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絲綢宋錦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

2023-07-31 10:54王虹唐甜甜
美與時代·上 2023年5期
關鍵詞:宋錦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王虹 唐甜甜

摘? 要:蘇州宋錦與南京云錦、成都蜀錦并稱為中國三大名錦,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2006年蘇州宋錦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于2009年入選世界性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變化、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宋錦織造技藝正在逐漸式微。通過市場走訪調研、案例分析、文獻研究等方法,分析現階段宋錦發展存在的問題,并為宋錦的保護與傳承提出可行性方案,為新時代背景下蘇州宋錦藝術傳承與創新發展做出努力,也為其他類似傳統手工藝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蘇州非遺;宋錦;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系蘇州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應用對策類)“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絲綢宋錦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研究”(Y2022LX127)研究成果。

一、蘇州絲綢宋錦技藝與宋錦產品的現狀

(一)蘇州絲綢宋錦的歷史源流與發展歷程

談到蘇州絲綢宋錦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中國織錦。根據文獻記載,中國織錦起源于唐堯時期,在夏商時期初具規模,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當時的蜀郡(今成都)由于盛產美錦而聞名,到漢朝時蜀郡生產的織錦品種“蜀錦”已經著稱于全國,并延續至唐代;隨后,蜀錦的生產開始走出四川盆地,織錦的生產技術傳至中原,再通過唐代的技術革新,使織錦的品種進一步豐富;到宋代,以精美、輕薄著稱的“宋錦”開始盛行;到元代,以華麗、富貴為特色的御用織錦“云錦”脫穎而出,至此中國古代三大名錦全部發展成形[1]。如表1所示,展現了宋錦從北宋到現代生產機構的發展情況。

(二)蘇州絲綢宋錦的加工織造工藝與分類

1.宋錦的加工織造工藝

宋錦系指宋代發展起來的以經線和緯線同時顯花的,具有宋代藝術風格的織錦。元、明、清三朝以后所形成的以經面斜紋作地,緯面斜紋顯花的一種特色的錦又稱宋式錦、仿宋錦,但統稱宋錦[2]。宋錦的織物組織結構是以斜紋為主,地組織通常為2/1斜紋,紋組織通常為1/2斜紋[3]。

2.宋錦的類別及用途

宋錦以其結構、工藝、用料、織物厚薄及使用性能的不同,可分為重錦、細錦、匣錦和小錦四類,或將重錦和細錦歸為大錦而使其分為大錦、匣錦和小錦3類[4]。

重錦常以精練染色的蠶絲和捻金線或片金為緯線,經斜紋作地起各色緯花,其質地厚重、圖案精致、花色豐富、造型多變,常用于宮廷殿堂、室內的陳列,通常用于掛軸、壁毯、卷軸等。細錦的風格、組織、工藝與重錦相近,細錦圖案常以幾何紋為骨架,內填花卉、瑞草等紋樣,或八寶(古錢、方勝、琴、棋、書、畫等)、八仙(寶劍、扇子、柏枝、葫蘆、綠枝、笛子、荷花等)、八吉祥(花傘、寶壺、百結、法輪、雙魚、蓮花、海螺等)[5],通常用于服飾、高檔書畫以及貴重禮品的裝裱。

匣錦采用一兩組長拋梭織地紋、花紋,一組短拋梭來點綴,圖案常以滿地幾何紋為主,通常用于中檔書畫以及貴重禮品的裝裱。

小錦是以彩色精煉蠶絲為經線,以生絲為緯線,配以不同的色彩、花紋而交織形成的,多為平素或單層小提花織物,如萬字錦、月華錦。因其質地輕薄,通常用于裝裱如扇盒、銀器匣等的鑲邊。

(三)蘇州宋錦產品現狀分析

根據筆者調查,市面上銷售較多的宋錦產品大多為鼎盛絲綢公司的品牌“上久楷”生產的宋錦產品,其產品類目可分為圍巾、領帶、包、玩偶、掛件、居家服飾、床上用品等。蘇州博物館、藝術館也銷售少量宋錦產品,如掛件、書簽、杯墊等小物件(如表2)。

除市面上常見的產品外,還有很多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能觸及到的高級定制或國禮。如2007年,宋錦織造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錢小萍女士,受中國對外友協的委托,要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設計以吉祥物為圖案的宋錦郵票,這是郵票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嘗試(如圖4)。郵票的成功生產與應用標志著宋錦的創新可以突破傳統裝裱、服裝的觀念進行創新設計。又如2012年,上久楷品牌首創世界非遺宋錦的現代化生產,其創新產品先后在北京APEC會議、G20杭州峰會、阿斯塔納世博會、世乒賽等大型活動中出現,并且上久楷品牌積極尋求與曾鳳飛、邊惠中等知名設計師的合作,發布了多場私人訂制的服裝秀,為我國絲綢產業、非遺文化技藝的傳承和發展作出卓越貢獻。除此之外,上久楷品牌也與蘇州博物積極合作,舉辦相關展覽,為宋錦在蘇州的傳播發展與宣傳添磚加瓦(如表3)。

二、蘇州絲綢宋錦傳承與發展面臨的問題

隨著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審美價值的變化、產業結構的改變,宋錦的生產和銷售都面臨著巨大的沖擊。

(一)人力資源匱乏,傳承后繼乏力

蘇州絲綢宋錦面臨著和其他傳統行業類似的人力資源匱乏、缺乏傳承人的窘境。根據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網的官方資料,經筆者統計,截至2022年10月,蘇州宋錦共有國家級傳承人1人,江蘇省省級傳承人1人,蘇州市市級傳承人4人,共計6人(如表4)。且根據此網站提供的數據,唯一的蘇州宋錦織造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錢小萍女士已經83歲高齡,省級傳承人沈蕙女士58歲,市級傳承人王晨女士60歲,朱云秀女士61歲,朱艷女士40歲,沈芝嫻女士未查到個人資料,具體年齡不詳。由此可見,除去年齡不詳的沈芝嫻女士,5人中年齡大于80歲的1人,占比20%;年齡在55~80歲之間的3人,占比60%;年齡小于45歲的1人,占比20%。非遺傳承人在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占到了80%,年輕的傳承人較少。且目前從事宋錦這項傳統手工技藝的大對數為中老年人,更多年輕人喜歡潮流,從事傳統手工藝的人較少,蘇州現在的年輕人中很少有人知道蘇州宋錦,這就造成了現在傳承后繼乏力的狀況。

(二)宋錦產品缺乏創意,用途局限

根據相關調研(如表2),現代宋錦產品這多為服飾用品或裝飾類用品,根據其價格、款式與花型,其受眾多為中年女性或中年男士群體,相關產品缺乏年輕購買力,產品受眾面較窄。表2中圖1至圖3的三款包的包面面料圖案設計為設計師合作款,合作對象為法國LV前設計師Vincent,其花紋圖案不只是傳統宋錦圖案的再現,而是經過傳統圖案的提取變形與再設計進行的紡織品圖案再現,但其設計的花型圖案現代設計感不強,不能很好地融入年輕人群體。

但除去宋錦的圖案花型圖1至圖3外,很多產品都是傳統宋錦圖案的變體或是完全一致的拷貝,或者是仿照國外大牌的設計來進行產品設計,缺乏原創設計。圖5(a)為淘寶鍵入“宋錦”關鍵詞排名第一的絲巾產品,從該絲巾的圖案花型不難看出其與圖5(b)宋錦菱格四合如意錦花型一樣,此產品為傳統宋錦圖案的拷貝,且目前的宋錦產品仍以坯料這種初級制品為主,產品附加值低且利潤微薄,缺乏設計感與創意性。

圖6(a)與圖6(c)為上久楷品牌的絲巾產品,與之對比的是圖6(b)與圖6(d)的愛馬仕絲巾。從對比中可以看到,圖6(a)與圖6(b)的絲巾不管是構圖骨架結構、圖案造型還是色彩配色都是極其相似的,甚至連每一條絲帶中的裝飾圖案都是采用格紋、條紋等一模一樣的裝飾手法。而圖6(c)與圖6(d)的絲巾在構圖骨架上相對相似,采用左右包圍結構進行構圖,上久楷的絲巾構圖在包圍結構中中心“地”的面積更大,原圖愛馬仕的絲巾結構則中心與外圍都比較滿;在圖案素材的選擇上兩者都采用了羽毛和花卉造型的組合,花卉和羽毛的形態也極其類似。

(三)宋錦產品價格高昂、受眾較小,難以融入日常生活

如表2所示,宋錦產品除多數面積比較小的如杯墊、書簽、公仔玩偶等,其他面積較大的如床上用品、圍巾、領帶、包等價格都較為昂貴。床上用品六件套的價格高達36800元,用料較小的卡包售價也達到了688元,用料相對較大的錢包和拎包售價也高達3500元和13800元,價格堪比業內奢侈品品牌,售價非常高昂,不適合普通群體使用,較難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四)假冒低端產品較多,行業規范性有待加強

目前市面上我們看到的宋錦產品相對較少,且有很多是打著宋錦旗號,但不是宋錦的產品在市場上以次充好或是以假冒真。近年來,受高成本、低利潤、工人待遇低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生產宋錦的廠商越來越少,隨著絲綢行業的蕭條,也導致部分絲織廠停產、倒閉或采用質量較差的纖維進行宋錦生產,宋錦行業一片蕭條,原汁原味的高質量宋錦產品如今只能在故宮博物院、蘇州絲綢博物館和蘇州博物館中看到。給消費者造成了嚴重誤解,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嚴重影響了蘇州宋錦的品牌形象。

三、蘇州絲綢宋錦保護、傳承與發展的建議

蘇州宋錦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每一件優質的宋錦作品都包含著一代又一代宋錦人的智慧與汗水。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消費理念、審美意趣、生活方式、貿易方式以及產業環境等多種因素的變化,蘇州宋錦產業乃至整個絲綢行業迫切需要轉變生產經營模式,加強人才傳幫帶的培養,結合新思維新理念與高科技,推動宋錦產品創新創意發展。地方政府也應該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協助學校、企業、搭建科技、文旅深度融合的平臺,完善絲綢相關領域的行業政策規范,推動宋錦行業全產業鏈的均衡協調發展。

(一)強化宋錦人才傳幫帶培養

人才隊伍建設是科技創新的關鍵。習近平同志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盵6]

1.聚合宋錦方向學術集群,培養宋錦方向師資隊伍

蘇州絲綢博物館、蘇州博物館擁有許多機構所不具備的珍貴歷史資料,蘇州絲綢博物館有如錢小萍、沈惠、王晨等一批蘇州宋錦非遺傳承人,他們擁有高質量、多數量與最前沿的資料。首先,我們應聚合這些優勢,結合地方高校教師集群,鼓勵傳承人參與學校授課和教學科研工作,推動設立宋錦研究高校實驗室或工作室,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絲綢產業教育培訓。在此基礎上,利用優勢項目、工作室模式、教育培訓等方式,篩選合格導師,展開宋錦師資隊伍培養工作,建設培育完善的宋錦師資力量隊伍。

2.在地方高校、中小學中弘揚傳承絲綢技藝和文化

根據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民委《關于推進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3]2號)和《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2013第125號)相關規定,鼓勵和支持地方高校、職業院校將優秀的絲綢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納入專業課程教學體系[7][8]。蘇州擁有蘇州大學、蘇州科技大學、蘇州城市學院等多所本科院校,也有蘇州職業大學、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等一批職業類院校,蘇州在地高??梢越Y合地方優勢,利用紡織類、藝術類專業,建立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科或專業體系,開設絲綢類相關專業或者將絲綢類非遺傳統技藝與文化嵌入到相近的專業課程教學體系中,將絲綢類非遺傳統技藝和文化傳承發揚下去。如2017年浙江理工大學恢復了絲綢設計與工程本科專業招生,啟動了文化部、教育部批準立項的“織錦技藝傳承及創意設計研修班”,承辦了科技部主辦的“現代絲綢產品加工與創新設計技術”國際培訓班等與地方高校相對應的,蘇州地方政府應該鼓勵中小學在美術、音樂或是社團課程中增加絲綢類或非遺傳統技藝的相關課程內容,幫助更低齡段人群建立絲綢與絲綢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架構,增加中小學學生的相關文化輸入,提升相關文化興趣,起到弘揚絲綢文化的作用。當然,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本??飘厴I生投身到絲綢行業工作,傳承蘇州宋錦制造技藝。

(二)結合新思維與高科技,推動宋錦產品開發與創新設計

宋錦產品的開發創新可以是圖案上的創新、工藝上的創新亦或是科技上的創新。

1.豐富蘇州宋錦文化創意產品

根據前期調查不難發現,目前市面上的宋錦產品不僅普遍缺乏創意,且產品品類單一,不能滿足當今市場需求。日本著名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曾經說過:“傳統并非現代的對立面,而是現代的源泉”。因此在宋錦面料圖案創新設計中,除借鑒宋錦傳統經典的紋樣,龜背紋、四和如意紋等,還可在這些傳統紋樣骨架結構中,加入現代創新元素,來活化傳統紋樣。以下宋錦創新紋樣設計均為學生在筆者指導下完成。如圖7(a)所示,該生對宋錦紋樣結構進行提取后,結合具有現代裝飾性的裝飾紋樣并進行點線面的裝飾;在配色上,該生大膽采用在橙藍對比色系進行搭配,大大增加了畫面在現代性。又如圖7(b)所示,該生同樣以宋錦圖案為骨架,結合當下互聯網流行在表情包“菜狗”進行紋樣再設計,菜狗為最近流行的一種網絡用語,意為菜鳥,游戲之類玩得很菜,這樣的作品使設計作品在傳統中不失現代“?!钡娜の?。除了融合裝飾元素和流行元素,還可以在設計中添加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如圖7(c)所示,該生將中秋節的代表元素“玉兔”融合在畫面中,畫面配色采用明亮的黃色作為主色調,非常適合中秋佳節文創產品的開發與使用。我國處于經濟文化都高速發展的階段,如圖7(d)所示,該生將中國高速發展的鐵路與飛機元素有機融合于宋錦紋樣的骨架之中,高鐵采用類似“三兔藻井”的排列方式進行中心對稱式排列。

如圖7(e-h)為圖7(a-d)面料圖案的相關設計的創新創意產品,這些宋錦圖案可以應用于如絲巾、箱包部分面料、領帶、手袋等多種生活常見的用品上,也可以應用于鞋面裝飾、平板電腦或手機布面保護殼、扇面、書簽等一系列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用品上。通過大眾產品的創新與開發,可以讓宋錦為更多人所熟知,從而推動宋錦產品的發展。

在與高校師生合作的同時,相關推動單位還可以組織各級各類宋錦主題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向海內外相關從業人員、愛好者征集創意作品。

2.強化品牌IP,增強其與媒體的互融互通

隨著復古風潮和多媒體數字技術的發展,是蘇州宋錦傳承發展的一個好機遇,越來越多兼具傳統元素和現代時尚元素的產品備受年輕消費者的追捧,每個城市都著眼于各自的地域文化,進行相關品牌的創立。在此思潮下,蘇州宋錦也應該抓住機遇,強化品牌IP形象,并利用如微信公眾號、VR虛擬現實技術等數字化資源,以及如抖音、小紅書、快手等社交媒體平臺,加強宋錦文化與產品的推送,以數字媒體為為媒介,強化宋錦與現代數字媒體的聯系,以加強宋錦品牌宣傳與影響力。

3.提升非遺產品開發的資金政策支持

我國是絲綢大國但并不是絲綢強國,市面上的絲綢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政府應該從相關政策、資金方面對宋錦相關從業單位進行幫扶和政策傾斜,鼓勵這些企業進行高質量宋錦產品的研發與生產。

(三)結合文化旅游市場,宣傳發展蘇州宋錦

1.打造文旅小鎮

蘇州作為江南地區非物質文化較多的地區之一,如本文所述的宋錦制造技藝,還有如蘇繡、緙絲這樣的傳統記憶。蘇州的蘇繡在鎮湖的繡品街,每年接待國內外游客量在50萬人次左右。去年,刺繡工藝品銷售額超過了13億元。繡品街已成為集旅游、展覽、購物于一體的綜合性工藝美術旅游景區。2011年3月,繡品街還通過了全國特色商業街評審,成功晉級“國家隊”。又如浙江淳安縣發展蠶絲文化鄉村特色旅游線路,打造“復合型”蠶桑特色小鎮,如推出桑園體驗、桑果汁、絲綢書畫、蠶絲被等特色旅游產品,避免旅游景點內容同質化等。

作為蘇州的另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宋錦,現有蘇州吳江盛澤鼎盛絲綢有限公司的宋錦文化園與宋錦織造府等可以作為參觀展覽之地。蘇州宋錦也可以參考浙江淳安文旅發展模式,打造絲綢文化、宋錦織造技藝實物體驗、宋錦講解教學、宋錦創意特色旅游產品、虛擬現實數字互動體驗等相關項目,在小鎮中還可結合休閑度假、親子活動等相關配套體驗,以科技賦能,打造新型文化旅游小鎮集散地。

2.開發體驗、研學項目

除了吸引大眾進行體驗外,相關企事業單位可聯合蘇州市中小學乃至江蘇省中小學以及各大中專院校,組織感興趣的學生團體、師生團體或家庭團體進行研學項目體驗。根據不同年齡段的適配情況,組織不同體驗活動,以吸引更多青少年群體的加入。

3.舉辦文化節、宣傳周等活動

蘇州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從1997年開始就有“蘇州國際旅游節”“中國絲綢旅游節”等相關旅游類節日,從2018年開始,以建設“設計之城”、服務“產業之都”為核心使命,聚焦城市復興、產業創新、生活美學三大核心議題,創辦“蘇州國際設計周”。在此文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在蘇企業、博物館、絲綢協會、高校等可聯合舉辦如“宋錦文化節”“絲綢文化節”“創新創意絲綢設計周”等活動,并且在前期通過網絡媒體、平面媒體、電波媒體等方式進行活動宣傳,提升活動影響力與知名度,爭取辦成系列活動或周期性活動來擴大影響范圍,打造蘇州宋錦品牌文化,拓展國內外市場。

(四)加強政府保護扶持力度,完善行業規范與政策制度

蘇州政府致力于保護與傳承蘇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于2013年發布《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一方面,針對市面上宋錦產品抄襲橫行的狀況,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專利、商標等方式加大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既可以激發宋錦相關單位的創新創意熱情,也可以提高宋錦產品的質量。另一方面,政府應用好互聯網技術,建立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與相關企業的溝通,向相關企事業單位和公眾提供蘇州宋錦的實時資訊、行業信息、政策服務及個性化學習信息,并開辟咨詢建議信箱或熱線電話等,方便相關企事業單位和公眾與政府相關部門及時取得聯系,了解行業發展的訴求,提供意見或建議,推動蘇州宋錦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四、結語

蘇州宋錦和緙絲、漳緞、蘇繡等,都是我國千百年來文化發展的產物,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蘇州絲綢中的精品。在對蘇州宋錦的調研與分析中發現,宋錦的傳承保護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F如今,一些個人、團體、企事業單位等正致力于宋錦產品的開發與設計研究,但宋錦文化的廣泛傳播、宋錦手工藝傳承人的培養、宋錦產品走向大眾生活等多個方面仍存在不足,宋錦的發展需要人才、政策、科技等多個方面的協同合作。本文以多元化的方式對蘇州宋錦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提出相關可行性方案,相信蘇州絲綢宋錦在未來會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赳.中國古代三大名錦的品種梳理及美學特征分析[J].絲綢,2018(4):93-105.

[2]錢小萍.蜀錦、宋錦和云錦的特點剖析[J].絲綢,2015(5):1-6.

[3]繆浩,王國和.三大名錦的分析研究與宋錦的創新設計[J].現代絲綢科學與技術,2016(6):201-207.

[4]陳娟娟.清代宋錦[M].北京:故宮博物院院刊,1984:12-13.

[5]錢小萍.宋錦的研究與傳承[J].絲綢,2015(1):1-7.

[6]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19(002).

[7]高慧玲,秦瑩,李昶罕.“非遺”視角下的技藝傳承人培養與知識產權保護:以云南省為例[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5(1):30-33.

[8]龔春英,葉勇明.高校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教育的路徑研究[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1):107-110.

作者簡介:

王虹,碩士,蘇州城市學院(原蘇州大學文正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紡織品研究保護、紡織品圖案設計、方巾圖案設計。

唐甜甜,碩士,蘇州城市學院(原蘇州大學文正學院)講師。

編輯:雷雪

猜你喜歡
宋錦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非遺宋錦的傳承和創新
基于三維掃描技術的唐陵雕塑數字化保護研究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基于供給側改革理念的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我國數據新聞的傳統因素及創新策略
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態壁龕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
宋錦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裝飾藝術類宋錦產品的創意研究與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