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2023-07-28 20:04徐雪芳
高考·中 2023年5期
關鍵詞:情境教學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徐雪芳

摘 要:無論任何教學目標的落實,都需要以適當的教學方法作為載體。所以在高中化學課程中,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認真選擇。尤其是隨著新課標的深入推進,更需要對教學策略做出適當調整與改進。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情境教學無疑是最重要的教學策略之一。因此,筆者立足于高中化學教學實踐進行了一定的研究,本文以研究當中產生的認識為依據,分析了情境教學法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提出的,明確了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的意義以及可行性,思考了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的原則以及具體策略,以期能夠逐步促進高中化學情境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化學;情境教學;教學策略

在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強調要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組織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使學生能夠在深入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實現思維以及能力的發展。為了真正推動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師需要對教學策略做出適當調整與改進。其中,情境教學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方式。簡單來說,情境教學是指在目標的導向下,以學生的學習需要為著眼點,利用恰當的方式創設真實的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進而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發展的教學模式。情境教育的合理開展,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正確把握情境教學的基本特點,并結合化學課程的具體特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利用這種方式,有利于優化教學過程,從而逐步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情境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的提出背景

從實際情況來看,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化學課程具有獨特的背景,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政策背景。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實施,對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課程標準中,明確強調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現階段高中化學課程的主旨。而核心素養的發展無疑建立在學科基本能力發展以及學科知識熟練掌握的基礎上。為了真正促進學生化學知識與技能的發展,需要選擇豐富的學習素材,并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分析與解決,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化學學習中,課堂情境無疑是最重要的素材之一。

第二,實踐背景。在現階段的高中化學課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這也是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的直接背景。從整體來看,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當前高中化學課程中的教學方式仍然比較單一。在長期以來的高中化學教學中,語言講授一直是教師比較依賴的方法。從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盡管語言講授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新知識的講解更加詳細。但由于學生在學習中缺乏足夠的深度,所以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同時,對學生而言,單一的語言講授的教學方式是比較枯燥的。長此以往,容易削弱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甚至容易導致學生對化學知識產生抵觸情緒。

其次,教學目標的定位欠缺合理性。盡管教師的教育觀念發生了極為明顯的轉變,但在現階段的高中化學課程中,應試觀念所產生的影響仍然比較深刻。再加上高考的壓力仍然是比較大的,所以導致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往往過于關注基礎知識中的考試內容,其目的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而對于非考點的內容,往往會一帶而過。由于過于關注應試內容的講解,所以在教學中很少會運用大量的資料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很難真正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再次,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不突出。在現階段的高中化學過程中,“灌輸”的現象仍然是比較明顯的。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很難深入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無法經歷知識建構的全過程,只能跟隨教師的思路被動理解,并且要通過機械地記憶和背誦加深印象。在被動接受的過程中,學生很難真正發揮出自身的能動性,學習需要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滿足。受此影響,很容易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教學活動存在一定的封閉性。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教學內容的局限性。在日常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有時過于依賴教材以及相關的教輔資料,并且會按部就班地組織教學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對教學內容的系統總結,導致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出現碎片化的問題。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向課外的拓展延伸比較少。在這種情況下,不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很難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化學和環境治理、科技進步、生活生產等方面的關聯,所以無法深入挖掘化學學科的價值。

二、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的意義

通過對教學實踐的觀察以及相關資料的分析,可以發現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化學課程具有極為重要的教育意義。簡單來說,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利于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強調真實具體的問題情境是促進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平臺。從實際情況來看,除問題情境之外,其他形式的課堂情境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同樣具有積極影響。因此,在高中化學課程中,要結合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創設豐富且具有價值的教學情境,以此來為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提供更加真實的表現機會。

第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長期以來的高中化學課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夠強烈是一個比較突出的現象。之所以存在這一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并且缺乏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而利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可以在教學中引入一些符合學生興趣特點的教學內容,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礎上,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更加自覺地參與到化學學習當中。

第三,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從實際情況來看,在高中教育中,化學學習一直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為了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為學生提供一些輔助性的學習素材。在情境教學中,一些真實、直觀的教學情境十分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助力學生更加高效地進行化學知識的探究,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

第四,有利于喚醒學生的情感。在現階段的教學活動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是一個重要的目標。不難理解,良好的情感態度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需要在教學中進行恰當地引導。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學習教材中基礎的知識內容以外,還要融入一些具有情感要素的學習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是極為必要的。

第五,有利于促進知識的遷移應用。每一個化學教學情境都可以視為一個具體的化學問題。也就是說,在情境教學中,除了可以利用情境促進學生理解課內基礎知識以外,還可以使學生依托具體的情境進行化學問題的解決。通過這一過程,能夠使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應用,進而推動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第六,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不但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對教師同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探索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過程中的具體應用方式,以此來對教學過程進行適當的調整與改進。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調整教學觀念,完善教學策略,從而逐步推動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

三、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的可行性

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化學課程是可行的[1]。從整體來看,其可行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育人要求。其中極為突出的一點,就是更加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不難理解,核心素養可以視為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綜合育人價值。所以為了真正實現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落實,需要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做出適當的調整。而教學情境作為一種具有人文性、真實性等特征的教學內容,無疑是課程標準十分關注的。

第二,與化學學科的特征相符?;瘜W是一門基礎性的自然學科,很多知識內容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借助教學情境,能夠將一些比較抽象的化學知識以更加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同時,從學科特征來看,化學課程涉及的領域十分豐富,比如環境、醫學、材料等。僅僅依靠教材中的知識,很難使學生真正認識化學學科的價值。而利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則可以呈現出更加豐富的化學知識內容。

第三,與學生的認知特點相符。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往往更容易接受新鮮有趣的學習內容。利用這樣的學習內容,能夠使學生比較持久地維持學習動力。而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作為一種有趣的學習素材,無疑十分契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借助情境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在學習中進行深入的探究。

四、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為了更加高效地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化學課程中,需要以一些比較恰當的原則作為指導[2]。其中,以下幾項原則是需要格外關注的。

第一,主體性。無論任何形式的教學活動,教學的對象都是學生,所以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教學活動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自主性以及創造性。為了有效落實這一目的,在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中需要遵循主體性原則。在這一原則的引領下,要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從而使學生更加有序地、深入地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進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二,科學性?;瘜W是一門自然學科,所以知識嚴謹性是化學課程的突出特征之一。正是由于這一特征的存在,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時需要遵循科學性原則。也就是說,化學課程中的教學情境必須是真實、可信且符合客觀事實的,不能為了優化課堂氛圍或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編造一些違背自然規律的情境。這樣容易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出現錯誤,從而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

第三,適度性。盡管情境教學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但并非所有教學內容都適合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同時,在高中化學課程中,情境教學只是教學手段之一。因此,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需要遵循適度性原則。在這一原則的引領下,要準確把握創設教學情境的時機以及頻率,避免在教學中濫用情境教學法,以免削弱教學效果。

第四,適應性。由于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所以適應性原則最直接的要求就是教學情境要與學生的認知特點相符合。首先,教學情境要與學生現階段的年齡特點以及具備的學科能力相符合。其次,教學情境中蘊含的知識內容要做到難度適中,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五、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完善課前準備,明確教學目標

無論利用任何方式組織高中化學課程,都需要以恰當的教學目標作為導向。只有在目標的引領下,才能使教學活動以及學習過程更加有的放矢,從而使學生更加有序地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3]。因此,在實施情境教學時,首先需要進行完善的課前準備,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

比如:教學《元素與物質分類》時,為了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認真分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筆者從以下幾個維度設置了教學目標:第一,知識目標。在本課學習中需要明確元素和物質的關系,了解膠體的性質。第二,方法目標。對物質的特征及其相互反應關系進行探索,并以元素為核心進行物質的學習。按照不同的標準,從多個角度進行物質分類,并且要明確分類的意義。第三,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逐步樹立起運用化學的意識。通過對教學目標的設置,明確了主要的教學內容,并且為教學情境的創設提供了基本的方向。

(二)引入生活素材,調動生活經驗

從學科特點來看,化學課程是一門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在化學課程中,很多知識都源自現實生活[4]。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嘗試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一些生活素材引入到化學學習當中。利用這種方式,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從而使學生更加自然地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當中。

比如:教學《氧化還原反應》時,在本課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以及特征。為了更加自然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本課的學習當中,筆者利用生活實例創設了課堂情境。首先,筆者展示了一包學生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物——火腿腸,并讓學生傳看了包裝袋里的小物品。然后,可以嘗試將其拆開,觀察里面的物質是什么?了解物質的外觀是怎樣的?同時,學生可以利用吸鐵石對這種物質進行一定的檢測。通過這一過程,由學生熟悉的物品著手展開了教學活動。相對于平鋪直敘的教學,生活化的情境更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能夠推動后續學習活動的開展。

(三)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考

正如前文所述,無論任何形式的教學活動,教學的對象都是學生,所以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5]。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教學活動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自主性以及創造性。為了有效落實這一目的,在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中需要遵循主體性原則。為了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嘗試創設問題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深入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相關知識產生更加準確的認識。

比如:教學《化學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質的量》時,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所以為了有效發揮出學生的能動性,筆者組織學生進行了探究性學習活動。同時,為了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筆者結合相關的內容創設了問題情境,設計了以下問題:(1)哪些因素會影響物質的體積?(2)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是什么?(3)在同等的條件下,氣體體積與氣體的物質的量之間有怎樣的關系?氣體的壓強和氣體的物質的量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學生根據問題進行了思考與探究,并結合自己的認識和其他人進行了一定的交流討論。通過這一過程,不但鞏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在思考與討論中促進了學生的理解。

(四)創設實驗情境,引導深入探究

在化學這門自然學科中,部分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化學知識的學習難度[6]。針對這種情況,在高中化學課程中可以嘗試創設實驗情境。借助化學實驗,能夠幫助學生剝離化學研究對象的外在屬性,使學生準確把握化學知識的本質特征。

比如:教學《化學反應的快慢和限度》時,筆者組織學生進行了《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實驗。在本次實驗中,筆者首先引導學生明確了實驗活動的目的,并提供了本次實驗中所需的儀器和藥品。為了使學生的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筆者沒有對實驗過程進行過多的干預,而是組織學生進行了自主實驗。同時,筆者結合實驗情境設計了一些問題,如:(1)怎樣對化學反應的速率進行比較?(2)對于化學反應的速率,怎樣進行定量描述?(3)在實驗活動中,哪些方法可以表示化學反應的速率?學生在實驗中要猜想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并結合自己的猜想,利用相關的實驗方法設計實驗方案。學生在實驗中對實驗現象進行了認真的觀察與記錄。同時,不同小組之間也分享了各自的實驗成果。借助實驗情境,使學生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了較為準確的認識。

(五)融入化學史料,培育科學精神

在現階段的高中化學課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精神是化學核心素養的要求之一。根據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嘗試利用化學史料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利用這種方式,可以引導學生深刻感受化學活動的探究過程。

比如:教學《走進化學科學》時,從教學內容來看,這一節是高中化學學習的起點。在教學中需要對化學學科進行簡單的介紹,其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使學生感受化學學科的價值。從具體的課程目標來看,本節課需要引導學生明確化學研究的內容以及對象,了解不同階段化學研究的特征,掌握一些比較常見的化學用語。結合本課內容,筆者在教學中利用化學史料創設了課堂情境。這些材料從整體上介紹了化學的發展歷程以及20世紀化學研究的特征,闡述了21世紀的化學研究有怎樣的發展趨勢。同時,材料中介紹了一些我國在化學領域的成就以及貢獻。借助這樣的教學情境,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學生的科學精神,而且激發了學生的自豪感。由此可見,利用化學史料創設課堂情境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六)創設實踐情境,進行知識遷移

開展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使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前文提到化學課程和現實生活存在密切聯系是一個十分突出的特征[7]。根據這一特征,教師在情境教學中除了要在課堂中創設生活化的情境之外,還要對學習活動進行適當的延伸,創設實踐情境,以此來組織學生進行課后學習,從而實現知識的遷移應用。

比如:教學《飲食中的有機化合物》時,本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引導學生關注食品當中富含的營養成分,激發學生探究相關物質組成以及性質等知識的興趣。因此,完成本課基本的教學任務后,筆者創設了實踐情境,鼓勵學生進行了一些課外實踐活動。比如學生可以進行一些調查活動,了解自己日常食用的食物當中還有哪些營養成分,并探究這些成分的性質。再如:可以分析用純堿溶液洗滌炊具上的油污應用了什么原理。借助實踐情境,進一步深化了學生的理解。

(七)完善情境評價,實現提質增效

評價是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對最終的教學效果會產生直接影響。由于情境教學對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采用更加恰當的評價方式,從而真正發揮出評價環節的反饋與調節功能。

在情境教學的評價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思,總結在情境教學中的學習感受。其次,要注意評價內容的全面。也就是說,要避免過于關注學生最終的學習結果,而是要著重觀察學生在情境教學全過程中的學習表現。最后,要用發展性的眼光對學生進行評價。通過階段性的對比,及時了解學生的變化,以便對情境教學策略做出相應的調整。

結束語

綜上,情境教學是一種十分符合化學學科特點以及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策略。因此,教師要不斷探索情境教學法的基本應用方式,逐步將其融入于高中化學課程中,從而推動學生化學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錢玉娟.高中化學情境教學模式下的教學實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30):104-105.

[2]喬娟.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30):151-152.

[3]袁曉晶.基于情境教學模式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率[J].高考,2021(17):37-38.

[4]孔祥卿.高中化學情境教學的開展策略摭談[J].新課程研究,2021(14):78-79.

[5]趙敏.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情境教學的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4):3-4.

[6]馬靜雅.高中化學教學中情境教學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46):113-114.

[7]楊秋玲.核心素養下高中化學情境教學的優化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27):71-72.

猜你喜歡
情境教學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高效學習之復述策略
NOBOOK虛擬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分類法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