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學案導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中的應用

2023-07-26 02:20葛伶俐
高考·上 2023年3期
關鍵詞:學案導學法高中英語

葛伶俐

摘 要:學案導學法是一種以導學方案為載體的教學方法,教師運用該種方法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教與研的充分結合,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與獨立思考,以提高學生學習實際效果,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诖?,本文對學案導學法在高中英文閱讀中使用的價值進行研究,并對其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學案導學法;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

閱讀部分是英語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其英語應用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影響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培養的主要組成部分。學案的實質是教師用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教學內容、交流學和教的渠道,它既是教師訓練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認知能力的主要媒介,也是教師站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個人經歷的視角對教學反思的文字表達[1]。教師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學案導學法,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課程主旨內容,激發學生探索欲與求知欲,引導學生對英語閱讀文章展開主動學習,在探索的過程中深入把握閱讀內涵,學習其中的句法、語法等知識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一、學案導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中應用的意義

(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案導學法是高中英語課堂中全新的教學方法,它有力沖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改善了“灌輸式”教學方式及應試教育對學生產生的不利影響,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及生活都有著重要影響。傳統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通常是教師在課前寫完教案,并在課堂上根據自己的方式講解閱讀文章。一成不變的教學形式嚴重忽視了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在這種模式下,教師的教學存在著相當大的局限性。該模式不僅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還影響了課程整體教學效率,不利于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發揮。學案導學法則倡導由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在學生已有的基本知識水平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和新課改的特點相一致,能適應學生學習的需求,有助于加強師生間在課堂的交流,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效率。

(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隨著我國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深入,現代教育體制變革取得了新的成果,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也應重視采取新的教學方式來展開教學,以實現新形勢下教學質量的提升。學案導學法更注重以人為本,其在英語閱讀課堂上的運用,不僅能更高效地達到高中英語課程教學目標,還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案導學法是教師對教學方法所進行的創新式探索,教師通過使用學案導學法,以學案為媒介開展導學,能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促進學生課堂主體作用的發揮,使課堂教學的重點由探索教材的方法轉變到探索問題的方法,幫助教師實現主體角色轉變,通過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同時,學案導學法能有效把教師和學生緊密結合一起,最大限度地帶動課堂教學氣氛,給學生提供一種開放、平等、快樂的課堂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綜合素質。學生在發展能力的過程中,會更積極地探尋高效閱讀方式,在不自覺中掌握基本的解題規律,并對閱讀篇章中的內涵與主題進行深度掌握,更好地培養學生自身的英語閱讀能力??傊?,學生長期處于這樣的氛圍中,能更好地開展學習,在不斷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提升對英語的喜愛度,同時也會提升學生英語水平。

(三)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語言的學習是具有單調性的,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忽視了對學生主體性的把握,教師單一的講授方式較為枯燥,容易使學生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過分追求升學的教育思想長期流行,使得教師忽視學生個體的差異。我國以往的教育模式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時間較長,以往高中英語閱讀課程教學思想相對較為單一,教育手段也相對較為簡單。此外,教師以往在開展閱讀教學工作的過程中,片面重視對文章和句法知識點單一講授的授課方式,導致學生對閱讀的學習較為碎片化,難以提起對閱讀學習的興趣。學案導學法是以學案為基礎,教師利用教學活動來指導學生,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協作練習實踐能力和探索思考能力,最后使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教育任務,從而獲得最佳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的方式[2]。學案導學法和傳統教學方法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前者更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教學各項任務順利開展。此外,學案導學法也是素質教育的貫徹和推行的必然產物,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和

素質。

二、教師編寫導學案應遵循的原則

(一)篇章性原則

教師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對導學案的撰寫,要注重符合篇章的發展規律,針對不同的閱讀文章撰寫相應的導學案,并在此過程中充分體現閱讀文章的整體性與連貫性。此外,根據長篇閱讀耗時較多的特點,教師可把一個學案分為兩三個課時來用,保證文章前后銜接緊密,更好地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實現閱讀能力和技巧的訓練和提高。

(二)主體性原則

學生是課堂開展的主體,教師在編寫導學案的過程中要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則,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設計導學案,并給予學生充分自由發展的余地??稍谧x后階段的拓展式訓練中設置豐富多彩的游戲或課題,培養學生應用語言的技能,提高學生觀察力和思維

能力。

(三)探究性原則

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導學案的首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因此,教師編寫的導學案應能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重點知識,包括自主反思、分層研究、有序引導,然后逐步生成問題,再通過對重難點知識的設疑、追問、解惑等,啟迪學生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及對教材研究、總結、詮釋的意識。因此,教師在編寫導學案時要努力做到“知識點化,問題探究化,探索深度化,導學簡易化”,把課本中的重難點知識作為一個個富于探索性的課題,引領學生走進教師的課堂中,在重點問題的解答活動中,逐步訓練學生的意識[3]。此外,導學案課題的設計,必須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充分考慮學生掌握知識程度與認知規律,而且學科信息要準確,問題的針對性要強。同時,所設計的課題既要有助于學生扎扎實實打好知識基礎,也要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進行專業知識的延伸,強化學生所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三、學案導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一)創新學案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為更好地發揮導學案的積極作用,教師應在課前將設計好的學案分發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學案中的具體內容,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從而可以合理使用學案展開自由閱讀,實現課程目標。教師在編寫學案的過程中,要重視突出教學主題,比如在講解有關環境污染主題的文章時,教師應將其中的主要內容“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直接展示出來,讓學生直觀地認知到教學主旨。然后學生根據該關鍵字,自己可以在課后采取多種措施,如上網查詢、同學間交流、問卷調查等形式來搜集有關污染主題的知識,了解更多的有關環境污染的問題,及環境污染對人們生活的危害……此外,教師還可以提出一些有關于環境的問題,并將這些問題在學案中予以提出:“What kind of impact do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ve on life?”“What is the bigges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in the world?”“What measures can we tak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通過提出上述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查詢相關資料,學生也會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和想法進行回答[4]。教師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來深化學案內涵,能帶動學生自主掌握,開闊學生的眼界,了解更多的自然人文知識,進而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讓學生更喜歡閱讀,實現以教材為輔、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目的,最終培養學生英語讀寫能力和語言的綜合素養。此外,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的效能,教師更應借助現代信息手段,盡力營造出一種安靜、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做到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英文閱讀教學中去,并且鼓勵學生能夠積極思考教師所提出的主要問題,逐步訓練學生的能力。以“Natural disasters”這篇文章的講述為例,“環境和環境保護”是這篇文章的主旨。在課上由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這樣的提問:How many disasters could you tell us?在為學生解答該題目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一一提供照片。學生通過觀看照片,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天災給人們的生活環境、生命和財物所造成的嚴重損毀。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思考:這些災害是如何產生的?當學生完成思考以后,再由每個學生針對自然災害事件進行闡述,如此做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促進學生對環境保護和自然災害的了解,更好地理解閱讀文章的主旨。

(二)重視選擇生活化的話題內容

英語閱讀中的大部分文章主要來源于人們對生活經驗的記錄與思考,這些長期貯存于人頭腦中的關于生活的信息,對促進學生閱讀效果的提升也有著重要的影響。譯林版課本的閱讀內容,主要為學生所了解和感興趣的日常話題,包括朋友、動物、節日等。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的過程中,可以更多地融入與課程相關的生活化的話題內容,圍繞單元主題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例如,教師在向學生介紹扎龍自然保護區主題時,可以介紹保護區建立的時間和創建的重要意義,以及生活在這個保護區當中的不同種類的生物。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閱讀課文中的材料,指導學生對自然保護區的相關內容加以闡述,引導學生闡述自己認為的建立動物保護區的意義,以及自身應采取怎樣的行動來守護自然保護區,引導學生相互之間進行溝通,在以英文溝通的環境中培養自己的英文閱讀理解能力及表達技巧。除此之外,針對課文中提到的有關國內外文化差異的知識,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實際應用中豐富自己腦海中的信息圖形,在閱讀相關信息后,形成以頭腦和現實的文化差異為背景的相應信息圖形,此時再鼓勵學生就想到的相關信息展開討論,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閱讀信息。此外,教師在正式開展課程之前,還可鼓勵學生閱讀外國教育的簡易教材,欣賞英文漫畫及英國動畫片,多途徑掌握英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學、歷史、風俗等基本知識,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閱讀能力。

(三)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閱讀內容,鞏固知識

教師在運用學案導學法開展閱讀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注意根據課程目標和文章內容,設置適合學生知識水平的學案;在開展閱讀訓練時,教師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在練習中把文章內容逐步吸收[5]。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學生的接受能力,面向低年級學生時,應注意知識的講解情況;對高年級學生,要注意對其自學能力的訓練。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粗略閱讀后,可引導學生以分組方式進行探究,鼓勵每個成員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和其他人員加以分享與探討;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以分組方式交流閱讀后的體驗。教師還可以閱讀文章為主,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模擬文章中人物的形態,深入感受其中隱含的深意,給學生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淡化閱讀文章傳統的在學生心中枯燥的形象,使學生在合作中愉快地理解篇章。在開展導學案教學時還可以充分發揮小組教學的優勢,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著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積極開展英語實踐活動

在傳統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存在著片面地集中對閱讀文章展開解讀,單一地采取講授的方式,沒有給學生創造機會和平臺,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話語組織等能力難以獲得充分培養。因此,教師在利用學案導學法進行教學中應注意時刻聯系實際,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一定要將課堂主體任務交給學生,使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角,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學會技巧的過程中能夠充分地把自身的感受抒發出來,促進學生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在完成部分篇章的講解之后,按照文章的具體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給學生創造繼續解讀閱讀文章的機會,鼓勵師生相互溝通,充實學生的知識儲備,為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創造條件。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案導學法是教育新形勢下教師建立的全新的教學方式。其在英語閱讀課堂中的運用,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充分激發學生參與英語閱讀課堂學習的興趣與激情,有力促進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充分運用學案導學法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調整分析[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5):111-112.

[2]王嫻.英語教學中學案導學法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1):66.

[3]王國慶.優化學案導學法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效率[J].學周刊,2022(21):31-33.

[4]曹雪蓮.“學案導學”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模式中的運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1(7):177-178.

[5]許麗琴.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案導學式教學的應用[J].教育藝術,2017(1):34.

猜你喜歡
學案導學法高中英語
高中英語集體備課的探索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高效之路的探索
高中化學“學案導學法”的實踐和應用
英語教學中學案導學法的應用研究
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學案導學法的應用探析
基于讀寫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案導學法應用的實踐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