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校輔導員法律素養的培養

2023-07-28 09:18郭松芃張建軍
大學教育 2023年6期
關鍵詞:法律素養依法治校依法治國

郭松芃 張建軍

[摘 要]近年來,隨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日趨復雜,高校輔導員面臨著更多的挑戰。高校輔導員隊伍不僅是我國高校管理的主力軍,而且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力量,其法律素養的高低將直接影響依法治校的效果。文章針對當前高校輔導員存在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高??梢詮臓I造法治環境、提供法治培訓、創新活動形式、完善考核標準等方面入手,提升高校輔導員的法律素養,而高校輔導員自身也必須通過樹立法治思維和加強理論學習等方式,減少學生管理過程中的法律風險,從而構建一種新型的和諧健康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法律素養;依法治國;依法治校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3)06-0004-04

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可靠保障?!胺罴刃?,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秉h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國”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更是將法治中國建設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黨的十九大以來,隨著依法治國的全面深入,法治觀念逐步深入人心。依法治國成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校成為依法治國在教育領域的具體要求。從本質上講,依法治國就是崇尚憲法和法律,而依法治校是高校管理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要求。2020年7月,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法治工作的意見》,要求進一步深化對高等學校法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明確高等學校的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職責,通過構建系統完備的學校規章制度體系,完善學校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師生權益保護救濟機制,完善學校法律風險防控體系,開展以憲法教育為核心的法治教育,加強法治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建立評價監督機制和工作報告制度,營造高等學校法治工作良好的外部環境等。因此,有學者認為大學的善治,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也是依法治校的關鍵[1]。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加大高校的法治化建設勢在必行。

眾所周知,依法治國是現代化國家的必然選擇,依法治校也正成為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和著力點[2-3]。近年來,高校與學生之間的法律糾紛時有發生,處理難度日趨加大,這給當代的高校輔導員帶來了新的挑戰與要求。高校是人才培養之地,提高高校輔導員法律素養是建設法治國家、助力高校輔導員成長和促進學生成才的內在所需。法律素養是新時代高校輔導員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之一。高校輔導員隊伍法律素養的培養和法律意識的提高是依法治校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學生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依法治校的重要力量,其法律素養直接影響高校法治化進程的發展[4]。高校輔導員只有具備良好的法律素養,較好地掌握法律知識,才能真正做到依法依規解決學生管理的難題。

一、存在的問題

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背景下,高校輔導員這一群體因其特殊地位和作用備受矚目。當前,高校輔導員法律素養總體情況較好,但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要求仍有差距。高校輔導員大多是從學校走向學校,未受過系統的法律知識培訓,法律專業畢業的輔導員又相對較少,導致高校輔導員法律知識相對匱乏,在引導和教育學生時,難以運用法治知識和法治思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缺乏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的意識。

(一)法律意識薄弱

在全面依法治校的大背景下,高校輔導員需要具備科學、良好的法治觀念,能夠充分意識到法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些高校輔導員缺乏對法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依法依規解決問題的意識較為薄弱,在管理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全憑個人主觀臆斷、不遵循或者隨意適用法律法規和校規校紀、濫用自由裁量權等情況。還有部分高校輔導員受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片面強調學校有權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處理,對程序性權利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對學生違紀行為進行處理時,沒有告知學生有申辯的機會和權利,造成程序上的違法。此外,個別高校輔導員的法律意識淡薄,缺乏職業道德,有的甚至還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在學生評優評先、入黨推優過程中收受學生財物。個別高校輔導員在利益誘惑面前,完全喪失了一名高校輔導員所應具備的基本操守。

(二)缺乏法治思維

法治思維是提升法律素養的先決條件,也是法律素養的重要表現,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在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時候,必須第一時間思考如何運用法律思維和法律知識解決問題。目前,一些高校缺乏法治氛圍,法治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人治思維仍在延續,傳統校園的師生管理模式依舊沒有改變,教師和學生依舊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系。一些高校輔導員受人治不良思想的影響,錯誤認為學生必須對教師“言聽計從”,導致濫用管理權力,完全無視學生的合法權益,在處理學生事務時習慣靠經驗行事,這顯然與依法治校的理念背道而馳。

(三)忽視法治學習

全面依法治校不僅要求高校輔導員具備全面的法律知識和較好的法律素養,而且要求高校輔導員真正將所學的法律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用法治思維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依法治校得以順利推進。目前,多數高校輔導員是非法學專業背景,這造成了管理模式的千差萬別;加之繁雜瑣碎的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事務占用了高校輔導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導致其缺少充裕的時間進行深入思考,也缺乏政治理論和專業學習的機會,無法及時彌補自身知識結構上的欠缺,特別是缺乏法律知識的學習和規則意識的培養[5]。因此,部分高校輔導員在遇到問題時,往往不能用法律的思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主觀隨意性較大。與此同時,大多數高校對輔導員法律素養培養重視程度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高校輔導員法律素養的培養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作。

二、解決的措施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是黨和國家的千年大計,是決定中華民族命運的大問題。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提高高校輔導員的法律素養是現代高校管理工作的必要條件,對新形勢下大學生的管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推進我國的法治化進程,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加強高校的法治化建設,筆者認為,針對高校輔導員法律素養亟待提升的實際情況,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高校輔導員的法律素養和依法辦事能力。

(一)營造法治環境

高校的法治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對輔導員的法律素養產生重要的影響。2017年修訂后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教育部令41號)規定學生“對學校與學生權益相關事務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不斷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在日常的學生管理中,做到依法管理、依法服務、依法保障學生權益。在依法治國、依法治校的大背景下,高校應致力于打造一支專業化的輔導員隊伍,通過培養輔導員法律素養,提高輔導員的法律綜合運用能力和法治化管理水平,助力高校輔導員管理工作邁向法治化軌道。校園良好的法治環境有利于法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高校必須營造法治化氛圍,規范高校管理秩序,建立并不斷完善高校管理體制,加大法治教育宣傳力度,將高校輔導員法律素養提升融入其職業發展。同時,高校還應當豐富輔導員的組織文化內涵,營造具備現代法律精神的輔導員組織文化氛圍,從而彰顯依法治校的實際效果。

(二)提供法治培訓

高校輔導員與學生關系密切,其法律素養的高低不僅影響著法治校園的建設,也對學生的成長成才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落實依法治校應當著重突出對高校輔導員法律素養的培養,因此高校在新形勢下應重視和完善高校輔導員培養機制,堅持全方位培訓和多角度培訓相結合,將法律素養的培養作為高校輔導員培養工作的重點。高??梢远ㄆ谄刚垖崉招头蓪<一蛘邔W者,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律知識講座或者培訓,使高校輔導員對法律知識“入心”“入腦”,從而提升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知識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相關難題的能力。設置有法學專業的高校還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在假期舉辦面向高校輔導員的法學研修班,著重將學生管理工作的典型案例作為研修班學習的內容,同時要求高校輔導員每年修完一定的學分。除了定期的理論培訓外,高校還應培養輔導員的法律實踐能力,使其能夠將所學到的法律知識運用到學生管理中,培養一支法律意識強、綜合素質過硬的輔導員隊伍,促進師生關系和諧健康發展。不僅如此,高校還應該鼓勵具備法律相關專業背景或對法律專業知識感興趣的輔導員攻讀在職法學博士學位,進而全面提高高校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從而構建高素質、高水平的學生管理隊伍。同時,高校還可以組織專家為輔導員編寫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培訓手冊,指導輔導員正確處理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難點問題,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從而降低學生管理存在的法律風險。

(三)創新活動形式

學生權利的充分保障離不開高校輔導員法律素養的提高。因此,高校應當不斷創新工作思路,豐富法律實踐形式,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凝練法治文化理念,形成校園特有的法治文化,從而使高校輔導員能夠在活動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在工作中充分運用法律思維和法律知識,真正做到依法辦事。例如,定期開展高校輔導員工作經驗交流會,讓高校輔導員可以通過相互之間的討論,深入分析與學生相關的法律案例。高校輔導員相互學習、共同探討,可以以案例促學習,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從而避免在工作中出現錯誤,減少與學生之間的矛盾,有效地防范學生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風險,為日后依法正確處理學生問題奠定基礎。高校每年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組織輔導員在工作之余旁聽與學生管理相關案件的庭審,拉近輔導員與法律的距離,使其身臨其境地感受法律的尊嚴與權威,從而豐富情感體驗,增強法律意識,提升法律素養。同時,還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法律知識競賽,鼓勵高校輔導員與學生同臺競技、一比高下,在整個校園中形成一種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

(四)完善考核標準

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高校應該努力思考、不斷創新考核方式,切實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通過科學設置考核標準,增加法律素養在考核中的比重,將法律素養作為考核指標納入輔導員年度考核、評優評先、職位晉升、職稱評聘中,并且監督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守法用法的情況,規范輔導員的管理行為。高校在對輔導員進行考核的時候,必須做到獎懲分明、賞罰有度,不僅要樹立守法典型,也要加大對高校輔導員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高校還可以定期組織輔導員參加法律理論和法律知識考試,使高校輔導員對法律理論、知識的掌握成為工作的基本要求,從而促進高校輔導員的法律素養不斷提高,為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奠定基礎。

(五)樹立法治思維

隨著依法治國、依法治校的不斷推進,法律規范已經成為高校運行的最高準則,因此法律素養必須在高校輔導員綜合素養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然而,法律素養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這就需要高校輔導員自覺樹立起依法治校的意識,自覺維護國家法律法規的尊嚴,并且不斷地加以努力與堅守。法律素養是現代法治社會必備的素養,也是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建設的基礎。高校輔導員法律素養的高低取決于輔導員對法律的信仰程度,而法律信仰是個體對法律意義的終極信念,是法律精神的最高境界[6]。高校輔導員只有堅定法律信仰,才能有助于法律素養的提升,才能懂得如何運用法律的思維方式去解決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降低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法律風險。不僅如此,高校輔導員還應當轉變思想觀念,轉變管理方式,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充分認識到程序正當和實體正當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注重程序的正當性。只有按照法定程序處理問題,處理結果才是正義的,才具有公信力和權威性。同時,高校輔導員在處理學生問題時不僅要做到關愛學生,而且要講法律、講證據、講程序,遵循程序正當、證據充分、依據明確、定性準確、處分適當的原則,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學校的規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秉公辦事、以理服人,不能只依靠平時的工作經驗解決問題,必須用事實說話,才能避免出現錯判、誤判。只有透明、公開、公平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學生管理的效果,保障學生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進行。

(六)加強理論學習

法律是社會的基本行為規范,法律素養應是高校輔導員的基本素養。教育部于2014年發布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對高校輔導員應掌握的法律法規知識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時代在發展,高校輔導員無論是從提升自身法律素養的角度,還是從依法管理學生的角度出發,都應當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在管理學生時,高校輔導員既要對高校政策的合法性做出預判,也要在執行過程中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合法權利,從而實現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目標,推動高校提升依法治校水平[7]。法律知識是現代社會人人都應該了解的基本常識。因此,高校輔導員要緊跟時代步伐,充分認識到法律法規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并努力將學法作為自己的學習常態,關注法治節目、閱讀法律書籍,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深入理解法律原理和領會法治精神,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養成良好的法律意識,避免“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困窘。高校輔導員還要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做到帶頭學法、帶頭守法,并將守法作為自己的生活常態,言傳身教做好表率,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同時運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識幫助學生剖析解決學習生活中碰到的法律問題,規避法律風險。

三、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法治體系日臻完善,依法治國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高校輔導員隊伍不僅是我國高校管理的主力軍,而且也是推動依法治國的重要力量。在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必須有新作為、新擔當,立足全面依法治國、依法治校的大背景,潛心立德樹人,在全面提升自身法律素養的同時,發揮作為高校輔導員的引領作用,這不僅有助于做到依法管理,更好地推動依法治校工作,而且有利于培養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大學生。高校輔導員法律素養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復雜而漫長的工程,需要高校輔導員自身、高校、社會、國家的共同努力。

[ 參 考 文 獻 ]

[1] 閔輝,夏雅敏,鄧葉芬.高校依法治校的理論思考和路徑選擇[J].中國高等教育,2020(9):16-18.

[2] 彭飛.法治視域下的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探析[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3):150-152.

[3] 安紅巖.提升高校輔導員法律素質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8.

[4] 杜愛霞.法治視角下的高校輔導員工作[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2,28(1):142-144.

[5] 劉淑媛.基于學生管理法治化理論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1(27):36-38.

[6] 徐淑慧,蘇春景.法律信仰的特點、結構與培養策略[J].教育研究,2016,37(6):97-103.

[7] 梁迎春,趙愛杰,張世兵.高校輔導員法律意識存在的不足與提升路徑[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5,7(3):59-63.

[責任編輯:鐘 嵐]

猜你喜歡
法律素養依法治校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 法平天下
大學生法律素養現狀及改善策略初探
當代大學法治文化的構建
高職院校學生法律素養養成探析
淺議如何提升人民監督員監督質效
中職學校學生維權的意義探析
法治中國視域下大學生法律素養的培育
依法治校環境下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制度化建設研究
“德”“法”辨證與依法治國
關于依法治國若干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