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體美育在中職學校美育中的實踐探索

2023-08-15 12:04梁娟
廣西教育·B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實踐探索中職學校

【摘要】本文論述在中職學校開設形體美育課程的策略,提出優化課程目標、巧妙選擇教學方法及完善課程考核評價方式等具體做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形體姿態,旨在為中等職業學校形體美育課程教學改革和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形體美育 中職學校 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17-0103-03

形體美育是集體育、藝術、音樂、舞蹈與美育于一體的一門課程,被稱為“健”與“美”相結合的典范,具有動作美、人體美、音樂美等特征。學習形體美育課程,不僅能讓學生感受自然美、創造社會美、欣賞藝術美,而且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當今社會,人們對精神的需求和對美的追求愈發強烈,在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目標的職業教育改革中,形體普及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表現形式,其審美價值、素質教育價值備受關注,所以中職學校開設形體美育課程勢在必行。但由于中職學校形體美育課程長期不受重視,課程開設存在課程設置不規范、學生訓練積極性不高、課程教學目標不明確等問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影響學生美育發展。因此,本文從優化課程目標、巧選教學方法及完善課程考核評價方式等方面提出具體的實踐措施,以提高形體美育課程教學效果。

一、優化課程目標

在中職學校形體美育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優化課程目標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審美活動,以增強學生感受美、創造美、鑒賞美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從以下三個課程目標著手優化。

一是以人體美為目標。人體美目標要求掌握形體的基本姿態、基本步伐、基本動作、動作的組合和成套動作的完成等,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基本姿態,塑造良好的體形和內在氣質,并了解、掌握其練習內容、練習方法,實現人體美的教育目標。二是以藝術美為目標。藝術美目標要求學生了解、掌握形體動作與音樂節奏、旋律的關系,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和樂感。三是以精神美為目標。精神美目標要求培養學生不怕苦、持之以恒的思想品質,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寬容向善的人文精神。

二、巧妙選擇多種教學方法

教學屬于一種雙邊活動,教師在選擇形體美育課程教學方法的時候,需要綜合考慮教學內容的特點,為教學方法與學生學習需求相符提供保障。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將下述的教學方法運用于形體美育課程教學中,并取得明顯成效。

(一)示范講解

在形體美育課程中,形體訓練動作是中職生必須掌握的一種基本技能,這些動作技能以操作熟練、操作整合、模仿操作和定向操作等四個方面為主。教師在教學時應盡量做到親自示范,加深學生對形體訓練動作表現的理解。教師在具體講解時,應告訴學生每個動作的技巧、每個動作與其他動作的關系,并要求學生對這些動作進行整合、模仿,讓學生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感受身體協調的美。以《形體基本素質訓練》一課教學為例,學生要掌握腿部力量及柔韌性、腰部力量及柔韌性、胸部腹部力量的練習方法,每個部位練習姿勢和技巧均不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一一講解每個部位的練習方法,如在“腿部力量和柔韌性練習”教學時,教師向學生講述“跪坐壓腳背練習”“直角坐于地毯上,勾、繃腳面練習,挺胸收腹”“面對把桿雙手扶把,提踵、落踵練習”等內容,然后一一將這些動作示范演示,指導學生進行模仿練習,幫助學生正確做出相關動作。同時,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在一旁借助語言引導學生感受身體的協調性,促使學生能夠真實感受身體動作協調的美感。

(二)及時糾正

在日常訓練過程中,部分學生由于受到自身身體協調性因素的影響,無法通過模仿學習完整地做出整套動作,此時需要教師對其錯誤動作給予糾正,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動作技巧的認知和理解。該階段是學生學習整合操作技能的關鍵時期,學生有不協調、不連貫動作出現在所難免,教師發現學生的錯誤就及時進行糾正和示范演示,可以加快學生對形體訓練動作的正確理解,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熟練掌握,進而提高教學效果。以《形體基本素質訓練》一課的“腰部力量和柔韌性的練習”相關內容為例,在這一練習中,需要學生側臥在地毯上,做向前屈膝收腿、含胸,向后伸腿、展胸的練習,學生在做該練習時胸部動作容易出錯,此時教師需要及時給予糾正,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練習動作,從而有效改善學生的形體,讓學生充分感受形體美。

(三)情境教學

形體美育課程包括身體素質教育和思想感情教育兩個方面。在以往的教學中,中職生形體美育課重實操、輕審美的現象較為嚴重,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深刻領會形體美,通過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設計的主體,鼓勵學生形成角色認同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前,教師可采用多媒體、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借助微課、翻轉課堂等方式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從多個角度了解形體美育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與審美能力。此外,教師還可從互動小游戲入手,通過營造愉悅、輕松的教學氛圍,為課堂教學做好鋪墊。

如以《形體操》一課教學為例,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掌握形體操的正確動作并可連貫展示。中職生正處于好奇心和競爭意識都比較強的階段,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在課前先向學生播放形體操相關的比賽錄像,引導學生從聽覺、視覺上直觀感受形體操的美,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中,教師將提前準備好的動作解析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并鼓勵學生一邊觀看一邊模仿視頻中的動作,親身體驗在做形體操時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等,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深刻領會在形體練習中滲透美育的效果。又如,在教學《走姿與蹲姿禮儀》一課時,教師可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相關視頻——視頻中的小黃作為客房聯絡員,負責房間預訂和訂餐工作,她每次接聽客戶電話都非常熱情,該項工作完成得非常好。但小黃有一個“小蝦米”的綽號,因為她走路時常弓著背彎著腰。由于這一缺點導致小黃在年末晉升時未能成功。當視頻結束后,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一個人的走姿很重要嗎?大家互相討論,并說說如何才能做到規范的走姿呢?”以此引導學生進入到教學情境中,激發學生討論的熱情,讓學生對規范的走姿有深刻的理解。最后,在練習走姿時,教師還可以播放一些輕松愉快的音樂,緩解相對沉悶的氣氛,促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認真練習走姿,最終提高練習效果。

(四)鏡前練習

學生對形體訓練技能尚未完全掌握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在鏡子前進行練習,并在練習過程中仔細觀察自己的動作是否規范、是否標準,如果不規范、不標準,則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修正動作要領,以便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動作和技巧。以《站、走、坐、導向手勢及鞠躬禮的訓練》一課中的“站姿訓練”為例,教學目標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站姿、手位、腳位。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先向學生講解站姿、手位和腳位的基本要求和動作技巧,接著指導學生進行模仿練習。當學生掌握基本動作要領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在鏡子前進行站姿練習,讓學生利用鏡子觀察自己與其他同學站姿的區別,以此不斷修正自己的站姿,從而掌握典雅、優美的站姿。

三、完善課程考核評價方式

隨著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課程考核評價的重心逐漸從考試分數這一終結性評價向學生求知過程、師生互動過程等方面轉變。因此,在形體美育課程中,對學生的考核評價不僅要考慮其動作的完成程度和理論知識考試卷面分,而且要綜合評價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這樣才能促進教師分析并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在形體美育課堂上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多元化評價

對中等職業學校形體美育課程教學的考核評價可從以下三方面開展。第一,有效落實課程方案??疾檎n程方案的落實程度,以促進形體美育課程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有效提升學習效果,促使學生對形體美育有正確的理解。第二,師生互動。觀察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互動行為,重點觀察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第三,為了有效提高形體美育課程教學評價效果,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應采用量變與質變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充分發揮主體評價的優勢,進一步提高形體美育課程教學評價效果。通過上述三種方式對形體美育課程進行多元化考核與評價,不以成績為主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以更加認真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對待學習,有效促進形體美育課程教學的順利開展。以《走姿和蹲姿禮儀》一課教學為例,該課要求學生了解走姿是展現人動態美的重要形式,并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行走姿勢和規范的蹲姿。對該課程進行考核評價時,教師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進行全方面考核。如在導課部分,教師播放不同的走姿和蹲姿視頻,并將學生分成小組,要求學生討論各自對不同走姿和蹲姿的實際看法,隨后派代表上臺講述自己的觀點。在此過程中,教師可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進行評價,以此作為教師的日常評分依據。在課程教學結束后,教師可通過實踐考核與試卷考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進一步了解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行走、蹲下的技巧和姿勢,以此展示動態美。

(二)綜合性評價

教師在設計形體美育課程評價內容時,應采用多指標、多維度和多層次相結合的綜合性評價方式,以構建動態性評價、系統性評價指標體系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家長、教師和社會等多元化評價主體的積極作用??陀^、公正的中職形體美育課程教學評價,不僅能促進中職美育課程教學模式的革新,還能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滲透美育。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時,中職學校教師應在傳統評價的基礎上,重點評價學生的技術動作掌握情況、理論知識掌握情況、身體形態訓練情況等,為準確、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提供保障。例如,在《手勢禮儀》這一課的考核評價中,教師不僅要從基本的手勢禮儀動作進行評價,還要根據學生的專業開展針對性評價。如針對空中乘務專業的學生,教師可從不同場合遞接物品的禮儀動作進行考核評價,同時還可從理論知識方面進行考查,以此完成綜合性評價。

此外,教師在開展形體美育課程教學時,應采用課前、課中、課后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客觀分析和評價學生學習前后的變化,綜合使用多種評價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形體美育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推動中職學校形體美育課程改革和發展。以《形體美的評價》這一課為例,首先,教師提前布置預習任務,通過課堂提問、回答問題等方式考核學生的預習效果,以此作為評價指標之一;其次,本課內容中有關于影響形體美的因素,教師在教學這一內容時,可先展示相關圖片,隨后將學生分小組討論和練習,同時觀察學生課堂回答問題次數及答案的對錯等,以此作為其中一個考核評價指標;最后,課程教學結束后,教師可通過卷面考試、小論文撰寫、情景劇演繹等方式進行評價,以此獲得綜合性評價結果,并借助評價結果激勵學生認真學習,從而潛移默化地滲透美育,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形體美育課程的形體訓練中,美育和體育屬于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的關系。因此,在形體訓練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分析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有意識地將審美教育內容融入形體訓練課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此外,形體美育課程還能夠糾正學生的不良姿勢和形態,提升學生的內在氣質,達到提高形體訓練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目的,為學生今后的順利就業助一臂之力。

參考文獻

[1]蘇燕.中職學校形體訓練與教學途徑分析[J].新課程研究,2021(10).

[2]李黎.中職學校形體訓練教學淺談[J].青年時代,2019(4).

[3]張娜.高校舞蹈形體教學中體態美的訓練方法分析[J].山西青年,2019(24).

[4]林修婷.探析形體訓練課中音樂的選擇[J].黑河學院學報,2017(7).

[5]張翠竹.高職空乘專業芭蕾形體訓練探討[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

注:本文系2022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形體美育在中職學校美育中的研究與實踐”(GXZZJG2022A020)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梁娟(1975— ),廣西隆安人,研究生,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形體訓練、禮儀、餐飲服務與管理。

(責編 林 劍)

猜你喜歡
實踐探索中職學校
“微課程”轉化“數學后進生”的實踐探索
中職學校文明禮儀教育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實踐探索
新形勢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
淺談新時期煤礦員工教育培訓的實踐探索
德育工作淺談
利用微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研究
《機電傳動控制》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