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里紅妝”日用小木器在現代婚俗中的創新設計

2023-07-22 14:36韓煬劉文佳呂九芳
設計 2023年12期
關鍵詞:裝飾紋樣

韓煬 劉文佳 呂九芳

摘要:為探討浙東婚俗文化如何應用于現代婚俗的小木器設計,使之既具有個性、時尚感,又能包含傳統文化。文章以“十里紅妝”中的日用小木器為切入點,探究其在現代婚俗中的應用體現,并深入探討其在現代婚俗中的創新設計方法。文章探究方向及內容對于如何更好地發揚浙東本土文化和婚俗文化的問題具有一定意義。

關鍵詞:十里紅妝 日用小木器 裝飾紋樣 紅妝藝術特征 現代婚俗文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J522.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3)12-0124-03

引言

中國有著悠久的婚姻傳統及婚俗文化。浙江寧海素有“中國婚嫁文化之鄉”之美譽,中國民間婚姻習俗中,“十里紅妝”是保存得最完好的一種。浙東地區的十里紅妝門類齊全,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其中的物件門類齊全、種類繁多,具有極大的美學價值和傳承價值。融合浙東婚俗文化與現代婚俗小木器設計,對其裝飾紋樣、制作工藝及色彩等方面進行挖掘,探究其設計方法,以滿足當今消費者的需求,從而實現傳統婚俗小木器的現代化與再融合,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一、十里紅妝及日用小木器的內涵及特色

(一)十里紅妝的內涵

嫁妝,是婦女在出嫁的時候由家人提供的財產,起源于春秋戰國時代,又稱為“鋪房”[1]。嫁妝的類型多種多樣,其中有日常用具、家具、首飾、日用小木器及土地房產等。

十里紅妝之名取自寧?!笆锛t妝博物館”,屬于江南地區的傳統婚俗,地方特色明顯。清中期到民國末期浙東寧紹地區的大富人家出嫁女兒時,會為女兒置辦生活所需的日用器皿、家具等用作嫁妝,婚嫁當天,送嫁的隊伍可達數里之遙,綿延不絕,這一系列活動及嫁妝器物統稱為“十里紅妝”。作為明清婚嫁的延續,十里紅妝既實用又美觀,更象征著吉祥喜慶。

(二)日用小木器的種類及特點

日用小木器包括木桶、盒盤、鏡臺三大類。各類木桶由人們根據自己的需求所制作,獨具匠心,看似結構相同,實則又有微妙差異,富含當時人們獨特的審美內涵。盒盤用來盛放吃食和代表喜慶的飾物,精美小巧。鏡臺是古代女子的梳妝器具之一,對女子的梳妝打扮作用巨大,因此出嫁時也離不開它。這些日用小木器造型各異,美觀又實用,增添了婚姻的幸福感。

1.日用小木器——木桶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桶這個必需品,故而紅妝桶的品類多樣。木桶為生活提供了便利,每一種桶都看似相同,又能尋得微妙差異,造型各異。

果桶作為儲物用品,造型多樣,日常用于存放干果、水果等食品。滴子桶就是其中一種,晶瑩剔透的玻璃珠是最好的點綴,再加上簡單的外層,就像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將它的美襯托得淋漓盡致[2]。玻璃是中國的一種本地產品,在唐朝的時候,玻璃的裝飾就達到了頂峰,當時人們把聚財聚福的琉璃作為“財神”的象征。此外,銅制滴子桶和木制滴子桶也頗為多見。表面有類似瓜紋一樣深深溝槽的是瓜紋桶,外觀設計源于田地里的瓜果,是較為仿生的一款果桶。瓜的花紋形狀也有助于緩解日常視覺疲勞,提高一定審美趣味[3]。從裝飾品上來看,有全紅且不涂金色的,也有用彩繪來修飾的,也有只修飾桶蓋的,造型多樣,款式頗多。作為使用頻率最高之一的木桶種類之多,列舉不清,且均各具特色,實用性與美觀性兼具,是紅妝小木器中不可缺失的一種。

2.日用小木器——盒盤

盒盤一般是用來盛放吃食的,往往裝飾喜慶。喜盒一般用來盛放花生、糖果、糕點,多以紅色為主,漆以金邊。通常用于盛裝水果等宴請之物,經處理后可懸掛于墻壁,以供觀賞,且實用性強。

最初,盤碟被用作祭祀器皿,后來演變成了日常用品,并在盤中畫上各式各樣的裝飾圖案,形成了一種習俗。紅妝中的盤多成雙成對,工藝成雙或是造型一致的情況屢見不鮮,不作單獨拆用。它們不僅是桌上的寵兒,也是墻壁上的嬌女,各類美滿故事諸如蝶戀花、榴開百子、孝女故事等躍然其上。泥金彩漆盤大多仿照瓷器的形制,到了唐朝,瓷器已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形態各異,有葵口紋、菱口紋,并分成若干片。當時波斯的金銀器樂,這種具有異域風情的金銀器物通過絲綢之路傳入唐代,也影響了唐代人的品味和生活日常。

3.日用小木器——鏡臺

鏡臺為中國古代婦女的梳妝用具之一,通常和梳妝臺共用,放在床前柜或梳洗臺上,或用來支撐鏡子的小架子或臺子,下面有用來擺放胭脂、水粉等化妝用具的小抽屜,如同妝奩,為婦女出嫁時的必要嫁妝。

從外形角度,鏡臺大方實用,兼具美觀;從情感角度,梳妝盒和鏡臺寄寓了古代女子對娘家的一種思念和回憶。對鏡貼花黃之時,回憶起娘家生活,無論婚后日子舒心與否,也不失為一種寬慰。

二、紅妝日用小木器的文化意義和制作裝飾

(一)紅妝日用小木器的文化意義

我國從古至今具有實用價值和觀賞性的美術精品層出不窮,其中紅妝日用小木器是婚嫁社會主義人文美術的代表者之一,不但在工藝和材質方面具有高度的美學價值,同時有著更深刻的人文含義,表達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對自己文化理想的向往[4]。

紅妝器物伴隨著女人的終身,伴隨著她從一個女孩到另一個生命中的各個時期,既是女子婚姻的陪伴者,也是女子婚姻的守護者,時刻提醒著女子的身份地位與家世,生活潦倒之時亦作補貼家用,護佑女子一生祥和美滿。

即便紅妝器物由愛與祝福而生,具有精巧的造型與華麗的裝飾,如今看來其整體具有進步性的文化意義,但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之下,仍具有落后性和對女性的歧視、脅迫與禁錮。這種壓迫融入到紅妝木器之中,便體現到了其設計制作之中。圖1子孫桶更是這種雙面性的典型案例。其結構分為上下兩層:上部為新生兒,下部為新生兒提供熱水。象征著新生的出生,在古代家庭里是一種神圣的東西[5]。嫁妝是古代女人在夫家強有力的支撐,可在深宮內院之中,縱然有十里紅妝這樣的富貴,也不能完全填補她們內心的空白和失望[6]。唯有一件件鮮艷的紅色木器,述說著這位主人悲慘的人生。透過流傳至今的小木器的使用痕跡和流傳故事,足以窺探一個女子的一生、一段姻緣的轉合、一個家族的興衰勝敗。

(二)紅妝日用小木器的制作工藝

在材料選擇上,由于紅妝日用小木器表面都是用朱漆裝飾的,木質的顏色和質感都被遮掩了,所以紅妝家具在挑選木料時,不追求顏色和質地,只追求不會扭曲變形。紅妝的日常生活用品通常選擇木材,如:樟木、銀杏等。香樟木材品質優良,防蟲害,香氣濃郁,并能釋放出樟腦烯等特有的成分,能清除有害氣體,是絕佳的日用小木器的材料。

泥金彩漆和朱金木雕是十里紅妝日用小木器的主要制作工藝。它們同為寧波傳統手工藝,并被廣泛應用在紅妝日用小木器中。

泥金彩漆工藝分為浮花、平花、沉花三大類。所謂“浮花”,就是在上好的漆膜上,堆砌各種動物和動物的圖案,造型古樸典雅,充滿了漢唐時期的風格。用紅漆或黑漆描金,描金畫彩,描出的線條豪放、粗狂,繪出的圖案華麗、絢爛,稱之為“平花”;在透明的漆膜之下描繪的花紋,就像陶瓷中的釉下彩,是“沉花”[7]。畫面效果虛虛實實、被描繪的圖形在漆膜下層層遞進,整體效果含蓄而內斂。

紅妝器物制作的第二種技術是朱金木雕,如圖2,在木雕的基礎上,融合彩色涂料的刻畫、材料的鑲嵌或通常的鍍金法。雕琢出來的木雕,栩栩如生,美輪美奐[8]。

(三)紅妝日用小木器的裝飾圖案

十里紅妝婚俗圖案紋樣在歷史上具有很高的藝術傳承和文化傳承意義,是浙東民間百余年的婚禮文化傳統所沉淀下來的,具有中國特點的圖騰,同時也是當代婚禮禮儀上體現器物象征意義的一種主要形式。按主題劃分,可分為獸紋、植物紋樣、幾何紋樣和人物紋樣;按構成特征劃分,主要分為中心發散、重復構成、近似構成、對稱均衡、整體協調統一特征等[9]。

十里紅妝紋樣的視覺元素中具有中國傳統的圖騰寓意不可或缺。鴛鴦、蝴蝶、比翼鳥等元素表達男女之間的美好感情;鶴、鹿、蜜蜂分別組合則可以表達“龜鶴齊壽”“龜鶴延年”“鶴鹿封侯”等吉祥寓意;龍鳳題材在民間很少見,但因為歷史的特殊性,浙東地區的紅妝生活用具中也有不少以“螭龍”“鳳凰”為主題的圖案[10]。在十里紅妝日用小木器裝飾中反映最多的是與傳承相關的主題,除了以戲曲中的角色為素材之外,通常都選用帶有吉祥意味的蓮花,牡丹、蝴蝶、龍鳳等女性喜愛的主題作為裝飾品。從美學角度來說,這些主題更能被細心的女性所接納,從而在選擇這些主題時,不經意就認可了傳統禮儀賦予她們的社會地位。裝飾在十里紅妝小木器中不可或缺,只存在裝飾的復雜程度不同。比如婦女洗澡時用的拐杖,把手的上端有一個裝飾品,可以讓女人在洗澡的時候不會滑掉,搓線瓦一般都是在瓦面上做裝飾,這樣可以增加摩擦,便于搓線。這種裝飾手法往往包含三重含義,一是女人富足,可以雇傭足夠的匠人來打造奢侈的生活用品,以此來滿足女人的虛榮心;二是要時時刻刻教育、規范、提醒女性要遵守婦德;三是為了滿足婦女的審美心理和感情上的依賴。

作為浙東地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紅妝日用小木器的裝飾圖案不僅是物質上的財富,更是精神上的價值,充滿了濃厚的時代氣息。從文化交流的觀點來看,每樣紅妝器物上均繪制或鐫刻著精致的花紋,大多是關于勞動、倫理、生活等方面的故事或圖像,在當時社會文化和傳媒比較落后的時代,這種圖案無疑是最好的文化載體。

三、紅妝日用小木器在現代婚俗中的設計

隨著世事變遷,這些紅妝日用小木器漸漸成為稀有之物,但毋庸置疑的是其作為民俗工藝品特有的魅力與意義。在熱鬧與寂靜、喧囂與空虛之后,十里紅妝日用小木器的造型、花紋都蘊涵著雙重的文化內涵。當今的寧紹大地上,仍能感受到十里紅妝文化的遺存,影響著現代婚俗,這一效果不僅表現在器型上,而且表現在裝飾圖案上。紅妝日用小木器的圖案特色和色彩特色流傳至今,為當代的婚禮用品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受西方婚俗的影響,當今婚俗風格兩極分化,尚未達到很好的融合與發展。通過精練總結,重建這種傳統的可視形象;將色彩、肌理等進行形態創新,產生新的觀念及情感表現,進而更為貼合現代婚俗小木器設計。

(一)婚俗圖案文化在現代婚俗小木器設計中的應用探索

浙東婚嫁習俗中的紋樣是浙東先人對結婚、人生的一種祈福與祝愿,同時也是一種表現吉祥愿景的手段,運用浙東民間的婚俗習俗來進行裝飾,不僅可以增加節日的祥瑞氣氛,還可以為結婚儀式增加濃厚的民俗氣氛。將浙東傳統的傳統紋樣文化融入到當代的婚慶小件中,并非是簡單的運用,而是將它的圖形化繁為簡,以“形”來傳達“神”,與當代的藝術特征相融合,以當代的藝術觀念,以當代的形式呈現出一種流行趨勢。在這些種類繁多的器物上,工匠會根據器物造型和功用不同進行差別化裝飾,使其既美觀又不失實用性。把浙東傳統婚俗文化運用到當代的婚禮民俗裝飾中,可以為傳統婚俗小木器的創作帶來新的精神資源,同時也是一種新的藝術創作方式。

傳統的圖案之所以會讓人感到乏味,是由于其添加了太多的細部,要想讓繁復的傳統花紋既能簡約而不能簡單,又能傳達其含義,就必須先了解浙東的傳統婚禮圖樣形態,然后這些素材加以梳理整合,再利用簡化法把繁復的花紋簡化,也就是去掉了原本的多余的部分。根據當代的設計理念,將抽象和夸張的手法將其重新組合,使得整體的圖案在擺脫單調的基礎上又賦予了新的創造性。通過對傳統婚俗小木器的創新,賦予人們一種具象和抽象性的嶄新的想象力,讓消費者在體驗到濃厚的地方婚禮習俗的同時,也成功實現對現代化時尚的追求。同時,傳統的裝飾圖案含義多包含多子多孫的同時,也包含了對女性的一些禁錮,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女性并不能擁有完全的自由,而當今社會的開放使得婚禮的意義更多聚焦在人本身的幸福感,因此在圖案的選擇上也應更加具有包容性與開放性。

一般,日用小木器的裝飾圖案既是家庭成員身份的標志,也是家長對子女的關愛,賦予了其情感意義?,F代設計中圖案文化的設計也當如此,每件日用小木器都有自己的靈魂所在,都有美好的祝愿與憧憬。故而在現代婚俗小木器中,我們可以見到龍紋和鳳紋經常出現在中式婚用木盤和木勺柄上,表達對新婚夫婦的家庭和諧美滿的美好祝愿。而這些龍紋和鳳紋的雕刻圖案通常有別于傳統的龍紋鳳紋,現代婚俗小木器上的龍紋鳳紋會與現代簡約設計相結合,圖案構成更為簡潔,色彩也更為多樣,更符合現代審美需求和當代年輕人的審美。在簡單的基礎上,采用抽象化的方式,既能滿足當代的設計要求,又能在不影響圖形要素的前提下,利用圖形間的間距變化來增加圖形的趣味[11]。通過幾何形式傳達其含義,使其在具體和抽象間具有較強的聯系和想象力。無疑是適合當代的設計方式。

婚俗圖案文化在現代婚俗小木器設計中的運用廣泛,但目前大多還以傳承為主,其創新設計前景廣闊。當今中國物質文明的日益增長更反襯精神支撐的缺失,而在追求現代化、拓展文化包容性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自己的國家認同。隨著設計理念的不斷發展,我們必然要借助一個設計的樞紐,尋找國家的歸屬和榮譽感,回歸到自己的本土文化之中。

這種深厚的民族情感、地域情感、家族情感,必將成為那條紐帶[12]?,F代設計的風潮一陣又一陣造就一輪又一輪時代的輪回,刪繁就簡、復古、極簡,從以用為本到形用皆宜,從復雜裝飾到簡約為本,人們的設計需求在不斷更新,將十里紅妝圖案文化與現代婚俗小木器設計相融合發展,不僅能更好地發揚我國原生大漆工藝、骨木鑲嵌、泥金彩漆工藝等,更為現代婚俗小木器設計注入了新的視覺語言,豐富了現代婚俗器物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使得傳統文化和現代婚俗能更好地融合。

(二)婚俗色彩文化在現代婚俗小木器設計中的探索創新

在日常的生活中,色彩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人們的生活情感聯系極其深切。而在現代婚禮中,色彩是婚禮形式中重要的決定性因素。顏色的不同會使人們產生不同的情感和聯想,因此,在婚俗設計中,正確理解和掌握顏色,才能贏得市場的青睞和顧客的認同。

色彩擁有著固定的情感表達。中式婚禮強調喜慶,故而紅色是主色調,西式婚禮注重純潔之感,因而白色為主色調。根據小木器展示的整體效果,色彩要先于圖案傳達進人眼,在視覺傳遞過程中,色彩的大面積往往是人們視線的焦點,因此在婚俗小木器設計中,圖案色彩應與小木器整體色彩協調一致[13]。消費者在選購時,會優先考慮顏色,然后才會考慮花紋、花紋和制作,因此,在婚俗日用品設計上,顏色對小木器的影響很大。像婚禮這樣特殊的儀式,象征美好的色彩自然是人們的第一選擇。在浙東婚嫁中,象征著希望與幸福的紅色往往充斥著整個婚禮現場,不僅點綴了新婚的喜氣,更是表達了大家的熱望,祝愿每一天都能如這一天那樣紅紅火火,熱熱鬧鬧[14]。

浙東傳統婚俗中傳統的婚禮色彩追求以紅色為主,其他顏色搭配為輔。其顏色的搭配遵循了五種法則,如白色、黑色、紅色、黃色這些具有符號性的顏色。在視覺上,給人一種鮮明的感覺,經常使用反差顏色與相輔相成的顏色,與顏色的反差相配,以黑或白來協調[15]。如常見的將紅色、綠色、藍色、黃色進行搭配,紅間黃、紅靠黃、紅搭綠等的組合。顏色鮮艷、濃烈、艷麗,象征著主人的品味與需求,象征著吉祥與富貴的氣氛,而整體色調的搭配,以婚姻的延續與美滿生活為主題,更凸顯人們的美好意愿。

色彩情感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內涵。因此,將地域文化色彩應用于現代婚俗具有特別的含義。將浙東婚俗中的特色地域色彩文化應用于現代婚俗小木器設計中不失為一種創新的設計方法。浙東的傳統婚禮習俗,其色彩和花紋都是鮮艷的,運用得法可以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其顏色的應用要顧及現代人的色彩需求,從純度、明度、色相等方面入手,建立基本的整體色調,以滿足現代人的審美。

面對當前人們對現代婚俗小木器的需求,婚俗小木器設計的色彩多元化發展是必然的。當前市面上具有傳統色彩的衍生小木器,大多是以西方為主的淺色系為主,而這種新型的款式已經被當代大眾所追求和熱愛。所以,要正確運用紅妝嫁俗的顏色和文化來進行當代婚禮的小件裝飾,必須在保持其特有的地方色彩的基礎上,加入一些當代的時尚色彩,使之更為日常生活化,既有地域色彩的熱烈,又有現代的時尚感。打破浙東傳統的傳統婚禮傳統顏色,在顏色上以紅為主,其他顏色為輔,以顏色變化;明度以柔和浪漫的顏色相結合,擴大了婚禮色彩的覆蓋范圍。在設計色系上,以喜慶的紅色搭配上清新的米色系、鮮活的綠色系,使其在婚禮之后的日常生活中也能搭配家具,才能使其在現代婚俗小木器市場占得一席之地。近年來,當代年輕人對文化的包容性更是極大地促進了這一色彩的完美融合,大膽的色彩搭配層出不窮,鑒于這一特點,婚俗小木器色彩的多元化更易實現且更容易被接受。

結語

十里紅妝之美,美在其造型獨特,美在其器物精神,更美在它某種程度上更傳遞著當時的文化意蘊。在浙東地區手工技藝十分發達的基礎之上,婚嫁文化與當地民俗相融合,碰撞出十里紅妝這般不俗的婚俗文化,極大地促進了當地審美水平的提高,更影響著后代的婚俗文化。過往十里紅妝的熱鬧景象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其特有的實用價值、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卻是我們藝術創作的重要資源。將浙東婚俗文化應用到現代婚俗小木器設計之中,使現代婚俗小木器在具有個性、時尚感的同時蘊含傳統文化意蘊的設計過程,是讓傳統文化被當今之人重新認識與接受的過程。在結合的過程中,不僅要留存傳統文化的精髓,還要融合更多創意,對圖案,色彩等進行重新把握,這樣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從而促進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播與延續。目前,紅妝文化與現代婚俗器物的結合還有待發展,尚待人們積極發掘,將十里紅妝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基金項目:2 0 2 0 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項目成果( 項目編號:202110298150H)。

參考文獻

[1]劉鈺舜.設計學視角下的大理白族婚俗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20.

[2]代明鳳.“三茶六禮”婚俗文化背景下的結婚伴手禮設計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9.

[3]徐源愷,毛夢圓,姜若男.“十里紅妝”之桶類器物造型語義分析[J].大眾文藝,2018(17):45.

[4]蔣鑫鑫,肖樂桑,張宇泓.傳統婚慶設計符號融入當代設計研究——以浙東“十里紅妝”婚俗為例[J].大眾文藝,2018(17):53.

[5]王秋俠.浙東婚俗文化在現代婚俗小木器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7.

[6]陳怡.浙東地區十里紅妝中櫥柜的藝術特征與文化內涵[J].裝飾,2017(05):130-131.

[7]秦婧榮,劉新有.十里紅妝植物紋樣的提取與創新設計[J].設計.2021,34(04):143-145.

[8]劉馨雨,邱海東.論造物設計中的規范與偏離[J].設計.2019,32(21):90-93.

[9]朱筱珂,劉新有,許詩堯.木質首飾的創意設計探究[J].藝術科技,2019,32(14):105-106.

[10]程倩. 浙東地區朱金漆木雕藝術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6.

[11]劉鐵軍,藺明林.數字技術下的傳統家具研究概況[J].設計.2020,33(13):88-92.

[12]鄭超.浙江寧海十里紅妝設計文化研究[D].蘇州大學,2014.

[13]趙帆.十里紅妝物件與習俗的相關性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3.

[14]包嬡迪.清代浙東婚床研究[D].清華大學,2013.

[15]張寒凝,許繼峰,吳智慧.“十里紅妝”家具色彩文化探析[J].包裝工程,2009,30(10):140-142.

猜你喜歡
裝飾紋樣
唐代工藝品中器皿的圖案藝術
明代官民窯青花瓷裝飾紋樣刻畫表現對比分析
新石器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彩陶魚紋裝飾的紋樣分析
淺析哈薩克族民族服飾裝飾紋樣的形式特征
唐代被中香爐設計窺探
試論原始彩陶裝飾紋樣對中國早期繪畫的影響
以紋樣觀西南民間蠟染藝術之審美
明式家具裝飾紋樣及其文化探析
清代后妃氅衣植物裝飾紋樣探微
中國明清家具裝飾紋樣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