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

2023-08-08 02:33張曉鳳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23年7期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張曉鳳

[摘 要]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求教師優化課堂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采用創新教學形式、創設生活情境、融入情感教育、開展趣味活動、實施分層教學、培養學習習慣、注重多元評價等策略,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增進學生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提升學生文學修養,樹立學習自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秉持新課程改革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

[關鍵詞] 新課程改革;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及時地更新授課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從而逐步提高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創新教學形式

教師應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一般是帶領學生朗讀,并引導學生對閱讀素材進行探究,再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從文本當中找出答案。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并不能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因此教師應對此種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使之能夠有助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例如,在教學《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引導學生將文本內容以演繹的方式呈現出來,使閱讀與表演結合起來。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認真閱讀文本,揣摩人物和情節,為課堂表演做好準備。這樣就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同時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二、創設生活情境

新課程改革注重對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的運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與人們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應通過創設生活情境,促進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創設生活情境,有助于學生掌握課程基礎知識,提高語用能力,進而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例如,在教學《找春天》這篇課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與作者共情,使之明白:作者通過對春天的描寫,表達了對春天的熱愛。在進行教學時,教師還應通過問題設置引導學生思考:“對于春天這個詞,能聯想到哪些場景?”這樣,教師就能引導學生通過文本閱讀來尋找答案。在文本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可帶領學生從室內走向室外,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通過生活情境,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內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融入情感教育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還應將情感教育融入其中,逐步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然而,教學慣性使得大部分教師至今仍更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對于學生的情感體驗有所忽視。在教學實踐中,學生與文本之間很難有情感共鳴,以致學生對文本只有表面上的理解,無法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課堂授課效果不佳。因此,教師應重視情感教育,設法增強學生對文本的情感體驗,引發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

例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文本所描繪的事件來體悟少年周恩來的情感,以此體會周恩來的遠大抱負和寬廣胸懷。那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指導學生閱讀文本,分析人物和事件,概括中心思想。如此,就能引發學生與文本的情感共鳴,樹立為祖國的繁榮和民族的復興而努力的遠大抱負。這個過程,也是一種共情訓練,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

四、開展趣味活動

小學生年紀較小,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這就要求教學過程必須具有趣味性。教師應以新課改為導向,開展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寓教于樂,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將相和》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組織情景表演比賽以增強課堂趣味性。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要扮演的角色,并自主組成多個表演小組。隨后,學生根據自己對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分組進行表演,教師和其他小組擔任評委,進行教師評價和小組互評。最后,根據最終得分選出最佳表演小組,并由最佳表演小組向全班分享揣摩人物心理、理解情節發展的方法。這樣,就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表達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梢?,教師設計并實施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五、實施分層教學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倡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個性化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分層教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習慣和思維能力等多方面的特點,以便設計有針對性的指導方案,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例如,《海上日出》這篇文章語言優美,適合學生朗讀感悟,是學生語言積累運用的良好素材。為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實施分層教學。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應注重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對文本進行解讀,并鼓勵他們嘗試記錄海上日出的整個過程;對學習能力尚可的學生,教師應注重增強他們的文本分析能力和情感體悟能力,激發他們的潛能;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應帶領他們從字詞入手,夯實基礎知識,逐步提升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六、培養學習習慣

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生逐步提升自身的文學修養。因此,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應指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督促學生每日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組織閱讀交流活動,鼓勵學生分享閱讀心得。

例如,在教學《火燒云》這篇課文時,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引導學生分析文本結構,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本中的細節描寫,增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教師還應組織學生對火燒云這一自然現象展開探討,促進學生閱讀交流習慣的養成。這樣,學生在表達自己觀點的過程中,就能逐步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七、注重多元評價

新課程改革倡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這就要求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評價。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教師應對學生各方面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和內心需求。只有基于學生學情做出的激勵性評價才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摒棄單調的結果性評價,設計多元化的評價方案,實施多主體、多對象的評價策略,構建多元、高效的評價體系。

綜上所述,教師應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實施小學語文教學,逐步提升課堂教學成效。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教學活動。因此,教師應秉持新課程改革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參考文獻

[1]莫福壽.探討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21(7):96-97.

[2]王春蘭.新課程改革下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2021(1):14-15.

[3]宋遠蓮.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轉變[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8):139.

[4]傅舒婷.芻議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J].山西青年,2020(11):148.

[5]胡瑩飛.淺談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轉變[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53-54.

[6]鄒曉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4):171.

[7]黃小燕.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小學語文如何做好情感教學[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9):243.

猜你喜歡
新課程改革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淺析新課改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創新當前中學體育創新教育模式
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活動組織研究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