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期刊在科研誠信建設中的角色與作為

2023-08-17 07:30馮婷
傳播與版權 2023年15期
關鍵詞:學術不端角色治理

馮婷

[摘要]科技期刊作為傳播學術成果、促進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應在科研誠信體系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文章從角色和作為兩個角度出發,探討科技期刊在科研誠信建設中的角色定位,即科研誠信的守門人、出版誠信制度的建立者和踐行者、學術規范的推廣者和教育引導者,并立足于這五個角色定位提出科技期刊推進科研誠信建設的舉措:科技期刊應完善期刊的內控制度建設,從制度層面為科技期刊出版誠信提供保障;科技期刊編輯要加強學習并提升專業技能,以提高應對學術不端的能力和水平;科技期刊要加強對學術規范的宣傳教育,勇擔教育引導之責,充分發揮在學術出版中的監督、預警和糾錯作用;科技期刊要與其他學術共同體進行交流協作,實現資源與信息的共建共享,進而推動學術不端的協同治理。

[關鍵詞]科研誠信;科技期刊;角色;作為;學術不端;治理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基礎。學術期刊是開展學術研究交流的重要平臺,是傳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陣地,是促進理論創新和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1],在科研誠信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來,連續發生多起我國學者在國際性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被集中撤稿的事件,不僅對我國科技界和出版界的國際聲譽造成了一定影響[2],而且破壞了學術生態,不利于我國科技創新的可持續發展。為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國家相關部門發布多項指導性文件,對推進科研誠信在工作機制、規范制度、教育引導、監督懲戒方面的建設做出部署,同時國家也愈加關注學術期刊發展,陸續出臺一系列有關學術期刊發展的配套政策及法律法規,并在這些文件中明確了學術期刊在科研誠信建設中的責任,強調學術期刊要積極投入科研誠信建設[3]。例如: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學術期刊應充分發揮在科研誠信建設中的作用,切實提高審稿質量,加強對學術論文的審核把關”[4];2021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強學術期刊作風學風建設,弘揚科學家精神,有效發揮學術期刊在學術質量、學術規范、學術倫理和科研誠信建設方面的引導把關作用”[1]。近年來,大量被媒體曝光的學術不端事件引發出版界的反思,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如何防治學術不端行為[5-6],探索期刊的出版倫理以及出版誠信建設[7-12]。作為科研誠信體系建設的重要參與者,科技期刊明確在科研誠信建設中的角色定位,探索如何在科研誠信建設中積極作為具有理論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因此,文章從角色和作為兩個角度出發,探討科技期刊在科研誠信建設中的角色定位,提出科技期刊推進科研誠信建設的舉措。

一、科技期刊在科研誠信建設中的角色定位

(一)科研誠信的守門人

科技期刊作為原創性科研成果的重要刊載陣地,在引領學術發展、促進學術交流與創新方面具有積極作用。論文是學術成果的重要展現形式,作者在論文撰寫及發表過程中堅守科研誠信是保障研究結果真實可靠的基礎,是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的前提。如果論文發表過程中存在數據造假、篡改等學術不端行為,不僅使研究結果失去真實性和可靠性,而且有可能對其他研究者造成誤導,不利于良好學術環境的構建。

學術成果借助學術期刊及其創建的媒體賬號向同行分享并向公眾廣泛傳播[13]。雖然科技期刊未被認定為科研誠信建設的責任主體[3],但是作為學術成果廣泛傳播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線,科技期刊有責任在編輯出版的全流程中嚴防學術不端行為,把住學術不端論文的發布關口,做好科研誠信的守門人。首先,科技期刊通過采取“三審三?!敝贫饶軌驈牟煌嵌葘W術論文進行全面審查,從而及時發現和糾正學術不端行為,有效避免學術不端論文的發表。其次,科技期刊編輯部依托專業的學術不端檢測系統對論文的科研誠信問題進行初步檢測。最后,科技期刊擁有高水平的編委和審稿專家,他們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儲備,能夠通過同行評審的方式對偽造的論文材料以及思想觀點剽竊、“洗稿式”抄襲、數據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進行審核把關,進而維護科研誠信。由此可見,科技期刊能夠通過多種途徑對學術不端行為進行審核把關,守護學術倫理,在科研誠信的協同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扮演科研誠信守門人的角色。

(二)出版誠信制度的建立者和踐行者

預防和治理學術不端行為是一項難以在短期內產生效果的系統工程,科技期刊需要完善制度設計,通過有力的制度執行實現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有效治理[8]??蒲姓\信制度建設是推動科研誠信建設的重要手段,科技期刊只有建立健全科研誠信制度,才能有效預防和懲治學術不端行為,促進學術界的健康發展??萍计诳趯W術不端行為審核、學術質量把關、學術成果傳播等多個環節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科研誠信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科技期刊要重視出版誠信制度建設和學術失信懲戒制度建設,以完善的制度作為保障,構建良好的學術環境。近年來,出版界不斷加強科研誠信制度建設:2019年5月29日,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發布我國首個針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行業標準—《學術出版規范 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CY/T 174—2019)》,旨在規范期刊學術出版行為,界定和判斷期刊學術不端行為,促進科研誠信建設;2019年9月25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組織編寫的《科技期刊出版倫理規范》正式發布,旨在通過完善科學研究自律規范助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2022年12月2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與約翰威立國際出版集團合著的《負責任署名—學術期刊論文作者署名指引》(藍皮書)中英文版同時發布,旨在為作者、編輯、出版機構、學術管理機構等相關主體提供詳盡、規范的署名指導;2022年12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學術論文編寫規則GB/T 7713.2—2022》發布,該標準提出撰寫和編排學術論文的基本要求和格式規范,以促進學術成果的交流和使用。另外,諸多科技期刊也制訂了出版誠信方面的規范制度,如制訂作者貢獻與署名規則,醫學期刊制訂倫理審查指南、臨床試驗批準聲明、知情同意規定等[9],通過制度建設強化期刊對作者、編輯、審稿專家等期刊出版參與者的行為約束。

出版誠信制度作為科研誠信制度的一部分,只有得到有效落實,才能發揮其規范科研行為、防范學術不端行為、保障學術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的作用??萍计诳浅霭嬲\信制度的實施主體,應嚴格執行出版行為的各項標準和要求,遵守出版誠信制度,依據制度規范出版活動的各個環節,以切斷問題稿件的傳播路徑,防范學術不端行為。一方面,科技期刊要在論文的審查中嚴格按照規范制度執行,如嚴格執行“三審三?!敝贫?,依據辦刊宗旨和收稿標準嚴格審查論文,對學術不端行為進行檢測,對出現的學術不端問題及時處理等;另一方面,科技期刊編輯要嚴格自律,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和出版倫理規范,杜絕編輯的學術不端行為。

由此可見,科技期刊不僅是出版誠信制度的建立者,也是出版誠信制度的踐行者。

(三)學術規范的推廣者和教育引導者

科技期刊不僅是學術研究的重要載體,也是學術規范重要的推廣者和教育引導者。其一,科技期刊以學術規范為指導,在稿件審理編校中要求作者遵守學術道德規范,如不抄襲、不造假、不篡改數據等,同時也要求作者遵守出版規范,如遵守引用規范、版權規定等,引導作者規范學術行為,確保發表的論文符合學術規范和出版規范。其二,科技期刊依托自身采編系統、官網、新媒體等平臺對科研誠信相關規范制度進行宣傳,通過召開學術會議、組織培訓和講座等方式開展科研誠信教育,普及學術規范常識,通過作者貢獻聲明、簽署作者誠信承諾書、規范標引基金、提示合理引用等手段督促作者規范學術行為。同時,科技期刊還可以通過開展學術誠信研究、組織學術規范培訓等方式,進行學術誠信教育,促進學術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學術研究人員的學術規范意識和學術誠信水平,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

二、科技期刊在科研誠信建設中的作為

科技期刊作為科研誠信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在守衛科研誠信和學術倫理的生命線方面大有可為[14],其應為我國的科研誠信體系建設、學術生態凈化做出應有的貢獻。文章將從完善期刊內控制度建設、提升編輯專業技能、加強宣傳教育、協同治理學術不端四個方面闡述科技期刊在科研誠信建設中的作為。

(一)完善期刊內控制度建設

制度建設是科技期刊出版誠信的基本保障,只有具有完備的制度,科技期刊在具體的實踐中才能有章可循、依規執行,指導相關實踐工作的開展[9]??萍计诳⑼晟频闹贫润w系,加強對稿件質量的控制和管理,確保稿件符合規范,不僅是科研誠信建設的重要舉措,而且能夠提高期刊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萍计诳瘧獜氖虑邦A防和事后處理兩個角度出發完善期刊內控制度建設。第一,完善內部編審制度??萍计诳瘧獓栏駡绦小叭龑徣!敝贫?,建立完善的內部審稿制度、同行評議制度,明確審稿流程和標準,從多個審稿環節加強對學術不端行為的審查,并對編輯和審稿人提出要求,科學評估論文的學術水平和創新性,確保審稿客觀公正。第二,建立崗位責任制度??萍计诳呢熑螎徫挥兄骶?、副主編、責任編輯、編務等,其應通過建立相關制度明確不同崗位的工作任務、工作流程、質量要求和職責,確保編輯出版工作高效、規范。第三,建立稿件規范性審查制度。首先,科技期刊應依據辦刊宗旨和期刊定位明確稿件遴選標準。其次,科技期刊應明確提出稿件在語言、格式、圖表等方面的要求,確保稿件符合規范。最后,科技期刊應在誠信聲明、作者署名、利益沖突、作者信息變更、資助信息、版權轉讓、保密審查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加強對稿件學術規范性的審查。第四,建立學術不端行為查處制度??萍计诳瘧朴唽W術不端行為認定標準,使編輯依規對稿件進行嚴格的審核,同時,科技期刊應規范學術不端行為調查及處理流程,確保調查處理規范、公開、透明,并建立相應的懲罰機制,對違反學術誠信規范的行為進行懲罰,從而維護學術生態。第五,建立問題稿件的糾錯及撤稿機制。糾錯及撤稿機制是學術期刊自我凈化和自我糾錯的有效途徑,表明了對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的態度[7]。對論文中未造成重大影響和嚴重后果的小錯誤,科技期刊應在紙刊及網絡出版平臺刊登勘誤說明,及時糾正差錯,避免錯誤信息傳播,保障學術研究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對主動發現和舉報后經查實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的論文,科技期刊要及時撤稿,最大限度地將學術不端行為的不良影響降至最低,一方面在紙刊刊登撤稿聲明,另一方面及時與論文收錄數據庫聯系,依規將學術不端論文下架。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科技期刊不宜將學術不端論文直接刪除,而是應通過標注“已撤稿” “已刪除”等標識在網絡傳播平臺留痕,并通過撤稿聲明公開撤稿原因,增強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公開性和透明性,同時將撤稿聲明與原文鏈接,增加學術不端行為的犯錯成本,進而維護學術生態。

(二)加強學習,提升專業技能

“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提高應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能力和水平,科技期刊需要先提升編輯的素養,加強其學術誠信和出版倫理意識。編輯作為科技期刊的守門人,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而且需要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和熱情,例如: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培訓以及業內學術交流活動,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關注國際國內的科研誠信發展動態、政策導向、變化趨勢,學習國內外最新的科研誠信標準和規范,提升辨別問題稿件的洞察力;積極加入出版倫理協會等科研誠信管理組織,學習國際出版倫理組織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措施。

(三)加強宣傳教育,勇擔教育引導之責

加強科研誠信教育,提高學者的學術素養,增強學者的自律意識是預防學術不端行為的有效途徑,科技期刊所具備的資源及軟件、硬件條件為科研誠信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7]??萍计诳粌H擁有網站、微信、微博等宣傳平臺,還擁有審稿專家交流群、編委交流群等學術社群以及特定的讀者群體和作者群體,具有天然的宣傳教育優勢。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通過投稿指南等引導作者遵守學術規范,通過學術誠信承諾書、作者貢獻聲明、倫理審批證明、基金證明材料等提示作者注意相關方面可能存在的學術不端行為,遏制一稿多投、重復發表、不當署名等行為;在稿件審理過程中與作者保持及時有效的溝通,對發現的學術不端行為及時糾正。另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通過自身采編系統、官網、新媒體等平臺以及學術社群對科研誠信相關規范制度進行廣泛的宣傳,向作者和讀者普及科研誠信知識和學術規范常識,還可以對違反科研誠信的典型案例進行通報和分析,對本刊發現的科研誠信問題公開通報,從而起到警示作用,加強作者的自我反思和道德約束,增強和提高作者和讀者的科研誠信意識和水平。

(四)多方聯合,協同治理學術不端

防范學術不端行為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和多個機構,且學術不端行為的表現形式復雜多樣,由單一機構進行治理往往具有局限性。因此,科技期刊有必要與其他學術共同體進行交流協作與信息共享,形成協同治理機制,進而實施有效的監管,增強治理效果。首先,科技期刊應加強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抵制和懲戒,主動對論文是否違背科研誠信進行調查,及時發現并嚴肅處理學術不端行為。其次,科技期刊作為舉報科研失信行為的主體之一,有義務配合有關單位開展調查,為資助機構、作者單位的學術不端行為認定提供技術支持以及可靠的線索和依據。最后,科技期刊有必要同研究單位、資助機構及監管機構建立學術失信人員數據庫,實現資源與信息共建共享,并促進各方的交流協作,加強監督管理,共同維護學術生態。

三、結語

科研誠信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科研工作者個人的研究活動以及外圍的整個科研組織管理、出版、傳播、教育、評價等,科研領域每個環節的學術共同體成員都有責任和義務推動科研誠信建設[13]。在這些學術共同體中,雖然科技期刊未被認定為科研誠信建設的責任主體,但是其在科研誠信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不應忽視,科技期刊作為科研誠信建設的重要參與者,應明確自身角色定位,擔當好科研誠信守門人的使命,履行好出版誠信制度的建立者和踐行者的職責,發揮好學術規范的推廣者和教育引導者的作用,通過完善期刊內控制度建設、提升編輯專業技能、加強宣傳教育、多方聯合協同治理學術不端等措施在科研誠信建設中積極作為,為我國科研誠信體系建設、學術生態環境凈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 科技部印發《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的通知[EB/OL].(2021-05-18)[2023-05-11]https://journals.xmu.edu.cn/download/xggf/guanyutuidongxueshuqikanfanrongfazhandeyijian.pdf.

[2]任勝利.“學術出版科研誠信及倫理規范”專題序[J].編輯出版,2021 (01):14.

[3]楊道濤.學術期刊在我國科研誠信建設中的責任與作為:基于政策法律法規文本的分析[J].中國編輯,2023(04):81-86.

[4]新華社.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EB/OL].(2018-05-30)[2023-05-11].http://www.gov.cn/zhengce/2018-05/30/content_5294886.htm.

[5]張俊彥,富群華.中文科技期刊應對學術不端來稿的案例分析及單刊實踐初探[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2(02):159-166.

[6]胡金富.學術期刊防治學術不端行為的策略及啟示:以《圖書情報工作》為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2(10):1371-1377.

[7]孫娟,何麗,宋勇剛,等.學術期刊在科研誠信建設中的作用與實施路徑[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1(02):153-157.

[8]孫開慶.學術期刊的倫理道德風險及防控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2(20):31-36.

[9]肖玥,翁彥琴,王治.科技期刊出版誠信建設現狀評估及發展建議[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2(06):795-805.

[10]肖玥,翁彥琴.我國科技期刊出版誠信評估體系初探[J].編輯學報,2022(03):254-261.

[11]侯興宇.科技期刊在科研誠信協同治理中的作用[J].編輯學報,2021 (01):15-18.

[12]杜焱,鄧履翔,張光,等.高校學術期刊編輯在高??蒲姓\信體系建設中的角色與功能[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1(08):975-982.

[13]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技期刊出版倫理規范[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

[14]朱邦芬.中國科技期刊要守衛科研誠信和學術倫理的生命線[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9(01):2-5.

猜你喜歡
學術不端角色治理
學術不端行為防范機制的構建
《冰雪奇緣》開啟迪士尼劇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資源開發與智力資本提升的關系探析
淺析網絡輿情治理
農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師的角色與使命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高職教育類期刊學術不端問題的成因及對策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