在雄穗剛抽出、尚未開花散粉時進行。若在去雄過程中發現病弱植株,應將其雄穗去掉。人工去雄時,去雄株數不能大于總株數的1/2,不能去除果穗以上的莖葉。在授粉工作完成后,再將剩余雄株去除,可以降低養分消耗,對于增加玉米產量有重要作用。

5 適時采收

甜糯玉米主要用于鮮食,因此需嚴格控制采收時間。若采收時間較早或較晚,則會嚴重影響甜糯玉米的口感與營養。在采收時,需根據品種特征、種植區域、氣候條件、授粉后天數、籽粒含水量、籽粒含糖量等,確定甜糯玉米最佳采收時間。通常來說,采收時間在授粉后23~24 d為宜,此時玉米籽粒含水量為60%~63%,口感相對較好,軟糯且伴有清香味。若采收時間小于授粉后22 d,則玉米籽粒的含水量相對較高,口感相對較差,且不易保存。若采收時間大于授粉后25 d,則玉米籽粒中的糖分會轉化為淀粉,玉米籽粒種皮相應增厚,口感相對較差,甜味降低。

在甜糯玉米采收后,保鮮工作也是需要重視的一個環節。在采收后,玉米籽粒品質會隨著時間增加而降低,存放時間越長,玉米品質越低。因此,在玉米籽粒采收后,應盡早上市或盡早加工。若玉米采收后來不及銷售,需在采收后8~10 h對其進行加工。在玉米成熟前需要制訂相應的采收計劃,根據玉米的銷售量與加工能力確定采收數量。如果采收后來不及銷售或加工,需要將其放置在低溫冷藏庫保存,以此保證玉米籽粒鮮度。

6 結束語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食物的要求越來越高。玉米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人們對玉米鮮度與口感的要求相對較高。甜糯玉米是最近幾年我國玉米培育的重要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玉米鮮度與口感的要求,但是甜糯玉米的育種以及栽培較為復雜。

基于此種情況,文章研究甜糯玉米的育種與栽培技術,分析甜糯玉米的遺傳機制、產生路徑、品種選育等,提出嚴格控制隔離防護、適時播種、選地整地、合理密植、田間管理、合理施肥、病蟲鼠草害防治、人工輔助授粉及去雄、適時采收等具體措施。只有嚴格控制育種以及栽培過程,才能有效提高甜糯玉米產量。

參考文獻:

[1]郭增志.甜糯玉米育種及栽培技術分析[J].種子科技,2022,40(7):44-46.

[2]楊正彪.鮮食甜糯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要點[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0(9):21-22.

[3]劉曉飛,王衛軍,崔小平,等.蘇北地區甜糯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8(4):234-235.

[4]黃子珍,班彬.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2(2):146-147,149.

[5]高瓊芬.優質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鄉村科技,2022,13(8):67-69.

[6]郭振偉,邵曉睿.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探究[J].農家參謀,2022(14):37-39.

[7]卜慶燦,張良弛.鮮食糯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22(10):17-18.

[8]張喜珍.淺析甜糯玉米育種及栽培技術[J].南方農業,2021,15(20):235-236.

猜你喜歡
栽培技術
提高大豆種植生產效益的栽培技術分析
蘭山區義堂鎮簡易大棚蔬菜高效輪作栽培技術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