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數字技術賦能基層治理新格局

2023-07-21 00:38曹裕汪壽陽
學習與研究 2023年7期
關鍵詞:治理能力基層治理數字技術

曹裕 汪壽陽

[摘要] 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也為我國社會治理的創新提供了強大的驅動力。在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方面,數字技術提供了高效精準治理的底層支撐,煥發了基層智慧治理的末端活力,提升了應急處突的協同能力。在完善數字技術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過程中,如何實現高效與高質量協同發展、如何兼顧數字化與人性化、如何化解信息公開與信息安全的矛盾是需要處理好的關鍵問題。推進數字技術賦能基層治理的路徑主要表現為構建數字防控體系,拓寬數字治理途徑,加強數字人文關懷,提升精細化服務水平,提升數字監管水平。

[關鍵詞] 基層治理;? 治理能力;? 數字技術;? 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 F492; C916?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0529-1445(2023)07-0049-04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數字技術正在對人類社會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數字技術賦能我國基層社會治理前景廣闊,有利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完善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還需打通數字技術的應用堵點,探索更加精細高效的應用模式,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把握數字技術賦能基層治理的內在邏輯

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2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數字化發展,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從頂層設計上探索經濟社會發展的數字化轉型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致賀信中指出:“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當前,數字技術在社會治理領域對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現代化水平發揮著重要作用。

提供高效精準治理的底層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更加重視運用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現代化水平?!?相較于傳統治理模式,數字技術能打破各行業、各部門的傳統壁壘,更高效地整合各方面數據、資源,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數據流動。通過整合跨行業、跨部門、跨層級的數據要素,可以提升各項資源在具體實踐應用中的配置效能,從而以更加精準的治理下好一盤棋。

煥發基層智慧治理的末端活力。數字技術的發展與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能有效支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發展新局面。數字終端降低公眾自我表達的門檻,民情民意可以通過數字網絡及時匯聚到政府有關部門。通過二維碼、微信公眾號等數字化信息手段,人們可以直接表達自身訴求;通過微信、釘釘等數字應用平臺,基層工作者可以解決溝通慢、效率低等傳統治理痛點。還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海量民情數據進行科學整合與分析,使決策更加科學精準。

提升應急處突的協同能力。當前,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日趨復雜,“黑天鵝”“灰犀?!钡蕊L險挑戰層出不窮。在智能化平臺和設備的輔助下,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信息缺乏、信息延遲的問題,有利于提升應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如在應急處突的治理前端,數字化監測平臺及監測傳感器的應用,可大大縮短突發事件的響應時間。在應急處突的治理后端,數字化系統可強化政府應急體系的建設,有效提升當前社會應急治理的協同能力及治理精準度。

瞄準數字技術賦能基層治理的關鍵問題

基層治理信息平臺如何實現高效與高質量協同發展。建設基層治理信息平臺是實現數字化賦能社會治理的關鍵舉措之一?;鶎又卫硇畔⑵脚_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包括政府部門、企業、公民等各種主體的數據。這些數據來源不同、格式不同、量級不同,如何科學、高效處理并分析數據,為各方提供快速、準確、及時的信息服務,這是數字化賦能基層社會治理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推進社會治理信息化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信息孤島”和“信息壁壘”等問題。1如何打破壁壘、推動信息高質量共享、實現高效與高質量發展的協同效應,對我國社會政策的順利實施至關重要。

基層治理信息化如何兼顧數字化與人性化。盡管數字技術的高滲透性能夠有效提升社會治理效率,但不同地區的人群受限于數字技術使用條件、文化程度等差異而產生的數字鴻溝問題,使得我國社會治理數字化賦能效果受限,公眾基于數字技術對社會治理的參與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數字技術還弱化了社會治理部分環節中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溝通和交流。在基層社會治理信息化過程中,智能化的人機互動替代了人們面對面的商討過程。這為人們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體驗的同時,也會導致人們更加孤獨、對身邊的人和事缺乏關注和熱情,從而影響人們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健康。因此,數字技術在賦能社會治理過程中不能一味重視技術升級。如何在提升技術的同時滿足人們的人性化需求,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基層治理信息平臺如何化解信息公開與信息安全的矛盾。數字技術的運用對信息公開傳播起到了提速作用,使得信息更易于傳播和分享。這提高了公眾對治理決策的知情度和參與度。但與此同時,數字技術在處理個人信息和隱私方面存在風險。數字技術弱化了公眾個人信息的安全保障水平。例如,媒體多次報道了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術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事例。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遭受個人信息泄露的網民占比為19.6%,遭遇網絡詐騙的網民比例為16.4%。由此可見,在數字技術的應用中,公開和安全是相輔相成的,數字技術賦能社會治理的效能能否體現,關鍵在于協調好信息公開與信息安全的矛盾。

推進數字技術賦能基層治理的有效路徑

構建數字防控體系,強化社會治安治理。社會治安治理是維護社會平穩發展的堅盾。構建數字治安防控體系,大力探索公安信息化、智能化實戰應用,保障社會長治久安。打造社會區域聯動、全域共治的治安平臺。匯聚全域治安數據,加強區域治安信息實時互聯互通,打造信息匯聚共享、區域聯動指揮的數字治安監管平臺。在此基礎上,結合地理信息系統,科學、合理優化警力部署,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實現全域共治共享。推進建設智慧精密的巡邏防控網絡。依托大數據技術、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及人工智能算法,構建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主動防控型巡邏網絡。完善派出所日常巡邏工作模式,優化巡邏路線,加強治安防控網絡覆蓋,提高公安機關動態了解社會治安問題并做出快速反應的能力,切實保障人民安全。搭建治安風險預警體系?;诖髷祿?、物聯網、5G等新技術構建典型犯罪事件的分析模型,挖掘數據的內在關聯邏輯,搭建社會治安風險預測系統與預警體系,有效破解重點領域社會治安風險的防范難題,確保社會治安風險得以提前預警,及時消除隱患。

拓寬數字治理途徑,提升基層民主治理效能。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協商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豐富數字化技術及其應用,拓寬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途徑,提升基層民主治理效能。加強政府—市民雙向互動的數字紐帶。有效運用數字網絡,拓寬政府服務與百姓訴求雙向對接的溝通渠道,集聚最廣泛、最真實的民意,打造政府機構和人民群眾之間溝通的直通車。同時,借助大數據、5G等技術,依托數字媒體平臺,建立人大與基層溝通的聯系點,構建企業、高校、專家學者可以直接參與人大工作的數字綠色通道,開拓吸納民意的有效路徑。鼓勵群眾參與社會問題的治理。相關部門應借助各類型媒體平臺公開社會治理難題,向群眾征求對策建議。鼓勵人民群眾通過政府電子信箱、政府官方網站、市政熱線等方式,隨時向有關部門表達對社會治理難題的見解,并對有效的解決方案給予適當的褒獎。推動智慧社區的建設應用。以數字網格化為基礎,結合智能技術創建智慧型社區。在此基礎上,通過網絡交流平臺,加強政府與人民群眾的溝通,強化民主治理效能。圍繞廣大人民的真實需求,設計開發更多實用好用、接地氣的數字應用場景,以最大廣度、最深程度提升社會治理的有效性。

加強數字人文關懷,助力基層社會治理?;鶎由鐣卫硎菄抑卫淼幕?。充分利用數字技術,著力提升基層數字化治理能力,夯實社會治理根基。因地制宜,推行基層數字化治理方案的定制化。我國不同地區地貌環境、經濟實力及居民聚居類型相差較大,且城鄉居民對于數字技術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推進基層數字化治理轉型的過程中,要因地制宜,結合不同地區的經濟實力和發展特點,制定差異化、個性化的數字治理方案。開放共享,打破基層社會治理的數據壁壘。進一步完善大數據平臺,以信息全域開放共享為目標,建設集中統一、操作簡便的社會治理系統。在此基礎上,實現群眾基礎信息一體化采集、多端口應用,打破基層各轄區、各部門之間的數據隔閡,以更好地發揮大數據對社會治理的賦能效果。以人為本,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在應用數字化治理過程中,加強對老年人等社會特殊群體的關注,通過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上門走訪等方式,傳授普及數字化設備使用方法。同時,通過網絡培訓、集中學習等方式,著力提高有關工作人員對數字技術手段的運用能力,幫助有關工作人員快速、熟練地處理社會信息,使數字治理真正落到實處。

提升精細化服務水平,夯實基層治理根基?;鶎又卫硎玛P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要準確把握“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的豐富內涵,提升基層治理水平。以網格化管理筑牢基層治理之基。在原有縱向鏈式管理的基礎上,根據社區管理范圍以及人口地理分布,進一步細分樓院和片區,實現“條塊結合、全面覆蓋”的精細化、網格化管理。同時,要深挖網格化管理功能,加強網格管理體系與人社、民政、教育等部門的協同合作,發揮網格化的近距離優勢,通過便民利民的多樣化服務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以精細化服務升級基層治理水平。依憑“互聯網+”,搭建新型社會服務平臺,為人民群眾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服務。建立困難群體支持系統,聚焦低保對象、農村“三留守”人員等特殊困難群體,通過入戶走訪、面對面交流,提供精細化服務。以信息化支撐架起基層治理之橋。在此基礎上,以大數據的方式動態更新基層治理工作進展,提升基層治理工作專業化水平。

提升數字監管水平,保障信息安全治理。信息安全治理是數字化社會治理的保障。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強智慧監督體系建設,讓信息安全得以真正落實、得到切實保障。構筑信息安全數據庫,防范數據泄漏問題。信息安全數據庫是信息收集、共享、修復、防范的基礎,有利于實現政府對數據獲取、采集、保存、共享等環節的監管。一旦出現數據濫用或數據泄漏的現象,系統會立即檢測并做出提醒,使相關部門能夠及早發現網絡攻擊和安全漏洞,并迅速反應、作出處理。加強大數據應用賦能,形成“互聯網+監管”體系。通過在系統中預先設定數據安全防護程序,利用大數據進行訪問趨勢研判,設計針對違規、攻擊行為的風險預警機制。在此基礎上,推動數據流通共享,將“信息孤島”連成“數據大陸”,從而提升數字治理質量。強化網絡安全制度,保障數據管理安全。數字平臺要加強實名制管理,完善包含個人住址、工作單位、聯系方式等信息的實名制認證,幫助政府機構更有效整合個人數據,提升管理效能。同時,還需及時地修訂完善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根據當前數字化的發展形勢與需要,充分防范數字技術應用風險,為數字技術賦能社會治理實踐創建良好的應用環境。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2023年版)[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

[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作者簡介:曹裕,中南大學團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汪壽陽,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責任編輯 / 高海濤

猜你喜歡
治理能力基層治理數字技術
大數據視角下的國家治理現代化
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探究
民間組織發展對基層治理法治化的影響
基層紀檢監察機關履行監督責任的問題與對策
淺析產業化模式對中國動畫發展的重要性
黨組織怎樣下好“基層治理”這盤棋
宋代民間社團對基層社會治理影響幾何
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法治精神”
數字媒體藝術在虛擬展示空間中的應用探究
政府網站建設及在提升治理能力中的作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