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英語閱讀課程資源開發的現狀、意義及原則

2023-08-19 07:09花擎尹闞如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1期
關鍵詞:三新高中英語改革

花擎 尹闞如

摘要:“三新”改革即新時期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叭隆备母锏耐菩袠酥局F階段高中育人方式的重大轉變,給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語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僅有的教材資源不能順應新形勢下的教學需要,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素養要求。開發英語閱讀課程資源有助于完善課程資源體系,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契合線上線下混合學習環境,實現減負增效目標,以及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等。期待廣大高中英語教師能積極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促進英語教學效益的全面提升及學生核心素養的充分發展。

關鍵詞:“三新”改革? 高中英語? 閱讀課程資源

引言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斷發展的當今世界,英語作為一門通用語言,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今,英語已經成為我國普通高中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

近年來,“三新”教育改革在全國各地有序推進?!叭隆备母飿酥局F階段高中育人方式的重大轉變,給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推動“三新”改革的落實,需要構建與之匹配的新的學科教育教學策略及課程資源體系。

隨著時代的發展,課程資源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叭隆苯逃母锉尘跋?,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受到高度重視?!镀胀ǜ咧姓n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要求統籌各方力量,創設課程實施條件和環境,開發課程實施所需的資源。2021年,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意見》,要求各級相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著力推進線上資源建設、網絡平臺運行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則明確建議各地各校將各種優質的英語學習軟件和網站、英文報刊等與教學有關的信息和資料都融入課程資源體系,建立學科課程資源庫,推動課程資源在更大范圍內的共享和應用。

一、閱讀資源開發現狀

為了解師生對英語閱讀課程資源的實際需求,筆者帶領課題研究團隊對安徽省內9市18所高中的125名英語教師及375名學生,就閱讀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相關問題,進行了分組訪談及問卷調查。調查發現,各校普遍重視英語課程資源建設,注重開發校本教材,彌補教材語料不足的問題。93.6%的受訪教師及89.3%的受訪學生都表達了現有的課程資源不能滿足他們日常教學的需要。大多數受訪教師還反饋了高中英語閱讀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上的困難和障礙,主要歸納為:精選素材難,即很難找到適合的語言素材;改編處理難,即找到語言素材后囿于主客觀條件很難對不適合的素養進行改編處理;便捷使用難,即編成的材料印發給學生需要很大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很難施行。

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筆者梳理出以下幾點:(1)課程資源練習化。很多教師狹隘理解課程資源,把輔導資料和練習題當作課程資源,使得課程資源失去應該富有的活力。課程資源不回避考試,也可以對接考試,但是課程資源不唯考試馬首是瞻。我們可以設計對接考試的習題,但是習題本身不是目的。(2)課程資源碎片化。很多英語教師工作量很大,又沒有教研團隊支撐,即使想開發課程資源也是有心無力,課程資源開發斷斷續續,偶爾為之,沒有發揮出課程資源的優勢。課程資源的生命是系統性,在系統性框架下開發的課程資源有內在的邏輯線索,即圍繞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進行,提高學生的素養與能力是開發課程資源的最終目的。(3)課程資源狹隘化。多數老師把課程等同于教材,開發課程資源就是開發校本教材,使得課程資源失去豐富性。課程資源的類型應是多樣的,文字(包括群文、非連續性文本)、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等都是課程資源的類型;讀、寫、視、聽都是學生學習課程資源的手段。(4)課程資源經驗化。很多老師在使用課程資源時,往往關注的是教材上說了什么,試卷上考了什么,基于教學經驗選擇和使用練習。課程資源開發應該遵循課程理論和語言理論,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比如,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語類理論就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基于語類開展課程資源開發,能讓學生掌握某個語類的基本結構、語言特點和詞匯范圍,學生不僅能讀懂這個語類的材料,還會創造出這個語類的語篇,滿足特定的交際需求。

二、資源開發的意義

(一)有利于課程資源建設

新課程改革要求積極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盡管新教材相較舊教材在語料內容上更為鮮活,但教材的開發需要一定的周期,且受到篇幅限制,教材只能在有限的容量中涵蓋實際交際情境中必需的語言結構和要素。但是相關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完某一主題語境下的語篇后,還需要閱讀至少五篇與之相關主題的語篇,才可深化理解。故新教材內容和容量在一定程度上仍滯后于時代的發展與學生的需求。因此,構建內容上緊跟時事,語言上鮮活地道的高中閱讀課程資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教科書的局限和不足,滿足課程資源體系建設的需要。

(二)有利于核心素養提升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考查時,我們一般著重考查學生對各種題材和體裁語篇的理解程度,兼顧考查學生運用學習策略從閱讀材料中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優化學生對語篇的理解,不僅要提升他們對單詞和句子的理解,還要發展他們語篇能力,引導他們關注語篇模式和文本結構,進而對語篇做出整體認知和判斷。

有別于“以師為本”的課堂,“三新”改革倡導把學習主動權歸還學生,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情感體驗中更好地學習英語。高中是學習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教師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立足單元主題語境,利用閱讀課程資源材料,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及探究性學習活動,有助于學生獲取知識、豐富經驗、發展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因此,開發高中英語閱讀課程資源有利于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能夠幫助學生探索未知世界,在有效閱讀中實現綜合語言能力的提升和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有利于減負增效目標的達成

《課標》要求高中英語課程設計要立足實際,合理控制難度,設置多樣化課程方式,構建分層分類、動態多樣的課程體系,做到因材施教,實現減負增效。減負不是減少學習內容,而是讓學生在更少的時間內學習到更核心的知識,這就需要老師對學習材料進行優化重組。教師自主開發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地道的語言閱讀素材,讓學生在實踐中接觸豐富的語料,進行有效的閱讀,從而在接觸中內化、在內化中提高。教師教法有效,學生學法有效,在雙向互動中,通過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與閱讀課程資源延伸,立足共性,尊重個性,實現減負增效。

(四)有利于混合環境學習

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傳統課堂面臨著諸多挑戰,經歷著巨大變革。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今天,高質量的教育必然處于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混合環境?;旌檄h境學習是一種結合網絡在線學習和線下真實課堂教學的新的學習模式。它彌補了傳統線下課堂教學的局限和不足,延伸了學習時空,豐富了學習資源,提升了學習效果。利用高中英語閱讀課程資源庫,提供主題豐富、內容鮮活的多模態閱讀課程資源,能夠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和動機投入,最終促進學習效益的提升。

以混合環境下的英語學習為例,一方面,學生可以利用手機App終端,深入學習豐富地道的英語閱讀材料,不斷拓展知識認知,內化語言知識,在學習社區內獲取幫助,并在線解決相關學習問題;另一方面,學生可以立足線下課堂,在教師指導下積極參加課堂分組學習活動,掌握相關知識,提高語言能力,提升合作意識。

(五)有利于教師專業成長

一線教師無疑是貫徹和落實“三新”教育改革的最重要力量。教師的專業成長對于改革的順利實施意義重大。高中英語教師需要深入研讀新教材,整合教材,挖掘文本內涵,發揮英語教學的育人功能,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需要積極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幫助學生塑造適應社會需要乃至終身發展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

在開發課程資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文獻研究、問卷調研、學習賦能及實操演練等方式提升自身的課程資源開發能力。此外,教師還會在素材搜索、資源加工和教學應用中進一步豐富專業知識并提升教學能力。與此同時,課程資源開發團隊成員間的持續合作、交流和互助對于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大有裨益。

三、資源開發的原則

(一)新鮮性原則

語料的選擇首先應該遵循新鮮性原則,即應該選擇新近產生的鮮活語料。新的語料和現實生活密切聯系,能激起學生對現實的熱愛,激發他們探究未知的熱情。學習新鮮語料,學生能夠得到教材之外的知識、發展新的語言技能,從而用新的語料描述自己的生活和感情、發展新的認知。新鮮性能夠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語言的興趣,維持并強化語言學習的動機,也讓語言學習從工具性回歸生活性。新鮮的語料在某種程度上促使語言學習成為學生自我實現的一種需要。

(二)地道性原則

語料的選擇還應該遵循地道性原則。但是什么是地道性似乎有些爭議。長以來,我們英語學習常常唯英式英語或者美式英語馬首是瞻,即發音、拼寫、語法或者以英式英語為標準,或者以美式英語為標準,英式英語或者美式英語才是地道英語。但是,在這種理念下成長起來的學習英語者出現不能熟練使用英語的現象。這讓包括上海外國語大學張紅玲教授在內的很多學者開始反思:我們以“英語”或者“美語”為地道語言的標準是不是走入了誤區?事實上,英語已經成為世界性語言,能夠被理解被接受的英語都應該成為我們學習的語料,而且都應該被視為“地道”的語料。

(三)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語料難度是逐步遞增的,與學生的心理發展和語言能力發展相適應,后面語篇的語言難度要大于前面語篇的難度;二是語料難度要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語料難度應高于教材難度,但是又不能過高,以至于脫離學生的能力范圍。語料難度要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要在他們付出努力以后就能夠讀懂材料并能適度運用的限度內。課程資源的開發、閱讀資源的選取都要求教師具有教材意識和學生視野,這樣才能緊扣學情,關注學生發展。這樣的課程資源才兼具挑戰性和吸引力,才會真正獲得學生的認可與喜愛。

(四)多模態性原則

多模態性是指語篇以圖、表、文,甚至音頻、視頻等媒體形式呈現,使得文本版式生動活潑,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信息技術的使用為多模態語篇提供了技術保障。筆者所在課題組以手機App為終端,在推選閱讀語篇文本時,輔之以圖片、圖表、動畫等技術手段,使得語料圖文并茂、可讀性強。同時,多模態語篇有利于發展學生聽、讀、看的技能,尤其是“看”的技能。通過經?!翱础?,學生能發現不同模態之間的關聯,這將有助于他們進行深度思考,實現深度學習。

結語

英語是溝通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載體。英語語言能力是當今時代人們應該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而閱讀是提升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在“三新”教育改革背景下,根據教與學的實際需要,開發高中英語閱讀課程資源,有助于完善課程資源體系,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契合線上線下混合學習環境,實現減負增效目標,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期待廣大高中英語教師能在新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積極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豐富優質的課程資源和精彩紛呈的課堂教學促進英語教學效益的全面提升,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充分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3.

[3]程曉堂.課程改革背景下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和使用:問題與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9,39(3):96-101.

[4]肖素萍.英語閱讀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探究[J].教學與管理,2013(15):81-82.

[5]孫惠清.中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教育科學,2009(12):33-34.

[6]孫楠.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英語表達建構[J].教學與管理,2018(21):99-101.

[7]王鵬,王振.“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課程資源開發路徑探究[J].教育文匯,2022(8):45-48.

[8]王鵬,趙杰,張靜.基于AI技術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資源開發實踐[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2(9):70-74,77.

[9]吳剛平.課程資源的理論構想[J].教育研究,2001(09):59-63,71.

[10]張紅玲.跨文化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39.

責任編輯:黃大燦

猜你喜歡
三新高中英語改革
高中英語集體備課的探索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改革之路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改革備忘
全國第三屆“三新”作文教學研討會論文大賽啟事
改革創新(二)
縱覽之“三新”
縱覽之“三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