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高中心理課的實施困境及應對措施

2023-08-24 04:39趙一萌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24期
關鍵詞:教學反思課程設計心理健康教育

趙一萌

摘要: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課是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載體,與其他課程相比,它具有更靈活的課程設置和更輕松的課程氛圍。但目前心理課難以使學生“心動”,會出現學生在心理課上態度散漫、對課堂內容興味索然、互動熱情不高和課程預設的活動目標與現場生成不一致的問題。對此,分析了心理課實施困境并通過實踐事例提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課程設計;教學反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3)24-0033-03

高中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個體人格形成和完善的關鍵階段,是跨越高考的飛躍期,也是多種心理問題的高發期。有研究表明,高中生正處于青少年階段心理健康發展水平的“低谷”,我國高中生與同階段的美日韓青少年相比,心理健康水平不容樂觀,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1]。而高中心理健康課作為學校有效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之一,在高中生心理問題的預防與心理健康的維護中承擔著重要角色。一堂好的心理課要能使學生“心動”,即學生通過心理課能獲得直觀體驗和感受,并主動將其應用到日常生活中[2]。但在心理課真正實施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出現學生的回答流于表面、課堂秩序混亂、冷場等尷尬局面,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在此,筆者對自身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困境進行梳理并提出相應的處理辦法。

一、心理課被當作“睡覺課”“自習課”“放松活動課”

當前高中生學業繁重,課程安排較滿。幫助學生從緊張的學習狀態中暫時脫離,得到適當的放松,通過專業教師的引導釋放消極情緒,預防潛在心理問題,是很多學校開設心理課的初衷。由于不需要考試,沒有課后作業,加之心理課的上課形式多為游戲、觀看視頻、小組討論,很多學生便把心理課戲稱為“放松課”“游戲課”,甚至在心理課上睡覺、寫作業、吃零食,嚴重影響心理課的教學進度和課堂效果。面對這類問題,心理老師雖然能夠理解,但仍需要想方法改變這種窘境。

一方面,筆者作為新手教師,對自身的教學組織能力和教學方法進行了反思。高中生正處于自我意識快速形成的時期,會因新老師年紀輕、經驗少而難以產生信服感,教師任何下意識地“露怯”行為,都會成為學生對付教師的“把柄”,因此心理教師的第一次亮相尤為重要。在開學第一課上,豐富的知識儲備、從容大方的談吐和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能幫助新教師快速獲得學生的認可。雖然充滿心理味的心理課要求教師避免在心理課上使用大量的專業術語和理論[3],但在開學第一課上這種偶爾的“賣弄”,能有效幫助心理教師“收獲民心”,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對于沒有上過心理課的同學,他們對心理課還處于好奇探索的階段,教師需抓住時機快速改變學生對心理課的錯誤預想。如在開學第一課上,心理教師可通過有趣的心理游戲或心理實驗激發學生對心理課的興趣,用調查數據和實際案例來說明開設心理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在不破壞師生關系的前提下,和學生約法三章。

例如,在開學第一課上,講完課程內容之后,我會專門用半節課的時間進行“心理課堂約定研討會”,請每個心理小組就“如何上好心理課”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并派代表發言,并且在整合班級所有同學的意見后,請同學整理在紙上并張貼在班級的顯眼位置,以這種富有儀式感的方式形成每個班級獨具特色的班級心理公約,因為課堂公約中這種的每條約定都有學生的參與,其影響力遠高于老師自行決定并強加給學生的規則。

二、學生認為心理課講授的內容和自己沒有關系

對心理課的內容漠不關心,認為與自己無關。這也是導致多數學生在心理課上不認真聽講,以一種戲謔、看熱鬧的態度面對心理課的原因。以筆者所在學校心理課實施情況為例,學校在高一上半學期和高三下半學期專門開設了生涯規劃課程,指導高一學生選科和高三學生選專業,但課程的實施效果卻不佳。部分學生反應:難道我規劃了就能考上嗎?現在文理科錄取分數那么懸殊,我真的能憑自己的興趣選科嗎?

面對這類學生,比起專業的生涯規劃指導,他們更需要建立自信和獲得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心理課成為學生“心動”課的關注點之一是選題要貼切,充分滿足學生當下的心理需求[2]。這需要心理老師在前期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遵循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大綱的框架下,還應對本校學生近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和困擾進行綜合調查,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對癥下藥。

例如,我在開學初就對班級學生進行調研,通過匿名問卷的方式讓學生在眾多心理主題中選取三個當下最想討論的主題作為心理課的教學內容,再從個體輔導案例中總結歸納學生心理的共性問題,從而生成這一學期心理課的教學內容。貼近學生需求的心理課更能激發學生討論的欲望,讓學生覺得心理課是實用的,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再者,有部分學生表示老師講授的方法在實際生活中用不上,理論文字難以轉變為實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行為。長此以往,這類學生會喪失對心理老師的信任和對心理課的期待,使心理課的教學效果只停留于表面。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心理老師在備課時就應厘清教學目標,將能力培養和情感目標作為教學的重難點,在課堂上多設置角色扮演、案例解決等環節,并不斷增加難度,幫助學生進行練習,讓每個學生都做到能用、會用。此外,心理教師要遵循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原則,盡量讓學生自己討論、提煉解決問題的方法,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學生在心理課上抗拒互動、不愿發言

“有哪位同學愿意分享一下看視頻時的感受?”話音未落,原本吵鬧的班級突然鴉雀無聲;“同學們可以開始互換卡牌了!”幾番提醒,學生們才不情不愿地離開座位,開始配合老師“演戲”……

以上場景在高中心理課上屢見不鮮。王新波在談及心理課的心理味時指出:心理課需要互動味、沉浸味和情感味[3],然而現實情況是學生在心理課上不想互動、不愿互動,原因在于以下幾點:其一,新教師與老教師的備課水平和教學組織能力確實存在差距,如果在備課過程中對于學生的需求掌握不充分,教學中對課堂氣氛的鋪墊和維護不夠,自然不能順理成章地生成想要的結果;其二,部分學生習慣了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他們有學習知識的欲望,但缺少探索方法的能力,即便有心理教師的引導,也因畏難、畏錯的心理不敢發言;其三,部分學生害怕成為人群關注的焦點。這點在我校文科班的學生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這部分學生心思敏感、性格內斂[4],面對老師的提問,他們往往面露難色,站起來低著頭一言不發,當班級有同學看著他時,他會越發不愿回應老師的提問,課堂冷場,氣氛也跌入低谷。

針對上述分析,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應對。

第一,從身體活動向心靈觸動轉變。

對于習慣了被動教學模式的學生來說,一開始就讓他們熱情主動地互動比較困難,心理教師可以先從肢體活動入手,采用“韻律操”“擊鼓傳花”等全班同學都能參與,且動作幅度較大的心理游戲,使學生們“被迫”動起來,當學生在老師的推動下參與其中,根據勒溫的團體動力學原理,此時的班級會形成積極的場域,團體的動力會影響個人的轉變,這時再使用“書寫表達”“繪畫涂鴉”“腦力激蕩”等游戲進一步讓學生“腦動”和“嘴動”,最后的心靈觸動自然水到渠成。

第二,教學案例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

心理課程沒有統一的大綱和教材,留給教師自由發揮的空間較大,但剛入職的心理老師為求穩,一般都會“照葫蘆畫瓢”地采用書上的案例或前輩的經典事例,而流媒體時代的學生顯然不再滿足于“小明的困擾”“小紅的心事”等書本上的故事,這就需要心理老師能夠與時俱進,及時整合各種資源“為我所用”。

例如,在2022年5月學生復學后的第一節心理課上,在討論復學后遇到的阻礙和應對措施時,我借用了當下流行的游戲《哈利波特:魔法覺醒》中決斗對戰的形式,讓學生用討論出的阻礙充當魔力值,而魔力值能兌換魔法卡牌(應對措施),這一形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們也因老師同樣會玩他們感興趣的游戲而縮小了與老師的距離感。

第三,構建安全溫馨的課堂氛圍。

對于不自信的學生,除了安排相關的心理主題,幫助其學會提升自信心的方法,還應增加學生對課堂環境的信任感。心理老師在建立心理公約時就應引導學生尊重別人的看法,不隨意評價他人。在上課過程中,對于違反這類原則的同學要及時制止,在避免說教的前提下,用一些并非意在責罰的“懲罰游戲”提醒學生遵守課堂約定。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相信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寬容的,使其敢于敞開心扉。

四、課程預設的活動目標和現場生成不一致

這個問題是所有學科教師都會遇到的,對于靈活度更高的心理課,學生很容易說出教師意想不到的話語,十分考驗教師的教學機智和引導能力。對于預設的活動目標與現場生成不一致的情況,教師首先應該樹立兩個觀點。

第一,預設與生成一致未必是好事,它有可能表示學生存在思維定式,或是他們的探究欲望沒有被有效喚起;或者,也有可能是因為問題過于簡單,學生覺察了教師的期待,為了迎合教師而給出答案[5]。

第二,教師在備課時就應預料到這種情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要對每一個輔導目標的達成都抱有過高的期望,因為學生的成長是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師的啟發誘導,需要教師靜心地等待;同時,在備課時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班級活動風格準備多個預案。具體來說,首先,教師應專注傾聽學生的回答,不急于作出評價和判斷,或是可以在傾聽學生回答后,征詢其他學生的看法;其次,教師應具備從學生的回答中挖掘積極有用的信息的能力,重述學生發言中的關鍵內容,進而對學生做出肯定;再次,當學生回答淺顯、表達不清晰時,教師要善于運用追問、聚焦引導學生思考。最后,對于課堂中爭論比較大的內容,如果不能形成共識,也可以嘗試把問題作為課后思考題,在課下或下節課繼續交流,以避免課堂氣氛凝滯,課堂進度停滯不前。

總之,預設目標不能成為唯一的方向, 課堂因預設而變得有序,更因生成而變得精彩。這才是心理課生命和智慧的直接體現。

心理教師特別是新手教師在開展高中心理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境,這種體驗雖不美好,但未嘗不是成長過程中的機遇和挑戰。解決問題的過程雖然辛苦,但當感覺到學生逐漸打開心扉,聽到學生對心理課“實用、有效”的反饋,就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那些與生命共同對話的時光,猶如夜空中的繁星,會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參考文獻

[1]趙霞. 陷入“谷底”的高中生心理健康——基于中美日韓四國的比較[J]. 中國青年研究,2022(9):106-113.

[2]葉華文. 讓心理課成為學生的“心動”課——心理課課程設計與操作的實踐反思[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2(24):26-27.

[3]王新波. 中小學心育課的“心理味”——談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評價標準[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6(24):8-10.

[4]朱慶慶,花靜,古桂雄. 320例文理科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分析[J]. 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07(2):95-97.

[5]楊靖. 化解高中心理課上的“囧”與“尬”[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2(26):27-29.

編輯/黃偲聰 終校/石 雪

猜你喜歡
教學反思課程設計心理健康教育
龍鳳元素系列課程設計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反思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
高等數學的教學反思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信息技術課堂微課教學方法研究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課程設計與開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