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路徑

2023-08-24 15:17黃超群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3年7期
關鍵詞:教學問題改進策略寫作教學

摘 要: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語文運用能力以及思維情感表達能力的重要體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綜合能力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如何拓展學生思維,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寫作能力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文章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進行分析,提出了改進路徑,旨在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的推進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教學問題;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20-0029-03

一直以來,寫作都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寫作能力是學生對生活認知、感悟的直接體現,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1]。因此,加強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視,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意義重大[2]。而了解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是教師調整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和前提,能夠讓寫作教學更有針對性。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帶來的影響

語文課程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科目,強調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綜合應用能力。核心素養的提出也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語文教學應關注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綜合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在此背景下,多數學校和教師已經在不斷革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寫作教學的改進。但是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仍然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讀寫教學分離

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兩個重要板塊,兩者之間是緊密關聯、密不可分的。閱讀是輸入過程,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積累素材,學習寫作思路與方法。而寫作則是輸出,是對閱讀的升華。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發展[3]。然而,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教學分離的情況非常常見,很多教師會在寫作上投入非常多的精力,卻沒有認識到讀寫結合的重要性,使閱讀是閱讀,寫作是寫作,忽視了引導學生從閱讀出發展開寫作素材積累、寫作方法學習及寫作技能練習。這也導致很多學生存在素材積累不足,未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技巧等問題,在寫作時出現不知道如何下筆、不知道如何表達、寫作內容詞不達意等情況。此外,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存在過于“專業化”現象,從專業文學的角度來評價學生的作文內容,對學生的批評、指責過多,久而久之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寫作信心。

(二)教學過程程式化

在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下,很多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仍然習慣采用說教模式,重視對理論知識的教學,為學生講解教材中的寫作技巧,但忽略了對學生寫作素養、寫作能力的培養,有的教師片面地認為,小學階段學生只需要掌握理論知識即可。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寫作技巧方法的講解較為固化,使寫作教學過程逐漸形成了一套程式。很多學生在寫作時習慣于套用相關的寫作模版,沒有真正注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作文內容往往較為平實,缺乏真情實感,很難引起共鳴。還有部分學生在寫作時為了不被批評指責,謹小慎微,一味模仿、抄襲,甚至會引入大量套話、空話、假話。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作文結構、內容往往會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獲得真正提升。

(三)教學方法缺乏靈活性

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通過寫作對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進行表達,也就是說要讓作文成為學生自我表達的載體,培養學生通過寫作進行自我情感表達的習慣及能力[4]。但在實際寫作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很多教師都會傾向于圍繞教材單元中的作文選題組織學生展開寫作。這種選題方式固然對幫助學生深化基礎知識有所裨益,但單一的選擇也會帶來較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對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以及對思維發散能力、想象力的培養,容易影響學生的寫作質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寫作需求的了解不足,教學活動往往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展開,缺乏靈活性、規劃性,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課堂氛圍,使寫作課堂枯燥沉悶,甚至可能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使寫作成為學生的負擔和壓力,進而影響教學效果[5]。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改進路徑分析

(一)重視素材積累,夯實學生寫作基礎

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灿兴渍Z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边@些簡單的語句充分體現了閱讀在寫作中的重要性[6]。豐富的語言及素材積累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作文質量,學生只有有了足夠的素材作為支撐,在寫作時才能有內容可寫,才能不斷提高寫作的質量和能力。從教學現狀來看,詞匯儲備不足、素材積累不足是導致小學生寫作難度大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素材積累的指導,通過合適的方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方面,重視課內閱讀積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好詞佳句,并將好詞佳句摘錄到自己的素材本上,形成自己的“素材庫”,達到“以讀促寫”的教學效果,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例如,在教學統編語文三年級(下冊)《燕子》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累“烏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輕快的翅膀”“如剪刀似的尾巴”

以及“如毛的細雨”“趕集似的聚攏”等生動的表達。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課文描述想象相應的畫面,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描繪想象的畫面,從而在幫助學生積累優美詞句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獲得發展;與此同時,在課堂上還可通過“微寫作”練習方式,指導學生應用文中的這些優美詞匯、語句等進行寫作練習,使課堂教學從閱讀走向寫作,達到“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教學效果。

另一方面,重視課外閱讀拓展。教師應認識到寫作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素材的積累只依靠課堂時間、教材內容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在課后下功夫。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立足教材內容,適當為學生拓展閱讀內容,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閱讀材料。例如,在教學統編語文六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相關主題的閱讀素材,如《誰是最可愛的人》《雷鋒日記》《小英雄雨來》《地道戰》等,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來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讓學生通過拓展閱讀增強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形成濃厚的愛國之情,為今后的寫作奠定素材基礎和情感基礎,夯實寫作基礎。

(二)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寫作教學程式化、單一化,是影響學生寫作興趣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礙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對寫作的興趣會直接影響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改變程式化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盡可能貼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趣味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從而增強學生的寫作體驗,促使學生由被動寫作向主動寫作轉變,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微型日記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微型日記是一種關注學生觀點表達、真情實感流露的寫作方式。相較于常規寫作,微型日記的寫作篇幅小,難度低,同時,學生的寫作范圍、寫作內容廣泛,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和認可,可以為學生營造更為輕松自由的寫作氛圍,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有積極幫助。教師在具體應用時可以根據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組織他們開展“微型日記寫作擂臺賽”活動,在每周寫作課上帶領學生評選一名“微型日記寫作高手”作為“擂主”,并鼓勵其他學生通過寫微型日記的方式去挑戰“擂主”。最后,教師及學生共同擔任評委,評選優秀日記內容,公布挑戰者挑戰是否成功。這樣的競賽活動可以讓原本平淡、枯燥的日記寫作變得有競爭性、有趣味性,可以在無形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微型日記的寫作,實現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和鍛煉。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校園網站開辟寫作專欄,選擇優秀的作文、微型日記在專欄中展示,滿足學生被認可的心理需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

(三)由點及面教學,指導學生寫作技巧

小學生生活經驗少,知識積累少,因此寫作難度相對較大,更容易出現無話可寫、不知如何寫的情況,從而形成寫作難度大的認知,容易對寫作產生畏懼感。因此,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分段訓練的方式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掌握寫作方法,降低學生的寫作難度,避免集中性寫作教學給學生帶來的畏難感。例如,在以“我的樂園”為主題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寫作情況出發,通過分段訓練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可以結合寫作主題提出思考問題:“你認為什么才是自己的樂園?你的樂園是什么樣的環境?在你的樂園中,各個方位有什么建筑或者物品?”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可以讓學生從宏觀角度來概括樂園的環境。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再引導學生對“樂園”進行細化,如對建筑組成的細化、對物品陳列方位的明確等,從而進一步完善寫作框架。在完成了宏觀描述的細化之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回憶,在“樂園”中自己發生過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讓學生在回憶思考過程中再現情景,這樣敘述部分自然就水到渠成。最后,教師再指導學生在文章結尾處融入自己的情感,起到點題作用。這樣通過由點及面的方式進行引導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寫作思路,整合寫作內容,降低寫作難度,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效率。

(四)立足教材內容,落實讀寫結合教學

閱讀和寫作教學分離使學生無法靈活應用積累的閱讀素材進行寫作,難以真正掌握寫作技巧方法,也是影響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為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指導學生積累閱讀素材,還要重視落實“讀寫結合”教學,通過閱讀教學為學生提供寫作方法技巧的指導,切實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小學語文教材內容都是經過專家、學者精心挑選的優質內容,文質兼美,蘊含豐富的寫作技巧,是強化學生語言構建,提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最佳藍本,對改善學生作文“流水賬”現象有非常大的幫助。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立足教材內容,幫助學生分析和掌握寫作方法技巧,從而通過教材內容的閱讀學習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真正發揮“以讀促寫”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例如,在教學統編語文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為了提升學生人物描寫能力,教師需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分析文章的寫作方法技巧,如在展現閏土機敏勇敢的特點時,并沒有直白地表述,而是通過寫“刺猹”的故事,以“捏”“刺”等動作來展現力度和速度,以“扭”“逃”等字詞體現猹的狡猾,從而反襯閏土的機敏、勇敢等特點。與此同時,教師可以趁機組織學生開展以“我熟悉的人物”為主題的寫作練習活動,要求學生在寫作時盡量結合文中的寫作方法技巧,強化學生對人物寫作方法的掌握,錘煉學生對寫作方法的應用能力,真正幫助學生內化閱讀中所獲知識,達到“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狀仍然不容樂觀,不乏有一些問題和不足影響了寫作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自省,及時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優化,切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其寫作能力,推動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牛紅蓮.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材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32):57-58.

吳凌燕.如何實現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J].考試周刊,2016(64):53.

黃建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15):31-32.

陳玲.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教學個案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6.

鄧挽瀾.小學語文主題閱讀的教學方法改進路徑探索[J].語文課內外,2020(15):205.

王心怡.記實作文:內涵,特征及教學實施策略:以小學六年級習作教學為例[J].語文課內外,2022(23):151-153.

作者簡介:黃超群(1981.1-),女,福建福州人,

任教于福州市倉山區第一中心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教學問題改進策略寫作教學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現狀與改進策略
民族預科生寫作教學的對策探究
高中體育教學中不同教學內容傳授方式改進的實踐與探索
硬筆書法教學問題及解決對策
淺析給排水工程課程教學設計
初中英語“寫作入門”摭談
積累,為學生寫作增光添彩
架設作文橋梁,探尋寫作源泉
淺論高中語文寫作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淺談高校生物學專業遺傳學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