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優”

2023-08-17 22:03葉小文
人民論壇 2023年14期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人為本

葉小文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以人為本 以和為貴 以心為要

【中圖分類號】G120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雹購臍v史長河來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淀、形成、磨練和傳承是一個不斷創造和創新的過程,其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今天,我們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要因應時代的發展變化、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而與時俱進、與時俱豐。這就需要從當代的視角去審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究竟“優”在何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對內涵極為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如何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挖掘其“優”,展示其“秀”?可立足于三條主要脈絡:“以人為本”的文化底色、“以和為貴”的天下大道、“以心為要”的常青之路。

“以人為本”的文化底色

無論什么文化的核心價值觀,都要回答一個文化底蘊的問題,即以什么為“本”?答案無非三選其一,以人為本,以神為本,抑或以物為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底色和文化底蘊就是一以貫之地貫徹以人為本。其要點有三個:“仁”者“人”也,人是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天人合一,仁者愛人;“仁”者“德”也,“仁德,禮也”,圍繞“禮”的立與用及其仁德教化,而非圍繞神的崇敬和說教,這是支撐世代中國人基本信仰的基礎;“德”者“得”也,從孝慈、孝悌到孝忠的“修齊治平”,從“以人為本”到“以民為本”的踐履實踐,擴展為“仁民”“仁政”的一套以人本主義為核心的綱常倫理秩序和國家社會制度。這三個方面歸結起來,就是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種“見素抱樸”的人文主義的文化底色和文化底蘊,是一以貫之、一脈相承的,是不斷生發、生生不息的,是與時俱進、與時俱豐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雹跒槭裁礆v史上與中華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轉易,或失其獨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國能以其自創之文化綿其獨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巋然獨存,又行將偉大復興?這是因為其文化底色永不褪色,文化底蘊厚實厚植,可以“春風吹又生”,總能重建豐厚的精神家園,維系強大的精神支撐。中華文化之外的文化當然各有所長,應該各美其美,但其多是“以神為本”,尤以人數眾多的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教文化為是。而中華文化始終堅持“以人為本”。

可以說,今天全球的現代化進程是以數百年前的一次深刻文明轉型——文藝復興運動為基礎的,而文藝復興運動的旨歸是“以人為本”,把人從神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把生產力從封建社會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但不幸的是,隨著資本主義的膨脹,又走到了另一頭,變成了“以資(本)為本”,把人類帶向“以物為本”的錯誤道路。文藝復興運動雖然極大地解放了“人”,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文藝復興運動使“人”從神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但也出現了人被物化、異化的現象。

正在現代化進程中不斷邁進的人們,必然會發現和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底蘊。正如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說過的:“避免人類自殺之路,在這點上現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準備的,是2000年來培育了獨特思維方法的中華民族?!雹刍氐健耙陨駷楸尽薄耙晕餅楸尽睕]有出路,只能探索“以人為本”的新路。當前,人類文明的交匯已走到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人類危機呼喚人本主義在否定之否定意義上的繼承和發揚。新時代對人本主義的呼喚,不僅需要對傳統人本精神的繼承與吸收,發揚其積極成果,還要革故鼎新。西方近代人本主義多強調作為個體的自由與權利,尊重人的本能欲望,雖然催生了迅猛發展的經濟,但也造就了大為膨脹的個人。面對第一次文藝復興遺留下來的膨脹了的個人,新的文明復興要建造和諧的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既要求鞏固第一次文藝復興人本主義的積極成果,又要求對其過分的運用有所克制。

胡適先生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就預見:“緩慢地、平靜地、然而明白無誤地,中國的文藝復興正在變成一種現實。這一復興的結晶看起來似乎使人覺得帶著西方色彩。但剝開它的表層,你就可以看出,構成這個結晶的材料,在本質上正是那個飽經風雨侵蝕而可以看得更為明白透徹的中國根底——正是那個因為接觸新世界的科學、民主、文明而復活起來的人文主義與理智主義的中國?!雹芪迩Ф嗄甑闹腥A文明積淀著厚重的人文主義理念和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資源。中華文明雖是工業文明的遲到者,但始終保持著“天人合一”的智慧和本色。當代中國大力貫徹“以人為本”,順應時代、借鑒創新、改革開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話語體系中,在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的實踐中,廣泛、深刻地凸顯了“新人文主義”??梢郧宄乜吹剑菏澜鐨v史的發展方向與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已經交匯在一起。保障人類可持續生存和發展,需要中國發揮作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肩負著推進一場新的文明復興的時代使命。

以色列歷史學家、作家尤瓦爾·赫拉利認為:“人文主義長期崇拜人類的生命、情感及欲望,于是人文主義文明希望讓人有最長的生命、最大的幸福、最強的力量,也就不足為奇?!薄盀榱藢崿F這種人文主義夢想,將會出現新的后人文主義(post-humanist)??萍?,從根本上顛覆人文主義?!薄拔磥?,人類將面臨著三大問題: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斷處理數據的過程;意識與智能的分離;擁有大數據積累的外部環境將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這三大問題,以及如何采取應對措施,將直接影響著人類未來的發展?!雹莸还茉趺凑f,正因為未來眼花繚亂,立足于我們的“底色”才更彌足珍貴。

“以和為貴”的天下大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決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決定了中國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念與政治體制強加于人,決定了中國堅持合作、不搞對抗,決不搞‘黨同伐異的小圈子?!雹蕖昂汀笔侵袊鴼v史文化的特征向量,是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維基礎。英國哲學家羅素在《中國問題》一書中寫道:“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為需要。這些品質中我認為和氣是第一位的?!边@種品質“若能夠被全世界采納,地球上肯定比現在有更多的歡樂祥和”。⑦

中華傳統文化的儒釋道三家,以一個“和”字相通。道教認為,道的屬性是“和”?!叭f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當利益沖突、矛盾糾紛時,不妨彼此體諒、委曲求全,就能開闊胸襟,以德報怨。佛教提出“理事圓融,事事無礙”,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儒家認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以“和而不同”為主線,儒學追求的“和”是以“和”對“多”集散成大,是以“和”制“合”平衡互補,是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中華文明歷來崇尚“以和為貴”?!昂汀钡木?,是一種承認、一種尊重、一種感恩、一種圓融?!昂汀钡奶刭|,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異、共生共長?!昂汀钡耐緩?,是以對話求理解,和睦相處;以共識求團結,和衷共濟;以包容求和諧,和諧發展?!昂汀钡姆绞?,是一分為二基礎上的合二為一,和而不同基礎上的求同存異,良性競爭基礎上的奮進創新,我為人人基礎上的人人為我?!昂汀钡恼軐W,是“會通”,既有包容,更有擇優;既有融合,更有貫通;既有繼承,更有創新,是一以貫之、食而化之、從善如流、美而趨之?!昂汀钡募丫?,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拔迳惠x,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和而不同乃萬物之道。

和而不同,基于事物的差異性和多樣性,是造就整體性和共同性、產生新東西的力量?!叭诵奈┪?,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睂⒉煌臇|西加以調和并使之平衡,才能致“和”而“共同”?!肮餐迸c“同”的內涵有所區別,“共同”是多因素的“和”的化合,而“同”只是單一事物的疊加。只有和而不同,才能萬物并育、大道并行。

“以心為要”的常青之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雹嘣谥腥A傳統文化的儒釋道三家中,“釋”即佛教文化,是由外傳入并經中國化而與“儒”“道”兩家相輔相成、相通相融的。佛教強調“明心見性”,“應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妙法,沉靜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忍辱,卑下自心;應以禪定,清凈自心;應以智慧,明利自心;應以平等,廣博自心;應以無所畏,明照自心”。這一“以心為要”之說,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充分吸納。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至宋以降,被徹底中國化即儒學化。佛教各宗派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間日益相互調和,形成了宋明理學。儒學作為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學說、理事理論。尤其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成為儒學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點。陽明心學是堅韌內心定力之學,有利于滋養民族心靈,塑造、增長和構建人生乃至民族之大氣象、大智慧和大境界。

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之一是“心即理”?!吧碇髟妆闶切??!薄靶耐鉄o物”是要突出“以心為要”,并不是主觀唯心主義,若不用“心”去認知和感受“物”,那“物”便和你“同歸于寂”(并不是不存在,只是物的價值和意義沒有體現出來)。馬克思曾說過,“只有音樂才能激起人的音樂感;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同時,“只是由于屬于人的本質的客觀地展開的豐富性,主體的、屬人的感性的豐富性,即感受音樂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簡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快樂和確證自己是屬人的本質力量的感覺,才或者發展起來,或者產生出來”。⑨可以說,陽明學說的最大本質就是揭示人的一種價值存在,獲得這種價值存在后,人生就具有了價值支撐。陽明心學就是“煉心”的學問。王陽明要傳達一條真理: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在個人層面上,讓每個人找到內心的光明,打破生命的桎梏,確定人生的格局,獲得行動的智慧。在族群層面上,讓大家反思歷史,追慕先賢,從善如流,固守良知,獲得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力量。

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之二是“知行合一”?!爸切械闹饕?,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與行互相聯系、互相包含、本來一體。王陽明說:“若是知行本體,即是良知良能”,要以“良知良能”克服“心魔”,“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近代歷史學家錢穆曾把王陽明的《傳習錄》歸為“中國人所必讀的書”之一,他說:“陽明講學,偏重實行,事上磨練,是其著精神處?!睂O中山先生指出:“日本的舊文明皆由中國傳入,五十年前維新諸豪杰,沉醉于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秉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知行合一”,要求黨員干部既要加強理論學習,走在前列;又要結合實踐,干在實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落腳點在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學懂弄通做實,落腳點在做實。要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道理,堅持知行合一、真抓實干,做實干家?!雹?/p>

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之三是“致良知”?!胺蛐闹倔w,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靈覺,所謂良知也”,“良知”是貫通天人、貫通體用的概念?!爸铝贾?,如何“致”?“人人心中都有孔仲尼”,“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圣賢”。最高的自由,是人自身道德選擇的自由。此“良知”之說,實乃王陽明長年累月積累、歷經千辛萬苦后的大徹大悟。王陽明說:“某與此良知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著得知容易,把做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處,負此之爾?!彼^“實落用處”,就是“事上練”,這顯然并不是唯心主義的主張。

“心即理”,講心之定力;“事上練”,講心增定力;“致良知”,講心聚定力??v觀陽明心學,皆是確立、凝聚、強大、堅韌內心之定力。王陽明講了一輩子心學,千言萬語,臨終匯集一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睆恼軐W上講,其是解決思維主體和存在客體的同一性和差異性的基本問題;從實用上講,其是指向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長青之路。

總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以人為本”的文化底色、“以和為貴”的天下大道、“以心為要”的常青之路,來自儒釋道三家的相融相通。儒、釋、道可謂中華傳統文化的三根支柱。儒學以“禮”和“仁”為核心,重點解決人和社會的關系問題。道學以“道”和“德”為核心,重點解決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佛學以“心性”為核心,重點解決人的主觀能動性問題。于是,便有了“儒以治國,佛以治心,道以治身”之說。以三根支柱為基礎,孕育化生出“兩幢文化大廈”:一為“和”字號大廈,一為“心”字號大廈?!昂汀弊痔柎髲B管著“天下大道”,“心”字號大廈指明“長青之路”。三根支柱已屬過去,其孕育化生的“兩幢文化大廈”卻向著未來。三根支柱中難免含有當“推陳”之糟粕,“兩幢文化大廈”中則孕育可“出新”之精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正是由此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作者為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史文化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注釋】

①②⑥⑧《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 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人民日報》,2023年6月3日。

③[日]池田大作、[英]阿·湯因比著,荀春生、朱繼征、陳國梁譯:《展望21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1997年。

④[美]格里德著、魯齊譯:《胡適與中國的文藝復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⑤[以色列]尤瓦爾·諾亞·赫拉利著、林俊宏譯:《未來簡史:從智人到智神》,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5年。

⑦[英]羅素著:《中國問題(英文版)》,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

⑨[德]卡爾·馬克思著、劉丕坤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⑩《習近平: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 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人民日報》,2019年3月2日。

責編/孫渴 美編/宋揚

猜你喜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人為本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徑探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精細化淺析
語文教學應“以人為本”
對憲法沿革的幾點思考
以人為本理念在幼兒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