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務導向下古詩詞學習的項目專題設計及實施例說

2023-07-26 04:33冷海宜
高考·上 2023年3期
關鍵詞:語文活動

冷海宜

摘 要:古詩詞學習要以項目形式開展,首先要有一個全局性的專題設計規劃,專題設計以提高語文核心素養為目標,做到科學合理,有序推進;其次,在“學習任務群”的導向下,項目專題不僅要整合情境、內容、方法及資源,還要關注項目之間的關聯與承續,重視項目專題的驅動性,為學生熱愛古詩詞和提高古詩詞鑒賞能力提供可持續發展力。實現專題目標需要設計切實可行的語文活動,同時要關注課程目標及學生學情,使活動有序有效開展,提升學生詩歌鑒賞能力,豐富學生精神世界,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古詩詞學習;項目專題設計;語文活動;詩詞閱讀鑒賞能力

項目學習中的項目是基于課程目標和教材內容設計的一系列教學任務活動。明確的專題是項目設計的出發點,是統籌項目學習一系列任務的總方向,還是整合教學內容的依據。項目主題、語文知識與能力、語文活動是語文項目學習的三個核心要素。項目主題是最直接的內容表現,語文知識與能力是語文學習的目標,語文活動則是具體的實現方法。古詩詞項目化學習要圍繞一個具體的項目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習得古詩詞相關知識并提高古詩詞閱讀鑒賞能力,同時,古詩詞學習的項目專題設計也要圍繞課程知識、生活情境、建構知識體系這幾個核心要素進行。項目式學習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開展,包含一系列科學規劃的過程,從設計驅動問題、規劃項目評價到管理項目過程是一個科學有序、環環相扣的教學系統,可見,項目專題設計要呈現整體規劃的特點。

一、專題設計內涵及整體規劃

統編教材必修上冊與下冊中的古詩詞共有17篇,從《詩經》至元曲,可謂自成體系。這里以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的詩詞為例,根據學生學習程度的逐步深入,可以設計五個專題項目。

專題一:“溯詩詞之河”。專題解說:本單元選擇了漢魏時期至宋代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從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到長短句,從古體詩到律詩再到詞,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教師讓學生通過對本單元的作家作品進行梳理,了解詩歌發展淵源,把握不同體裁詩歌的特點,進行比較,有利于學生深入感受不同時代詩歌文體特征,為后面專題的開展拉開序幕,也為學生后面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初中所學作品,如曹操詩作《龜雖壽》《觀滄?!泛吞諟Y明詩《飲酒》等,將作家作品歸類。

專題二:“感形象之美”。專題解說:詩歌意象是讀懂詩歌的主要媒介,詩中之象不僅指詩作中的景、物,還包括作品中的人的形象。高中生通過小學、初中的古詩學習,已經對傳統的詩歌意象有了大量的感性認知[1]。本專題引導學生關注詩歌意象,通過尋找詩中意象、歸納意象特點,感受意象特殊含義等活動,讓學生對意象認知由感性走向理性,進一步打開鑒賞古詩詞之門。

專題三:“品藝術之妙”。專題解說:經典之美,品讀不厭,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感受詩詞之美,還要讓學生學會表達經典作品美在何處,讓學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體驗情感的過程中提升欣賞能力。在表達手法方面,《短歌行》的用典、《歸園田居》的白描、《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想象、《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對比等手法都極大增強了作品表達效果;語言方面,曹操的慷慨悲歌、陶淵明的清新自然、李白的豪放飄逸、杜甫的沉郁頓挫、白居易的樸實親切等都值得學生細細品味。該專題主要內容是學生從詩詞手法、語言等角度選擇分組進行探究,活動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寫短評、作報告,將鑒賞、評析成果在班上分享。

專題四:“悟悲喜人生”。專題解說:無論是一代梟雄曹操還是熱衷于山水田園的陶淵明,無論是想象力天馬行空的李白還是對土地愛得深沉的杜甫,抑或是道出人生無限感慨的白居易,無論是豪放“蘇辛”還是婉約清照,走進他們的詩詞目的是走進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作品流傳千年,詩人反映自己悲喜人生的詩詞又一次在學生體悟感動中獲得了新的生命。該專題可以學生開展詩詞朗誦會、詩詞交流會與研討會等活動,使古詩詞學習走向深處。

專題五:“揚詩詞情懷”。該專題主要內容是引導學生不僅能走入詩詞世界,還能從詩人身上獲得精神養分,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感悟現實人生,豐富精神世界。本專題可以讓學生為自己喜歡的詩人或作品寫推薦詞,或給作者寫人生小傳或結合寫作訓練從詩人人格精神角度、人生經歷角度、思想智慧等方向使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從詩詞中汲取力量。青少年時期是富有詩意的人生階段,鼓勵他們展示青春的詩意,書寫精彩人生篇章。

二、專題活動開展的聚焦點

(一)活動要聚焦于學生興趣

項目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自主探究,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學習方式,所以項目的專題設計要從學生學習興趣出發,鼓勵學生主動發現問題,通過學生合作交流,獲得進一步提高[2]。

專題活動設計特別要關注學生的年齡特點。高一的學生十六七歲,喜歡展示自己,也喜歡接觸好玩、有趣的新鮮事物。所以,可以經常開展朗誦會的活動,形式可以多樣化。除一般的傳統的形式外,可以開展比如古詩(詞)新唱、詩舞大會等有新意的活動,讓學生才藝與古典詩詞產生火花,激起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熱情。

學校所提供的教學內容只有做到現實生活學習化、日常生活課堂化,才能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和吸納知識的主動性、積極性,也只有在學習內容生活化的過程中,學科知識才有可能真正成為每一個學習主體自我激發的強烈現實需求。項目學習情境的設置要與學生的生活相近,要善于將古詩詞的情境與學生的生活情境相聯系,使他們與古詩詞產生共鳴,如“勞動贊歌”《詩經·芣苢》《插秧歌》與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各種勞動密切相關,可以讓學生收集寫各種勞動的詩歌,制作勞動主題的詩集,并為家人的辛勤勞動寫一首贊歌。再如,“古詩詞誦讀”部分的詩經《邶風·靜女》、古詩《涉江采芙蓉》與秦觀《鵲橋仙》都是有關“愛情”的作品,作為高中生,他們情竇初開,對“愛情”主題有自己的認識與感受,可以讓學生針對兩首詩的情感意蘊寫短評,引導他們正確看待愛情,樹立健康積極的愛情觀。如在教學過程中開展“詩詞中的愛情——讀《邶風·靜女》《涉江采芙蓉》《鵲橋仙》”主題演講活動,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準備材料,圍繞愛情這個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其中有個同學的演講獲得熱烈掌聲,他的演講題目是“愛讓我們成長”,其中有這樣一段話讓大家印象深刻:……愛情,是人世間美好的情感,它不僅讓人體會到幸福和滿足,更能讓我們從中得到成長。當我們還是懵懂少年時,就像是《靜女》中的主人公一樣,對愛情充滿美好的期待,這時候,愛是希望。彤管和葦草并不是珍貴稀奇之物,但是美好的愛情賦予了這人間很多不起眼的事物更重要的意義,它們因為愛而被珍視,所以愛讓我們擁有了發現美的眼睛,這也是愛情的第一階段,它指向未來,給人以無限希望;歲月如河,它也有險灘,美好的愛情躲不開各種考驗,當分離來臨時,我們不說再見,為心愛的人采摘一朵芙蓉花,將愛深藏心底,讓它發酵成一壇美酒;假如等待沒有結果,不要沉淪更不要對生活失去信念,‘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深厚的愛是有重量的,思念與祝福是愛情的底色。愛不是占有而是成全,成全你愛的人,也放過我們自己。如果你讀懂了這三首詩,你會對愛情有正確的理解……”

(二)聚焦知識能力建構

高一學生經過初中階段的古詩詞學習,對各朝代代表作家、風格及體例有了初步感知,在此基礎上,高中生應該可以在活動過程中逐步完成古詩詞知識體系的建構。如在專題一、二實施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梳理歸納,建構起自先秦《詩經》至元曲的以時代為軸的縱向知識體系,也可以從題材入手,建構勞動詩、愛情詩、田園詩、離別詩、懷古詩等橫向知識體系。專題三至專題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為學生的活動開展搭建學習支架,設置相應情境,在活動中使學生學會從形象、語言、技巧、主旨等角度深入探究,讓學生自主建構鑒賞古詩詞的能力體系。課程標準對“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的學習目標與內容規定有“結合所閱讀的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寫作的一般規律。捕捉創作靈感,用自己喜歡的文體樣式和表達方式寫作,與同學交流寫作體會,嘗試續寫或改寫文學作品”的表述。

以必修上冊第三單元課文為例,開展“品藝術之妙”這一專題學習時,可以讓學生圍繞《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東·京口北固亭懷古》兩首詞,對詠史懷古詩進行歸納小結。

活動:從《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兩首詞中你能感受到懷古詩的特點嗎?請你結合初中所學的懷古詩《烏衣巷》《赤壁》《泊秦淮》或其他課內外熟知的詠史懷古詩與同學分工合作完成以下幾個任務:

1.制作一份關于詠史懷古詩的手抄報。

2.制作一個表格來梳理詠史懷古詩的特點,并在班級分享會上展示。

3.用散文化語言改寫《念奴嬌·赤壁懷古》或《永遇東·京口北固亭懷古》,不少于200字。

(三)聚焦問題解決,找到能力提升途徑

高中語文課標明確要求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3]。但是由于古詩詞與高中生之間存在時代歷史隔閡、表達形式隔閡、心理情感隔閡等不利因素,使得大多數學生對古詩詞興味索然。所以,項目式學習必須以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古詩詞、打破古詩詞學習壁壘為首要任務,在完成各項目的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情感體驗,提高文學修養。

專題活動的開展應圍繞學生的疑問點,關注項目完成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重視項目成果的評價與展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及遇到的不利因素,及時調整項目方案,保證項目有效推進。

例1:班級舉辦“經典朗誦會”,學生討論制作一張評分量表,可以從普通話、朗誦節奏、情感把握、姿態神情等角度設計評分量表,可從五個角度加以評分(見表1):

例2:文學社征集優秀文學短評,請根據以下評價表,篩選來稿并推舉你認為優秀的文學短評。

語文課程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教學活動過程中的評價體系完整具體,指向性明確,學生可以參照標準對自身不足進行調整與改進。以上評價量表就為學生發現自身不足之處并為提高朗誦能力與鑒賞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參照。

三、專題實施的關鍵點

(一)活動設計要呈現階梯性

必修教材編寫各單元雖然各有人文主題,但內容安排上也呈現出了循序漸進的階梯性。古典詩歌的發展歷程是《詩經》、楚辭、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第三單元“詩從肺腑出”中第7課是魏晉時期曹操的《短歌行》、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第8課則是盛唐時期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及杜甫的《登高》,中唐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第9課是北宋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南宋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李清照的《聲聲慢》?!肮旁娫~誦讀”部分選編的《靜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鵲橋仙》也呈現時代順序。

教材的單元學習任務的安排也是有階梯性的,必修上冊中關于古詩詞學習的單元學習任務先是強調誦讀,開展朗誦會,接著繼以開展討論,寫文學短評,再建議引導學生發揮自主能動性,擬寫視頻拍攝腳本制作小視頻等。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保證項目學習推進的有效性,師生在研制項目專題時,必須考慮到項目之間的承續。不管項目設計可供參考活動如何繁多,樣式如何多變,總體上來說,活動設計一般要由淺入深,可以遵循古詩詞學習的“讀—品—評—寫(制作)”的路徑。其中,也可以根據學情靈活調整,比如以誦讀為主的項目一般放在前期,但是后期也可以舉行學生作品誦讀交流會。

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第七課是《短歌行》及《歸園田居》(其一),這兩首詩放在一起學習,筆者和學生確定主題為“漢魏時期生命價值的思考與詩意表達”。教學活動開展如下:

活動一:學生分為六個小組,小組內分好任務將預習工作做好,課上交流梳理兩首詩歌基本內容,分享課前學習收獲,以表格形式對內容進行梳理(見表3)。

活動二:讀——感受韻律,讀出感情。

1.學生自讀,組內推舉一個在全班朗誦。由學生點評并指出不足之處。

學生精彩點評摘錄:

我覺得剛才李明同學能把握住《短歌行》整體上慷慨悲涼的特點,讀得短促激越,聲音沉得住,有深沉感和滄桑感。這點值得表揚。(同學笑)但是我認為開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ㄓ卸趴??!边@些句子有一種歷史縱深感,不能讀太快,應該適當慢一些,音拖長一點,讓人感受到曹操酒至半醉時回顧自己的征戰生活時的百感交集的心情。(不少學生點頭認同)

2.欣賞朗誦視頻,感受名家朗誦風采,學生跟讀。

3.學生再次自讀,帶著自己對詩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風格。感受兩首詩不同的韻律、節奏和表達出的生命情懷。

活動三:品——分析比較兩首詩的內容、情感、手法。

小組討論:“心懷天下之憂”和“山野田園之歸”是兩種不同的人生選擇。你從這兩首詩中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感?用了什么手法?

學生交流討論,得出結論,填好以下表格:

活動四:評一評,寫一寫(兩種方式可以合二為一,也可以一一進行)。

1.結合兩首詩從意象、手法、情感、詩人形象等角度寫一則200字左右的文學短評。

2.學校攝影社團近期要征集主題為“漢魏時期生命價值的思考與詩意表達”的小視頻,請你在曹操和陶淵明之間選擇一位制作一個3—5分鐘的視頻。

(二)項目專題實施要與“單元學習任務”有機融合

必修上冊包含古詩詞的單元有第二單元、第三單元,在第二單元與第三單元的單元學習任務中有開展誦讀會、制作詩集、寫文學短評等任務設置。此外,也可以融會貫通其他單元的學習任務,比如第七單元寫景抒情散文的學習任務有書寫視頻拍攝腳本,制作小視頻。在項目開展前期,適合安排朗誦會或舉行朗誦大賽,讓學生從必修教材中選擇適合個人朗誦的作品;按主題收集作家作品制作詩集,或從教材中涉及的作家,如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或宋代蘇軾、秦觀、辛棄疾、李清照等人物中選擇一位感興趣的詩人,將自己從小到大所讀到的該詩人的作品收集起來,形成小詩集并寫序言。項目推行至中期,在鑒賞水平有所提高的基礎上,可以指導學生寫文學短評。項目后期成果展示階段,學習任務可以加強難度,引導學生學習視頻拍攝腳本,制作小視頻。例如學習必修上冊第三單元課文時可以給學生開展如下活動:給你喜歡的詩人制作作品集并為詩集寫篇小序。

學生作品展示:

1.“美麗的山水、廣闊的田園,是詩人心靈最自由的天地,這里是詩詞的王國。每一首詩,每行字,每個苦苦思索、細吟慢唱的韻,需要一棵樹努力生長幾度春秋,櫛風沐雨,收集揮之不去的悲歡苦樂;需要一株草隨風搖曳,春生秋枯,訴說著道不清說不明的愁緒與歡喜;每一首詞,似乎氤氳著田野里暖暖柔柔的陽光的氣息,和山水間濕潤的泥土的味道。詩詞中每一個字,是曾經輕盈躍動在微風中的字符,一撇一捺,一橫一豎,流淌著青綠色的希望。詩詞,是樹的生命的延續,是葉子在無法奉獻純凈的空氣后,奉獻給我們純凈的靈魂,在這個永恒的時空里,生生不息。山水存真言,田園有深情,陶醉于大自然方能進入詩詞大千世界……”(楊藝《山水田園詩小集序》)

2.“唐詩是座山,它高不可攀,我們只能站在山腳望向那云霧繚繞的山峰,希望能像李白一樣做夢游天姥,用心靈去感受它的美;唐詩是片海,它是那么廣博,又是那么深不可測,它仿佛在深深憂慮,為著這人世的種種不公。是的,這時它就是杜甫,深沉中是對國對民的大愛。它那里有風的咆哮也有浪的輕撫,當它咆哮時,它高唱詩人們的憤怒與不平,它大聲表露激烈壯懷,痛斥人世間種種不公;風平浪靜時,它像是母親溫柔的胸膛,靠著吧、流淚吧,這里不需要堅強。唐詩的殿堂大門緩緩打開,浪漫的李白、深沉的杜甫、捋須低唱的白居易正向你走來……”(鄭依敏《李白杜甫白居易詩集序》)

(三)項目專題的活動設計要考慮到班級學生的特點

教師希望學生能夠富有創造力地思考,那么,項目化學習就要為學生提供創造性、多元表達的機會。學生的興趣及水平不同,所以項目專題要兼顧學生的差異性,項目專題可以設置靈活多樣的任務及活動作為選項供學生根據自己能力水平、興趣愛好進行選擇。在開展專題一“溯詩詞之河”的學習時,為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能發揮自己優勢的方式參與活動。示例:

在首屆校園“詩詞文化節”來臨之際,為了激發同學們的對古詩詞的熱愛,高一年級準備開展以“打開詩詞之門,走近古典文化”為主題的多種班級活動,請從以下三個活動中選擇一個參加吧。

活動1:請你在班上向大家介紹必修教材上冊與下冊中的古典詩詞,時長3—5分鐘。要求:表達清晰,有一定條理性,文辭優美。

活動2:從必修上、下冊教材中選擇一首古詩,為它配上插圖,然后對大家講講你的圖畫創意。

活動3:從必修上、下冊教材中選擇一首詩詞曲用朗誦或吟唱的方式表演一個節目,時長3—5分鐘。要求:聲音洪亮,有感情,有節奏,韻律美,可配樂。

結束語

古詩學習是學生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重要學習內容,在學習任務群的導向下,古詩詞的項目式學習不僅要在專題設計上下功夫,還要在學習活動的開展上精心設置。唯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才能讓項目有效實施并切實提高學生語文聽說讀寫能力。同時,教師也要不斷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不斷創新,將古詩詞項目專題設計引向更科學更合理的方向。使學生在完成任務、參加活動的過程中,逐漸建構知識與能力體系,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引導他們積極閱讀課外古詩詞,在積累知識拓寬視野中不斷提高詩詞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昌平.基于語文核心素養下的項目化學習:以詩經中的“愛情詩”為例[J].中學語文,2019(13):38-41.

[2]湯振綱.古詩詞教學生活化策略與課程資源開發[J].語文建設,2021(21):37-41.

[3]蔡藝鳴.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視角下的國際與本土實踐評介[J].地理教學,2021(8):1.

猜你喜歡
語文活動
真語文閱讀教學呼喚有生命力的課堂
發揮語文教學優勢,有機滲透民族團結教育
語言文字,語文活動之根基
文言文教學不可忽略課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淺談利用素材與活動提高語文素養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創建和諧課堂
談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方法
展開聯想和想象的翅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