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教融合”視角下新商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23-07-23 18:31李海廷
中國大學教學 2023年5期
關鍵詞:賽教融合新商科人才培養模式

李海廷

摘 要: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商業環境正在發生巨變,社會對商科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學科競賽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被許多高校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但為了比賽而比賽、“賽教二元分離”等卻影響了學科競賽的應有效果。本文基于“賽教融合”視角,提出了構建與人才培養方案相銜接的學科競賽管理體系、課堂教學與學科競賽深度融合,以及建立科學合理的學科競賽激勵機制等人才培養模式優化策略,為創新型新商科人才培養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商科;賽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新商科作為新文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新文科理念下開展經濟與管理類教育的新概念,即在傳統商科的基礎上,把新科技、新觀念和新方法引入學科中,以應對社會與經濟方面的新挑

戰[1]。新商科背景下,如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成為研究熱點。早在2007年《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中就明確將開展大學生競賽活動作為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重要手段?!百惤倘诤稀弊鳛槿瞬排囵B模式的一個新視角,將學科競賽融入專業教學中[2],即把學科競賽的資源、過程和考核方式等引入日常教學,形成全新的“教”“學”流程,能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滿足新商科人才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育的要求。

一、新商科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等新技術在教育及商業領域應用日益廣泛[3],商科教育所處環境也在發生巨變,這對商科人才的培養模式提出了全新要求。與傳統商科相比,新商科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以及育人機制等方面均需做出相應改變。

1.培養目標由知識型人才向復合型人才轉變

在充滿易變性、不確定性、復雜性及模糊性的烏卡時代(VUCA),商科知識體系更新重建速度快,新概念、新范式層出不窮,傳統的以單向知識輸出為主的“填鴨式”人才培養模式已不符合時代要求。新商科關鍵在“新”,體現在新思維、新理論、新工具和新能力四個方面[4]。新思維是指遇到復雜商業問題時,轉變常規思維模式,尋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的思維過程;新理論指要實現從傳統理論范式向現代理論范式的轉變,研究新經濟形態的內在邏輯和新商業生態運行的內在規律,建立與新商業經濟相適應的理論和運營管理規

則;新工具是指能將技術與理論相結合,把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財富。在數字經濟時代,擁有海量數據并不困難,核心競爭力體現在能否通過數據獲取及分析等環節而實現價值創新與增值;新能力是指新商科人才應具備專業能

力、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新商科旨在培養具有廣泛的商科知識和技能,具備商業新思維及較強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通過參與學科競賽,使學生在注重書本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更重視專業知識與專業實踐應用相結合。

2.課程體系由相對獨立向交叉融合轉變

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設宣言》正式發布并指出,新文科建設的重要使命是通過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促進文理交叉融合,培養具有綜合性思考能力的時代新人。傳統商科教育注重學科的分類,像經濟學、會計學、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工商管理等專業均相對獨立。但隨著現代商業發展呈現出復雜化、多元化、動態化等趨勢,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在商業領域中的廣泛使用,單一學科知識已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專業壁壘、學科壁壘亟須打破。商科課程體系由相對獨立向交叉融合轉變,這不僅需要破除現有專業間的課程體系壁壘,更需要在更大范圍實現商科與社會學、心理學、計算機等學科間的交叉與融合。這種交叉融合的商科課程體系,既能提供豐富全面立體式的理論知識體系,又有助于培養更具綜合素質、更具創新精神的商科人才。

賽教融合視角下,學校層面需要對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體系及知識模塊進行調整,開設與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相關的創新性課程,建立交叉融合的課程體系或知識模塊。對學生而言,要想取得好的比賽成績,學生個人及團隊需具備跨界思維能力以及交叉學科領域知識,促使學生關注學術與商業的實時動態及應用,而不僅局限于書本知識。通過參加學科競賽,學生的綜合素質及科研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升[5]。

3.育人機制由學校單方主導向多元協同轉變

傳統商科教育知識體系主要由學校單方主導與輸出,這會導致知識結構與實際產業需求、社會需求相脫節。尤其是互聯網時代、數智經濟時代的到來,大量的經濟管理新現象層出不窮,經濟新形態、商業新業態大量涌現,商科理論體系已遠落后于社會實踐。早在2017年12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就要求健全多元化辦學體制,將“產教融合”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打造學校與企業“協同育人、統籌融合”的發展格局,解決人才教育供給與產業需求的結構性矛盾。

從學科競賽視角看,目前許多商科競賽都融入企業實際需求,使學科競賽更接地氣、更加實用。如由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于2022年發起的“CMAU全國大學生市場研究與商業策劃大賽”,就以企業真實命題、業界人士指導、行業專家評審等方式實現產教融合、以賽促學,通過比賽培養學生參與企業市場調研與商業策劃的能力,為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賦能。

二、學科競賽視角下商科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學科競賽管理不規范,出現競賽異化現象

1989年12月20日,由中國科協、全國學聯等發起的首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辦,至此拉開了中國高校學科競賽的序幕,學科競賽作為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工具也由此登上舞臺[6]。

從理論上講,學科競賽應對課堂教學效果起到強化作用,二者相得益彰。目標明確、組織有方的競賽活動既可以為參賽學生提供知識技能及綜合運用的機會,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挑戰欲望、探索興趣和拼搏精神。優質的學科競賽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一種拓展,是第二課堂,能促使學生對學習更加熱愛,對知識更加敬畏。但也應注意到,目前一些學科競賽出現異化傾向,已背離“以賽促學”的初衷,削弱了學生對競賽的尊重。

目前我國高校學生參加的學科競賽,除了由政府相關部門、國家以及省級各級學會和協會等主辦以外,還有許多比賽由企業主辦或協辦,種類繁多、名目各異。有些比賽名稱聽上去很正規,但是比賽組織混亂無序,學生參賽體驗不佳。還有些比賽打著協會或學會主辦的旗號,表面上科學規范,背地里卻由企業主導,實行企業化運營,以盈利為目的,學生參賽費用高,甚至存在花錢買獎的現象。調研中發現有的商科競賽一年舉辦若干次,只要交費參賽就能獲獎,甚至沒有校賽環節。伴隨著學科競賽種類越來越復雜、數量越來越多,學生每年能參加的學科競賽項目可達百余項,學生疲于應對,出現參賽疲勞的情況。許多比賽在選題、組織、評審等環節存在良莠不齊現象,還有許多比賽在內容上沒有太大的區別,重復性高。這種缺乏規范管理的學科競賽,嚴重影響了學科競賽與專業課程教學相輔相成、深度融合的關系,降低了學科競賽對新商科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作用。

2.學科競賽與日常教學脫節,沒有真正實現“賽教融合”

賽教融合的本義是改變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實現課堂教學與學科競賽的深度融合。通過學科競賽激發師生創新意識,創新教學方式,轉變學生傳統的學習觀念,最終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教學和競賽相脫節的情況,為了比賽而比賽,競賽與日常教學內容并沒有真正實現“融合”。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當前大學生學科競賽過多過濫、魚龍混雜,低水平競賽會對學生學業造成不良影響。有的賽事組織對參賽作品沒有設門檻要求,僅僅繳納報名費就會獲得獎項,造成部分學生投機心重,只參加容易拿獎的競賽活動。第二,賽教融合要求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指導和引導作用,而非主導作用。在人才培養實踐中應創新培養方式,多采用啟發式、參與式及合作式等教學方式。許多高校教師為了創新教學模式,既積極參加面向教師的教學競賽,又參加面向學生的學科競賽。但在教師競賽中,一些教師所表現出來的教學態度、教學設計、教學技能和方法并沒有被移植到日常課堂教學之中,出現“賽教二元分離”現象[7]。而在學科競賽中,一些教師過多干預比賽進程,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欲望被壓制。第三,高校學科競賽與課程教學銜接不到位。從教師視角看,學科競賽并沒有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競賽內容也沒有融入課程教學內容體系。從學生視角看,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多是書本上的知識,沒有將競賽的方法、內容、考核標準與日常學習相結合,在競賽中也只是按照比賽的規則和要求進行操作,沒有將課堂中學到的技能應用到實踐中。

3.競賽激勵機制不健全,導致學科競賽效果降低

許多高校對師生參加學科競賽激勵不足,無法調動參賽積極性。對學生而言,為了參加學科競賽,學生在選題論證、資料整理分析、計劃書撰寫、答辯準備、PPT制作等比賽環節都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若激勵措施不到位,如參賽經費得不到保障、大學生綜合測評加分不足等,均會降低學生參賽熱情。對指導教師而言,高校教師的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本身就很重,而指導學科競賽需要花費教師大量時間,若要取得好的成績,更是需要指導教師全程參與,在這種情況下,若激勵措施不足,勢必會影響指導教師積極性。筆者在調研中發現,一些高校對獲獎團隊的指導教師激勵不夠重視,沒有與教師績效評價等掛鉤,導致教師主動參與輔導的積極性不高。

與激勵不足相反,激勵機制不健全的另一表現是激勵過高。若能真正實現賽教融合,則參與度越高,教學質量就越好,人才培養質量也就越高。但現實情況是賽教分離,師生積極參與僅是由于高激勵措施驅使,就會導致“為了比賽而比賽”現象。一些商科學生拿著同一個主題作品反復參加多項比賽,并且自己畢業后再傳給低年級學生稍加改變后繼續參賽。調研中發現,一個團隊拿著參加完“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作品,繼續參加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并且均獲得獎勵。另外,面對高激勵,一些指導教師之間相互爭奪競賽能力強的學生,甚至部分從未受過競賽培訓缺乏指導經驗的教師也倉促上陣。這些現象均背離學科競賽的設置初衷,競賽效果難免會降低。

三、賽教融合視角下新商科人才培養的優化路徑

1.構建與人才培養方案相銜接的學科競賽管理體系

人才培養方案是關于人才培養目標、要求以及培養過程和方式的總體設計。要實現賽教融合,提升學科競賽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貢獻度,就必須把學科競賽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高校重視學科競賽的原因是其已成為當前高校評估的一個重要指標。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融入專業教育的舉措及成效”成為體現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評估指標,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人數及學科競賽獲獎數已成為審核重點。

當前商科學生可參加的學科競賽種類達到百余種,比賽數量眾多,質量卻參差不齊,亟須構建科學合理的學科競賽管理體系。一方面,學?;驅W院層面應按照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及人才培養實際需求制定相關政策來對學科競賽進行規范化管理。對種類繁多的學科競賽實施差異化管理,根據競賽組織機構、級別、獲獎難易程度以及社會影響力等方面的綜合評價,并與高校的學科專業建設相結合,對競賽進行分類管理。例如,煙臺大學針對學科競賽實施“學?!毮懿块T—學院”三級主體管理體制,并專門制訂了《煙臺大學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辦法涵蓋了競賽類別與范圍、組織機構及職責、競賽過程與管理、競賽經費與業績賦分等四大方面。同時學校還制訂了學科競賽類別表,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學科競賽排行榜榜單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將學科競賽劃分為國際級、國家級、國家學會級以及省級共四大類,涵蓋賽事107項,其中與新商科相關的賽事共22項。對于那些缺乏“含金量”的競賽進行剔除,指導教師和學生參與該類賽事不予承認績效,對以前學生胡亂參賽現象進行了糾正。

另一方面,要將學科競賽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這也是實現賽教融合的關鍵所在。要結合辦學定位、學科專業特色、人才培養目標,擇優選擇與人才培養方案核心課程相關聯的學科競賽供師生選擇參加,并以高質量學科競賽為導向設置相應實踐教學課程。例如煙臺大學在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指導意見中就特別強調要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環節,強化實踐教學,完善以能力提升為重點的實踐教學體系,規定人文社科管理類實踐教學總學分占比不能低于20%,專業課中設置不少于2學分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此外,學科競賽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應主動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轉變,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實際需求相銜接,吸收行業企業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共同制定培養目標和進行課程設置,植入企業課程、校企共建課程。開展多元協同下的課程體系、實踐活動、創新創業等商科人才培養的綜合實踐改革形成對接地方經濟發展所需的特色化新商科人才培養方案。在建立學科競賽指導團隊時,積極考慮將實業界富有實踐經驗的專家納入指導團隊。

2.實現課堂教學與學科競賽的深度融合

學科競賽對于完善人才培養體系、促進創新型人才發展起著重要作用[8]。學科競賽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直接路徑是與課堂教學相融合。目前國內一些高校已開始探索實施基于賽教融合的教學體系,例如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建構了“商學+”教育生態系統,打造“商科+科技+人文”課程體系,實施“平臺+項目”運行體系[9];山西財經大學為提升教師和學生實踐能力,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積極組織開展包括市場營銷策劃大賽在內的多種競賽活動,確立了“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實踐教學模式[10];中國計量大學設計了“課程牽引、社團招募、導師指導、學分認定、重獎激勵”五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鼓勵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學生創新動力與創新能力提升效果顯著[11]。

課堂教學與學科競賽的深度融合,作為教師端,要將教學資源與競賽資源相融合、教學過程與競賽過程相融合,發揮課堂教學與學科競賽的耦合協同效應。作為學生端,通過參加學科競賽,能將從課程中學到的專業知識與競賽內容加以聯系、融合,促進自身專業知識和實踐水平的綜合提升。以近年來煙臺大學將納入全國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的“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以下簡稱“市調大賽”)同“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相融合為例進行說明。首先分析市調大賽與課程內容的契合度。市調大賽以提高學生調查設計與數據分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為宗旨,“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內容包括調查問卷設計、調查方法、數據分析以及調查報告的撰寫等知識點,與市調大賽內容契合。其次將教學過程與競賽過程進行融合。在課程伊始,教師系統地向學生介紹競賽的性質與流程,指出競賽成績可作為課程的考核成績,并根據校賽、省賽和國賽獲獎類別相應進行加分,調動學生參賽的積極性。教師可選擇往屆比賽中選題新穎、與學科知識緊密聯系的獲獎作品作為典型案例供學生們學習和借鑒,讓學生了解與掌握整個競賽的構架流程。市調大賽以調查報告作為參賽作品形式,教師將調查報告的撰寫貫穿在各章節的學習過程中,指導參賽學生完成每一個環節。在賽程前期需要市場調查問卷設計,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問卷設計的流程,指導學生選擇適宜的量表;賽程中期參賽團隊需要發放問卷,并對問卷數據進行分析,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抽樣調查方法、數據分析軟件。賽程后期撰寫調查報告及制作PPT環節,教師通過讓學生以項目小組形式在課堂上展示,提升學生團隊精神與溝通能力。這樣整個教學過程與比賽過程就能以內容模塊化方式緊密契合起來,實現教學效果與競賽效果的耦合效應(如圖1所示)。

3.建立科學合理的學科競賽激勵機制

科學合理的學科競賽績效考核激勵機制,既是調動師生參與學科競賽積極性的重要先決條件,也是決定賽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效果的影響因素。

高校需要建立起一套成熟、完善的學科競賽激勵體系,出臺相關文件對指導教師和參賽學生進行獎勵。激勵機制可以從三個層面考慮。第一,對參賽學生,可給予“第二課堂”學分認證,為競賽優秀個人提供物質與精神獎勵,對優秀成果和作品進行表彰和宣傳。學科競賽成績可以作為課程和實踐教學的考核依據,在專業課程學習的課堂問答、小組作業等過程性考核環節,以及中期測試、期末測試等結果性考核環節中,教師可以將競賽融于課程考核,如對獲得省級以上獎項的同學可以免去相關課程的期末考試,進行學分抵頂等。第二,對于指導教師,可依據指導競賽類別和等級給予一定獎金獎勵,指導業績可納入績效考核、職稱評聘以及教學質量評價中。如煙臺大學在2021年制定的“事業發展重點業績評價辦法”中,將指導學生競賽獲獎賦予相應績效分值,該分值可用于教師職稱評聘、績效考核。另外,還將“首位指導學生參加學校認定的學科競賽、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科技創新基金項目、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作為職稱評聘的先決條件之一。在最近發布的《天津市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若干舉措》中,雙創業績被列入職稱破格條款,教師作為第一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獲得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和銀獎的,可作為破格申報教授和副教授的業績條件使用。最后,學校層面應做好相關基礎保障工作。除制定相關激勵政策外,學??稍O立專項活動經費,用于學科競賽方面課題交流研討、材料打印支出以及師生參賽交通食宿支出等,為學科競賽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四、結語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要提升一流人才培養與創新能力,并提出了注重知行合一、注重融合發展的教育基本理念。商科的學科特性要求學生既要掌握商科理論架構,又要通過實踐切實提升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新商科視域下的課程體系設置,需要與時刻動態變化的外部商業環境相契合,否則學生很難通過靜態的書本知識來理解外部商業環境的巨變。通過將善于捕捉時代主題的學科競賽與課堂教學相融合,使二者知識模塊相匹配,既能通過學科競賽開拓學生商業視野、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又能有效消化書本理論知識。在實踐應用中,賽教融合視角的商科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在學科競賽管理體系、課堂教學與學科競賽融合、建立有效的學科競賽激勵機制等三方面進行系統設計。在商業環境巨變時代,關于高校新商科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正成為各類教學改革會議的關注熱點,賽教融合無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角。

參考文獻:

[1]孔祥維,王明征,陳熹.數字經濟下“新商科”數智化本科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22(8):31-36.

[2]樓京京,鄭鵬飛,馮向榮.校企共同體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5):106-110.

[3]沈超.ChatGPT:助力高等教育變革與創新型人才培養[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3(3):13-16.

[4]張國平.新商科人才培養模式與實現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21(2):43-44,50.

[5]杜焱,胡鑫楊.學科競賽對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影響——基于結構方程模型分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3 (2):58-65.

[6]陸國棟,陳臨強,何欽銘,等.高校學科競賽評估:思路、方法和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18(2):63-68,74.

[7]高若瑜.高校教師教學競賽虛假繁榮的邏輯根源與治理路徑[J].高校教育管理,2022(5):64-72.

[8]胡勝男,施燕斌,陳紅蕾,等.面向大學生學科競賽全周期的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以國防科技大學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22(4):48-53,47.

[9]魏江.構建“商學+”教育生態系統的浙大方案[J].經理人,2023(1):40-42.

[10]齊永智,姜奕帆.高?!耙再惔俳?、以賽促學”實踐教學模式探析——基于山西財經大學營銷策劃大賽的經驗[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0(S1):83-86,89.

[11]毛成,趙春魚,李一星.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以中國計量大學工科試點班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22(1/2):31-38.

[基金項目:山東省2018年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面上項目“基于大數據平臺的新商科實踐教學模式及運行機制改革研究”(項目編號:M2018X312)]

[責任編輯:周 楊]

猜你喜歡
賽教融合新商科人才培養模式
現代商業流通視閾下新商科專業群重構
新商科應用型人才職業素養體系構建研究
基于職業院校技能競賽的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研究
大賽“效應”放大到課堂教學中的思考與研究
學前教育“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高職電子商務類專業教學改革研討會探討“新商科”人才培養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