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政策性銀行資金管理的現狀及改進措施

2023-08-19 11:47唐昕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宜春市分行
品牌研究 2023年24期
關鍵詞:政策性資金銀行

文/唐昕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宜春市分行)

資金管理是保證銀行順利運作的根本,同時也是深化銀行內部經營機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就目前現有的資金管理理論文獻內容來看,多以商業銀行為研究中心,面向政策性銀行的還較少。本文對相關內容的分析,以政策性銀行資金管理為出發點,參考借鑒現有理論,旨在協助政策性銀行進一步構建實用性更強的資金管理體系,提高銀行資金管理質量。同時從銀行實務資金管理角度出發,能更好地發現資金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切實提高資金管理質量。

一、資金管理基本內容介紹

資金是一個企業、機構實現持續發展的關鍵,是應用于社會再生產、用于創造新價值,并增加社會剩余產品價值的媒介價值,多以貨幣形式表現。而資金管理,就是對資金來源和資金的使用等進行計劃、控制以及監督、考核等系列工作的總稱,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根據資金狀態,資金管理可劃分為固定資金管理、流動資金管理以及專項資金管理三大類。

資金管理是連接起各部門的紐帶與鏈條,它能夠使得資金效益最大化,具體來看,資金管理的重要性表現在如下來給你方面:

(1)有效的資金管理能夠直接提高資金利用率??茖W合理的資金運用,能夠保證經濟主體的資金活躍度,使得企業始終保持一定的資金留存量,即滿足經濟主體當下的資金需求,在科學籌劃下,還能夠發揮閑置資金的利用價值,以取得理想的經濟效益。

(2)加強資金管理可規范經濟行為,實現健康、持續發展。有效的資金管理離不開動態監督,而實行監督就能有效地規范人員,尤其是財務人員行為,避免發生不正當現象,如挪用、舞弊等,保證資金運動的合法化、流程化。此外,高效率的資金管理能夠持續吸收資金,形成規模效應,進而擴大經濟主體的影響力,加快資產聚集。

二、政策性銀行與商業銀行的本質區別

政策性銀行與商業銀行都是金融機構的一種,在整個國民經濟活動中,都發揮著中樞神經作用,同時在經濟職能中互補,但是二者也存在較明顯的本質區別,主要如下:

(1)經營目的不同,任務內容不同。政策性銀行的作用在于輔助經濟發展,不以營利為目的,主打??顚S?,旨在貫徹國家政策意圖,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而商業銀行的主要目的是盈利,是通過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企業法人。

(2)經營方式不同。政策性銀行由國家出資成立,所以其在經營運轉中由國家相關部門領導管理,而大部分的商業銀行都是股份制形式成立,其業務也都是自主經營,不體現政策價值,相關政府部門對其管理約束力不高。

(3)融資渠道不同,資本金不一樣。政策性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國家信用,向社會發行的由政府擔保的政策性金融債券以及在國外發行的債券等,而商業銀行則主要以吸收存款為主,這是其主要的資金來源[1]。

三、政策性銀行資金管理現狀

銀行這一金融機構在我國由來已久,但在資金運作模式創新速度不斷加快、金融產品爭先涌現的市場環境下,尤其是政策性銀行,其資金管理問題愈發明顯,在競爭激烈的同業環境中成長空間狹小。以下也從這一角度出發,簡述其資金管理現狀中存在的明顯問題。

(一)資金營運渠道不夠多元

在政策性銀行運行中,其資金的主要來源渠道是依靠國家信用,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發行的政策性金融債券等。但整體來看,其資金營運渠道顯然不夠多元。其一,資金來源單一性明顯。受銀行性質所限,其業務種類與業務模式不過新穎,且尚未開展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很難實現資產配置最大化。與其他大型商業銀行相比,其資金來源渠道狹窄,其生存空間被產品豐富、資金充裕的商業銀行擠占得越來越小。其二,銀行缺乏推陳出新的魄力,產品創新能力有待提升。政策性銀行不以營利為目的,且部分利息來源有國家補貼;因此普遍缺乏競爭、創新意識,沒有將自身的資源與優勢最大化,滯后市場變化與客戶需求,再加上市場上同質化產品越來越多,政策性銀行的資金營運略顯單薄。

(二)資金管理方式較為落后

現有的資金管理方法與政策性銀行的發展要求并不匹配,過于陳舊,且約束性不強,在實務操作上多以人員經驗為主。一方面,銀行資金管理手段未更新。得益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諸多應用在資金管理上的信息技術不斷涌現,但銀行對其應用并不充分,一是因為資金管理方式的革新是“牽一發動全身”的工作,二是因為銀行人員已經習慣于現有的工作模式,對新型理念、新型工作模式等積極性不強,直接降低了銀行的資金管理質量。另一方面,政策性銀行的授權管理不到位,自主決策權較低。因為政策性銀行肩負著平衡社會經濟、促進多部門發展的重要責任,其在資金管理上的決策權限較小,大部分需要尋求上級同意,降低了政策性銀行資金管理的靈活性、靈敏性,可能會失去發展機會或遭遇風險危機,都不利于保障國有資金安全[2]。

(三)資金風險管理體系不全

政策性銀行面對的資金風險不如商業銀行風險系數高,但并不意味著其不存在資金風險,考慮到政策性銀行的“政策性質”,因此其整體的資金風險意識較差,相應的風險管理體系、制度等建設也不夠完善。首先,銀行對資金風險的預警能力較差。雖然銀行每日都在監測數據變動,但其監測指標過于單一,未全面反映資金情況,無法充分預測可能存在風險的節點,也就未設置行之有效的風險預案,事前風險籌劃工作明顯缺失。其次,風險監測不徹底。上述提到,政策性銀行對現代資金管理系統的應用不到位,尤其是跨行資金流動,存在監控死角,給銀行預留了潛在的風險隱患。

(四)資金管理現狀問題原因簡析

通過對銀行資金管理現狀問題的分析,發現引起這些問題發生的原因可總結為如下幾點:

(1)綜合型的高端資金管理人才缺失。政策性銀行的資金管理難度大、要求高,需要相關從業人員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同時對政策變化、市場變化等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較強的判斷力。但目前銀行的資金管理人員中,高素質、復合性管理型人才并不多。從其知識體系結構來看,大多掌握一定的銀行基礎知識,但對資金管理方面的專精度不高,不利于銀行資金管理質量的提升。同時,從長期發展角度來看,銀行的資金管理已不再是單純的資金計劃工作,被賦予了更多的定義,與銀行的業務活動等產生了更深的交融,單靠資金計劃部門很難實現高質量的資金管理。

(2)銀行的國有性質體現較為明顯,具有國有企業的通病,即流程線長、協調度低、決策層多、信息傳遞質量被不斷弱化。銀行內部結構復雜,資金跨度大,管理角度包括總行、分行以及支行,而業務角度包括前臺、中臺以及后臺,很難形成資金管理的統一口徑。此外,銀行有相應的政策保護,不以營利為目的,甚至認為,即便資金管理效益偏低,主管部門也不會問責,久而久之形成了惡性循環,資金管理質量無法有效提升。

(3)銀行內部管理制度復雜,諸多監管體系、部門等機械化明顯。銀行的很多內部設置都是按照相關要求執行的,但不同區域對銀行的需求不同,完全按照上級要求的監管體系進行崗位、職責等的設置,銀行現有人員數量、質量等不滿足,甚至出現管理人員多,而管理對象少的現象,缺乏因地制宜的靈活變通,也不利于銀行資金管理質量的提升[3]。

四、政策性銀行資金管理改進措施

針對政策性銀行資金管理中存在的資金管理方式落后、資金管理風險體系未建設等問題,結合其他優秀銀行的經驗與教訓,從擴寬營運渠道、引入現代化的資金管理信息系統以及健全資金風險管理體系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具體闡述如下。

(一)積極拓寬資金營運渠道

政策性銀行相對商業銀行來說,本就存在天然的競爭劣勢,再加上金融產品的新舊替換速度越來越快,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銀行需在保留傳統營運渠道的同時,在政策允許范圍內,進一步擴寬資金營運渠道,不僅能提升資金收益,還能有效分散資金風險。

第一,穩步提升銀行的資產質量與發展水平。積極盤活并消化不良資產,改善銀行各類資金指標,在資金風險可控、政策許可的情況下新增其他債券投資、信托產品投資等,保證各項經營活動順利開展,提高銀行的資金運營效益。

第二,密切關注國家各類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市場行情和同業變化等,及時調整銀行的經濟政策,保持最佳資產結構,合理平衡資金風險與收益,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以及流動性風險等扼殺在搖籃里。

第三,積極開發同業資源,充分利用政策性銀行的優勢作用,加強與區域內金融機構的聯系溝通,與之開展業務合作,從而拓寬銀行業務經營范圍,打破區域局限性,繼而提升其市場的知名度,實現合作共贏[4]。

(二)構建現代資金管理系統

除了資金營運計劃上的籌謀外,銀行還要積極應用現代資金管理系統,縮短與先進銀行間的距離,盡快形成與自身深度契合、且使用有效的資金管理型系統。銀行需據實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將頭寸管理、業務交易、投資管理、資金風險管理等有計劃、有步驟地轉移至線上,將大量傳統手工作業轉變成計算機自動操作,以實現:

(1)自動化賬務處理。主要包括頭寸管理、風險管理以及會計核算與金融數據收集分析的自動化,打開資金管理信息系統與銀行其他信息系統間的接口,實現數據共享,準確監測資金流入流出動向,及時彌補資金缺口,避免出現資金鏈斷裂等風險。同時在線上統一核算情況下,其會計核算質量與效率也有了極大的提升,還可進行橫向與縱向間的各項數據對比,更直觀地發現銀行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調整。

(2)電子化處理。主要包括:授信準入管理、業務操作全流程等方面。在資金管理信息系統上插入授信管理模塊,啟用授信準入管理,能夠提高業務操作效率,減少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也利于業務后續的動態跟蹤與評估。此外,利用電子審批取代紙質審批,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信息的對稱性,避免信息在傳遞過程中質量逐漸削弱,提高整個業務操作流程的透明度。

(三)健全資金風險管理體系

政策性銀行在資金管理上同樣存在諸多風險,資金風險已經成為金融監管的核心內容,因此銀行必須加強資金風險管理,主動培養資金風險管理文化氛圍,強調銀行對資金風險預測的準確性與敏感性,以確保資金安全。

第一,制定資金風險偏好框架與指標體系,通過個人風險自查(銀行全員需根據銀行要求以及行業監管和國家法規等的具體要求如實履行職責,明確各工作步驟與操作流程規范)、項目風險管理(強調部門間的協調配合,不同業務的資金傳導鏈也不同,需結合業務做好盡職調查工作,對資金風險進行二次把關)、資金風險回看與稽核(即堅持動靜結合、自我監督與獨立監督結合等,在資金風險管理周期結束后,對其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回顧稽核),以此形成資金風險全面防范體系。

第二,建立健全的資金風險預警機制。根據銀行的戰略規劃確定風險偏好,結合日常資金運維的指標與運行狀態的關聯情況,通過分析與篩選,建立紅黃橙三道防線,根據資金風險的危害程度對其進行分類,如較低、中等、較高、極高,并設計風險預案,構建銀行資金風險數據庫,在預測到資金風險時,能夠第一時間采取防范措施,轉移風險或將風險威脅最小化。同時,在資金風險管理周期結束后,也要做好風險復盤,形成事前、事中與事后的全過程風險管控[5]。

(四)銀行資金管理改進其他措施

除了上述提到的資金管理優化外,銀行還可從如下方面為資金管理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首先,強調銀行全范圍內的資金管理意識,正確認識到資金管理的重要價值。對政策性銀行來說,強化資金管理理念,端正資金管理態度,是實現銀行資金高質量管理的基礎。資金計劃部門需牽頭制定溝通機制,并定期或不定期召開資金管理會議,分析銀行存貸情況和資金運用情況,了解資金實際需求與運營狀況,根據不同部門工作內容將資金管理職責任務下發下去,還可將資金管理效益與相關人員的薪酬績效結合,以此調動其參與資金管理的積極性,確保資金管理質量。

其次,強調銀行人才隊伍培養。優質的資金管理計劃與資金管理制度等最終都要落實到具體的人身上,政策性銀行未來發展規劃中必須包括建設專業化人才隊伍內容,致力于提升資金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一方面,做好人才內部孵化工作。目前銀行的大部分資金管理人員都懂一定的資金管理原理,但并未在該方面實現縱深發展,銀行可選擇綜合能力強的資金管理人員進行培訓,致力于提升其資金管理能力,進而由點到面,達到提升資金管理質量的目的。另一方面,做好人才外部引進工作。政策性銀行在人才招聘上有著較嚴苛的要求,銀行需結合當下資金管理需求,明確資金管理人才類型,給定標準,打開招聘渠道,積極從社會或高校等渠道吸收能力強、成長空間大的人才,并做好這部分人員的持續培訓,從源頭上提高資金管理質量。

最后,提高銀行對資金管理相關政策、法規的敏感性,實時關注政策走向。近些年,有關政策性銀行的資金政策不斷變化,對銀行的監管力度也在不斷加強,在現代金融背景下,銀行更好積極主動地了解貨幣政策等內容,致力于提升銀行的市場敏感度與政策敏感性,提高資金動態管理的前瞻性與預判力,并與政府、同業間保持良好溝通,合理進行風險規避與轉移。

五、結束語

綜上,政策性銀行的資金管理不僅關系到其自身的發展,更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穩定與市場繁榮程度,通過本文對政策性銀行資金管理相關內容的分析,發現其在資金管理方式以及資金風險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如資金管理方式落后、資金風險管理體系不健全等,結合筆者工作經驗,參考優秀銀行做法,也從如下方面提出了優化建議:拓寬銀行營運資金渠道、更新銀行資金管理辦法、健全資金風險管理體系以及培養高端型人才。盡管本文就政策性銀行資金管理提出了相應看法,但不同銀行間規模不同、發展狀態不同,其策略實施的價值反饋并不固定,因此政策性銀行必須結合實際情況,構建出一套適配度高的資金管理體系,同時筆者未來會持續加強對該方面內容的學習,力求提出更具實踐價值的優化建議,幫助政策性銀行更好地提升資金管理質量,跟上經濟市場發展步伐,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職能作用。

猜你喜歡
政策性資金銀行
山西首個政策性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收入保險落地
2022-2024 年廣東省政策性漁業保險
羅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體系批判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到拥貧獾摹巴零y行”
“存夢銀行”破產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