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視域下“擺爛”話語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2023-07-21 19:15馬學敏張彩紅
教育傳媒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喪文化新媒體對策

馬學敏 張彩紅

【內容摘要】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具有“擺爛”意味的表情包、圖片、文字大量涌現于大學生的網絡交往中,“擺爛”話語作為“喪文化”的最新表現形式,逐漸從網絡語境延伸至現實生活,影響高校大學生凝聚奮斗意識、勞動意識和擔當意識。本文分析了這一現狀,并就政府、學校和學生如何采取有效對策,形成合力消解“喪文化”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堅定信仰等方面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喪文化”;“擺爛”;新媒體;影響;對策

在后疫情時代,不確定性等壓力源的增加,部分青年出現迷茫、無奈等情緒,在網絡空間中輸出具有“擺爛”意味的文字、圖片、表情包等,抒發自己的負面情緒,以此達到自我放松的效果。對“擺爛”話語進行深入分析發現,其不過是“喪文化 ”的最新表現形式。①幾年來,“喪文化 ”的內涵在不斷擴大豐富,從“葛優躺”“佛系”到“反內卷”“躺平”再到現在的“擺爛”。這些話語的流行和使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代青年的焦慮心理,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擺爛”等負面情緒愈演愈烈,逐漸從網絡語境延伸到現實生活中,其終究與主流意識形態背道而馳,長久流行會對青年大學生價值觀產生消極影響,為思想政治教育和主流文化建設帶來了新的挑戰。

一、以“擺爛”為話語符號的“喪文化”新潮

(一)以“擺爛”為話語符號的“喪文化”流行

“喪文化”的流行不是偶然的,其與中國當前的社會現狀密切相關。②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濟逐漸恢復,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飛速發展,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經濟進入穩步增長階段。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強烈,社會競爭逐漸加劇。作為即將進入社會的大學生群體,學業、工作、住房等問題無形中帶給他們很大壓力,他們對未來十分迷茫。部分大學生無法適應社會的變化,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和自我存在感,迫切需要一個情緒發泄口,致使“喪文化”得以流行。加之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自媒體的廣泛應用,使“喪文化”迅速傳播??v觀“喪文化”的代表話語,其代表的負面情緒對青年的影響越來越深。最開始的“佛系”“葛優躺”更多是指在難以改變的事態面前,選擇從容接受、自我安慰,有追求“云淡風輕”之意;而后出現的“躺平”則比“佛系”更“喪”,指青年人放棄努力,拒絕奮斗和“內卷”,有“得過且過”之意;而“擺爛”則更加嚴重,指面對自己必須要做但有些許困難的事情直接放棄解決,任其自由發展,頗有“破罐破摔”之意。從這些代表話語可以發現,“喪文化”的消極程度逐漸加深,且從網絡語境逐漸滲透到現實語境中,從心態層面發展到行為層面,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越來越深,越來越惡劣。

作為“喪文化”的新變種“擺爛”一詞,最初起源于籃球聯賽,指為了獲得下次比賽的優先選人權,戰績較差的隊伍會徹底放棄拼搏,使自己的成績墊底。這本是球隊利用規則的行為,但漸漸由球迷引入到游戲領域,被游戲主播們頻繁使用,使該詞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漸漸從游戲領域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喪文化”的最新代表話語。新冠疫情的爆發,使不確定性的壓力源增加,必要的隔離措施讓大學生群體少了很多娛樂生活,他們不能像過去一樣到處旅游,少了很多釋放壓力的渠道。③大學生的負面情緒不能及時紓解,而“擺爛”恰好符合了青年大學生群體的心態,為其提供了一個情緒釋放的輸出口。青年大學生通過“擺爛”緩解自身的壓力,短暫休整后重新積蓄力量,直面生活、學習上的挑戰,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青年人自我紓解情緒。但是,如今“擺爛”已經不是小范圍的流行,越來越多的青年人無意識的受到“喪文化”的侵蝕,并且“擺爛”不僅在網絡語境中活躍,而是延伸至現實生活中,影響青年大學生處事態度及處事方法。長時間的“擺爛”會讓青年人喪失奮斗意識,放棄努力甚至放棄自己,這種心態十分危險。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強調了青年人奮斗的重要性,他指出:“廣大青年要培養奮斗精神,做到理想堅定,信念執著,不怕困難,勇于開拓,頑強拼搏,永不氣餒。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雹芪覀兠褡逍枰氖歉矣诔钥?、敢于奮斗、敢于擔當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而“躺平”“擺爛”等“喪文化”則引導青年放棄理想、貪圖享樂、停止奮斗,這些都與我國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應該引起重視。

(二) 以“擺爛”為話語符號的“喪文化”流行原因

社會高速發展,生活節奏加快,青年人所面臨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首先,大學課程種類繁多,學生不僅要完成課程內作業,還要考取相關的各類證書,這對很多大學生是一大挑戰,所以每逢“考試周”“考證周”時,大學生就會變得焦慮不安,加大使用“擺爛”的頻率,意圖緩解自身的壓力。其次,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教育水平越來越高,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上升,青年大學生較難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面臨的就業壓力較大,這也是青年大學生的壓力源之一。最后,對高質量生活的追求與現實之間的落差會讓青年感到無奈。剛畢業的青年難以接受過高的房價,也難以適應高成本的生活,于是產生“努力無用,不再奮斗”的“擺爛”思維。過高的社會壓力是青年產生“擺爛”思維的主要原因。

有人認為,“擺爛”的流行一定程度上與新冠疫情相關,“擺爛”的出現是對社會現實的真實反映?!皵[爛”相關的微信文章數波動與新冠肺炎疫情波動有同步趨勢。⑤2021年末至2022年,是“擺爛”使用、流行的高峰期,這段時間疫情肆虐,國內各行各業都受到沖擊,人們面臨巨大的社會壓力?!皵[爛”從游戲領域進入到現實,引起廣大對目前狀況不滿的人共鳴,他們頻繁使用、傳播,使“擺爛”成為“網絡”熱詞。新冠疫情使不確定的壓力源增加,是“擺爛”思維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發達的新媒體是“擺爛”文化得以迅速傳播的又一重要原因。發達的新媒體和自媒體讓人們有更多的渠道接受外界的信息,同時可以更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青年人是互聯網的主要使用群體,他們非常樂于吸收網上新興的文化,并利用自媒體以極快的速度輸出這些文化,發達的新媒體為各類文化的傳播提供了非常有效的途徑。但是網上信息錯綜復雜,信息獲得和傳播的過程都很短暫,根本沒有時間去分辨思考信息的真偽好壞,不排除會有別有用心之人利用互聯網潛移默化地影響青年人的價值觀,讓青年人不知不覺中習慣“擺爛”,所以在網絡上獲取信息的時候應該保持警惕。

二、“擺爛”話語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青年群體面對各種壓力,需要一個情緒出口來紓解自己的負面情緒。而網絡交際的虛擬性、隱蔽性等特殊屬性,符合青年人交際的要求,過程中不免會受到“喪文化”的影響,而“擺爛”話語的出現更是契合年輕人面對現實想逃避的想法,于是頻繁使用“擺爛”相關的話語、表情包等,例如“很菜的東西有白菜、青菜、還有我菜”“我是廢物,我就擺爛”等,用自嘲的方式宣泄自己的真實情緒,以此來緩解壓力與痛苦,達到精神上的滿足?!皵[爛”雖然會使青年得到短暫的放松,但是,長久的“擺爛”會影響青年價值觀,讓安于享樂成為其長期處世的狀態,與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導的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的價值取向大相徑庭。

(一)消解大學生的奮斗意識

實踐是創造人生價值的途徑,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指出實踐是人類基于客觀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而奮斗具有實踐性,從話語構建上看,奮斗是對馬克思主義語境中的“勞動”“實踐”“創造”等概念由政治話語向大眾話語的轉化及其中國式表達;從現實轉化上看,奮斗的過程也是主體力量轉化為客體事物并不斷接受客體事物影響的實踐過程,是改造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統一。⑥所以青年群體應該積極投入實踐、接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而不是在面對困難時選擇“擺爛”。與過去相比,我們的生活、工作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本是社會發展的正?,F象,我們應該順應社會發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然而“喪文化”的實質是消極、悲觀的,它無限放大社會發展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問題,把正常的競爭夸大為“內卷”,把逃避扭曲為“佛系”“躺平”,把懶惰、不作為戲謔為“擺爛”,這些話語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奮斗的積極性。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強調了青年弘揚奮斗精神的重要性,“今天,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但奮斗精神一點都不能少,中國青年永久奮斗的好傳統一點都不能丟”,⑦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希望正是青年人努力的方向,新時代青年不僅要做奮斗精神的傳承者,更要做奮斗精神的實踐者?!皵[爛”話語的出現,不斷消解著青年實踐、奮斗意識,在“擺爛”思維的影響下,部分青年把逃避作為對抗現實的方式,安于現狀,得過且過,這非常不利于培養青年的奮斗精神。

(二)沖擊大學生的勞動意識

“勞動最光榮”是社會共識,我們應該通過勞動去追求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滿足。目前青年群體極力推崇“喪文化”,他們把勞動視為異于自身、讓自己痛苦的源頭,并試圖用“擺爛”解決,表明了青年群體對勞動出現了認知偏差,有勞動異化的趨勢。而“喪文化”的流行特別是“擺爛”思維的出現,似乎為大學生提供了更為舒適的生活模式,他們選擇懶惰、逃避、得過且過,卻沒意識到長時間“擺爛”生活的危害?!皠趧邮且磺袃r值的創造者”⑧,勞動不僅創造了物質財富,更創造了精神財富?!皢饰幕睗撘颇赜绊懼髮W生行為習慣,使部分大學生勞動精神懈怠、勞動行為缺乏,極大地沖擊了大學生的勞動意識。

(三)弱化大學生使命意識

青年群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有自己初心和使命,即不斷加強道德品質的提升和科學文化的學習,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革命先烈們勇于承擔時代的重任,把救亡圖存、振興中華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他們用鮮血捍衛自己的祖國、捍衛自己的理想,有極強的使命意識?,F在的大學生沒有親歷過戰爭,難以想象革命時期的艱難困苦,不能深刻理解現在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還未完全形成自己穩定的價值觀。⑨在我國“擺爛”仍僅是一種影響范圍較廣的亞文化,尚未發展到整個社會的“低欲望”和一代青年的“垮掉”,但是“喪文化”的傳播效應要強于正能量話語⑩。受到“喪文化”的影響,部分大學生面對困難不是像先烈們那樣選擇勇于承擔敢于奮斗,而是一味地選擇逃避,更看重眼前的舒適,忽略長遠的規劃,自我主體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淡薄,使命意識減弱。

三、大學生突破“擺爛”思維路徑探析

青年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網絡是“喪文化”傳播和發展的主要陣地,媒體在“喪文化”的蔓延過程中發揮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以“擺爛”為話語符號的“喪文化”潮流會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價值觀念,對青年大學生群體產生消極影響。面對“喪文化”的沖擊,政府、學校、青年群體都應該時刻保持警惕,形成合力來消解“喪文化”的消極影響。

(一)加強網絡監管,出臺激勵性政策

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青年人確實背負著很多壓力。黨和國家應該深入了解青年人的需求變化,出臺有利于青年群體解決就業、住房、生育、養老等問題的激勵性政策,切實解決青年大學生群體面對的現實困難,實實在在緩解青年人的生活壓力,阻斷其對“喪文化”的精神寄托及依賴?!皢饰幕敝阅苎杆賯鞑?,是因為“喪文化”話語順應年輕人的語言習慣和心理狀態,引起廣大青年人的共鳴,用戲謔的語句掩蓋自身消極的內核,潛移默化地對青年人產生影響。而主流價值觀的弘揚采用比較單一傳統的說教方式,使青年對主流價值觀產生抗拒心理。所以要以更加多樣的形式來弘揚主旋律,培育青年人的奮斗精神和使命感。主流價值觀的引領要尊重青年人的話語空間需求、尊重青年人的差異化需求,以服務替代管理,引導創作更多的融入主流價值觀的影視劇、歌曲、游戲等文化產品,潛移默化地影響青年人的價值觀。

大學生是網絡的主要使用群體,他們總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接收各種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隨著自媒體的發展,他們能很快地對信息進行再次加工并輸出,這有利于信息的傳播,發揮自媒體的時效性。但是網絡上的信息魚龍混雜,大學生群體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去甄別只是簡單地接收和輸出,沒有自己更深層次的思考,非常容易受到別有用心之人的蠱惑和不良思潮的影響,“喪文化”就是其中的一種。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無法阻止網絡文化的傳播,但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后臺監控等手段主動推送主流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青年群體的價值觀。同時黨和國家要加強網絡陣地的管控,警惕別有用心之人和境外勢力進行文化滲透,利用網絡煽動荼毒青年人。要加強技術研發,加強網絡監管,建立更多更嚴密的網絡防火墻,對不良信息進行攔截。更要加強規范各自媒體平臺的信息發布標準,加強信息的審核,有效阻止不良信息的傳播。

(二)加強思政教育,發揮主陣地作用

高校要發揚教育主陣地作用,引導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加強奮斗教育、勞動教育、使命教育。要配備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師,規范教育內容,將主流價值觀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要加強時政內容的教授學習,將最新的時事政治內容與課本內容相結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要創新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加入思政課堂的互動,更加深入地體會思政學習的內容,培養正確的價值取向。學校要更加注重思政課堂以外的思想引領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學生的校園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其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高校要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加教授大學生緩解壓力的課程,引導大學生正確釋放情緒,以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青年大學生群體大多生長環境較為優越,受到的挫折打擊較少,進入大學后可能不適應獨立生活,抗壓能力較差,很容易陷入不良的情緒中,用不正確的方式面對自己所遇到的困境,例如“擺爛”。青年大學生群體需要學校、老師的幫助和引導,他們也渴望學習正確紓解情緒的方法。所以學校要增加相關課程,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的情緒,并引導其正確地釋放自己的情緒,減輕其心理壓力。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個性差異,需要老師根據不同的情況設計教學和談話內容??梢岳冒駱拥牧α勘薏邔W生,增加其積極向上的內驅力,成為有理想有擔當的新時代好青年。學校要完善校園心理咨詢室建設,對于個別情況較為嚴重的學生進行單獨引導,開展心理疏導活動,培養學生正確舒緩壓力的能力。

(三)加強理論學習,樹立正確價值觀

面對突如其來的身心壓力,青年人為了宣泄負面情緒而選擇“擺爛”。長遠來看“擺爛”不利于青年適應社會,所以青年大學生群體要自己警惕不良思潮的影響,選擇正確、合適的方法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緒。要積極主動學習馬克思主義知識,加強理論學習,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自覺提高思想判斷能力,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理性的思考,不能盲目接收和輸出,要對信息進行仔細甄別。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媒體觀念,自覺避免參與和傳播“喪文化”。要樹立明確的目標,避免迷茫,努力朝著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奮進,理性看待前進路上的困難,以昂揚的姿態面對困難,選擇正確的方式解決困難,而不能一味地逃避退縮。要積極參與各類實踐活動,接觸社會、接觸自然,向優秀的人學習,發揮主觀能動性,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要以健康積極的心態去適應社會發展頻率,謀求更長遠的發展。青年大學生一定要勇于擔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而不懈奮斗,做無愧于自己、無愧于國家的新時代青年。

四、結語

網絡和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極大促進了信息的傳播效能。但“喪文化”也夾雜在紛繁的網絡信息中不斷影響著我國青年大學生群體?!皢饰幕钡南麡O程度逐漸加深,且從網絡語境逐漸滲透到現實語境中,從心態層面發展到行為層面,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越來越深,已經引起廣泛重視。黨和國家需要有理想、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政府、學校和學生要形成合力共同消解“喪文化”的不良影響,讓青年群體永葆向上的活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砥礪奮斗。

參考文獻:

①⑩孫若溪:《“喪”文化對青年價值觀的沖擊與紓解——以“擺爛”話語為例》《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1期。

②牟慧欣:《“喪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2020年曲阜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③林希佳:《“擺爛”:后疫情時代的社會疲勞與自我緩解》《科技傳播》2022年第14期。

④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年5月3日。

⑤王惟月、王澤兵:《社交媒體“喪文化”的流行動因與變遷》,《新媒體研究》2022年第8期。

⑥孫六平、姜炎:《青年奮斗視域下躺平現象的審思與應對》《石家莊學院學報》2023年第25期。

⑦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9年5月16日。

⑧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6卷第193頁。

⑨王鷺、陳志勇:《社交媒體“擺爛”亞文化的價值流變、行為邏輯與調適政策》,《中國青年研究》2022年第11期。

符明秋、孫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喪文化”治理》,《重慶社會科學》2020年第2期。

(作者馬學敏系西安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張彩紅系西安體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陳小?!?/p>

猜你喜歡
喪文化新媒體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如何看待“喪文化”?
材料作文“喪文化”導寫
“喪文化”不喪, 是年輕人宣泄情緒、對抗焦慮的新武器?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