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涵、價值和實施路徑

2023-08-25 14:05吳捷培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23年6期
關鍵詞:實施路徑綜合實踐活動內涵

吳捷培

[摘? ? 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重要的學科地位,應從立足于真實生活、著眼于跨學科綜合、倡導“做中學”等方面有效理解課程內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完善學生的生活方式、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以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方面具有其獨特的價值,在具體實施中,需要提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認同,開發和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科學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健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體系,有效探尋課程實施路徑。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內涵;價值;實施路徑

為適應世界課程改革的趨勢和我國課程改革中發展素質教育的現實需要,我國開設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2017年,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指導綱要》)中指出,各地要充分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意義,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全面開設到位。它肯定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科地位,為課程的有效實施指明了方向。同時,2022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指出要把綜合實踐活動起始年級提前至一年級,明確了實踐活動在課程中的重要性。作為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立足于學生生活世界,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實踐,有利于學校落實立德樹人,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那么,應該如何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什么樣的價值?應如何更好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文擬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涵

綜合實踐活動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時期,以游戲性質的活動課程呈現,隨著班級授課制的推廣,自十七世紀開始,綜合實踐活動在世界各國不斷興起并逐漸受到重視?!吨笇ЬV要》中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性質進行了具體表述,課程定位更為明確具體。充分理解課程內涵,對課程的高效實施起著重要的作用,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一)立足于真實生活

綜合實踐活動來源于生活,又在實踐中回歸于生活。首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題是從學生的生活出發提出的,雖然《指導綱要》中從不同學段、不同維度推薦了活動主題,但只是為開展課程提供活動示例,更強調的是“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課程內容并不固定,隨著具體的生活情境有所變化,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與真實生活緊密聯系。其次,綜合實踐活動把課堂搬進生活,在生活世界中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實踐,將學生置身于真實的生活情境中,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生活世界中的問題進行探究,關注學生的親歷、體驗,學生在實踐中對各學科知識產生進一步地深入理解,同時促進生活創造能力和主體性的發展。

(二)著眼于跨學科綜合

首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綜合”不是對各學科知識的簡單相加,它著眼于學生真實生活和經驗的綜合,在活動中理解各學科知識及其關聯,綜合運用多感官參與、小組合作等方式參與活動,把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運用于現實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其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其中跨學科的“跨”:一是指跨越傳統學科思維的限制,從生活視角出發,改變了學生的思維方式,在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開展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創新能力;二是指打破各學科知識壁壘,傳統的分科課程學科之間壁壘分明,學科知識呈碎片化存在,學科之間需要對話才能更好地實現整體育人,綜合實踐活動加強了各學科之間的聯系,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把從各學科中學習到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整體認知并進行問題解決。

(三)倡導“做中學”

實踐性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原則,以學生現實生活為基礎發掘課程資源,強調學生對實際活動的親歷和體驗,在參與活動和問題解決中學習。課程以探究、服務、制作、體驗等為學習方式,如運用實地觀察、訪談等方法進行野外考察,走進社區參與志愿服務,深入工作崗位開展學農活動等,都需要學生動手做,學生在實踐中親力親為,不僅可以深入理解和運用各學科知識,同時增強動手實踐能力,豐富生活經驗。此外,傳統的接受式學習使學生學到的大多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而綜合實踐活動是實踐取向的學習活動,學生在實踐中自主探究,將理論知識與現實問題相結合,提升動手操作能力。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

(一)完善學生的生活方式

教育影響著學生生活方式的選擇,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對學生的知識傳授為主,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掌握程度,以機械接受、死記硬背為主的知識學習賦予學生的往往是“科學世界”和“書本生活”,使學生理性地看待生活,難以關照真實生活。而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自主實踐開辟了廣闊空間,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學生在實踐中多感官參與、多能力投入,通過與社會、他人的合作交流綜合掌握并運用各學科知識和方法,最終獲得各種生活智慧,有利于學生完整發展。此外,學生從課堂走進生活,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在為社區建設做出貢獻的過程中增強社會責任感,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在社區中進行生存體驗,為將來參與社會生活做好準備。

(二)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

教育與生活存在天然的聯系,教育起源于社會生活,又為社會和個人生活服務。然而當前的學校教育過度“課程化”,過于重視對書本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對學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生活實踐經驗的培養,使教育與生活世界割裂開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發展需要出發,學生通過親身參與體驗并感受真實的生活世界,獲得對真實世界的整體認識。首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課程內容來源于學生的真實生活,打破了教材的局限性,學生圍繞自然、社會、文化等方面提出活動主題,并深入自然場景、社會活動等真實情境,開展探究、體驗等實踐學習活動,獲得對當下生活的即時感受,建立起學生學習與生活世界的聯系。其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倡導學生融入生活,走進自然和社會開展學習,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教室這一單一場所,使學生的實踐場所延伸至完整的生活世界,教育回歸到真實的生活場域中。

(三)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是指學習者在進行學習活動時所表現出的行為方式與行為特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節省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有效達到學習目標。長期以來,重視知識獲得的接受式學習極大地制約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缺少進行知識探究的機會,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發展。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變革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綜合、體驗、合作、實驗和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從傳統的結論式學習轉變為過程性學習,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探究的方法和要領,對自然、社會生活開展研究,獲得各種有益于自身發展的知識技能,轉變學習方式,促進自身素質發展。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路徑

(一)提升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認同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形成積極的價值體驗,教師、家長等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認同程度的高低影響著實施效果,要摒棄把綜合實踐活動簡單看作“做活動”的觀念,正確看待綜合實踐活動。

一方面,教師是課程的具體實施者,只有教師真正認識到了這門課程的重要性,才會積極地參與其中,因此,教師要從傳統的重學科知識的接受式教學觀念轉向重視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探究性教學觀念,充分認識到學生是課程的主體,主動研讀課程相關的標準、政策,從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認真思考教育的生活意義,從心里真正認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還可以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納入學期考核中,將綜合實踐活動放在與其他學科同等重要的位置。

另一方面,轉變家長觀念,獲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起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學校要做好宣傳和展示工作,如通過校報和給家長的一封信等書面形式,向家長介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目標和價值等,幫助家長充分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作用,同時將學生開展活動的過程、成果等以照片、視頻等形式呈現給家長,讓家長對課程有進一步的認識,直觀地了解到孩子的進步。其次,學??梢蚤_展“家長開放日”,安排家長隨堂聽課,讓家長近距離了解和體驗課程的內容和開展形式,與學生一起開展實踐探究活動,感受自己和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從而理解和認同綜合實踐活動。

(二)開發和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指一切對課程和教學有用的物質和人力,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有利于高效發揮教育功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核心問題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首先,學校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校內資源,包括圖書館、計算機房、花園、操場、電腦軟件、參考書等,為學生開展研究提供對象和場所,同時結合學校實際和現有資源,開發具有本校特色的活動或校本課程,豐富課程內容。其次,要充分利用社區和社會資源,從學生生活中發現活動主題,如社區場所、工廠、企業、種植基地、農場、歷史建筑等,與社區、企業等開展合作,帶領學生到真實的社會生活場所中開展探究實踐,如到工廠參與產品加工制造、到種植基地進行勞作等,拓寬學生活動場所,有利于學生在活動中進行多樣化的社會問題研究,提高創新精神和發展創造能力。再次,在有效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還需積極開發一些有助于實踐活動開展的資源。如依據學?,F狀和要達成的教育目標,選擇有助于學生開展研究的知識、圖片、視頻資料等,形成具有一定邏輯聯系的活動資源包,還可以制作一定的卡片,幫助學生在研究過程中記錄,也有利于課后的反思評價。最后,學校要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師資培訓,如邀請專家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知識培訓,分享開展課程的經驗,或為教師提供研修機會,有效提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任課教師專業素養。

(三)科學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

課程實施關系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成效。首先,要加強課程實施的制度建設,根據本校實際情況,按照國家標準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寫進課表,要有詳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以確保課程有效實施;建立課程的管理和相關制度,如活動考核制度、社區聯系制度等。其次,要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放在和學科課程同等的地位,確保課程開齊開足,不能停開或者少開,重視教師的課前備課和專題研究,豐富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再次,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內容來自學生的生活世界,學生參與社會生活、走進自然,從中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在課程實施時也應深入生活,打破傳統課堂教學局限于學校教室這一單一的活動場所的狀況,帶領學生走進家庭、走進自然、走進社會課堂參與實踐,參與實地調查,綜合運用知識進行觀察、思考、創造、實踐,并在過程中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發揮其教育作用,而非只停留在課表或開展了活動的層面。

(四)健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體系

評價能夠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開展,開展評價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參與課程的情況,并幫助教師和學生及時反思改進。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時,一是要重視形成性評價的作用,在傳統的教學評價中,教師多用終結性評價的方式對學生一整個學期參與活動的表現進行評價,更關注學生在活動中形成的有形成果,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及表現,因此在評價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合作精神、學習態度、問題解決能力等過程性表現,并將評價結果和建議及時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及時了解自身的優點和不足,從而更好地參與課程。此外,在評價中還可以積極運用檔案袋評價的方式,及時記錄學生參與活動的真實情況,有效提升課程評價質量。二是要重視評價中的多主體參與,學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親歷者,在課程中具有主體地位,因此評價不應只由教師來決定,應采取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或專家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學生在參與綜合實踐活動中對自己和其他同學的表現是最清楚的,學生基于標準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做出判斷,基于標準和監控過程中獲得的內外部反饋進行學習的改進,以此實現自我調節學習,在評價過程中學習、進步。家長和專家參與評價,能夠從參與者的角度更全面的了解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表現,給出與教師不同角度的看法和建議,幫助學生更好發展。

基于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是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重要舉措?!吨笇ЬV要》中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涵進行了進一步調整,進一步明確了課程性質。與學科課程不同,綜合實踐活動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關注的是學生學習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學生在認識生活世界的同時開展真實研究,體現了生活世界和經驗對學生發展的重要價值。在未來的課程開展中,教育工作者要秉承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方向和理念,形成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認同,加大課程研究力度,開發校內校外資源以助力課程的有效實施,實現課程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710/t20171017_316616.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3]郭元祥,舒丹.論綜合實踐活動的育人功能及其條件[J].教育發展研究,2019,38(10):25-29.

[4]殷世東.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抑或學習方式[J].課程.教材.教法,2019,39(04):116-121.

[5]邱海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探究[J].黑河學刊,2023,265(01):88-93.

[6]李靜.指向自我調節學習的學生自我評價研究述評[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08):48-58.

(責任編輯:朱福昌)

猜你喜歡
實施路徑綜合實踐活動內涵
活出精致內涵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挖掘習題的內涵
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實施“三轉”的思考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數學學習呈現多元化
一項必須做好的育人工程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要準確理解“終身追責”的豐富內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