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群文閱讀能力

2023-08-19 02:51徐曉琴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3年7期
關鍵詞: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摘 要:群文閱讀教學是貼合小學生語文學科發展需求、助力學生塑造高雅文學審美素養、助推閱讀量與質量提高的有效方式。但在實際教學中,不乏課堂缺乏重點、學生缺乏興趣等問題,阻礙群文教學發揮自身作用?;诖苏撌?,文章以優化小學生群文閱讀能力為目的,結合統編中高年級教學案例,從投放材料的選擇、閱讀方法的普及和課后活動的開展三個維度出發,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優化群文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19-0083-03

群文閱讀旨在引領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展開課堂探究,甄選多篇結構化閱讀材料,在獨立課程中以集體閱讀的方式達成閱讀共識,對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與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群文閱讀教學在語文學科中的教育價值

(一)提升閱讀素養

群文閱讀主要作用于小學閱讀課程中,通過多語篇滲透和對比,激活學生閱讀思維,助推學生閱讀思考向深度學習延伸。學生能通過群文閱讀豐富閱讀經驗,掌握閱讀方法,拓展思維。群文閱讀教學是小學生閱讀素養提升的內驅力[1]。

(二)落實課程標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币I學生展開群文閱讀,不僅能在閱讀中落實獨立課堂教學目標,還能滿足《課程標準》中學生課外閱讀量要求[2]。

(三)培養閱讀愛好

群文閱讀涉及豐富的內容情節,能拓寬學生閱讀視野,使學生在豐富的閱讀題材中找到喜愛的閱讀方向,進而培養積極的閱讀情感,助力閱讀愛好的形成[3]。

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現存問題分析

(一)教師缺乏統領意識

教師缺乏統領意識,是影響群文閱讀質量的根本原因。部分教師在設計群文課堂結構時未能平衡群文教學與課文教學的比重,導致課堂存在喧賓奪主現象。此外,教師在選擇議題和群文材料時,缺少統領意識和理念,致使課堂閱讀的探究方向難以聚合,群文之間關聯性較弱。

(二)學生缺乏探究興趣

學生閱讀興趣的匱乏將影響群文教學的最終質量。語篇題材的枯燥性、課堂活動的扁平化均是阻礙學生閱讀興趣萌生的制約因素。學生閱讀興趣低落,會導致其對群文的探索止步于課堂,影響課后閱讀量的積累與自主閱讀行為的頻率[4]。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群文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投放優質群文材料,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在群文教學的前期準備環節,教師可以將設計重點放在群文議題和群文材料兩個方面。教師可以結合教材課文的教學目標確立群文議題,使議題與課堂教學緊密關聯,讓學生的閱讀思維在合理范圍內活躍、發散。在議題確立后,教師可以圍繞議題展開對群文材料的選擇。教師一方面需重視群文閱讀材料的質量,利用優質語篇使學生形成高雅的文學審美意識,確定閱讀鑒賞標準。另一方面,教師需注意群文立意、拓展的豐富性,使群文材料在符合基本議題調性的同時分化出風格、語言、結構、內涵差異,使群文閱讀和而不同,給學生新奇、豐富的閱讀體驗[5]。

以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蟋蟀的住宅》為例,本課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作品,詳細描述了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與選擇。課文旨在借助語篇閱讀讓學生體會用生動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手法,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探索、觀察興趣。教師可結合教學目標發散思維,確立議題為“觀察昆蟲”,在議題的范圍內找到《昆蟲器官》《一只瓢蟲的奇幻漂流之旅》《金字塔尖的蟻后》三篇優質閱讀材料內容均指向同一個議題——“觀察昆蟲的生活,找到昆蟲的特征”。其中,《昆蟲器官》將多個昆蟲的口器做對比,從口器的發育差異解釋昆蟲的不同習性;《瓢蟲》立足一只小蟲的視角展開對大自然的探索,語言生動詼諧,富有想象力;《蟻后》則與課文存在異曲同工之妙,圍繞“蟻后”——一只小蟲的生命歷程展開描寫,使學生認識立體、豐富的蟻后形象。三篇文章各有側重,使學生在閱讀中易于產生興趣。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結合議題投放適合的閱讀材料,能有效激發學生的群文探究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普及高效閱讀方法,提升學生探究效率

1.讀寫教學,以批注練筆梳理閱讀思考

方法的掌控是提升學生閱讀素養、優化群文閱讀質量的助推器。要想使群文材料切實發揮教育效益,教師需要注重閱讀方法的滲透,使學生借助群文閱讀之便,立足宏觀角度探究高效閱讀方法,掌握多語篇類型的閱讀思維,見微知著地豐富閱讀經驗,提升閱讀效率。在此理念指導下,學生能逐步脫離教師的幫扶,自主展開閱讀思考。教師可以借助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梳理學生閱讀思維路徑,使學生攻克閱讀思維不集中、閱讀容易走神、缺乏信息整理能力等難關,提升群文閱讀效率。常見的讀寫結合教學方法包括批注式教學、筆記式教學、思維導圖教學、課堂練筆訓練等。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需求靈活使用,以寫助讀,使學生將閱讀思維可視化[6]。

以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千年夢圓在今朝》為例,本課教學重點為讓學生借助語篇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艱苦發展歷程,掌握中華民族千年圓夢的緣起和經過,對中國航天工作者表現出來的奉獻、堅強、探索精神品質進行深刻感知。從語篇內容來解讀,本課為描述航天故事的科普類文章。教師可以找到其他描述航天故事的優秀科普類文章,如《景海鵬:我想再上一次天》《兩彈元勛鄧稼先(節選)》《奔赴同一個月亮》。教師可以通過精講一篇閱讀的方式啟迪學生由點及面地掌握一類文章的閱讀方法。對此,教師安排課堂教學結構如下:精講課文,以思維導圖形式提取本課內容框架,啟發學生圍繞科學性、思想性和藝術性三個維度,探究科普類文章的賞析方法;然后,教師為學生發放拓展閱讀材料,讓學生按順序閱讀并嘗試利用思維導圖提取文章框架,借助批注式閱讀法整理閱讀思路,記錄靈感關鍵詞。學生在閱讀后,與教師進行問答、賞析互動。這個過程可以使教師從學生的閱讀回饋中了解他們對本課知識的掌握程度。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將讀寫結合教學法作為課堂閱讀的基本方法,旨在引領學生運用高效閱讀法解讀課文,自主掌握高效閱讀方法,獲取閱讀經驗。詳略得當的教學布局使課堂教學主次分明,邏輯清晰。教師借助讀寫教學法展開課堂教學,有助于學生對閱讀思維的整理和對閱讀方法的掌握,群文閱讀教學質量也得以顯著提高。

2.讀說教學,以合作探究促進深度閱讀

除普及基本閱讀方法外,拓展閱讀深度,引領學生閱讀思維縱向拓展,也是提高群文閱讀質量,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有效教學路徑。教師可以運用讀說結合的教學方法,借助問題、任務搭建課堂支架,引導學生閱讀思維逐步向更深層次展開探索。教師還可以創設合作探究、話題互動、小組辯論等趣味讀說教學機制,使學生從讀與說的過程中萌生表達樂趣,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使學生積極投入話題討論,產生高質量閱讀思考經驗[7]。

以統編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少年中國說(節選)》為例,本課教學主旨圍繞“民族主義”展開,旨在讓學生結合歷史分析狹隘民族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了解1840年后愛國有志青年探索救國路的艱難歷程,使學生受愛國精神感召,以推動國家建設與發展為己任,承擔少年責任,樹立崇高的報國理念,培養濃烈的家國情懷。教師可以利用革命烈士林覺民的《與妻書》和描寫周恩來總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兩篇文章進行群文拓展。在課堂上,教師可將學生編成若干小組,讓他們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以下問題:“如何理解‘梁啟超曰:惡,是何言!中的‘惡的含義?”“幾篇閱讀的共同點有哪些?試選擇任一角度展開對比分析?!薄敖Y合課文說一說,少年何以報國?以何報國?”第一個問題考查學生對課文內涵的深度解讀情況;第二個問題鍛煉學生分析語篇異同,把握群文閱讀要點的能力;第三個問題具有開放性和爭議性,有利于學生在闡釋觀點的過程中辯論,在觀點碰撞中激發思維靈感。學生在小組中活躍探討,話題思考也會逐漸深入。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將讀說教學作為引領學生深度思考,提高群文閱讀質量的主要教學方式。教師采取辯論、小組合作探究等方法展開讀說教學,能幫助學生借助口語表達抒發個人閱讀見解,在他人的發言中提取關鍵要素,豐富個人閱讀經驗。

(三)組織課后拓展活動,增強群文探究效果

群文閱讀的一個重要教育目標在于培養學生課后閱讀的愛好,使學生自覺提高閱讀量,養成良好閱讀習慣。課堂時長與承載力有限,要達到此教育目的,教師需著眼于課下,采用多樣的方法鼓勵學生展開課外閱讀,使學生從群文閱讀教學中獲得啟發,自主尋找閱讀方向,提升閱讀素養。組織閱讀活動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師可以設計拓展任務,滲透群文助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完成查閱資料、甄選優質群文篇目、對比閱讀、深度賞析的過程,形成群文助學思路。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集體閱讀活動,以打卡、小測、學習項目、讀后感、趣味賽事等活動形式引領學生進行長時間的規律性閱讀。學生能在高頻率的群文閱讀拓展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方法的引領、情感的萌生和習慣的養成能有效提高群文閱讀教學質量,為學生發展帶來長遠效益[8]。

以統編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猴王出世》為例,本單元教學內容節選自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中的經典片段,是西游記故事的起源章節。單元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通過課堂的深度探究感受古代章回體小說與現代文語法之間的差異,引導學生掌握古代白話文小說解讀方法,初步培養學生對四大名著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將群文閱讀延伸至課下,將當月設為“西游月”,請學生歷時一個月展開小組合作閱讀,在月末的讀書報告會上展示小組閱讀成果。課后閱讀時,教師可為學生設計打卡表格和趣味《西游記》常識題目,激勵學生推進閱讀進度。教師還可以不定期向學生分享有關《西游記》的優質選段解析文章和書評,使學生了解中國神話體系和宗教體系之間的關系,透過故事的表象解讀作者深意。在讀書報告會上,學生可以沿著不同的閱讀脈絡展開成果匯報。有的小組將八十一難的具體內容進行獨立分析,制成解釋表格,將閱讀中的要點以歸納概括的方式總結出來;有的小組著重研究西游記中出現的神仙系統,包括下界歷劫、構成八十一難的神仙,分析神仙在取經路上的作用和意義。有的學生對一路出現的妖魔鬼怪最感興趣,創作PPT為大家展示生動的妖怪群像,分析不同妖怪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點。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將多個閱讀活動編織成一個完整的大型閱讀活動,集競賽、展示、賞析于一體。在該學習活動中,學生不僅能夠經歷完整的材料收集、深度閱讀、合作交流過程,還能從當月群文閱讀中獲得深刻的自主閱讀體悟。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若要使群文閱讀教學切實發揮長遠教育效益,教師就需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與優化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在課前環節,教師可以立足教材和《課程標準》,設計貼合課堂需求的群文議題和材料;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借助讀寫結合、讀說結合的方式深化學生對群文閱讀的理解;在課后環節,教師可以借助學習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增強群文教學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重視群文教學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比例,使群文教學為教學目標服務,切忌喧賓奪主、舍本逐末。

參考文獻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途徑研

究[C]//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年會論文集(下).[出版者不詳],2021:1320-1322.

申佳艷.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2):

109-110.

李娜.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之我見[J].青海教育,2021(11):34.

張娟.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考試周刊,2021(81):57-59.

韋慧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文本特征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9):171-172.

林金定.淺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通過群文閱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措施[J].考試周刊,2021

(70):37-39.

呂晶.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4):12-13.

稅紅艷.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策

略[J].學周刊,2021(10):121-122.

作者簡介:徐曉琴(1980.5-),女,甘肅武威人,

任教于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西苑實驗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巧用單元課文整合有效實施群文閱讀
享受群文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