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夏地區牡丹種苗繁殖技術研究

2023-07-19 03:19王亞麗
種子科技 2023年11期
關鍵詞:繁殖技術

王亞麗

摘 ? ?要:花卉具有廣闊市場發展空間,其作用和價值巨大,如帶動農村經濟發展、解決農民就業問題、有利于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等。牡丹以獨特優勢在花卉市場占據重要地位,發揮關鍵作用,因此有必要重視牡丹種苗繁殖技術工作?;诖?,文章論述了臨夏地區牡丹種苗繁殖技術,希望給有關機構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臨夏地區;牡丹種苗;繁殖技術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11-0062-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85.11 ? ? ? 文獻標志碼:B

牡丹既可以觀賞又可以入藥,在庭院中可以單植和叢栽。牡丹不僅是良好的園林觀賞花木,也是花卉市場的重要品種。牡丹有著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經濟價值。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在甘肅臨夏地區實施牡丹種苗繁殖技術,一方面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緊跟國家戰略;另一方面可以推廣牡丹種植,進一步開拓國內牡丹市場[1]。

1 推進臨夏地區牡丹種苗繁殖技術發展的意義

近幾年,花卉產業朝著現代農業管理科技、生產特色花卉、高效農業等方向發展,有助于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通過調整與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確定花卉業的重要地位,將其作為地區農業新經濟增長點,凸顯其活力,帶動新興產業與農業經濟發展。

甘肅臨夏地區以牡丹種苗繁殖作為依托,積極引進適合當地生長與推廣的各類花卉,促進產業鏈延長,應用“花卉+旅游”模式,整合原有育苗溫室,促進水肥配套一體化實現,建設智能化生產設施,構建集生產、繁育、種植、銷售于一體的花卉基地,以充分促進甘肅臨夏地區經濟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2]。

2 臨夏地區牡丹種苗繁殖技術要點

2.1 挑選土地,建立種植園

對于大規模種植的牡丹,選擇土壤肥沃、排水灌溉條件好、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無污染以及有機質豐富的中性或微堿性土壤,不宜在土壤黏度高的淺土層和低洼地帶種植。

2.2 整理園內土地

1)消毒和平整種植地塊。種植前深耕平整、耙細。如果在酸性地塊種植,種植地需施用水和石灰粉,使種植地酸堿中和。

2)平整處理好的土地進行挖溝起壟。沿著山坡地形挖50 cm深的種植溝并起壟,同時施足底肥(有機肥30 000 kg/hm2),溝口地面修整壟寬1.2 m、壟高15 cm,以預防積水。

2.3 牡丹繁殖

牡丹繁殖包括分株、壓條、扦插、嫁接、組織培養等多種繁殖方法。

2.3.1 分株法

分株法有2種方法,即半分法和全分法。應在落葉后以及冷凍前進行分株。注意每株植物應該有1~2個須根。

2.3.2 壓條法

6—7月開花后可選擇1~2年生的粗枝進行壓條,深10~15 cm,枝條可以彎曲但不可以折斷,并覆蓋土壤。

2.3.3 扦插法

6—9月在木質化的老樹枝選擇生長旺盛、葉芽飽滿的枝條,修剪為15~20 cm,留2~3個葉芽進行扦插。切割深度一般為8~10 cm。嫩枝扦插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進行,同老枝扦插一樣,選取生長健康茁壯且未萌發的嫩枝,插條長為10 cm左右,扦插深度為3~4 cm。注意扦插后要及時澆水保濕,注意遮陽處理。

2.3.4 嫁接法

用木嵌芽嫁接,與地面呈30°~40°的角度且距離地面4~6 cm斜切1個長度為1~2 cm的盾形切口,可以選擇1個完整的芽嵌在砧座的小刃口上,用彈性和寬度適中的白色塑料袋綁牢。將芽插入切片時,形成層應盡可能對齊,以避免暴露砧木的木質部。

2.3.5 形芽嫁接法

在不分枝的向陽面,用垂直刀將砧木從離地4~6 cm的地方切掉,寬度為5~8 mm,用1.5~2 cm的立刀在切口下方切割,在皮質上形成T形切口。選擇1個完整的花蕾,將其插入切割口。正確放置花蕾后,用塑料膠帶捆扎,在打結時必須露出花蕾。

2.4 定植

固定根系完整、植株健壯且高度30 cm以上的牡丹,玫瑰種植密度為7 500~8 250株/hm2,行距為(60~65) cm×2 m。定植后覆蓋黑色地膜。覆蓋前應將壟室頂部土壤細碎,將黑色薄膜平鋪在山脊室的頂部,并在兩側夯實土壤,不留縫隙,待第2年6月去除地膜。

在定植過程中要注意選擇穴栽或開箱栽,定植穴深30 cm左右,并填土覆蓋。若幼苗脫水嚴重,種植前可以用水浸泡1 h,種植后要及時澆水[3]。

3 臨夏地區牡丹種苗繁殖技術管理

3.1 土、肥、水管理

春季移栽后應加強土壤管理,提高土壤透氣性,增加土壤水分,促進微生物活性。落葉后至萌動前,結合秋基肥,采取挖溝的方式施肥,沿溝外緣,盡量少傷大根。同時要及時除草,發現園內雜草較多時就要除草,每年除草4~5次,并在深冬前深翻1次。

定植后要注意水肥管理。發芽期,在距灌木穴根30 cm處施用有機肥。在開花前20、10和5 d噴施0.3%腐殖酸葉面肥。采花后,疏松土壤,將有機肥料與每個灌木穴混合。秋末深耕,施用腐熟有機肥45 000 kg/hm2。施肥后及時澆水,促進養分分解和吸收。牡丹生長期間應保持土壤水分適宜?;ㄆ趹苊馔寥栏珊?,安裝滴灌裝置,可節約水分,保持土壤透氣性。

3.2 成活后修剪復壯

冬季修剪期為11月至次年3月,以避免損壞樹枝。根據株齡、生長、水肥管理條件,冬季以采伐為主,疏、短、伐為輔,做到枝干不密、通風透光性好。冬季修剪以疏枝為主,每叢留5~10條強枝,修剪短枝促進枝條生長。對生長不良的老枝,離地5~6 cm,集中繁殖,促進新枝萌發,恢復生長。對3年以下的花卉進行修剪和稀釋,去除病枝和斷枝、交叉枝、弱枝和裸枝。堅固主干樹枝應修剪至高1.5 m處。對3年以上的老枝進行更新修剪,每年將1/3的老枝削去或剪掉,在相應部位繁殖新枝條,每隔3年更新1次。采芽后進行中、輕度修剪,主要剪除尾枝,集中擠壓來生枝、復生枝、死枝、重疊枝、病蟲害枝、根莖出芽分蘗和枝條,以保持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平衡,提高下一茬花卉的產量[4]。

3.3 病蟲害防治方法

為防治病蟲害,應當及時剪除病枝、病株、病葉、病芽,并進行深埋或無害化處理。物理防治方法是使用蟲燈、藍板和黃板誘殺害蟲。根據牡丹的生長特點采用生態防治方法,創造適宜的生態環境,減少病蟲害。施用化學農藥應符合《無公害農產品農藥施用準則》(DB 51/337—2003)的規定。牡丹種苗種植中病蟲害防治工作尤為重要,技術人員需要按照牡丹種苗種植病蟲害防治方式開展選種、移栽、種植等工作,具體如下。

1)選種期。通過藥物拌種提高牡丹種苗的抗病蟲害能力。

2)移栽前期。防治牡丹根部病蟲害,可噴灑生根粉,提高種苗生根能力,加強牡丹種苗栽植后其根系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

3)種植后期。針對種植的牡丹種苗選取適宜的化肥追肥,并結合生物、物理、農業、化學防治方式,實現防治病蟲害的目標。

4 臨夏地區牡丹種苗繁殖存在的問題

4.1 生產經營粗放,牡丹種苗產品不精

甘肅臨夏地區牡丹采取傳統的大田育苗繁殖方式,設施化育苗水平低下,經營管理水平停滯不前,經營管理較為粗放。當地種植人員對牡丹種苗育苗新技術和管理新思想缺乏研究,依然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沒有積極引入高新技術。缺乏高技能的園藝工人和管理、銷售人員,牡丹繁殖不精細,水肥管控不精準,使得牡丹無精品。部分牡丹基地的道路布局不合理、路網未形成、道路質量差,導致花卉牡丹運輸困難。一些基地缺乏排灌水設施,對自然災害的抵御能力不強,存在“靠天吃飯”的情況。還有些基地未通電,嚴重影響了牡丹的生長[5]。

4.2 育苗管理不善,牡丹質量低下

出土后的幼苗組織嫩弱,對遮陽、灌水、間苗、補苗、松土除草、切根、施肥等有嚴格的要求,管理不善會出現燒苗、病蟲害、澇災等。一些育苗基地內雜草叢生,沒有適時修剪和排栽牡丹,水肥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牡丹密度過大,導致牡丹長勢差、質量低下。

4.3 技術力量薄弱,市場競爭力不強

牡丹種苗育苗技術力量薄弱,缺乏技術型人才,大多依靠傳統經驗進行種植和管理,對種子保存、基地選擇、土壤處理、種子處理、育苗等過程缺乏嚴格的技術規程,導致出現種子發芽率低、種苗質量差等問題,不利于達成繁殖目標。產品以低端小規格牡丹為主,缺乏精品及大規格牡丹,沒有地方特色的主導品種,總體品質不高,附加值較低,無法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

5 臨夏地區牡丹種苗繁殖改善措施

5.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按照“政府引導、業主引領、農戶參與、成片建設、整體推進”的發展理念,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鄉村振興戰略,針對甘肅臨夏地區牡丹種苗繁育技術發展的制約因素出臺相應的政策,加強甘肅臨夏地區牡丹種苗繁育技術研究,完善牡丹繁育基地生產道路、排灌系統、標準化苗圃地整理、土壤改良、電力電路、育苗現代化生產設施設備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育苗基地由傳統的大田育苗方式逐步向現代化的設施育苗方式轉變。有條件的地區建設溫室大棚,配置自動調溫控濕、機械化作業機具等設備,不斷提高牡丹種苗繁殖基地標準化、設施化、集約化水平,以提高生產效率、產品品質。

5.2 提升牡丹質量

建立健全種苗管理、檢驗機構,壯大種苗管理隊伍。種苗管理人員定期不定期檢查牡丹生產經營單位,調查牡丹苗批樹種、類型、苗齡、總量、地徑、苗高、根系長、根幅等,從而提高牡丹質量監管水平。定期開展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質量要求、檢測技術、繁育基地選擇、種子挑選、牡丹繁育、苗期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工作,提升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實際操作技能,提升育苗技術水平。

5.3 科學應對“兩非”

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將現有成型、成規模且有意愿繼續經營的牡丹繁育地從基本農田中劃出,調整為非基本農田。

轉移繁育生產地點,將適合育苗的牡丹從基本農田轉移到非基本農田區域。建設科技育苗基地,縮小占地規模,實施精品化繁殖,利用有限的土地繁殖市場需求量大、人們喜愛的牡丹。

5.4 加強經營主體繁殖

以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大戶為代表的新型經營主體是花卉產業發展的關鍵。產業發展核心在于引進繁殖精深加工企業,只有通過加工企業的帶動才能整活牡丹產業,才能提高各類資源要素的配置效率。

積極引導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返鄉農民等發展牡丹種苗育苗基地、建設交易市場,不斷發展和壯大牡丹種苗育苗經營主體。

5.5 完善育苗機制

積極推行定點育苗、訂單生產、定向繁殖的牡丹繁殖機制,將牡丹生產與城市提質、鄉村振興、林業高質量發展等有效銜接,強化公益性牡丹種苗保障,既保障牡丹種苗的充分供應,又避免大量牡丹種苗積壓,構建育苗良種化、質量標準化牡丹生產供應體系。

5.6 加強技術服務

與科研院所合作,聘請經驗豐富的教授專家、本地優秀技術員培訓指導牡丹種苗育苗單位及牡丹種植者,大力培養與引進牡丹種苗繁殖人才,提高牡丹管理水平與生產技能。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研發和選育當地牡丹種苗,科學選擇牡丹種苗生產基地,提升牡丹繁殖和管理水平,從而提升牡丹質量。利用鄉村振興發展機遇,精準對接牡丹市場,讓精品牡丹“走出去”。開發旅游產業,不斷擴大牡丹種苗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積極引導社會消費。同時,采用新技術,提高育苗質量。

6 臨夏地區牡丹種苗繁殖技術發展趨勢

6.1 牡丹種苗基地化、規?;?、產業化發展

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進一步重視,建設和保護好生態環境尤其重要,牡丹種苗產業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因此要大力發展甘肅臨夏地區牡丹種苗產業。為降低市場風險、減少損失、提高牡丹產值、塑造品牌形象、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牡丹種苗繁殖朝著基地化、規?;?、產業化的方向發展將成為必然。

6.2 牡丹種苗繁殖新技術的應用與推廣

新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對于甘肅臨夏地區牡丹種苗產業的發展十分重要。地區、土質、氣候和市場需求不同,必須有針對性地繁殖牡丹種苗。改良與提升技術是基礎,對甘肅臨夏地區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7 結束語

研究牡丹種苗繁殖技術可提高牡丹產量和質量,促進花卉產業發展,進而帶動地區農業發展,為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提供支持和幫助。因此,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相關技術的研發工作,從實際情況出發,不斷改進和完善栽培技術,培育更加優質的牡丹。

參考文獻:

[1]岳臨平.牡丹種苗繁殖技術[J].甘肅農業,2022(7):89-90.

[2]亞森江·阿不都外力.牡丹種苗繁殖技術[J].新疆農業科技,2022(1):50-51.

[3]仙鶴,孫美樂,藺國倉,等.牡丹種苗繁殖技術的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22,60(Suppl 1):251-252.

[4]李玉龍,吳德玉,潘淑龍,等.牡丹試管苗繁殖技術的研究[J].科學通報,1984(8):500-502.

[5]王新麗,李小娟,王紅波.加強牡丹種苗繁殖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J].新農業,2022(12):56.

猜你喜歡
繁殖技術
大葉黃楊嫩枝扦插繁殖技術
大葉黃楊嫩枝扦插繁殖技術
荷葉鐵線蕨生長特性及繁殖技術研究
中山杉的繁殖技術
華南9號木薯品種冬季扦插繁殖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