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實踐基地,校企協同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徑

2023-07-28 21:29韓建海尚振東薛玉君張松敏王曉強
大學教育 2023年6期
關鍵詞:雙導師實踐基地專業學位

韓建?!∩姓駯| 薛玉君 張松敏 王曉強

[摘 要]為了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南科技大學在機械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秉承科教、產教融合雙元驅動的創新人才培養理念,以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實踐基地為平臺、校企雙導師指導為模式,挖掘企業文化載體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通過開辦“工匠講堂”、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聯合進行課程思政建設,強化企業在思想政治育人方面的功能與作用,融校內校外思想政治教育于一體,使專業學位研究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促進其專業知識技能、創新實踐能力、個人品質與職業素養、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意識等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專業學位;實踐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企業文化;科教產教融合;雙導師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3)06-0087-04

專業學位是相對于學術學位而言的學位類型,其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求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明確規定了其實踐教學環節不少于半年[1],因此,專業實踐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重要和必要環節。充分的、高質量的專業實踐離不開校企共建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聯合培養實踐基地”(以下簡稱實踐基地)。實踐基地既是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平臺,又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強化職業素養、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的重要實踐平臺[2]。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舉措。高校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將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不斷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3]。作為與地方企業聯系緊密、產學研合作基礎扎實的地方高校,更應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強化企業導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育人作用,讓思想政治教育走進企業,融校內、校外思想政治教育于一體,校企雙主體合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效果[4-5]。然而,眼下很多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強調的是校內的教學活動,對企業實踐環節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認識不足,忽視了企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傳統的校企協同育人工作更重視科研項目的合作及知識、技術的交流,企業導師的實踐指導也僅僅停留在對動手操作及工藝、技能的講解上,缺少對企業文化、崗位素養、職業精神等方面的教育[6-7]。由此可見,探索與實踐如何依托實踐基地,把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從高校拓展到企業,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培養研究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高其工程實踐創新能力、崗位職業素養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河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我校)機械工程學科與洛陽礦山機械工程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礦研院)依托長期合作共建的“礦山重型裝備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機械裝備先進制造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等高水平實驗室和協同創新中心聯合建設的“機械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實踐基地”,于2012年獲得河南省教育廳首批立項。十余年間,圍繞打造重型裝備領域人才培養基地、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的共同目標,校企雙方以人才培養為紐帶、以基地建設為平臺,開展人才交流、科研協作與資源共享,深化校企深度融合、互惠共贏的機制建設,推動實踐基地建設長效穩定發展。該實踐基地于2016年首批通過省級驗收。

下面以我校與礦研院聯合建設的實踐基地為例,著重對實踐基地建設中的科教融合、產教融合二元驅動人才培養理念、發揮企業導師的思政育人作用、挖掘企業文化資源、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內涵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介紹,以期為地方高校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實踐基地建設提供參考。

一、科教、產教雙融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科教、產教融合育人是新時代我國高校辦學的新組織方式和新業態形式[8],是提升高層次人才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在促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品質全面提升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平?、產教融合,是通過聚集各方面的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實現資源、技術和服務的融通共享,以高水平科研支撐人才培養,構建起產業和教育、科研與教學協同創新機制,以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9]。礦研院是隸屬于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重工)的國家級行業研究院。中信重工是國家“一五”期間興建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一、國家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首批“雙創”示范基地,擁有豐富的可用于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科研、生產資源。

(一)發揮科教融合育人作用

科研活動占據研究生教育的大部分時間,但部分教師對科研活動的思政育人作用認識不足,使其育人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中要更新人才培養理念,突出“研”字,“寓教于研、寓學于研”。在以科研項目為牽引的校企聯合培養過程中,要深挖企業科技創新資源和科研育人要素,促進校企資源共享,實現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高水平科研促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使科研與高層次人才培養互為依托、相互促進??蒲邪ú殚喛茖W文獻、確立科研選題、開展科學實驗和工程實踐、發表研究成果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具有不同的育人功能。在科研活動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術志趣、學術誠信和創新能力,實現“為學”和“為人”的統一,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校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工作流動站,機械工程是機械類國家國防特色學科、河南省重點資助的重點學科、河南省特色骨干學科(A類),建設有國家級、省級高水平教學科研平臺,承擔大量國家級、省級高水平科學研究課題。礦研院原為機械工業部洛陽礦山機械研究所,是國家認定的首批企業技術中心、全國首批“雙創”示范基地、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已累計完成國家級、省級、市級重大科研課題400余項,獲評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成果獎370余項,授權專利成果數百項。

雙方共建的實踐基地擁有的豐富科學研究資源和科技創新資源,對我校機械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國家獎學金獲得者李晨參與了我校承擔的國家973計劃項目“超深井大型提升裝備設計制造及安全運行的基礎研究”,在導師帶領下,他多次冒高溫深入井下現場調試設備、收集實驗數據,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及實踐基地資源,在項目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更堅定了他未來獻身祖國科技事業的信念。

(二)深化產教融合育人功能

產教融合是行業企業資源要素與教育教學資源要素融為一體,行業企業生產與學校教育教學協同育人,以實現“產業+專業+創業”的全新育人模式,培養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礦研院在礦山、冶金、建材、化工、煤炭、水電等行業具備“核心裝備開發—設備成套—項目投產”的全流程方案解決能力,具備所涉及領域的系統改造、設備智能化改造、備品備件升級等能力,并在大型碎磨成套技術、建材成套裝備技術、礦用設備等重型裝備機電液成套技術及設備選型技術、礦山裝備及物料試驗技術、重型裝備安全檢測技術等領域處于領先地位。豐富的企業新產品研發資源要素和生產技術創新資源要素,能助力機械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快速發展。

企業導師不僅要負責研究生工程實踐相關內容的指導,更要宣傳企業文化,發揮其育人作用,是研究生職業生涯的“引路人”。在工程實踐課程指導中融入工程倫理、工匠精神等教育,不僅能使學生收獲科研論文、專利成果,還能為研究生帶來科研水平、價值引領、品格塑造、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例如,河南省優秀碩士畢業生李玉龍參與了“機器人RV減速器”河南省重大專項研發項目,在企業導師的帶領下,他一次次進行設計、試驗和優化。經過企業文化的熏陶及企業實踐項目的鍛煉,他堅定了打造世界一流民族制造品牌的奮斗決心。

二、校企雙導師通力合作,促進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雙提升

專業學位研究生實施“雙導師制”培養模式,由校企兩名導師共同指導。學校導師進行全面指導,企業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題與論文寫作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在培養過程中,校企導師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分工合作,共同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高級人才。

(一)邀請企業導師共同授課

在以校內導師為主的課程授課過程中,邀請礦研院的企業導師穿插講解工程實際案例與具體應用,校企導師通力合作,加強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應用的結合,不斷豐富和拓展課程思政內涵,強化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工程創新能力和工程素養的培養。企業導師的授課本身就有向學生滲透企業職業道德、管理制度、生產安全、綠色設計等理念的作用,潤物無聲、育人無形,能使學生感受、領會企業精神文化,培養責任感、職業道德、團隊合作精神、家國情懷等職業素養。

在數控技術及裝備課程的授課中,企業導師不僅結合企業的先進數控裝備及時將數控最新技術傳授給學生,同時以“大藤峽水利樞紐船閘”工程項目、門軸底樞“蘑菇頭”大型關鍵精密部件的創新加工為實際案例,講解在高精度、大型球面加工中的難題,以及解決難題所需要的創新加工技術與方法,使學生學到了先進的數控加工技術。同時,企業導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從工程師的角度去思考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習慣。

在機器人學課程的教學中,企業導師以自己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專項“液壓重載機械臂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驗證”為例,將所研發的“液壓重型磨機換襯板機器人”樣機設計引入課堂,讓學生結合課程所學的運動學和動力學理論知識對該特種機器人進行運動學和動力學建模與仿真分析,將理論知識應用到解決工程實際問題中。這種學有所得、學有所用的模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向學生指出該機器人樣機設計中理論分析方面的不足,比如該特種機器人的奇異性、可操作性、軌跡規劃等有待進一步研究分析的內容,以增加課程的挑戰度,喚醒學生挑戰自我、追求探索的意識,更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大型企業在祖國經濟建設中攻堅克難、鑄國之重器、建科技強國的責任與擔當。

(二)深化企業專業實踐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專門設置不少于半年的企業專業實踐教學活動,以獲得工程實踐知識、提高實踐創新能力和綜合素養為培養目標,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環節,也是開展實踐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時機。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強化企業導師在思政育人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讓思想政治教育走進企業,融校內、校外課程思想政治教育于一體,校企雙方合力提高思政育人的實施效果。

機械工程學科詳細設計了學生到企業進行專業實踐的培養計劃、實施企業、工程實踐條件、師資配備等方面的內容,強調企業實踐內容要與思政育人相結合,要隨時隨地結合企業從無到有的自主研發的大型關鍵裝備、一流精湛的先進制造工藝、智能化的生產管理技術等內容,展示老一輩職工的艱苦奮斗精神、讓人自豪的科研實力、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通過企業具體真實的人物、場景、事例,將顯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實現專業實踐職業技能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無縫銜接,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養、工程設計能力,培養其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時,將研究生思想考核納入專業實踐考核機制中,促進研究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健康發展。

企業專業實踐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表明:研究生整體思想進步明顯,自信心顯著提高,能夠主動接受企業文化,追求工匠精神,關心國家制造業卡脖子技術難題,民族自豪感更強。研究生普遍認為實踐環節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并能夠把社會責任感轉化為努力學習的動力,實現了由知識向能力及素質的有效轉化。

三、深挖企業文化育人元素,培養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一)大國工匠進講堂

中信重工承擔了國家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涌現出了以生產一線工人命名的“劉新安數控機床工作法”“駱新中齒輪機床集體操作法”等300多項創新成果,打造出了以世界最大的澳洲SINO鐵礦6組12臺磨機為代表的精工產品和精品工程,建設了國家級“大工匠”創新室。其中“大工匠”創新室既是產品和生產創新的基地,也是工匠精神傳承的場所。工匠精神包含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內涵,是對職工“精心操作、精湛技藝、精質追求、精致產品”的綜合要求,是職工長期經驗總結與科學方法的融合。工匠精神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資源,要充分發揚工匠精神,不斷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教師可組織“工匠講堂”講座和現場觀摩等教學活動,把“工匠講堂”作為必修內容安排到實踐環節的培養計劃中,邀請以劉新安為代表的數位大國工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原大工匠、河洛大工匠獲得者,以講座講學的方式,介紹各工種的先進操作經驗和創新成果。組織機械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到“大工匠”創新室或優秀班組車間,現場觀摩大工匠和優秀職工的實際操作。企業工匠大師們的言行舉止、言傳身教,無時不在詮釋著工匠精神,能激勵、培養研究生吃苦耐勞、鉆研技術、精益求精、拼搏創新的精神品質。

(二)紅色基地受教育

洛陽礦山機器廠(現為中信重工)是焦裕祿同志工作長達九年的地方。這九年是焦裕祿精神形成的重要時期。焦裕祿精神已成為如今中信重工企業文化的精髓,并融入每一名職工的血脈之中,進而培養出一批批踐行焦裕祿精神的先進工作者,如“新時期焦裕祿式的好干部”楊奎烈。

中信重工企業內建有焦裕祿事跡展覽館等紅色教育基地。展覽館以焦裕祿在當時的洛陽礦山機器廠工作、生活九年的經歷為主線,通過大量的圖片和文獻資料,從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等方面,全面展示了焦裕祿的先進事跡。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環節中,可將參觀焦裕祿事跡展覽館等紅色教育基地作為研究生進入實踐基地的第一課。參觀焦裕祿事跡展覽館,能使學生深刻體會到焦裕祿同志的公仆情懷、求實作風、艱苦奮斗和無私奉獻精神,思想受到震撼,心靈受到洗禮。

四、結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應局限于校內的教學實施,企業實踐環節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課堂。以校企共建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為平臺,在開展工程實踐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職業技能水平,更要重視引導學生深刻領悟工匠精神,培養職業素養,進而弘揚工匠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使學生遵守職業道德規范,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實踐能力;使科教、產教融合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展,拓寬校企協同育人的外延,不斷提高應用型高層次人才培養質量,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社會需求的有機銜接。另外,充分利用企業優質資源,校企協同推進“三全育人”的長效機制還有待進一步探索與實踐。

[ 參 考 文 獻 ]

[1] 劉國瑜.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實踐性及其強化策略[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2):19-22.

[2] 陳翱,侯輝萍,孟成民. 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的釋義、構建與評價:基于概念演進的視角[J].中國成人教育, 2018(3): 49-52.

[3]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 人民日報,2016-12-09(1).

[4] 李源泉.基于協同理論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的融合研究[J].大學教育,2021(1):81-83.

[5] 譚勁松,吳霽樂.把握研究生特點? 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0(3):105-108.

[6] 任敏.導輔協同:新時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建構[J].大學教育,2021(6):134-137.

[7] 馮剛.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與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10):9-14.

[8] 徐新洲.以“兩融合”驅動“雙一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20):70-72.

[9] 王琪,章天金.地方高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大學教育,2021(10):10-13.

[責任編輯:劉鳳華]

猜你喜歡
雙導師實踐基地專業學位
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醫患溝通的認知及培養需求研究
技工院?!半p導師”學制技師培養模式初探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雙導師”隊伍建設研究
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的校企雙師團隊建設研究
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實踐與體會
科學利用實踐基地 搭建體驗平臺
論學生校外活動實踐基地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建構
“物流工程”領域職業資質認證中雙導師有效運行機制研究
土木專業學位碩士培養現狀與對策——以廣大為例
中外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比較與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