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實踐探索與路徑思考

2023-08-28 09:17胡厚翠
陜西行政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智慧社區合肥市實踐探索

摘 要:近年來,合肥市認真落實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充分認識到大數據時代下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重大意義。根據國家、安徽省各項決策部署,不斷提升基層社區治理智慧化水平,省、市級試點智慧社區建設單位相關工作不斷深入,治理成效顯著,比如辦事效率得以進一步提升、平臺數據得以進一步沉淀、工作流程得以進一步優化、社區力量得以進一步融合等。其經驗做法有:以規劃為驅動,做好智慧社區的頂層設計;以項目為抓手,實現智慧社區的有序推進;以黨建為引領,加強智慧社區的組織保障;以試點為探索,激發智慧社區的大膽創新等。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有效路徑是宣傳發動、部門協作、力量整合、場景打造、優化融合、監督考核等。

關鍵詞:智慧社區;合肥市;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D669

文獻標識碼:ADOI:10.13411/j.cnki.sxsx.2023.03.001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Path Thinking About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ommunitie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aking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HU Hou-cui

〔Public Managem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Party School of Hefei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

(Hefei Administrative College), Hefei 230031,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Hefei has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ed the decision and deployment to national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fully realizd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ommunities in the era of big data. According to various decisions and deployments made by the country and Anhui Province, the level of smart community governance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relevant work of pilot smart community construction units at the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levels has been continuously deepened, and the governance results have been significant, such as further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further depositing platform data, further optimizing work processes, and further integrating community forces. Its experience practices are as follows: taking the planning as the driving force, doing a good job in the top-level design of smart communities; using projects as a starting point to achieve orderly promotion of smart communities; taking the Party building as the guide, strengthening the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of smart communities; exploring through pilot projects and inspiring bold innovation in smart communities. The effective path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ommunities is to launch publicity, department collaboration, force integration, scenario creation,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assessment.

Key words:smart community; Hefei city; practical exploration

一、合肥市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重大意義

(一)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是深化改革目標的國家需要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社會治理模式經歷了從“管控型”社會管理的實踐階段、“黨政主導性”社會管理的歷史演進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實踐階段[1。特別是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之一。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并提出要發揮黨組織、政府部門、社會組織、企業和公民等各類主體力量的作用。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從健全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提升城鄉社區治理水平、補齊城鄉社區治理短板、強化組織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總體要求和具體部署,其中對社區信息化建設提出明確要求,要“探索網絡化社區治理和服務新模式”“務實推進智慧社區信息系統建設”等。2018 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合肥市委市政府積極響應國家意見要求,結合本省和本市實際,印發《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出臺《合肥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積極“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科學劃分網格,實現網格化管理全覆蓋”。2019年,合肥市委市政府又出臺了具有合肥特色的城市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1+8”政策體系文件,其中《關于加快智慧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試行)》中,就打造智慧社區提出具體目標和任務,不斷提升社區智慧化水平。

(二)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是解決實際問題的現實需要

通過調研發現,目前傳統的社區治理存在很多滯后問題。從領導者的角度來看,基層社區實際情況實時地發生著變化,領導難以短時間及時掌握。黨建引領的民主監督、自治,線下工作量巨大,推行難。社區基礎數據仍然是被動式的,無法及時進行信息更新,希望居民可以主動更新。社區流動人口管理難,成效低。從社區工作者的角度來看,從事日常居民走訪,信息采集工作量浩大。社區信息化平臺繁多,數據需要重復錄入。社區居民需求復雜,社區工作人員需要掌握的知識龐雜。社區重點人員和特殊人群監管難度大。從社區居民的角度來看,政務辦事流程復雜,各項辦事材料繁多。社區各類信息、公告、活動獲取渠道有限。社區活動、服務設施、安全設施、物業服務不滿足居民需求。社區鄰里間的交流互動機會少、渠道少。大家都對智慧社區建設寄予了厚望,社區領導者希望一屏觀社區,社區工作者希望通過智能化的手段進行“減負、提效”,社區居民希望辦事更便捷,一次都不用跑。

(三)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是打破科層壁壘的治理需要

公共行政學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政府社會組織在實際運行中遵循著嚴格的科層官僚管理層級制約,在實際中多數存在效率低下、管理碎片化的嚴重弊端。當今世界瞬息萬變,社會正由農業社會、工業社會走向信息社會,信息社會的出現,特別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社會具有高度風險性,出現的很多問題超越了單個人、單個組織或單個國家所能掌控和解決的范圍。社區治理也同樣面臨著不同層級的治理難題,出現了跨部門、跨層級、跨行業的復雜難題[2。社區治理也同樣遵循著合作治理的運作機制,實現共識生成的多軌道治理模式。當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現代化的治理手段,如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通過這些信息化技術手段的使用,搭建綜合性的信息化服務平臺,社區的多元治理主體可以很好地嵌入平臺中,實現事件處置、案件處置、部件處置等的智慧化自動化閉環流轉,實現跨部門、跨層級、跨行業的合作治理[3。

二、合肥市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實踐成效

近年來,合肥市認真落實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充分認識大數據時代下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重大意義。根據國家、安徽省各項決策部署,不斷提升基層社區治理智慧化水平,省級、市級試點智慧社區建設單位相關工作不斷深入,治理成效顯著。

(一)辦事效率得以進一步提升

2019年印發的《合肥市智慧社區建設規劃(2019—2021年)》中提出:要打造“一個智慧社區融合平臺”,在實際的運行中,面對35個信息系統,做到了22個信息系統的全面數據融合對接。通過“社區統一工作臺”的形式展現給社區工作人員。實現了工作平臺一個賬戶即可辦理全部業務,推動業務管理協同和服務創新,實現社區在用信息系統的用戶融合、數據融合和業務融合。同時,配套使用“智能外呼平臺”,每天可以通過定向或隨機發起批量電話,為居民提供一對一電話服務,大大減輕了社區網格員的工作量。

(二)平臺數據得以進一步沉淀

2019年印發的《合肥市智慧社區建設規劃(2019—2021年)》中提出要打造“一套數據資源體系”,可以構建基層社區專題庫的建立。智慧社區中智慧的核心就在于數據的沉淀。有了核心的數據資源,就可以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共享貫通,進行大數據的可視化分析和預測預警分析等。社區專題庫的建立,可以通過融合民政、衛健、人社等各垂直條線的全部業務數據,社區的數據可以統一展現、同步更新、重復使用等。有了一定量的沉淀,可以打造數字孿生社區,實現可查、可看、可選、可分析、可調度的“社區一張圖”。實時匯聚監測社區運行態勢,對社區存在的風險隱患能提前預警感知和綜合研判,為社區精準治理、高效治理提供技術支持和數據依據。

(三)工作流程得以進一步優化

我國經由改革開放前的全能型發展模式,發展到改革開放后的共建共治共享型發展模式,期間經歷了管理到治理的演進歷程。隨著政府與社會、政府與企業等關系的進一步變遷,社區面臨的問題日益紛繁復雜,與此同時,社會的力量也逐漸地發育和成長,政府不能再采取以前的方式,把觸角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領域。在面臨基層的復雜形勢和艱巨挑戰,基層通過信息化手段也逐漸探索出一些共性問題的解決方法。智慧社區建設中的信息化工作流程,可以讓事件處置更加及時、更加可視、更加便捷。社區中涉及的微小問題,實現由網格長統籌網格力量實施前端自治問題處置機制。社區涉及的需要街鎮解決的復雜問題,社區由專門的執法力量參與的聯動處置機制加以解決。社區涉及的區級解決的重大問題,社區可以提請區級領導請求上一級部門領導加以解決。通過信息化平臺,讓社區問題處置流程得以固化,后期可以隨時加以優化維護。

(四)社區力量得以進一步融合

隨著社區治理面臨問題高度復雜性和高度不確定性,社區治理建設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社會組織、企業和公民等各類治理主體合作共治。在實踐中,主要有自治力量和執法力量等參與,具體有:審判員、檢察員、社區民警、交警、司法助理員、律師、城管物業人員、市場監督管理員、信息員、黨小組長、樓棟長、社會工作者、市場化外包公司、志愿者、網格指導員、網格長、網格員等。這些人員的名稱可能不一樣、組建的人員組合可能不一樣,但其充分說明,社區的多元治理主體得以充分呈現。通過一定的黨建聯盟工作體制機制設定,讓其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揮,其解決基層社區治理的功效得以倍增,進而形成“社會治理齊參與、人人都是網格員”的社區治理共同體的社區氛圍。

三、合肥市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經驗做法

(一)以規劃為驅動,做好智慧社區的頂層設計

由于智慧社區建設涉及面廣、覆蓋面大、技術路線新,為保證建設質量,合肥市緊密結合基層實踐,通過公開招標,選擇高端科研院所,高標準高規格規劃社區頂層設計。在多輪實地調研的基礎上,進行多輪會商座談、征求意見,然后進行多輪修改完善,創新設計出合肥市社區建設的總體規劃架構。規劃了3年分階段推進5項重點任務的實施目標,如部署先進智能的信息基礎設施;構建有序流通的數據資源體系;打造業務協同的統一融合平臺;發展高效便捷的四大特色應用(效能社區、智管社區、宜居社區、平安社區);建立健全三大支撐體系(標準規范體系、網絡安全體系、建設運維體系)。該規劃思路框架清晰,任務目標明晰,具有一定的復制推廣價值。

(二)以項目為抓手,實現智慧社區的有序推進

為保證智慧社區規劃設計部署能夠落地實處,遵循統籌規劃、分步實施、試點先行、階段推進的策略,當初在規劃設計時,就已經規劃設計了一系列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如智能基礎設施重點工程(自助服務終端、視頻監控設備)、社區數據資源體系重點工程(社區統一數據采集、社區專題數據庫)、智慧社區融合平臺重點工程(數據融合子平臺、技術支撐子平臺、業務綜合管理子平臺)、效能社區智慧應用重點工程(智慧黨建、智慧社區AI助手、電子投票)、智管社區智慧應用重點工程(社區網格化治理、社區一張圖、數字孿生社區模型、社區協同共治)、宜居社區智慧應用重點工程(智慧社區移動應用、合肥市殘疾人托養服務)、平安社區智慧應用重點工程(視頻監控、門禁管理、警民互動、特殊人群管控)等。當下,合肥市陸續牽頭組織實施了相關建設項目,正有序推進中,每個項目力求做到高標準、高質量。

(三)以黨建為引領,加強智慧社區的組織保障

智慧社區建設是一個涉及多部門聯動協作的新生事物。合肥市根據實際需求,成立合肥市城市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搭建“黨建引領、多方參與”的基層治理架構。全力發揮黨組織、政府部門、社會組織、企業和公民等各類主體力量的作用。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政治功能作為基層黨組織第一位的功能擺在突出位置來抓。智慧社區建設是市委關于加強新時代基層黨建完善基層治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已納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任務。在基層黨建政治引領下,各級各單位要上下聯動,形成合力。市、區兩級要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建立健全以組織、民政、數據資源管理部門聯合牽頭,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機制。落實以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為責任主體、街道(鄉鎮)為實施主體、社區為運行主體的分級負責制。

(四)以試點為手段,激發智慧社區的大膽創新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迭代升級,基層智慧社區建設也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期?;鶎由鐓^的智慧化水平提升是一個新生事物,面臨許多不可預見的新問題、新挑戰。在國家出臺的《智慧社區建設指南(試行)》(2014年)的指引下,全國各地都在創新探索。安徽省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分批次對基層社區智慧化工作進行試點評選工作,目前已經開展4批次評選工作。合肥市已有方興社區、三孝口街道、天樂社區、合肥市包河區、合肥市蜀山區等被選為省級智慧社區試點單位。同時,合肥市也分批次開展智慧社區建設專項行動計劃,探索創新合肥市市級智慧社區建設試點推進工作。目前,合肥市智慧社區項目一期工程已全面完工,4個試點社區(不含省級試點社區)、50個試點小區全部建成。據了解,合肥市智慧社區項目二期,將建設8個試點智慧社區(覆蓋3個開發區、5個縣市)、1個街道級智慧社區、1個全域智慧社區、50個試點智慧小區和800個平安小區。覆蓋的試點社區、試點小區數量更多,實現全市各縣(市)區全覆蓋。原有的4個試點社區將進一步迭代升級[4。

四、基層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路徑思考

通過對合肥市各縣(市)區充分調研發現,雖然經過近年來的智慧社區建設試點有序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結合基層實踐需要來看,仍有許多工作需要不斷加以完善,故提出智慧社區建設工作進一步推進的路徑,供各地借鑒參考。

(一)宣傳發動:正確認識智慧社區建設工作的重大意義

一是開展學習培訓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專題理論培訓,讓社區工作人員明白智慧社區建設背后的深層理論邏輯、內在發展規律,提升基層工作人員的理論素養,增強其數字化思維意識。二是多渠道宣傳。利用多元化宣傳手段方法,做到全市家喻戶曉,擴大廣大群眾知曉面,讓大家對智慧社區相關規劃中的智慧社區、智慧小區、平安小區等有正確的認識。讓大家接受這一新生事物,在基層采集個人相關信息時給予積極配合。三是開展組織經驗分享會活動。認真總結試點社區的經驗做法,組織社區相關工作人員參與智慧社區相關經驗分享會活動,并參與現場實踐考察,從而找準自己智慧社區工作的難點痛點,對其有實際意義的經驗做法加以復制推廣,加快工作推進力度。

(二)部門協作:協同配合智慧社區建設工作的有序推進

一是各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認真履職盡責。各級黨委要把加強城市基層黨建、領導基層治理納入整體工作部署和黨的建設總體規劃,定期專題研究,收集智慧社區建設工作推進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各部門根據自身肩負的工作職責,采取正確措施方法,及時加以解決,避免出現一些久拖不決的問題,延緩工作進度。二是各部門要實時更新智慧社區中信息化平臺的數據信息內容。智慧社區建設的核心在于運用信息化平臺中沉淀的數據進行事件的預測預警,各部門的數據如果不能實時更新,大數據分析出現的結果將毫無實際意義。三是各部門之間數據要遵循統一數據標準格式。

各部門之間的數據要上下互聯互通,打通數據壁壘現象。要形成標準化的顆粒數據,實現數據之間的共享使用、重復使用、融合使用。

(三)力量整合:實時化解智慧社區建設工作的困境問題

一是整合自治力量。把社區里面的社會精英、熱心群眾、離退休老黨員、在職黨員等通過一定的方式,如開展一系列志愿活動等加以整合,進而培養其公共空間的參與意識與責任意識。面對社區中一些微小問題,可以快速加以解決。二是整合執法力量。堅持“四不”前提,即不打破現有行政管理體制、不突破現行法律框架、不改變各部門的行政管理職責、不增加額外的行政編制,通過不同方式優化整合執法力量資源,如把公安、社區民警、審判員、檢察員、交警、司法助理員、律師、城管、市場監管人員等執法力量整合進社區,面對社區中一些執法問題,可以便捷解決。三是發動群眾。運用科技手段,如微信小程序、二維碼、微信、QQ、APP等端口的設置,發動群眾發現問題、提供解決問題思路以及破解問題的快速解決辦法。四是組建社會組織。采取一定方式打造特色社會組織或群眾急需的社會組織,為群眾提供便捷服務,解決群眾實際問題。

(四)場景打造:有效拓展智慧社區建設工作的現實體驗

一是謀劃自助場景。政府各部門很多業務通過社區政務服務平臺下沉到社區窗口進行登記、受理,如生育證辦理、居住證申請、生殖保健服務證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申請、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申請等,都可以通過自助一體機的方式加以解決。借助人工智能、語音交互等方式,對居民開放24小時智能辦事服務和各類信息查詢功能,提升社區居民生活便捷化體驗和智能化服務水平。二是謀劃預警場景。圍繞獨居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以門磁、貓眼等守護設備和社區基礎數據、社區出入場所及周邊攝像頭,智能預警老人長久不出或久出不歸,針對性進行預警告知。圍繞居住安全,以煙霧、燃氣自動感知設備,實施監控并預警突發事件,讓社區管理更有“溫度”。通過安裝人臉識別攝像頭,對流動人口、重點人員的信息進行精準分析,重點對象自動比對預警。通過使用圖像識別技術,實時預警非機動車、機動車輛、暴露垃圾等占用消防通道現象。違規大型犬提醒,監控范圍內大型犬出現記錄,頻繁出入路段記錄,違規養犬情況匯集通知。三是謀劃生活場景。智慧平安小區建設并依此為基礎,推進網格化管理,特別是基礎信息(居民信息、企業信息)管理、城市管理、物業管理等小區治理的智慧化。四是謀劃辦公場景。推進社區辦公(以內部管理、檔案管理為代表的智慧辦公)、黨員管理(智慧黨建)等的智慧化。

(五)優化融合:加速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工作的上下貫通

一是做好信息系統平臺的融合共享工作。梳理各單位貫通基層社區的各個信息化系統的主要信息資源目錄,歸集歸類高質量的顆?;瘮祿畔①Y源,做到各信息系統平臺之間的融合共享。二是做好信息資源標準規范工作。對智慧社區中疊加的人、地、物、情、事、組織、房屋等信息,要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規范格式。三是做好信息化平臺的功能優化工作。各社區信息化系統平臺中的共性功能模塊設置要做到標準化推進。如社區事件分級分類處置要標準化、處置流程要標準化;以一張圖為底板,多功能模塊疊加要標準化等。四是做好信息化系統平臺的系統集成工作。社區能做到所有相同功能模塊的信息化系統能上下貫通,全社區一張網,做到整體集成化,讓領導者能“一屏觀全城”。五是加快推進省級、市級試點社區之間的融合工作。調研發現,省級試點社區與市級試點社區的信息化系統平臺,很多功能設置、標準規范等均不一致。這些急需在今后工作的進一步推進中,彼此之間做到功能融合貫通,防止新的數據壁壘現象出現。

(六)監督考核:全力保障智慧社區建設工作的落地生根

一是配套出臺相關工作規章制度和追責問責制度。為了確保智慧社區建設工作能順利開展,各單位之間要全力合作,提供專業人才、技術和資金保障,切實保障智慧社區建設取得成效。對不履職盡責的單位,要出臺相應追責問責制度。二是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智慧社區建設推進情況及工作成效納入相關單位及各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城市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工作述職評議內容,并納入市政府對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年度目標管理考核指標。同時,考核結果作為評價干部實績和獎懲任用的重要依據。三是建立完備的監測檢查制度。有關部門要對各地智慧社區建設進展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和監督檢查。同時,建立暢通的意見收集渠道,便于及時發現智慧社區建設在實踐推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李俊超.鄭州城市改革開放40年[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20:290-303.

[2]胡厚翠,顧麗梅.合作治理研究的文獻解讀[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22(4):115-119.

[3]胡厚翠.大數據時代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徑選擇:以合肥市為例[J].大連干部學刊,2018(4):115-119.

[4]合肥智慧社區二期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啟動[EB/OL]. 騰訊網,(2022-12-07)[2023-05-15].https://new.qq.com/rain/a/20221207A02GRP00.html.

[責任編輯、校對:楊栓保]

猜你喜歡
智慧社區合肥市實踐探索
醒獅
送你一盆小多肉
合肥市朝霞小學
智慧社區信息服務績效評價研究
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實踐探索
新形勢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
淺談新時期煤礦員工教育培訓的實踐探索
“智慧社區”的養老生活
以試點帶動打造“智慧社區”助力居家養老
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臺設計與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