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探究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2023-07-28 03:28徐建國
高考·中 2023年5期
關鍵詞:合作探究實踐教學高中物理

徐建國

摘 要: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社會對于人才素質在新時代背景下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物理作為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物理教育教學也要積極順應時代的發展,積極創新優化教學形式,在實踐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扎實掌握物理學科知識,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及素養,促使學生在高中階段形成良好的物理核心素養。由于物理學科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這一學科特征對于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所以,高中物理教師要基于學科特征,為學生設定相應的探究主題,鼓勵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進行交流合作。本文將從高中物理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性,高中物理如何開展合作探究提出幾項實踐策略,具體內容如下。

關鍵詞:合作探究;高中物理;實踐教學

在現代化教育發展進程中,高中物理教育教學要想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教師就要基于學生的身心發展要求創設合作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合作探究活動中能夠進行自主合作學習,進一步深化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以此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然而,在開展合作探究教學活動中,教師除了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外,還要保證探究活動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利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參與積極性,使得學生在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及核心素養的同時,還能夠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一、高中物理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要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更好地適應社會未來的發展,高中物理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就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設計與學習實踐活動相配合的合作探究活動。要知道合作精神與探究能力不僅代表了學生能否順利融入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同時也是學生今后發展的基礎。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以及合作學習過程中,一方面要重視保證學生在活動中能夠主動交流和思考,另一方面還要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促使學生們在高中階段就能夠認識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深度思考能力、協作能力。

另外,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家里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可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如此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完全沒有主動與人分享的意識,更談不上互相配合、互相合作。因此,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就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合作學習的作用和價值。而且,合作學習通常以集體的形式進行,這一階段學生對參與集體性的實踐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這一身心發展特點,為學生設計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合作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1]。

(二)有利于促進學校教育發展

由于部分高中老師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較深,教學中仍以提高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作為主要目標。但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想保證高中階段教育更好地適應現代化教育的發展,就必須重塑教育目標,加強對實踐類課程活動的重視,因為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而且還能夠沖破傳統教學形式的局限,對于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意義重大。因此,現階段國家對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保證創設的物理教學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可運用相關物理實踐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促使學生將來能夠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2]。

教師要想進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量及效果,首先要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踐平臺,以及構建完善的學習體系,促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擁有更多機會。并且,合作探究活動屬于銜接式學習體系,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及素養的發展,教師應該通過組織相關合作探究活動,為學生積累更多物理學科經驗,促使學生能夠有效地將實際生活與物理學科知識聯系起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成效。另外,合作探究活動的開展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學生對自身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有清晰的認識,讓學生在高中階段身心得以全面發展。

二、合作探究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科學組建合作探究小組

通過相關調研結果顯示,實踐教學中讓學生自由組合、或隨機按前后排座位組合成合作探究學習小組,這兩種組合方式的效果都不盡如人意。要想保證開展的合作探究活動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教學成效,創建合作探究學習小組要以“群內異質,群外同質”為基本原則,這樣不僅能夠保證合作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在組內相互學習,讓學習成績較為優異的學生,帶動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實現共同進步,從而整體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成效。物理教師在進行編組前,應對學生展開深入的分析調查,對學生性格特點、學習成績等方面的差異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然后再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每個小組學生確定在4至6人最為合適,在分組過程中要盡量保證每個小組成員都有各自的特點,比如有的學生觀察能力強,有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強,或者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等不同特點,教師將小組劃分完成后,還要在組內安排小組組長,讓組長負責分配任務、維持秩序。并安排實驗的記錄者,讓其負責記錄實驗探究的資料、過程、結果等內容。又或者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讓一個學生身兼數職。只有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責任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就會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讓組內學生能夠真正做到取長補短,互幫互促,進一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和質量[3]。另外,教師還要定期讓組內學生輪換角色,利用這樣的形式保證組內成員對合作探究活動始終懷有飽滿的熱情,讓學生在高中階段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技能

如果學生在探究學習中處于無序狀態,就會導致合作探究模式根本無法發揮出其成效,一個沒有經過合作與探究技能訓練的學生,是不可能對合作與探究有深刻的理解和體會。所以,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不僅是學生學習物理的手段和策略,更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和目標,所以,在開展合作探究活動中教師就要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探究。然而,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需要有循序漸進的過程,具體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入手。

首先就是要讓學生明確合作。要知道合作精神及探究能力對于學生未來學習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認識到合作探究學習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同時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養成,可為將來學習、工作中遇到難題提供解決之道。曾有學者將合作學習視為一種人生態度,視為一種學習內容和資源。所以,對于學生而言,具備合作探究意識是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活動的重要前提,并且也是轉化為探究行為的必要條件,只有先強化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才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4]。

其次,要讓學生明確應具備哪些合作探究技能,讓學生的這些技能在探究教學中有目的性地進行訓練。合作技巧又被稱為社交技能和合作技能,是開展有效合作所具備的條件。所以,在實踐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技能,教師就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入手,一方面要從情感態度進行入手,只有讓學生在探究教學中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快樂,并在活動中能夠尊重同伴,在表達自己想法的同時要善于學習他人長處。對合作學習本身要有積極的心理傾向,學生在傾聽過程中做到“三心”。首先,聽同學講話的時候要有耐心,如果同學講話有錯誤,也要等他把話說完,然后再指出不足或適當地加以補充,這才是正確的做法;其次,要虛心接受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看法或見解,通過別人觀點不斷糾正和完善自己的看法。最后就是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過程中不能盲目跟從,即使是優秀學生的演講,也要經過自己的思維進行篩選,保證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另一個方面則是要從表達和交流進行入手,這一過程中包括小組成員將分散的信息整合起來,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質,同時也包括外顯的行為過程,向其他成員公開內部認知的結果,這樣的形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整理思路,并且通過交流,每一位組員的所思所想、所獲所悟,都會對組內的其他組員有所啟發,從而使得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以切實提升。

由于高中物理探究學習包含以下幾種技能,有比較分類、探究問題、提出假說、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資料處理、評價交流等內容,所以,在開展合作探究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首先要把自己的思維過程用語言呈現在學生面前,減少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出現模糊的認識和猜測。其次,待到學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技能后,教師就要做到該“放手”時就“放手”,教師只需要在學生進行探究過程中做好監督工作即可,學生遇到問題和困難時要適當指導學生和點播學生,促使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朝著更高層次的方向發展[5]。

(三)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

在實踐教學中,要想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物理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首先,物理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活動,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學習知識轉變,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方面,為學生制訂一套完整合理的教學計劃。其次,物理老師在教學上要有的放矢,教師可根據教學進度,為學生設定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合作探究目標,使學生在合作中能夠進一步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再次,物理教師要深入教材,認真研究教學內容,把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融會貫通,把難易適中的學習任務分配給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讓學生共同研究問題、共同解決問題。這樣的形式一方面強化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記憶,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使學生們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待到學生們在完成合作任務后,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也會得到不同程度的強化,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促使高中物理教學質量及效率得以雙效提高。

(四)創設問題情境教學

物理教師要科學引導學生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合作探究,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合作探究的參與興趣,讓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中帶著問題進行合作探究,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行星的運動》這一課時,要想讓學生更好地認識星體運動的發展過程,就要引導學生通過整體感知的過程,來體會科學家的思想和方法,充分認識到行星運動的過程是漫長而復雜的,獲得真理的過程十分不容易。這樣不僅能夠較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還能夠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索真理[6]。

為此,在課堂導入環節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作為輔助工具,為學生播放“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繞月過程的視頻動畫,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認識到物理學科的重要性。教師待學生觀看完錄像之后,讓學生看教材中的第一、二自然段,并思考這樣幾個問題,如“古代人怎么看天體運動?”“地心說、日心說又是什么呢?兩種學說有何結果?”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在探究過程中尋找相應的答案。這樣的形式不僅能夠讓學生領略到科學家們勇于探索自然奧秘的精神,以及對待科學嚴謹的科學態度,也能促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進一步提高團隊合作意識。

(五)開展實驗合作探究

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想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提高物理學習效率,就要為學生組織多維度的實驗合作探究活動。讓學生通過實驗合作探究,認識和發現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進而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實驗合作探究為手段,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觀察問題的能力,真正實現學以致用。此外,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要充分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需要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以集體智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望得到提高,以此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7]。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實踐教學中要想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成效,教師就要課堂上開展積極合作探究活動,基于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及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合作探究活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和手段,在合作探究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核心素養。其次,教師設置的合作探究活動還要保證能夠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保證學生通過探究活動能夠認識到開展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林勝龍.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亞太教育,2022(12):169-171.

[2]強冠穎.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嘗試與思考[J].亞太教育,2022(12):172-174.

[3]趙健.概念圖在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研究,2021(4):111-113.

[4]賈汝娟.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學咨詢,2020(7):1.

[5]袁冬梅.基于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探究[J].華夏教師,2019(26):58.

[6]魏剛.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物理觀念核心素養[J].大眾科技,2019,21(8):106-107.

[7]劉玉燐.小組合作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運用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6):8-9.

猜你喜歡
合作探究實踐教學高中物理
學好高中物理必須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物理實驗
高中政治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農村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等待”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出彩機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