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

2023-07-19 19:24葉建東
種子科技 2023年11期
關鍵詞: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水稻

葉建東

摘 ? ?要:水稻在生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多種類型的病害和蟲害,造成水稻產量和質量下降,運用科學的水稻栽培技術能夠確保水稻的品質,減少稻米中的農藥殘留。為此,應分析水稻種植管理技術以及病蟲害的發病特點和規律,探索水稻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促進我國水稻產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水稻;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11-0038-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1 ? ? ? 文獻標志碼:B

水稻種植面積廣泛,在栽培過程中易受到多種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包括降雨、氣候和土壤環境等因素。要確保水稻高產和穩產,必須在了解種植環境的基礎之上運用科學的水稻栽培技術,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水稻品種,堅持因地制宜的選種原則,做好土壤的選擇和整理工作,科學播種育苗,加強水稻的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控,這樣才能確保水稻的產量和質量。

1 水稻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1.1 品種的選擇和處理

1)種子選擇。應選擇抗病能力強和產量高的種子播種,能夠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選種工作非常重要,應采用以下幾個方面的選種方式。一是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存在差異,應結合當地的土壤條件和氣候條件選種。二是選擇籽粒飽滿的種子品種,選種之前考察當地的氣候環境是否適合種子生長。三是做好種子的發芽率測定工作,將種子放在溫水中浸泡,然后放在特殊的容器中觀察發芽率,確保發芽率在80%以上。

2)種子處理。選好品種之后要做好種子晾曬、消毒和包衣處理。將水稻種子放在陽光下晾曬,均勻地攤鋪在地面上,在晾曬過程中要定期翻動種子,能夠提高種子的成活率,起到滅菌作用。對種子進行嚴格消毒,將種子放在多菌靈100倍液中浸泡1~2 d后,使用清水沖洗干凈進行催芽處理。催芽的溫度控制在28~32 ℃,時間為24~36 h,在水稻新芽長到1 mm左右時可以播種。此外,為減少各類病蟲害發生,可以對水稻種子進行包衣處理,使用1.5%的咪鮮胺FSC或35%的呋蟲胺FSC包衣種子,效果較好。

1.2 稻田的選擇和處理

1)稻田選擇。在水稻種植前,了解稻田的土壤、光照和溫度等條件,選擇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和排灌方便的地區,做好土壤中重金屬殘留的檢測工作,保證水稻種植地附近的水源符合國家標準,確保水稻品質。此外,還應測量土壤中的養分分布情況,確定整地過程中是否需要施肥。

2)地塊整理。精細整地是土壤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采取整體旋耕的方式。在整地過程中施入一定量肥料,滿足水稻生長過程中的養分需求。通過翻耕工作可增強土壤的透氣性和松軟度,為水稻生長營造健康的環境。

1.3 育苗

1)苗床準備。應堅持以下幾方面苗床選擇原則。一是選擇水分充足和排灌方便的地區。二是做好苗床的準備工作,結合水稻種植情況控制苗床的長度。三是配制苗床土。苗床選擇充分腐熟的牛羊糞10~15 kg/m2,深翻土層10~15 cm,保證土壤和肥料能夠均勻混合,做好土壤的平整和鎮壓工作。

2)播種育苗和管理。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存在明顯的差異性,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溫度選擇適合的播種時間,才能提高水稻的發芽率。播種完成之后還要做好苗床的管理工作,在水稻播種至出苗期階段,要合理控制溫度,避免水稻秧苗受到倒春寒的影響,增加秧苗凍害的概率。如果選擇大棚育苗技術,最好覆蓋草苫。通常情況下,在秧苗出苗之后,將大棚內的白天溫度控制在23~25 ℃,最高不能超過30 ℃。在秧苗進入到3葉期之后開始進行蹲苗管理,保證秧苗健壯。在秧苗期要做好水分控制工作,水分過多會導致土壤中濕度過高、氧氣含量降低;水分太少會造成秧苗卷葉和干裂,一旦出現缺水現象,要結合實際情況及時灌溉。此外,做好秧苗時期的肥料管理工作,最好不要施入尿素,否則會造成水稻秧苗徒長,在發現苗床肥力不足時可以噴灑肥料。

3)水稻移栽。育秧結束之后要做好移栽工作,主要選擇人工移栽定植和機械設備移栽定植2種方式。在移栽的過程中結合水稻種植地土壤肥力確定種植密度。針對肥力高的田塊,種植密度控制在13~18穴/m2;針對中等或者中下等肥力的田塊,種植密度控制在18~25穴/m2。

1.4 水稻田間管理

1)光照管理??茖W管理光照條件有利于水稻健康生長,水稻接受充足的光照,能夠促進水稻的光合作用,為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奠定基礎。水稻在幼苗期和分蘗期,對光照的需求量較大,應做好該時期的光照管理,促進植株光合作用,避免其出現早衰現象。在抽穗階段,科學的光照管理有利于水稻有機物質的積累。

2)溫度管理。水稻在不同生長階段對溫度的要求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不同水稻品種的溫度需求也不同。在插秧前3 d要做好大棚的開放工作,讓大棚內的溫度和室外的溫度相近,保證秧苗更好地適應外界的環境溫度,溫度過低要及時采取保溫措施。水稻秧苗在分蘗時期生長速度較快,在32~34 ℃的環境下會促進秧苗快速分蘗。在水稻抽穗時期,吸收大量的有機物能夠促進籽粒更加飽滿,要嚴格控制好溫度,避免出現高溫影響水稻授粉[1]。

3)水分管理。水稻栽培中的水分管理應堅持淺水灌溉和間歇灌溉相結合的原則。秧苗移栽之后做好水分管理工作,30 d內保證水分供應充足。在水稻秧苗返青之后,要科學灌溉,堅持淺水灌溉和間歇性灌溉交替的原則,充分供給水分。一般情況下,間歇灌溉的水深度3~5 cm,要嚴格控制灌溉量,否則會影響水稻根部的生長發育。

4)科學曬田。在水稻分蘗時期至幼穗的分化前期階段,應將稻田內的積水全部排干凈,做好曬田處理工作,為水稻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更好地促進水稻生長分蘗,曬田時間控制在4~7 d。要結合當地的土壤肥力情況和天氣情況科學曬田,不能盲目操作,要重點關注和處理生長旺盛、秧苗葉色濃綠、土壤肥力水平較高的地塊,一旦操作不當會嚴重影響秧苗正常生長。

5)做好田間檢查工作。為了確保水稻的產量和質量,應檢查水稻的生長情況,發現缺水之后合理灌溉,滿足水稻生長過程中的水分供給,防止因為水分供應不足影響水稻生長。通過定期檢查還能了解雜草的生長情況。發現田埂漏洞要及時堵塞,否則會導致水稻田內的環境失去平衡,也會造成大量養分流失,不利于水稻高產和穩產。

6)科學施肥管理。一是有機肥。選擇有機肥能夠促進水稻高產和穩產,在水稻種植前,選擇有機肥作為基礎肥料,混合使用充分腐熟的餅肥,用量控制在675~825 kg/hm2。在稻田翻耕完成之后也要施入肥料,可以選擇人畜糞肥,提升土壤肥力,保證水稻秧苗健康生長。二是要合理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氮肥過多會導致秧苗貪青徒長,增加無效分蘗的數量,影響水稻的產量與品質。在秧苗移栽之后施入氮肥,加入尿素105~120 kg/hm2。在秧苗移栽后14~15 d,可以第2次施入氮肥,用量為67.5~75 kg/hm2,促進水稻更好地分蘗。在水稻生長的后期階段,要結合水稻的生長情況追施氮肥,施用量為60~75 kg/hm2。三是合理搭配磷肥和鉀肥。磷肥作為基礎肥料施入稻田,在水稻生長的過程中施入鉀肥。通常情況下,如果水稻有機肥比較充足,磷肥的施用量為300 kg/hm2左右。在水稻生長的后期階段,可以使用磷酸二氫鉀來補充鉀肥,促進水稻更好地灌漿。在水稻抽穗開花之后,可以用磷酸二氫鉀噴施。四是葉面噴肥。除了要嚴格控制好氮肥、磷肥和鉀肥的施用量之外,還應為水稻生長補充適量的微量元素,促進水稻根系更好地生長發育和積累營養,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病蟲害能力。此外,在水稻開花結實的過程中,合理加入微量元素有利于有機物質的積累,在水稻分蘗時期初次補充微量元素,在幼穗分化完成之后進行第2次施肥。要控制好微量元素的施用量,硼、鋅、錳的施用量為1 800 g/hm2左右,選擇在晴天下午對水稻葉片的正反兩面科學噴灑,促進水稻健康生長[2]。

7)雜草防治。一是機械除草。在整地時通過深耕細耙能夠掩埋雜草,雜草處理不干凈時可以人工去除。二是化學藥劑除草??梢赃x擇安全和高效的化學藥劑除草,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選擇10%的吡嘧磺隆3 375 g/hm2,或者使用60%的丁草胺乳油14 250 g/hm2,或者雙草醚懸浮劑20 250 mL/hm2兌水5 625 kg/hm2后均勻噴霧防治。不同的雜草選擇的藥劑不同,應將稻田內的水排干之后用藥,在用藥之后的1~2 d再注水,深度控制在3 cm左右,可以提高除草效果[3]。

2 主要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

2.1 農業防控技術

1)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是當前主要的水稻病蟲害防治手段,結合當地的條件和市場需求選擇優質的水稻品種,選種之前做好種子的純度、凈度和含水量的檢查工作。播種之前還應處理好種子,進行晾曬和浸泡,目的是殺除種子表面的病菌,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同時提高發芽率。

2)深翻耕作。在水稻收獲完成之后做好秋季的土壤管理工作,深翻土壤能夠增強土壤的透氣性,還能夠破壞病菌和蟲卵的生長環境,減少病菌傳播,為水稻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3)加強田間管理。合理的輪作方式可以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可以將水稻和其他農作物品種輪作。也可以應用和推廣寬窄行栽培技術,提高水稻田間的通風透光性,降低病害的發生概率。此外,做好水稻秧苗的培育工作,結合當地的環境條件科學選擇水稻播種期和培育期,最好避開多雨天氣和病蟲害高發時期。田間管理中科學的灌溉及肥料管理能夠提高水稻質量和產量,合理控制有機肥用量,合理施用氮肥,搭配磷肥和鉀肥。在水稻分蘗末期要做好排水曬田工作,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病能力。另外,通過深翻土壤可以減少越冬蟲源的數量,還要及時清理田間雜草,破壞蟲卵的生長環境,促進水稻健康生長。

2.2 生物防治技術

1)二化螟的防治工作。水稻在生長過程中會遇到多種類型的蟲害,例如二化螟。二化螟是一種雜食性害蟲,對水稻葉鞘和莖稈部位的為害較大,導致水稻枯心和白穗,應采取以下防治手段。一是利用害蟲的天敵進行防治,如赤眼蜂??梢栽诤οx的產卵初期階段和盛期階段釋放赤眼蜂,要嚴格控制好天敵釋放量和次數,避免對水稻生長造成不利影響。二是選擇生物農藥防治技術。利用蘇云金桿菌可以起到防控效果,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稀釋之后選擇在害蟲孵化前期和孵化高峰期噴灑,能夠滅殺幼蟲。三是種植特定植物引誘害蟲,在水稻種植地周邊種植一些香根草類植物,能夠減少害蟲的為害。

2)稻瘟病的防治。稻瘟病是水稻生長過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可以造成水稻減產50%左右,甚至絕收。應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是使用多抗霉素水劑,該類藥物屬于廣譜性抗菌類殺菌劑,會導致稻瘟病病菌死亡。相關調查研究顯示,選擇5%的多抗霉素水劑22 500 mL/hm2預防水稻葉瘟和穗頸瘟,防治效果高達90%以上,同時不會對水稻生長造成過多影響,還能防治紋枯病。二是選擇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能有效防治稻瘟病,抑制病菌生長,造成病菌菌絲解體。通過調查分析可知,選擇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2 250 g/hm2,每年7—8月噴施,連續用藥3次,防效可以達到93%以上。

2.3 物理防控技術

1)性誘劑誘殺技術。性誘劑誘殺技術是物理防控技術之一,要選擇專業的性誘捕器和誘芯,在滅殺三化螟雄性成蟲方面效果顯著,可以破壞害蟲的交配環境,減少蟲卵??梢栽谒镜咎锏奶锕∵叞惭b誘捕器,每間隔100 m懸掛1臺,定期向誘捕器中加入洗衣粉水,提高防治效果。

2)燈光誘殺技術。利用害蟲的趨光性特點選擇頻振式殺蟲燈滅殺害蟲,能夠消滅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虱等害蟲,減少蟲口基數。每隔3~5 d清理1次,要控制殺蟲燈的安裝時間??梢赃x擇智能光控殺蟲燈,具有環保和無毒的優點,防控效果顯著。

2.4 化學防控技術

化學防控應選擇低毒和低殘留的化學藥劑,并且要合理把控化學藥劑的施用量和使用方法,確保將藥物的殘留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嚴格遵守用藥周期,可采取以下用藥方法。一是要交替輪換多種藥劑,否則會導致害蟲出現耐藥性。二是要選擇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農藥,禁止使用高毒和高殘留農藥,如使用氯蟲苯甲酰胺等藥劑,滅殺稻縱卷葉螟和二化螟效果顯著;阿維菌素對卷葉螟的防治效果較好;戊唑醇對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較好;三環唑能夠有效預防稻瘟病。三是在了解病蟲害發生規律的基礎之上,堅持合理用藥的原則,提高防治效果。

3 結束語

稻米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之一。為了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稻米的需求,應運用科學的水稻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此外,在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堅持使用綠色防控技術,減少稻米中的藥物殘留,保證水稻的產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曾斐,盧禮生.水稻栽培技術的應用與推廣[J].江西農業,2020(12):140,142.

[2]唐慧芬.水稻栽培技術要點及農業技術推廣分析[J].當代農機,2022(1):77-78.

[3]李慧.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1(9):30-31.

猜你喜歡
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水稻種植60天就能收獲啦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