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線上服務實踐與探索

2023-08-25 16:32趙慧
南北橋 2023年16期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

趙慧

[摘 要]大數據時代,隨著新的信息技術的興起,高校圖書館的讀者需求和使用圖書館的方式都發生了顯著變化。本文以沈陽體育學院圖書館為例,介紹高校圖書館如何適應新形勢的變化,開展線上服務的主要內容和方式,探討圖書館服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一系列改進措施和發展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線上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志碼:A

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興起,帶來了全新的知識創新體系和知識服務模式,對高校文獻和信息中心——圖書館的工作發出了新的挑戰。面對廣大師生在教學科研、學習生活和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變化和需求,高校必須加大力度對傳統的服務模式進行變革,對大數據時代圖書館如何開展和創新線上讀者服務工作進行思考與探索。

1 圖書館線上服務的實踐

沈陽體育學院圖書館不斷創新工作模式,持續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線上讀者服務工作,在信息資源推廣、數字資源服務、讀者信息素養教育培訓、參考咨詢服務等方面,積極開展線上服務的具體實踐,滿足讀者需求[1]。

1.1 文獻與信息資源宣傳推廣

文獻和信息資源的收集和存貯是圖書館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但如何向讀者揭示館藏并使其得到有效的利用才是圖書館線上服務工作的最終目的。在做好傳統的讀者導讀和宣傳工作的同時,沈陽體育學院圖書館更多的是通過網站主頁、官方微信公眾號等線上途徑,向讀者宣傳和介紹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尤其是一些可以在線使用的電子資源和數據庫等。圖書館積極聯系各大數據庫商,與他們合作定期推出電子資源介紹,如超星薦讀、歌德新書、博看薦讀等,還會結合社會熱點和季節節日的變換,不定期推出一系列專題閱讀書目,如在電視劇《人世間》熱播期間,適時推出一期梁曉聲經典作品推薦,受到讀者好評。在三月五日雷鋒紀念日推出“雷鋒精神圖書展”,號召大家學習雷鋒精神,爭做時代先鋒。

1.2 數字信息資源服務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的存貯和傳播方式由紙質印刷型文獻逐漸轉向電子化、數字化方向發展。高校圖書館讀者的閱讀習慣和學習方式也悄然發生了變化。近年來,因為一些客觀原因或讀者自身原因,圖書館的紙質文獻資源借閱率逐年下降。如今,讀者更多的是依賴網絡數字資源進行輔助學習、科研寫作甚至休閑娛樂。根據讀者的需求變化,圖書館積極發揮數字信息資源服務的優勢,不斷開拓線上資源獲取渠道,優化數字資源訪問途徑。使讀者可以遠程在線訪問圖書館購買的各種數據庫和其他在線數字資源。圖書館在圖書館主頁上已陸續推出了九大電子圖書和期刊數據庫資源,另外還有一些試用和免費數據庫及在線學習資源。此外,圖書館還通過整理發布一些免費開放的學術資源,幫助讀者更好地利用數字信息資源,助力學校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如讀書節期間圖書館在微信平臺上推出了中國知網總庫開放月活動,校內外的讀者均可以免費使用中國知網的所有數據庫。

1.3 在線信息素養教育與培訓

隨著各種數字資源的在高校讀者中的廣泛應用,讀者在享受到數字資源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便利性同時,對使用者的檢索技能和信息素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讀者在學術和科研方面對數字資源的應用能力,圖書館充分發揮了在線信息素養教育和培訓的優勢,通過在線視頻、線上講座、公眾號推文、信息檢索大賽等多種形式開展讀者信息素養教育工作。如聯合中國知網,開展了知網研學專題培訓,幫助讀者更好地學會使用知網研學這樣一個集檢索、研讀、寫作于一體的多功能學術平臺,從而極大提升我館讀者的科研寫作效率。今年,在讀書節期間,圖書館組織學生參與遼寧省高校聯合舉辦的首屆“智信杯”信息素養大賽,大賽以“提升信息素養,助力終身學習”為主題,通過參加比賽幫助學生全面提升信息需求識別、信息獲取、信息管理、信息應用等能力。另外,圖書館主頁上線的“高校信息素養教育數據庫”,以動畫微視頻的方式,結合案例講解各個信息素養知識要點,通過生動易于接受的方式,使讀者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時間,就可以全面且系統地提高信息素養能力。

1.4 數字參考咨詢服務

數字參考咨詢是指在數字化、網絡化的信息環境下,圖書館利用圖書館網站、微信、電子郵箱、QQ 群、電話溝通等方式,開展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科技查新、查收查引、文獻傳遞、學科服務等工作[2]。圖書館通過開展數字參考咨詢工作,更加有效地為用戶提供遠程在線咨詢服務,如通過微信群為各個教研室教師提供文獻傳遞服務。教師在教學科研過程中需要的文獻,如果本館館藏不能提供,圖書館可通過館際互借代為索取、復制及傳遞。文獻類型包括中外文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技術報告、專利、會議錄等。

1.5 開展線上讀者活動

為了豐富廣大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同時也能借此機會更好地宣傳圖書館工作,凝聚讀者心,圖書館在世界讀書日活動期間推出了一系列豐富多彩、主題鮮明的線上讀者活動。如“最美運動瞬間攝影大賽”“傳統節日線上知識答題”“名家名著知識問答挑戰賽”等,吸引了很多師生讀者參與活動。圖書館舉辦的“圖書館寶藏待開啟,14天打卡兌好禮”活動,采用線下圖書館打卡、線上參與答題的方式,鼓勵學生利用圖書館和中國知網的資源,普及了知網相關檢索的知識。通過這些活動,讀者對圖書館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在知識和技能上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可謂一舉兩得。

1.6 讀者在線薦書選書

為了給師生提供更加優質、符合讀者需求的圖書,圖書館開展了圖書資源在線推薦訂購服務??赏ㄟ^圖書館主頁或館內檢索機上的OPAC系統“購書推薦”模塊采取征訂目錄推薦或自由推薦等方式向圖書館提出資源需求。在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圖書薦購”欄目中,也可以推薦所需圖書。同時,圖書館還不定期在線組織“您選書,我買單”的活動,邀請讀者參加全國線上選書會。通過教工群、圖書館公眾號等向讀者進行宣傳,很多教師和學生都積極參與選書活動。通過這些方式,極大地提高了讀者參與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熱情,所選所購圖書也更能貼近讀者的實際需要,館藏文獻資源的利用率有了顯著提高。

1.7 開展外文文獻傳遞服務

由于外文文獻和數據庫價格昂貴,受經費所限,外文館藏資源十分有限。每年圖書館訂購的外文期刊只有二十幾種,外文圖書幾十冊,外文數據庫也只有一個。隨著體育學科的國際化發展以及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升,廣大師生對外文文獻的需求越來越高。為滿足部分讀者對圖書館缺藏的期刊論文、圖書等外文文獻的需求,更好地為教學科研訓練服務,圖書館訂購了昆廷公司的KES系統,目的就是為讀者提供專業資源使用的補充服務,通過對各個行業內學術資源的廣泛共享,將互聯網上海量離散資源進行分析整理,實現有效整合,運用先進的檢索技術做到對各類型專業資源的統一檢索使用,以幫助讀者快速、準確找到所需資源[3]。該系統運用免費的第三方原文傳遞的方式,讓同行業內的讀者實現自主的文獻交流,既加強了行業內讀者的溝通頻次,也充分調動了讀者對外文文獻使用的積極性,為讀者搭建了一個外文學術參考資源應用平臺。

2 高校圖書館線上服務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圖書館在實踐工作中逐漸積累了一些經驗,陸續推出了各種線上服務舉措,盡力為高校的廣大師生做好信息服務保障。但是圖書館在線上信息服務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距離完全滿足讀者的需求還有一定差距。

2.1 數字資源種類有限,難以滿足讀者個性化需求

雖然近年來,圖書館逐漸加強了數字資源的建設,電子書和數據庫在整體館藏資源的比重逐年增加。但畢竟圖書館資源購置經費有限,因此購買電子書的數量受到限制,品種難保證。數據庫也很難做到全部專題都提供全文下載。圖書館因為資金短缺、數字資源配置不足,無法滿足讀者的全方位和個性化需求,影響了讀者的使用體驗。

2.2 館員綜合素質不強,線上服務能力不足

隨著學歷教育的普及以及高校引進人才門檻的提高,多數院校圖書館的人員學歷結構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除了少數年齡偏大人員,多數都已具備了本科以上的學歷。但由于高校圖書館隊伍中很多都不是計算機或圖書館專業畢業,在計算機以及信息檢索方面的能力明顯不足,面對大量智能設備和新的信息技術的應用,多數館員沒有能力開展深層次的線上服務[4]。

3 高校圖書館線上服務發展策略

3.1 加強電子教參系統的建設和完善

“線上教學”滿足了高校師生使用電子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的需求。尤其對于因突發狀況在家中無法到校的讀者,更是一種迫切的需要。面對網課電子教材需求,圖書館理應承擔起為廣大師生提供教材資源的任務。這就要求圖書館應及時建立電子教學參考資源管理系統,通過技術平臺上傳和共享各種教學電子資源,從而可以滿足師生讀者不受時空限制的在線閱讀、檢索、存取和打印電子教學參考資源的需求。圖書館應與學校教務處、研究生部等部門聯合,組織對學校重點課程所用教材和教學參考書進行數字掃描和加工,建立自己專有的教學資源庫。另外,還可以通過與數據庫商、出版社等機構合作、補充一些其他課程的電子教參資源。高校圖書館只有建立完善的電子教參系統,才能夠為本校師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支撐服務,提高電子教參服務能力。因此,圖書館應加強對教學需求,尤其是對應急需求的了解,及時開展線上電子教參資源的服務,為本校的教學和科研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這是高校圖書館支撐線上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

3.2 拓展服務內容,提供圖書上門借還服務

我館提供的各種線上服務,雖然滿足了一部分讀者的信息需求,但是對于讀者多元化的需求還是考慮得不夠充分。一些讀者尤其是年齡偏大的教師讀者,已經習慣了閱讀紙質圖書,但是由于距離較遠或身體原因他們無法到館借閱圖書。如果圖書館能夠拓寬服務內容,通過在線系統預約的方式,為讀者提供圖書上門借還的服務,也是滿足這部分讀者用戶需求的一項重要舉措。早在2018年,北大圖書館就已推出了面向全校教職工的送書上門服務。而在國外,像美國杜克大學圖書館、佛羅里達大學圖書館等,都持續提供“ 圖書館外賣”或“上門取書”服務,以幫助讀者獲取本館紙質資源。因此,我校圖書館可以率先開展針對重點讀者開展送書上門的服務。圖書館可以根據讀者在線提出的借書請求,由館員將圖書派送到校區內的各個學生宿舍樓、實驗樓和辦公樓。在圖書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也可以適當借助勤工助學和學生志愿者的力量來完成此項工作。待經驗成熟、業務完善后,可以逐漸將服務范圍擴大到全校師生,將面向讀者的“送書上門” “上門取書” 等工作常態化。

3.3 重視數字資源建設,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圖書館提供線上服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館藏數字資源建設的水平。在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必須更加重視數字資源的建設,完善數字資源設施,構建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各高校館可考慮以重點學科和專業為依托,實現特色資源的深度開發,從學科信息門戶入手,將特色資源建設與學科知識服務有效結合[5]。由于圖書館資源建設經費有限,必須合理規劃,針對重點學科領域進行數字資源采購,將經費更多地用于保障核心學科的數據庫建設。同時積極尋求數據庫商的支持,擴大、開放資源的提供。此外,應盡力實現高校圖書館之間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應積極與他館合作,加入高校圖書館聯盟,更多地在文獻資源采購、館際互借與電子文獻傳遞、網絡信息資源開發和數據庫建設等領域,拓展資源獲取渠道和服務領域,以滿足全校師生讀者的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

3.4 提升館員線上服務能力和水平

開展線上服務對圖書館員的業務能力和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圖書館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圖書館員的智能化技術應用能力和綜合信息素養,保證圖書館的有效運轉,創新線上服務模式。首先,圖書館可以定期組織全體館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和學習,建立常態化的內部學習和考核機制;其次,設立專項培訓經費,通過外出委托學習和培訓等方式,提高館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最后,應注重專業人才的引進工作,通過學校內部轉崗和對外招聘等方式,為圖書館增加較多專業能力強且信息素養高的復合型人才。

4 結語

在新技術驅動的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圖書館讀者的行為和需求都發生了深刻變革,線上服務已滲透至圖書館的方方面面。圖書館應該充分借鑒他館成功經驗,重新思考圖書館的定位,創新服務模式,提高線上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龍,王少薇,周文博. 新冠疫情下高校圖書館線上服務方式研究——基于42所“雙一流”建設院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推文的分析[J]. 圖書館研究,2020,50(4):15-22.

[2]李璐.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圖書館應急信息服務工作探析——以遼寧省高校圖書館為例[J]. 圖書館學刊,2021,43(1):1-6.

[3]穆衛國. 高校圖書館強化線上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以上海地區高校圖書館微信調研為例[J]. 高校圖書館工作,2020,40(3):79-83.

[4]馬麗. 高校圖書館線上服務實踐與思考——以西安醫學院圖書館為例[J]. 科技風,2021(9):89-90.

[5]王繼東 . 面向讀者提供數字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研究[J]. 河南圖學刊,2019,39(11):125-127.

猜你喜歡
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