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哲學教育走進小學語文閱讀課堂

2023-08-24 15:17蘇艷紅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3年7期
關鍵詞:閱讀課堂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摘 要: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不乏哲學思想。兒童哲學教育是學生認知哲學思想、發展思維能力的重要活動。教師可以以蘊含哲學思想的閱讀文本為基礎,引入兒童哲學教育,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發展。文章結合作者現有經驗,從“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三方面入手,論述兒童哲學教育走進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相關內容。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兒童哲學教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20-0017-03

兒童哲學教育自被提出以來,備受關注,并迅速發展,演變為影響廣泛的兒童哲學教育思潮?,F階段,我國有很多學校在進行兒童哲學教育,以此培養兒童思維能力。在此過程中,這些學校不斷探索兒童哲學教育本土化的路徑。兒童哲學教育本土化的路徑有很多,走進學科教學是其中之一。眾所周知,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語文閱讀課堂是進行兒童哲學教育的依托。到底什么是兒童哲學教育?為什么要讓兒童哲學教育走進語文閱讀課堂?怎樣讓兒童哲學走進語文閱讀課堂?這是值得思索的。

一、兒童哲學教育的概述

1969年,美國哲學發展研究所的李普曼教授出版《聰明的發現》一書,標志著兒童哲學教育的誕生。李普曼教授經過二十多年的理論探究和實踐探索,于1991年出版了《教育中的思維》,這標志著兒童哲學教育思想體系基本成型。在該著作中,他強調要對兒童進行哲學教育,助力兒童發展審辯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1]。同時,他將思維分解為不同的“技能”,建立不同的思維機制,設定了形成“理性”的基本規則。李普曼教授繼續拓展自己的研究,發表《教育中的思維》第二版。在該書中,他整合了情感體驗、心理行為、思維技巧和非正式謬誤,使用統一的方法進行判斷。同時,他提出新的看法——盡管審辯性思維很重要,但是僅培養兒童審辯性思維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培養兒童創造性思維和關懷性思維。盡管新舊兩版《教育中的思維》的研究范圍不同,但二者都闡明了兒童哲學教育的基本訴求,即培養兒童“理性”能力(理性精神統領下的思維品質)。

另外一位兒童哲學教育的倡導者馬修斯教授也更加關注兒童的“理性”能力。在他看來,兒童有一種質疑精神和游戲的能力。在這些能力的支撐下,他們會解決諸多問題。在解決問題時,兒童會像哲學家一樣思考世界。所以,他主張為兒童提供自由空間,讓兒童“做哲學”,發展“理性”能力[2]。

李普曼和馬修斯教授都認為“兒童即哲學家”,成人應關注兒童的好奇心,倡導共同探究,借此讓兒童發展“理性”能力。

二、兒童哲學教育走進語文閱讀課堂的原因

兒童哲學教育與語文閱讀教學有著天然的聯系。

從教學內容上看,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編選了寓言故事、散文、戲劇、小說、詩歌。這些閱讀文本正是兒童哲學教育的切入點。即便是文言文、說明文、議論文,其中亦有啟迪學生的哲學之思的資源。

從教學形式上看,雖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碎片化、簡單化等弊病,但這不意味著兒童哲學教育不能切入閱讀教學。例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將思維能力作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四大維度之一。同時,《課程標準》在“課程總目標”中指出,學生要樂于探索,勤于思考,使用比較、分析、概括等思維方法,辯證地看待、思考問題,邏輯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形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態度。由此可見,閱讀教學要關注學生“理性”能力發展。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形式,融入兒童哲學教育,助力學生發展“理性”能力。

從積極影響上看,語言是思想的外衣。語文學科是以語言為主的學科,兒童哲學教育是以感悟思想為主的方式[3]。兒童哲學教育走進語文閱讀課堂,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語言訓練機會,使學生通過不斷體驗語言訓練活動,增強語感,發展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發揮思維作用,深入探究,解決問題,由此感悟思想,建立深刻的閱讀認知。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會得到有效發展。

三、兒童哲學教育走進語文閱讀課堂的策略

(一)主動參與

主動參與是兒童哲學教育模式的第一步,是指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保障。因此,在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要先調動學生興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明了教學情境的價值,指引教師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傾向[4]。對此,在踐行哲學兒童模式時,教師可以圍繞閱讀教學內容,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例如,統編小學語文教材選取的課文大都貼近學生生活。但是,教材按照單元形式編排課文。盡管每個單元中的課文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但是每篇課文都缺乏一個具體的情境。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會將閱讀課當作負擔,滋生負面情緒。在消極情緒的影響下,學生很少主動思維,難以“做哲學”。在體驗家庭生活時,大部分學生閱讀了《米小圈上學記》系列書籍?!睹仔∪ι蠈W記》貼近學生生活,同時具有趣味性。學生沉浸在書籍中,能夠產生積極情緒。對此,教師可以模仿兒童哲學方式,創設情境。

以《小猴子下山》為例,在課堂教學之初,教師可以如此創設情境:“在去年春天的時候,爸爸媽媽帶著米小圈回到老家。在老家生活了幾天后,米小圈發現爺爺每天早出晚歸。他很好奇爺爺的工作。一天,米小圈按捺不住好奇心,跟著爺爺一起走進他的工作場地——農田。一到農田,米小圈看到了黃澄澄的玉米,發出陣陣驚呼。只見米小圈一蹦一跳地來到玉米地里?!贝藭r,全體學生認真傾聽,并在腦海中想象相關畫面。教師可以把握時機,向學生提出問題:“大家覺得米小圈接下來會做什么呢?”學生在興趣的支撐下,發散思維,想象不同的畫面,踴躍猜測。有的學生猜測:“米小圈會興沖沖地掰玉米?!庇械膶W生在傾聽后,深受啟發,猜測:“米小圈在掰玉米時,因為力氣太小了,沒有掰下來,自己還摔倒了?!?/p>

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學生產生興趣,自覺思維,踴躍描述,由此順其自然地走進了語文閱讀課堂。同時,不少學生因此激發興趣,想要知道后續故事。教師可以繼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推動課堂教學順利開展。

(二)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是兒童哲學教育模式的第二步。兒童哲學教育倡導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5]。自主提問其實是學生思維的結果,學生面對自己提出的問題,會產生強烈的解決興趣。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會繼續思維,

解決問題。因此,在踐行兒童哲學教育模式時,教師要依據閱讀內容,利用適當的方式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例如,在《我要的是葫蘆》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圍繞自己好奇或不知道的內容提出問題。在自讀課文時,大部分學生興致高昂,認真思考,聯想到不同的問題。在學生自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共享問題。在學生共享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書寫,如“如果種葫蘆的人關注的不是葫蘆而是蚜蟲,會有什么樣的結局?”“為什么種葫蘆的人覺得葫蘆的葉子不是葫蘆的一部分?”“為什么種葫蘆的人覺得蚜蟲和葫蘆之間沒有關系?”“為什么種葫蘆的人會感到后悔。明年他還會不會繼續種葫蘆呢?”等。所有問題并不是學生都感興趣的。為了增強問題的針對性,教師可以組織“最感興趣的問題”評選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發放選票紙。

我的課堂,我做主

學號______姓名______

親愛的小朋友:

你們現在擁有了一張權力卡。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趕緊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寫下來吧。期待一會兒大家一起討論。

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會再次閱讀文本,認真思考,確定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之后,學生會主動與他人合作,一起解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

(三)分析問題

分析問題是兒童哲學教育模式的第三步。在分析問題時,學生要與他人通力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在認知差異的影響下會提出不同的看法。學生通過提出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會開放思維,一方面會激發閱讀興趣?;诖?,在踐行兒童哲學教育模式時,教師可以組織合作活動,引導學生分析問題。

具體而言,在學生確定各自最感興趣的問題后,教師可以提出合作任務:“請大家先帶著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再次閱讀文本,試著尋找問題答案。接著,請大家和小組成員合作,共享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及問題答案。其他組員認真傾聽,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痹谌绱巳蝿盏耐苿酉?,學生會走進合作小組中,積極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圍繞不同的問題,提出個性看法,碰撞出思維火花,增強思維活力。

(四)群體探究

群體探究是兒童哲學教學模式的第四步,是教師和學生,或學生和學生進行探究的活動。在兒童哲學教育中,教師要使用問題改變學生狹隘的思考方式,幫助學生形成多元、豐富、深刻的觀點。同時,在兒童哲學教育中,兒童要進行哲學式的思考,求同存異[6]。對此,在踐行兒童哲學教育模式時,教師要善于提問,引導學生建立個性認知。

例如,在學習《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時,學生與小組成員合作討論不同的問題,產生了獨特的認知。于是,教師可以圍繞每一自然段組織探究活動。在組織活動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并解答。如一個學生發問:“當聽了小鳥的話后,青蛙會不會跳出井呢?”在提出問題后,該學生答道:“我認為青蛙不會從井里跳出來。因為青蛙沒有辦法從里面跳出來?!贝藭r,教師鼓勵其他學生開動腦筋,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學生提出:“我覺得青蛙會從井里跳出來。就算它自己跳不出來,可以讓小鳥幫忙呀?!泵鎸Υ嘶卮?,有的學生發問:“小鳥怎樣幫助青蛙呢?難道要將青蛙從井里拉出來嗎?小鳥的力氣很小的,如果拉到一半沒有力氣了,可能會和青蛙一起掉進井里?!苯處煱盐諘r機,進行引導:“確實如此,青蛙要想改變現在的狀況,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但是有時候,所借助的外界力量可能會發生意外。所以,做事情還是要靠自己?!睂W生認真傾聽,深受啟發。同時,學生因此產生其他問題:“青蛙可以怎樣靠自己的力量從井里出來呢?”其他學生發散思維,聯想不同的方法,諸如“青蛙可以在井壁上鑿一些小洞,將小洞當作梯子,

一步步地爬上去?!薄扒嗤芸梢詫⒕谏系奶μ\清理干凈。在井壁不再光滑的情況下,爬上去?!痹诖诉^程中,

一名學生提出不同看法:“我認為青蛙根本就不會從井里出來,因為它一直覺得世界就是自己看到的那么大?!逼渌麑W生就此積極思維,提出不同看法。

學生通過體驗集體探究活動,發散思維,提出不同的看法,實現求同(青蛙有可能從井里出來)存異(青蛙從井里出來的方法不同),建構良好的認知。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會獲取人生道理。此外,大部分學生因此學會多角度思考,增強思維的開放性和創造性,進而提升“理性”能力。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兒童哲學教育給予了學生思維機會。在兒童哲學教育的助力下,學生可以積極體驗課堂教學活動,踴躍思維,建立個性認知,提升“理性”能力。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剖析兒童哲學教育,把握要點——培養兒童“理性”能力。教師要分析、了解兒童哲學教育與語文閱讀教學的關系,明晰兒童哲學教育的價值。教師要以語文閱讀課堂為依托,以兒童哲學教育模式(主動參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群體探究)為工具,結合具體的閱讀教學內容,應用適宜的策略,引導學生走進閱讀課堂,發揮自主性,提出、分析、解決問題。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會像哲學家一樣,由始至終地發揮思維作用,從不同角度思考,建構個性認知,受到良好思想的滋養。同時,學生會順其自然地增強思維的開放性、創造性、審辯性,提高思維水平,實現“理性”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唐嘉婉,李寧.探析小學語文課堂中兒童哲學教育的滲透[J].讀寫算,2021(27):25-26.

劉艷.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兒童哲學思維培養研究[J].才智,2020(13):118.

盧衍黃.兒童哲學視域下的語言思維角度[J].中小學教師培訓,2020(2):54-57.

王妤娜.小學語文滲透兒童哲學教育的多模態教學模式[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9):11-13.

林亦芬.語文教學中滲透兒童哲學教育初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9(18):37.

鄭宇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兒童哲學教育的行動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8.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協同創新”(含幫扶項目)專項課題“小學語文教學融合兒童哲學教育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Fjxczx22-422)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蘇艷紅(1982.4-),女,福建泉州人,任教于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第二實驗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閱讀課堂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巧施練筆,讓寫作之花綻放
探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
緊貼新課標,反向設計閱讀課堂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