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BL教學法在高中歷史線上教學中的實效性探究

2023-07-21 22:42石維剛巴圖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PBL教學法線上教學高中歷史

石維 剛巴圖

摘 要:基于互聯網線上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模式,符合時代信息化發展的潮流,具有鮮活的生命力與發展潛力。探究并開展線上教學對許多教師來說是新的挑戰,同時也是一個促進教學改革的契機。在高中歷史線上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法,體現了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及時對線上教學進行教學評價與反饋,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落實教學目標,有效提升線上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線上教學;PBL教學法;高中歷史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60X(2023)06-0092-03

收稿日期:2023-03-15

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2021年“十四五”教育規劃項目(2021JGH379)

教育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產生,緊跟社會發展的腳步而發展,教學作為教育的一部分,也在與時俱進。當下正處于第三次教育革命的浪潮,即從規?;逃呦蛏鷳B化、分散化、網絡化、生命化的個性教育,第三次教育革命將以互聯網為平臺構建起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诨ヂ摼W的線上教學,不僅突破了時空限制,且有利于教育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公平。但互聯網教學也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就如何保障與提高線上教學的實效性,是廣大一線教師需要深思的問題。

1 PBL教學法的涵義

PBL教學法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簡稱,中文表述為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或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其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當時廣泛應用于醫學教育,隨后被引入其他各不同領域的工作與研究,在應用于中小學教育方面時,受到了廣泛關注[1]。該模式以建構主義、情境學習、人本主義為主要理論支撐,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基于現實的世界,以問題為核心。從PBL教學法定義的表述來看,“問題”是核心,因此,我們必須先明確PBL教學法中的“問題”即“P”的具體內涵。牛津字典將“Problem”一詞的名詞詞性釋譯為兩層含義,一為棘手的問題、難題;另為數學題、邏輯題。由此推斷可知,PBL教學法中的“問題”采取了“棘手的問題、難題”這層含義。

說明PBL教學法的問題,不是普遍的、隨意的問題,具有一定難度、沒有唯一答案,是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的。其貼近學生實際情況,問題設置的難度應在學生認知最近發展區內;PBL在涉及歷史學科基本知識技能的同時體現歷史核心素養。在問題設置后,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圍繞問題,通過自主學習和研究合作,借助各種教育資源解決問題,理解蘊含在問題之后的歷史知識進而實現歷史學科素養的提升。

2 PBL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2.1 主體性原則

PBL教學法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是從學生學習角度出發而設計的一種克服傳統課堂教師一言堂弊端的教學方法,其強調學生在問題發現直至問題解決的整個過程的自主學習和自主參與[2]。在運用時教師要注意制定教學設計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目標的制定、問題的設置要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與技能,由此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

2.2 主導性原則

PBL教學法的應用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在PBL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還扮演著促進者、指導者、組織者和伙伴等多重角色,統籌教學的整個進程。

運用PBL教學法,教師首先要給學生設置問題情境[4],根據課程設計、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教材內容選擇適當的問題。隨后,教師應充分激活學生與問題相關的背景知識,引導學生明確已有知識與要解決問題之間存在的差異,理清解決問題所需要的知識在以后學習實踐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在問題學習結束后,教師要安排成果展示和反思的環節,展示成果不僅可提高學生對自身學習結果的認可度,獲得學習的滿足感,同時也會讓學生自主地審視自身與他人的思維差距,思考改進方法。因此,衡量PBL教學方法下的教師標準,已經不再是能否講好一堂課,而是能否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況下,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設計一堂與學生共同參與的課程。

2.3 合作探究原則

在PBL教學中,學生通過解決問題而學習,由于問題的復雜性,決定了PBL教學的主要學習方式為小組合作學習[5]。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享自己的知識與所搜集的資料,通過共同商討解決問題。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個人的學習成果與學習小組密切關聯,個人學習效果取決于學習小組。這要求每一位學生不僅要參與小組合作,并且要做到積極參與,學會與小組成員溝通交流,進行高效合作。

2.4 問題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PBL教學法注重問題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教師要根據現行課標與教材,結合現實生活,多提出一些與現實生活相關的歷史教學問題。幫助學生在解決學習任務后,將已學知識遷移至對現實問題的認識與思考中,如此,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又可以實現歷史教育知古鑒今的教學追求[6]。

3 PBL教學法有效應對高中歷史線上教學

3.1 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在線上教學,老師與學生都囿于一方電子屏幕內,教師無法像線下授課一樣時刻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舉動,對于思想拋錨的學生沒辦法做到及時提點,課程氛圍的營造難度也遠遠大于線下授課[7]。因此,在線上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自主學習的意愿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

目前在實施線上教學時,教師大都采取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法,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明確。線上授課使學生普遍存在松懈心理,輕者上課時不認真聽講,重者更是抓住漏洞遲到早退,教學效果大打折扣。PBL教學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圍繞學生的活動,將課堂交還給學生,最大限度地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去探索、創造和答疑,有針對性地解決了線上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推動了學生的學生動機發生由外到內的轉變,內在學習動機對于學習者來講是一種持久、有力促進學習的真正動力。在內在動機的推動下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將大幅提高,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更加積極。這將大幅改善目前學生在線上課堂三心二意、遲到早退的狀況,提升學習效果。

3.2 教學評價與反饋

目前教師最常用的線上教學途徑就是利用各種軟件進行直播授課,教師在直播授課的過程中通過提問來檢測學生的學習狀況。這種提問大多情況下只是針對個別學生,對于學生整體的狀況,教師無法通過有限的屏幕得到直觀、全面的反饋,因此教師也無法對教學做出全面準確的評價。當直播結束后,學生與教師便處于兩個完全不同的空間,學生課后作業的完成與批改也只能通過相關軟件完成。軟件批改相較于傳統書面批改也存在方式單一的缺陷,作業的批改效果通常不如線下教學,且有些同學也只是應付作業,不會仔細查看教師的批改留言。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無法精準地對教學進行評價,也不能保障及時對學生進行教學反饋[8]。

合作探究原則是PBL教學法的應用原則之一,學生進行合作探究的主要形式是組建學習小組,小組活動貫穿于整個PBL教學法的始終。在學習問題確定后,小組開始分配學習任務,確定學習計劃。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小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定期討論,通過總結當下學習成果,進一步確定學習進程。在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一般要充當指導者的角色,針對學生已有的學習效果和存在的問題,給予必要的指導。當學習小組的能力得到提升后,由本組學習較為優秀者,或對于此問題有深刻理解的同學擔任指導。在此過程中,教師不直接參與學習小組討論,但教師仍要以指導者、組織者的身份觀察小組狀況。因此,在PBL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小組對問題的階段性討論成效,得到學生某一階段的學習狀態與學習任務的把控與理解,方便教師及時進行教學總結與評價。學生在進行討論時,不僅是對階段性學習成果的展示,也是對學習效果的檢測,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及時得到同學或老師的反饋,有利于學生進行反思。

3.3 提升學習能力、培養核心素養

線上教學相較于線下授課的最大弊端就是教師對于學生的管理效果減弱,加之中學生處于身心發育關鍵期,大多數學生存在逆反心理,抵觸家長管教。家長也需要處理繁忙的生活和工作,使學生處于監管真空帶。部分學生在接受線上授課時出現成績下滑。PBL教學法很好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了學生歷史核心素養。

衡量學生歷史核心素養是否養成的重要標準就是學生能否在特定的情境中解決問題[9]。PBL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表現為教師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并為解決問題創造條件。讓學生通過分析問題、搜集資料、剖析資料,得到自己關于問題的看法,并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發表看法、評價同小組成員的意見,經過商討后,得出小組關于問題的統一解決方案??梢钥闯?,在整個PBL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為了解決問題,必須開展相應的活動,進行一系列的學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對學習資料的分析完成概念的學習與辨析,將已有的知識基礎遷移至當下要解決的問題中,自主解決問題,并有創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PBL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閱讀能力、分析能力、創造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4 高中歷史線上教學的PBL教學法

4.1 建立實施PBL教學法的基本條件

支持線上授課的平臺多種多樣,功能不盡相同,對教學的實施產生的影響也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授課之前要對授課平臺進行篩選。歷史教師要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和PBL教學法授課要求選取可以支撐教師完成各種授課計劃的平臺。值得注意的是,授課平臺應具備支持多臺設備數據同步功能與實時上傳保存功能,以保證學生可以隨時進行學習。同時,應用PBL教學法必不可或缺的形式就是建立學習小組,學習小組的建立應由教師完成。在組建學習小組時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小組成員以五到六名為最佳,過少不利于問題的深入探究,太多又會使部分學生產生懈怠、推卸責任的心理;第二,教師在挑選學習小組成員時,要從學生的學習成績、擅長學科、性格特征等多方面考慮,最重要的是教師要參與選出小組長;第三,在小組完成組建后一定要制定并公布一套完整的小組運行規則,以保障小組高效運轉。

4.2 教師主導課前準備工作

在進行PBL教學法設計時,教師首先要分析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也要了解學情。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分析、整合教材內容,確定教學重難點和教學目標。關于學生學情的分析,教師首先要重點關注學生已經掌握的基礎知識、學習技能、學習動機以及學習環境。其次,根據以上兩方面內容的分析情況,設計與現實相關問題,再確定主要問題,然后設置環環相扣的子問題[10]。再次,教師在學習平臺上發布自己預設的主要問題及核心資料,給提供學生查找資料的途徑,要求學生對核心問題進行淺層初探。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工合作,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并將小組活動的過程的資料上傳至學習平臺。

4.3 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線上直播教學

線上課堂正式開始后,教師根據教學流程展開教學活動。在導入新課時營造事先設置的教學情境,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結合課前發布的主要問題,引導學生再次進行小組討論。討論過程在支持記錄語音、文字、和圖片信息的線上平臺進行,教師可以實時監控各小組的討論現狀[11]。在討論結束后,教師將平臺信息整合共享到線上課堂,要求學生根據討論結果以小組為單位發表見解,每小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在小組代表發言結束后,允許小組內存在不同意見的同學進行補充。學生發言結束后,教師要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總結評價,一是要從態度和合作效果方面進行點評,包括小組各成員的任務完成情況、小組集體任務的完成情況;二是從問題解決的質量方面進行點評,主要有問題解決的全面性、多角度性和創新性等。同時,鼓勵學生從小組合作中表現的態度、搜索與整合信息的能力、交流能力、創造能力等方面進行自評與互評,旨在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回顧整個活動過程,內化經驗,提高學習能力。在核心問題得到解決后,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內容逐步穿插子問題,引導學生在具備核心問題相關知識的前提下獨立思考子問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與思考能力。

線上教學的發展是教育信息化不斷深入的成果,也是歷史教學改革中深受重視的一個方向。在高中歷史線上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目前線上課堂教與學時空分離的弊端,提升高中線上教學實效性,為歷史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

參考文獻:

〔1〕崔炳權,何震宇,王慶華,李紅枝.PBL教學法的研究綜述和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23(07):105+118.

〔2〕文艷平,秦國杰.PBL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3〕奉艷麗.基于PBL模式運用的高中歷史教學設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21.

〔4〕彭麗霞.PBL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施路徑[J].中學歷史教學,2021,50(09):47-49.

〔5〕劉學良.PBL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9.

〔6〕范明.高中歷史課堂開展PBL教學模式的思考[J].教育觀察(中),2015,4(05):84+86.

〔7〕張慧琴.疫情防控下高中在線PBL教學設計的實踐與思考[J].遼寧教育,2020,49(16):38-40.

〔8〕趙桂英.PBL教學法用于線上思想政治課的優化策略[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0,49(22):51-54.

〔9〕張漢林.基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問策略[J].歷史教學(上),2022,72(03):17-22.

〔10〕劉鳳云.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PBL教學法在《鴉片戰爭》中的運用為例[J].考試周刊,2012,6(94):125-126.

〔11〕孫崗.PBL模式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以人教版《抗日戰爭》一課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0,12(07):72-74.

猜你喜歡
PBL教學法線上教學高中歷史
“互聯網+”背景下中國飲食文化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
線上教學發展狀況與虛擬社群維持策略探析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高校室內設計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探討
PBL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
PBL教學法在會計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中藥制劑分析教學改革的探索及應用
高中歷史的學習感悟
包產到戶與包干到戶——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商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