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繪本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2023-07-29 17:12張艷麗
成才之路 2023年21期
關鍵詞:語言教學語言能力繪本閱讀

張艷麗

摘要:繪本是一種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圖書,其畫面形象生動、文字簡單易懂、情節曲折有趣的特點非常符合3歲~6歲兒童的思維特點和語言發展特征。當前,繪本已成為非常重要的讀物,家長和幼兒教師都將其作為幼兒的啟蒙讀物之一。題材多樣、內容有趣、色彩明麗、圖文并茂的繪本能發展幼兒的想象力,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教師應認識到繪本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價值和作用,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以及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繪本運用于語言教學活動中,幫助幼兒逐步提高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實現對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培養。

關鍵詞:繪本閱讀;幼兒教育;語言教學;內涵;價值;語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21-0109-04

繪本是一種圖畫書,是一種以繪畫為主、附有少量文字的圖書,是將圖畫和語言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其內容貼近生活和現實,不僅包括有趣的故事,還蘊含通俗易懂的道理,非常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繪本運用到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不僅能培養幼兒的想象力,使他們學到科學知識,還能使他們明白為人處世的方法和道理,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因此,幼兒教師要抓住3歲~6歲幼兒語言發展這一關鍵期,充分挖掘和利用繪本的教育價值,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推動幼兒的良好發展。本文從繪本特征入手,對繪本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價值和具體運用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給廣大幼兒教師提供一些教學參考。

一、繪本的特征概述

對3歲~6歲的幼兒來說,看一幅色彩明麗的圖畫,遠比看文字更有吸引力。對幼兒教師來說,利用繪本開展語言教學活動,遠比利用單純的文本更有利。尤其是讓幼兒認識某些物品的時候,配上一些圖片來輔助教學,既能降低教學難度,又能豐富教學內容,還能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繪本適合運用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與其特征有著直接聯系。具體來說,繪本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繪本的題材具有生活性。繪本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無論是介紹地域風俗、動物習性,還是關于環境保護、人際交往的內容,都能給幼兒熟悉感和親切感,便于他們接受和理解。第二,繪本的創作手法體現了生命性特征。由于繪本的閱讀對象主要是兒童,創作者從兒童視角出發,賦予花草樹木、各種物品人的特性,使其具有生命力,體現真善美,表現互相關愛、和諧相處的美好場景。第三,繪本具有多元化的教育功能。通過閱讀繪本,幼兒不僅能學到一些科學知識,還能明白一些道理,這對他們良好品質的培養有積極作用。

二、繪本運用于幼兒園語言教學的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幼兒教育也在與時俱進,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在這一發展趨勢下,幼兒園傳統的語言教學模式的不足日益凸顯,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教學內容空泛,沒有真正落實教學要求。第二,教學方式單一,無法激發幼兒的語言學習興趣。第三,教師沒有結合實際生活開展語言教學。部分幼兒教師只是按部就班地教授教材中的內容,沒有將教學內容與幼兒的生活和認知相結合,導致幼兒對語言學習內容一知半解,不能正確地運用所學內容?;谝陨蠁栴},幼兒園語言教學需要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使語言教學的目標得以落實,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而繪本應用到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能有效幫助幼兒進行語言學習。幼兒可以通過繪本中的圖片理解文字內容,同時生動形象的圖片能夠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語言知識,進而促進他們語言能力的發展[1]。

三、繪本運用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的意義

1.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識字能力

將繪本運用于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對培養和提高幼兒的識字能力有積極作用。第一,繪本中有五彩繽紛的圖畫、有趣的故事、可愛的形象,這些都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他們想了解故事內容,因此會主動學習繪本中的文字。第二,繪本中各個語句的字數通常較少,文字表述較為簡練,不會給幼兒造成閱讀困難,而且經常出現固定的語句,能使幼兒在反復閱讀中加深記憶。第三,繪本中常常有多個角色,每個角色都有其名字或稱呼,這也是識字的資源。例如,繪本《白雪公主》中的角色有白雪公主、王后、魔鏡、獵人、七個小矮人、王子等,幼兒在認識不同角色的過程中,認識了更多的文字。

2.有助于豐富幼兒的語言系統

繪本由圖畫和文字組成,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這種形式與幼兒的認知能力、思維特點相符,能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將繪本內容轉化為動畫和聲音相結合的形式,以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語言學習不僅包括獲得語言知識,還包括鍛煉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幼兒教師在運用繪本開展語言教學時,可以先讓幼兒觀察圖片,然后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理解嘗試復述繪本內容。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能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還能夠培養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由此可見,將繪本運用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能夠對幼兒語言能力進行較為全面的培養,有助于豐富幼兒的語言系統。

3.有助于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

幼兒的年齡小,身體、智力、心理都處于發展階段,雖然語言表達能力不足,但求知欲望強烈,有較強的感知能力,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引入繪本,可以引發幼兒的深入思考,能培養他們解決問題和困難的能力,對幼兒的智力發展有促進作用[2]。例如,繪本《做內心強大的自己》講述的是一只小兔子面對被忽視、被誤解、被拒絕等不同困境而正確面對的故事。教師可借助這個故事,讓幼兒學會正確面對在生活中、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鍛煉他們處理問題的能力,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

4.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幼兒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會逐步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一方面,繪本中有大量的圖畫,這些圖畫比較精美,能給予幼兒美的熏陶。另一方面,繪本多樣表現形式能夠培養幼兒的審美表現力,如水粉畫、水彩畫、蠟筆畫、水墨畫、油畫等各種各樣的創作風格,可以構建幼兒的審美心理,促進幼兒系統感知美學藝術,推動幼兒審美行為的發生[3]。例如,繪本《小藍和小黃》的主角是藍色圓點和黃色圓點,不僅能讓幼兒認識簡單的形狀、顏色,還能讓幼兒體會簡單之美、真實之美,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四、繪本運用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的具體做法

1.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繪本

將繪本應用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要選擇合適的繪本。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對繪本的要求各不相同,教師應充分考慮幼兒的認知水平、生活經驗、知識積累、心理特點等,選擇恰當的繪本,這樣才能調動幼兒閱讀的主動性,才能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才能充分發揮繪本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作用。

例如,小班幼兒年齡小,理解能力有限,教師可選擇篇幅短小、文字表述淺顯、圖畫豐富、角色生動有趣的繪本。比如,《小熊寶寶》系列繪本就較為適合小班的語言教學。中班幼兒已經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比較傾向于介紹知識的閱讀素材,如關于介紹動物、植物,以及天氣和季節變化的繪本。因此,幼兒教師可為他們選擇一些具有連貫故事情節的繪本,如《好餓的毛毛蟲》《亂七八糟的變色龍》等,讓幼兒在故事中認識多彩的世界,了解更多科學知識和生活常識。大班的幼兒已經具備一定的社交能力、辨別能力,比較喜歡與社會相關的閱讀素材。因此,幼兒教師可為他們選擇一些篇幅較長的繪本,以滿足他們的求知需求,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2.制定科學合理的繪本閱讀教學目標

將繪本應用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在依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繪本的基礎上,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和幼兒發展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首先,教師要結合教學主題,將教學目標和繪本內容的教育價值相結合,使繪本教學起到促進幼兒發展的作用。例如,在母親節,教師可在語言閱讀教學中引入繪本《我的媽媽》,教學目標可以設置為:了解媽媽的愛好和工作,感受媽媽對自己的關愛,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其次,教師要結合日常觀察,對幼兒的發展需求和存在的不足進行仔細分析,據此設置繪本教學目標。例如,若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尚未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教師在教學繪本《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時可設置以下目標:讓幼兒模仿“我絕對不吃……”這一句式造句;教給幼兒翻閱繪本的方法;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有沒有挑食、偏食的情況,以及如何合理進餐。最后,教師要結合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對教學目標進行精準定位,以便更有效地發揮繪本的教育價值。例如,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中包括長短、高矮、遠近等概念,但幼兒不知道何為長、何為短,何為高、何為矮,何為遠、何為近,在理解繪本內容時會遇到困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設置以下教學目標:讓幼兒通過比較,理解表示空間和距離的概念;雖然愛不是可以用距離、空間來衡量的情感,但可以被感知,引導幼兒用自己熟悉的事物來形容愛、表達愛。

繪本運用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不僅僅是讓幼兒閱讀繪本,還應當注重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幼兒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的教學內容,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

3.營造適宜的繪本語言教學氛圍

幼兒的年齡小,好奇心強,學習意識、自主意識等還未形成,理解能力較為薄弱,在學習上對教師和外界的依賴性較強,尤其是在語言學習中,他們通常只能理解直接的語言表述,外界環境的影響作用更明顯。因此,要想借助繪本開展有效的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教師就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課堂上愉快地學習,促使他們對繪本內容有更準確、更深刻的理解,同時能夠體會到語言學習的樂趣。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營造良好的繪本語言教學活動氛圍。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給予幼兒更多的自主權,要鼓勵他們自主思考和理解。教師要提前研讀繪本,掌握幼兒自主閱讀中可能會遇到的難點,在課堂上要對幼兒難以理解的內容進行重點指導和解釋。這樣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在運用繪本《我媽媽》開展語言教學活動時,教師可先讓幼兒觀察圖畫并閱讀,了解繪本的大概內容,然后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媽媽。媽媽是幼兒最熟悉、最親近的人,他們樂意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媽媽,并且會有很多話要說。營造適宜的繪本語言教學氛圍,有助于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其次,教師可結合繪本的內容,利用各種教學技術和手段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幼兒主動參與到繪本閱讀中,降低他們的理解難度。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不僅能給予幼兒多方面的刺激,還能讓幼兒跟隨繪本情節的發展而產生情感變化,進而參與到語言訓練中。例如,在教學繪本《做內心強大的自己》時,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段與繪本內容有關的視頻,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幼兒獲得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刺激。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讓幼兒閱讀繪本,他們就能更深刻地體會繪本中小兔子面對各種困境時的茫然,以及通過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之后的興奮。在多媒體的幫助下,繪本的內容由靜態變為動態,并營造了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促使幼兒大膽開口、主動表達。

4.根據繪本形式開展多元化教學

首先,組織幼兒進行繪本講讀活動。繪本應用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要想側重于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就可以開展繪本講讀活動,也就是組織幼兒一起朗讀、講述、討論繪本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繪本中的畫面和文字,而且能夠關注繪本中的一些細節,如故事的轉折、角色的特點、環境描寫等。這既能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又能培養幼兒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其次,組織幼兒開展繪本仿編活動。幼兒都非常喜歡繪畫,而且他們在畫畫的過程中常常自言自語或相互交流。結合幼兒的這一特點,教師可組織他們在熟讀繪本的基礎上進行繪本仿編,也就是模仿原繪本的句式、結構、語言,嘗試創作新的繪本,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創造力。例如,在繪本《逃家小兔》中,小兔子和大兔子在對話過程中反復運用了“如果……就……”這個句式,教師可讓幼兒仿照這個句式來創編新的句子,借此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再如,教學繪本《好朋友》后,教師可讓幼兒畫一畫自己的好朋友,以及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參與的活動,讓幼兒講一講自己制作的繪本內容。最后,組織幼兒進行繪本劇表演活動。適合幼兒閱讀的繪本通常有鮮明的角色形象、有趣的故事情節、豐富的圖畫信息,教師可引導幼兒以繪本為基礎開展相應的表演活動。繪本劇表演以繪本閱讀為基礎,以幼兒游戲天性為出發點,以改編創作再現為途徑,綜合多種藝術手法以戲劇形式呈現[4]。在繪本劇的編演活動中,幼兒會在虛擬情境中重新建構自己的經驗世界,大膽展示自己,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表演能力,從而獲得多元發展。

五、繪本應用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應避免的問題

繪本以其簡練易懂的文字、優美生動的圖畫帶給幼兒很大的想象空間,非常適合作為幼兒語言教學活動的素材,而且很多幼兒教師已經借助繪本來開展語言教學活動。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幼兒教師應當避免以下問題的出現。

首先,教師對繪本完全照搬照用,而不對其中的文字和圖畫進行取舍。有少數幼兒教師在運用繪本開展語言教學活動時,只是將其看作傳統的看圖講故事,對繪本的運用流于表面,導致繪本的內容得不到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也忽視對幼兒創造能力的培養。其次,教學目標單一化。有部分幼兒教師常常把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作為繪本教學的唯一目的,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把讓幼兒了解繪本內容并復述出來作為主要目標,而忽視對幼兒語言創編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的培養。最后,固定化的提問方式。在繪本教學中,部分教師常常會采用一些固定的提問方式,這會阻礙幼兒思維的發展。第一種是回憶性提問,教師所提問題大多出現在講述后,局限在對前面學習內容的回憶。問題結果非常單調、統一,幼兒只會回憶繪本故事中的情景,答案千篇一律。第二種是關于繪本文字的提問,教師過于注重繪本中的文字的意思,把繪本學習的歸屬看作是讓幼兒認字,這就導致幼兒在讀文字時無暇顧及豐富的畫面,久而久之,幼兒對繪本圖畫中所包含的各種信息就會熟視無睹。

六、結語

綜上所述,繪本不但展示了一個包羅萬象的世界,包括自然、生活、地理、情感、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識,而且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是非常適合幼兒的閱讀素材,對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識字能力、語言邏輯、表達能力、交流能力、審美能力等都有積極作用。因此,幼兒教師應當深入挖掘繪本對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價值,并不斷探索開展繪本教學的有效方法,使繪本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和價值得以充分發揮,提高語言教學的效果,提升幼兒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向敏娜.繪本教學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教育,2020(34):111-112.

[2]楊慶平.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繪本運用實踐與反思[J].基礎教育論壇,2021(33):33-34.

[3]張海燕.繪本閱讀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作用[J].甘肅教育,2020(10):98.

[4]張亞妮,邵秀存.以繪本教學促進幼兒語言與思維協同發展[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35(05):27-30+56.

An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Picture Books in 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Zhang Yanli

(Tongwei County No.8 Kindergarten,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Tongwei 743300, China)

Abstract: A picture book is a type of book that is mainly composed of pictures and supplemented by text. Its vivid visuals, simple and easy to understand text, and interesting plot are very consistent with the thinking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aged 3-6. At present, picture books have become very important reading materials. Parents and Preschool teacher regard them as one of the childrens enlightenment reading materials. Picture books with diverse themes, interesting content, bright colors, and illustrations can develop childrens imagination, stimulate their reading interest, and cultivate their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Preschool teacher should recognize the value and role of picture books in 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select appropriate picture books to use in 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s well as teaching objectives, to help children gradually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 understanding ability, expression ability, and achieve effective training of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Key words: picturebook reading;earlychildhood education;languageteaching; connotation;value; languageability

猜你喜歡
語言教學語言能力繪本閱讀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
淺談西班牙語歌曲在教學中的運用
落實“兩個關注”,促使課堂評價走向有效
繪本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恰當有效地提問促進幼兒積極情感體驗的發展
孩子們與繪本的那些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