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錄 鄂爾多斯市三段地墓地漢代居民的顱骨特征

2023-08-19 08:08李鵬珍
草原文物 2023年1期
關鍵詞:匈奴顱骨人群

李鵬珍 徐 磊 天 亮 李 強

(1.吉林大學考古學院 2.鄂爾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3.鄂托克前旗文博研究院4.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段地墓地位于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三段地社區西南處的一處狹長緩坡上,南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接壤,距張家場漢代古城①20 公里。該墓地于1988 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被發現,曾經伊克昭盟文物站和鄂托克前旗文物管理所在1988 年、1990 年、1991 年和1992 年進行過搶救性發掘②。為配合鄂托克前旗三段地至城川紅色旅游公路的建設,2020 年和2021 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鄂爾多斯市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共同對三段地墓地進行了第二次考古發掘,清理土洞墓22 座,年代與第一次發掘區屬同一時代③。

我們對三段地漢代墓葬第二次發掘出土的人骨進行了性別和年齡鑒定,并對其中可供觀察與測量的7 例成年顱骨(男性3 例,女性4 例)進行了分析研究,試圖為探討漢代鄂爾多斯地區居民的人群構成、體質特征等問題提供參考。

一、觀察與測量

本文研究中,顱骨形態特征的觀察與測量標準依據吳汝康《人體測量方法》④和邵象清《人體測量手冊》⑤的相關著述。

(一)形態觀察

通過觀察,我們可將三段地組顱骨的形態特征概括為:顱形以橢圓形居多,其次為卵圓形;眉弓突度多中等發育;眉弓范圍多為1 級;額部以中等傾斜者為主;顱頂縫結構普遍發育簡單;乳突男女兩性差異明顯;枕外隆突多為稍顯,眶形變化較大,梨狀孔為梨形和心形,以梨形居多;梨狀孔下緣以銳形為主;鼻前棘以brocaI 型和brocaII 型常見,較為低矮;鼻根凹以0 級和1 級為主,男性翼區均為H型,女性H型和X型各一半;無矢狀嵴;腭形以U 型為主,腭圓枕以嵴狀為主;頦形以圓形為主;下頜角區普遍為直形;下頜圓枕出現率低;犬齒窩普遍欠發達, 以上這些特征與現代亞洲蒙古人種的形態特征較為一致。

(二)測量特征

測量結果顯示,三段地組漢代男性顱骨主要特征為:一般具有圓顱型、高顱型和闊顱型相結合的顱型特點,偏大的面寬絕對值,闊上面型,中眶型和闊鼻型,較大的面部扁平度,狹額型的特征;女性組在主要顱面部測量特征上與男性基本一致(表一)。

表一 三段地組顱骨測量項目平均值 (長度:毫米;角度:度;指數:%)

二、比較與分析

(一)與亞洲蒙古人種各近代組的比較

為考察本文顱骨標本與現代亞洲蒙古人種在種族類型的淵源關系,本研究選取撫順組、華北組、華南組、蒙古組、布里亞特組、愛斯基摩(勒俄康)組、愛斯基摩(東南)組、楚克奇(河濱)組、楚克奇(馴鹿)組等9 個近代組與三段地男性組進行比較。本文采用計算三段地組與各對比組之間的歐氏距離系數方法⑥進行定量分析,并根據歐氏距離系數繪制聚類圖。對比組及比較項目見表二,計算結果見表三。歐式距離公式如下:

表二 三段地組與各近代顱骨組的比較(男性) (長度:毫米;角度:度;指數:%)

i 和j 分別代表參加比較的各顱骨組,k 代表對比項目,m 代表對比項目數。

從表三歐氏距離系數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三段地組與蒙古組、布里亞特組為代表的北亞蒙古人種關系最為密切,和華北組、撫順組、華南組為代表的東亞蒙古人種以及愛斯基摩(勒俄康)組、愛斯基摩(東南)組、楚克奇(河濱)組、楚克奇(馴鹿)組為代表的東北亞蒙古人種關系都比較疏遠。

系統聚類圖(圖一)顯示,在刻度值小于25的范圍內,10 個對比組大致可以區分為兩個聚類群,第一聚類群(7-10 組以及2- 4 組)基本代表了現代亞洲蒙古人種的東北亞和東亞類型群體;第二聚類群除三段地組外,代表了現代亞洲蒙古人種的北亞類型群體,三段地組與蒙古組、布里亞特組聚為一組,可見,該組居民與現代蒙古人種北亞類型在顱面部特征上存在較多的一致性。

圖一 三段地組與亞洲蒙古人種各近代組之聚類圖

(二)與相關古代組的比較

本文選擇與其時空范圍相關的朱開溝組⑦、毛飲合并A 組、毛飲合并B 組⑧、土城子組⑨、將軍溝組⑩、忻州窯子A 組、忻州窯子B 組?、彭堡組?等9 個古代顱骨組進行比較分析,方法與上相同。具體項目和數據見表四,結果見表五。

表四 三段地組與相關古代組的比較(男性) (長度:毫米;角度:度;指數:%)

表五 三段地組與亞洲近代組之Dij 值(男性)

根據表五的歐氏距離系數值,我們進一步對其進行聚類分析(圖二)。圖二直觀地反映出了三段地組漢代居民與其他相關古代居民之間的關系:在刻度小于25 的范圍內,9 個顱骨組大致可以區分為兩個聚類群:第一聚類群包括毛飲合并B 組、土城子組、將軍溝組、忻州窯子B 組、朱開溝組、毛飲合并A 組,其代表了與現代亞洲蒙古人種東亞類型顱骨形態特征相近的群體;第二聚類群包括忻州窯子A 組、彭堡組、三段地組,三段地組與以上兩組(代表了我國先秦時期的“古蒙古高原類型”群體)首先聚為一類。第一聚類群在刻度小于5-10 之間的范圍內又分為兩個小的聚類,第一個小聚類包括:毛飲合并B 組、土城子組、將軍溝組、忻州窯子B 組等4 組代表先秦時期的“古中原類型”群體,第二小類包括代表“古華北類型”群體的朱開溝組和毛飲合并A組??梢?,三段地漢代居民在體質特征上與北方地區青銅時代到早期鐵器時代的“古蒙古高原類型”居民存在更多的相似性。

圖二 三段地組與相關古代組之聚類圖

三、討論與結論

(一)討論

三段地漢代居民主要體質特征無疑與“古蒙古高原類型”最為接近,其顱骨表現出的圓顱、闊顱以及面部寬闊等顱面形態特征明顯不同于中顱、狹顱為典型顱型特征的中原移民人群,而與東周時期活動在鄂爾多斯高原的游牧人群體質特征更加相似,但仔細分析這些個體特征還會發現,其所擁有的高顱低面性狀與早期游牧人群還是存在很大的差異,暗示出該人群很可能是一支經過高度融合的混合人群。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在鄂爾多斯高原地區設北地郡,漢武帝時設朔方(治今內蒙古杭錦旗北)、五原、云中等郡縣加以管轄。并且在元朔二年(前127 年)對匈奴作戰后募民徙朔方十萬口,后又多次移民到鄂爾多斯高原地區?。西漢時期,匈奴侵擾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邊境隱患之一,其多次侵擾中原,秦漢在該地與匈奴進行拉鋸式爭奪。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和帝時,北匈奴徹底瓦解,遠遁蒙古高原,向西遠徙。東漢末年,緣邊郡縣內遷,檀石槐“南抄緣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馀,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鮮卑逐漸成為北方長城地帶最為活躍的族群,鄂爾多斯高原也成為崛起的鮮卑及融入鮮卑的匈奴余部活動的重要區域。從人群體質特征上來說,匈奴聯盟人群構成復雜,但“古蒙古高原類型”是秦漢時期匈奴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就考古材料而言,三段地墓地隨葬大量鼎、倉、博山爐、罐、壺等陶器,銅器以帶鉤和五銖錢為主,部分墓葬還出土了具有地域特點的雙圜耳扁壺以及馬、牛、羊等獸骨,這表明三段地墓地的文化面貌與同時期中原漢墓基本保持一致的同時,也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在農業經濟為主體的形態下,游牧經濟仍占有一定比例?,且墓地時代處于西漢中晚期至東漢初期,加之在第一次的搶救性發掘中,部分墓葬中還發現有胡人俑?。綜合以上幾點,我們推測三段地這種混合體質性狀居民的出現可能是在中原漢朝與北方匈奴相互斗爭的時代背景下早期游牧人群和中原移民融合的結果。值得一提的是,在內蒙古中南部河套地區,具有這種混合顱面部體質體征的漢代人骨材料并非孤例,磴口縣納林套海居民?、準格爾旗西黑岱I 區?居民均呈現上述特點,體現出漢代生活在這里的居民在人群構成方面的復雜和多樣。

(二)結論

根據上述對三段地漢代顱骨標本的人類學特征分析,我們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顱形以橢圓形居多,眉弓突度多中等發育,眉弓范圍多為1 級;顱頂縫結構普遍發育簡單;乳突男女兩性差異明顯;枕外隆突多為稍顯,梨狀孔為梨形和心形;梨狀孔下緣以銳形為主;下頜圓枕出現率低;犬齒窩普遍欠發達,這些特征與亞洲蒙古人種的形態特征較為一致。

2.三段地組漢代男性顱骨主要特征為:一般具有圓顱型、高顱型和闊顱型相結合的顱型特點,偏大的面寬絕對值,闊上面型,中眶型和闊鼻型,較大的面部扁平度,狹額型的特征。與現代亞洲各蒙古人種的歐式距離計算結果和聚類分析表明,該組居民與近代蒙古組、布里亞特組居民在顱骨的基本形態特征方面最為接近。

3.本文的顱骨標本具有混合體質特征的性狀,應是游牧人群和中原移民融合的結果。

附記:本文所使用的顱骨標本由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寫作得到張全超教授的指導,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猜你喜歡
匈奴顱骨人群
在逃犯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當怪天氣來臨時
糖尿病早預防、早控制
匈奴王的珍寶
義退匈奴兵
顱骨血管瘤樣纖維組織細胞瘤1例
李代桃僵(上)
“生化危機”之匈奴的陰謀
我走進人群
財富焦慮人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