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團各師市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難點與途徑分析

2023-08-29 11:49劉文強
記者觀察·中旬刊 2023年5期
關鍵詞:薪酬制度人事制度融媒體

劉文強

摘要:2019年以來,兵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媒體融合發展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媒體從相“加”到相“融”的步伐,兵團14個師市迅速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建設方案,多方籌措資金,加強學習考察,主動對接相關部門,全力推進融媒體中心建設,兵團媒體融合發展實現重大突破。本文結合筆者自身多年在兵團媒體的工作經驗,對當前兵團各師市融媒體中心的建設發展談一點個人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融媒體;人事制度;薪酬制度

兵團各師市融媒體中心建設概況

媒體融合發展既是一場由技術革命帶來的媒體轉型,也是傳統主流媒體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一場事關發展全局、影響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革?;ヂ摼W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媒體格局、輿論生態以及新聞傳播方式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和沖擊,傳統媒體需要通過融合創新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針對媒體資源分散、傳播力不強等問題,2019年以來,兵團將建設融媒體中心作為重大的戰略突破。根據中宣部的部署,在新形勢、新任務下,兵團各師積極推進融媒體中心建設。兵團各師市搶抓媒體改革先機,加強組織領導,整合各方力量,大膽探索推進,堅持以“媒體一盤棋”為支撐點,以“融合矩陣”為立足點,突破原有的平臺界限,促進傳統媒體(如報紙、廣播、電視)與新媒體(如網站、微博、微信、抖音)在內容、渠道、平臺、運營和管理上的深度融合,完成了媒體機構整合、技術平臺搭建、采編流程重塑,形成了“一體策劃、一次采集、多種產品、多媒傳播”的融合傳播新格局。

在歷經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你是你、我是我”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后,兵團14個師市媒體轉型邁入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全新態勢,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不斷提高。媒體融合是一場早已開始的轉型,也是根本停不下來的征程, 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是新時代兵團各師市主流媒體鞏固壯大宣傳輿論陣地、提高主流輿論覆蓋面和影響力、講好兵團故事、傳播好兵團聲音的必然選擇。如何推進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如何進行人才引進,如何對人才進行評價和激勵,如何對人才進行培養,從而進一步增強新聞輿論工作隊伍事業心、歸屬感、忠誠度,是目前兵團各師市融媒體中心建設發展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大課題。

兵團各師市融媒體中心 建設面臨的主要挑戰

媒體融合發展是觸及轉型改革等深層次問題的一次重大變革,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一個系統性創新,是一篇涉及媒體方方面面的大文章。在推進媒體融合工作中,兵團各師市融媒體中心面臨著體制機制不活、技術水平不高、專業人才不足等現實問題。

媒體融合的體制機制不夠靈活

媒體融合發展到今天,體制機制問題已經成為繞不過的話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成為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重中之重。目前,雖然兵團各師市融媒體中心均對深化媒體改革作出了有益嘗試,但仍存在現有體制機制還不夠靈活、人才政策吸引力不強、薪酬體系還需進一步調整與完善等問題。如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推動比較緩慢,考核評價和退出機制還不夠健全,編內編外界限還未完全打破,編外人員晉升通道狹窄,難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通過到兵團各師市融媒體中心實地走訪調研,筆者發現各師市融媒體中心的考核制度參差不齊,有的生搬硬套上級媒體單位和援疆省市媒體單位,有的借鑒疆外發達省市媒體單位,與自身實際結合還不夠緊密,造成操作性、指導性不強,績效考核指揮棒的作用發揮得不夠充分。再如,宣傳聯動機制尚未形成,兵團各師市融媒體中心與師市有關部門、各團場文體廣電服務中心之間缺乏行之有效的聯動機制,基層通訊員投稿的積極性不強,通訊員隊伍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宣傳合力還未形成。

技術水平不夠高

回望傳播史,傳媒技術的變遷無不深刻重塑新聞業態。從“紙媒時代”到“微博、微信”再到“視頻、H5、VR”……今天,在技術變革推動下,媒體形態和輿論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由于兵團各師市與其他省市的技術研發能力還有一定差距,傳媒技術驅動力不足,缺乏新的技術引領和新的設備保障,在媒體融合過程中有很多策劃和創新難以落地,影響精品和爆款的推出。雖然各師市融媒體中心均按照移動優先原則,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移動客戶端,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上線時間短、功能還不夠完善、影響力弱等問題,且大小屏的轉換速度有待加快,新媒體和全媒體傳播意識有待增強,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的功能還沒有凸顯。有的移動客戶端只是簡單地照搬報紙、電視、微信公眾號內容,而非立足移動互聯網傳播改變傳統媒體的生產機制流程,呈現符合用戶需要的新聞信息,成為集新聞、服務、應用、互動為一體的政務新聞手機客戶端;有的客戶端以轉載、轉發上級媒體稿件為主,本土原創內容少,用戶在客戶端上的參與感不強,無法有效產生用戶黏性,進而造成用戶的大量流失。

專業人才不夠足

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人才是關鍵。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強調要大力培養全媒體人才,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提高主流媒體的人才吸引力和競爭力。筆者通過到兵團各師市融媒體中心實地走訪調研發現,各師市融媒體中心不同程度地存在專業技術人員青黃不接的現象,會使“十八般兵器”的全媒人才還屬于“特種兵”,很能干但數量少,遠不能滿足融合發展的需要,亟須加快全員融合轉型。有的老齡化現象嚴重,資深媒體人不適應新媒體的表達形式,跟不上媒體融合發展的節奏,工作熱情不高;有的團隊雖然呈現出年輕化特征,但存在政治理論功底不夠扎實,運用理論指導實際工作存在差距的問題。當前,兵團各師市融媒體中心迫切需要既懂新聞傳播規律又懂新媒體發展規律,既懂傳媒政策又懂市場運作的復合型人才。

個性化服務意識不夠強

媒體傳播形式的變化和受眾需求的變化是相互促進和相互影響的,媒體融合時代也是受眾意識備受關注、受眾角色轉型變化的時代。然而,兵團各師市融媒體中心一直重視對時事新聞報道與公益性信息的公布,而對媒體運營和市場化經濟改革不敏感,這種思想意識的局限性直接體現在對客戶需求研究和服務意識的疏漏上,不利于媒體的真正融合??v觀兵團各師市融媒體中心的新聞報道,不難看出有些記者編輯還在憑借過去的老套路、老經驗去采集制作新聞,以用戶為中心的思維理念還沒有形成,生產的新聞產品缺乏感情溫度,致使受眾不愛看,也不愿意看,直接導致新聞作品的點擊量不高,傳播力不強。

促進兵團各師市融媒體

中心建設的對策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高度重視,也對加快融合轉型步伐、鞏固壯大主流輿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兵團各師市融媒體中心作為黨的喉舌單位,要保持戰略定力,做強主責主業,深入推進媒體融合發展,不斷提升黨媒的現代傳播力,加快建成一批高水平新型主流媒體。

一是持續深化媒體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媒體內生動力。體制機制改革主要是要解決如何激發人的創新創造活力的問題。不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媒體深度融合只能是句空話??蓪⑷诿襟w中心作為事業單位改革特別是薪酬制度改革的試點,探索建立符合媒體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媒體薪酬制度改革絕不是針對新聞工作者的“集體漲薪”,而是一種改革調控,使新聞工作者的收入更加科學合理,對于某些群體來說可能還會降薪。兵團各師市融媒體中心可按照“以崗定薪、按績取酬”的改革目標,以崗位管理為樞紐,以員工績效分配為切入點,統籌推進人員配置、崗位配置、績效考評、薪酬分配等一系列制度改革,以能力決定職位,以實績決定薪酬,徹底解決“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真正從過去的“發工資”變為“掙工資”,從“死工資”變為“活績效”。同時,大力實施全員聘用制,在引進優秀人才的同時也要實行末位淘汰制,打開出口,對業績差、不適應工作的予以辭退,營造想事干事、爭創業績的良好氛圍。

二是適當放寬事業單位自主管理權限,持續深化師市融媒體中心人事制度改革。堅持黨管人才,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機制,推動人事制度改革,要始終堅持對人才、知識、勞動的尊重。通過實行全員崗位聘任制,上至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下到普通一線員工,一律“全體起立”、重新“尋找座位”,實行崗位和人員雙向選擇,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打造一個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發展平臺,建立一套平等競爭、靈活高效、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用人機制,實現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全面激發干部隊伍的創業活力和動力。同時,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思路,強化優秀人才激勵機制,通過實施拔尖人才培養計劃,設立“首席編輯”“首席記者”,提供與其能力和貢獻相一致、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為更多專業技術人才成長成才提供平臺。

三是鼓勵探索多元化經營模式,增強自身造血功能。2015年9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對規范推進“兩分開”作了進一步明確,強調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通訊社、時政類報刊等新聞單位,可以依法依規開展有關經營活動,但必須做到采編與經營分開,禁止采編播人員與經營人員混崗;對于廣告、印刷、發行、傳輸網絡等經營性部分,可以從事業體制中剝離出來轉制為企業,但應由國有資本控股,必須服從、服務于宣傳文化主業,更好地推動主流媒體發展。筆者建議,在嚴格、規范地推動內容建設與經營“兩分開”的情況下,對其進行嚴格的管理,切實把社會效益放首位、實現兩個效益相統一。鼓勵融媒體中心興辦傳媒公司,探索市場化經營,反哺新聞事業發展。通過加快推進廣告經營制度改革創新廣告創收策略。以融媒體中心為主體,以傳媒公司為載體,開展教育培訓、線下活動、視頻制作、廣告設計等業務,實行企業化管理經營,依托公司經營效益,實現“自我造血”能力。同時,進一步明確新聞宣傳和經營創收部門職能,把創收主動權下放給各創收部門,并鼓勵全員創收。此外,制定廣告創收提成辦法并報上級部門審核,通過提成獎勵,有效激發干部職工的創收積極性,從而帶動融媒體中心收入逐步提升。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要加強與人社局、財政局等相關部門的溝通聯動,指導融媒體中心合規合法地推動績效考核和經營創收。

四是以用戶思維拓展“新聞+”領域,更好地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地引導群眾、服務群眾。這一引領思想為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并明確了工作要求。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意見》,針對媒體融合工作的推進,會議指出,組建縣級融媒體中心有利于整合縣級媒體資源、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F如今,信息技術的發展加快了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結合了報紙、廣播、電視三大媒介的優勢,不僅能向用戶展示文本,還能同時顯示圖形、聲音、活動圖像。在融媒體改革中,只有堅持互聯網與用戶思維,強化社交媒體平臺的作用,整合優勢資源,破除各媒體平臺之間的壁壘,為融合發展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能最終實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目的?;ヂ摼W時代,如何更好地發揮網絡和新媒體平臺的優勢,為用戶提供更多互動式、服務式、體驗式的新聞信息服務,不斷拓展“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的運營模式,提高定制化、個性化、精準化服務供給能力,成了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的重要突破口。用戶即陣地,即輿論場,是否贏得陣地和輿論要看是否贏得了用戶。要贏得用戶,需在媒體融合中始終堅持“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目前,用戶思維正不斷推動著各個層面、各個領域主流媒體的融合發展,從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要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前提下,注重打造多樣化、個性化、對象化的“融合產品”,更好地滿足用戶多平臺、多終端、多樣化的需求,圍繞搶占時代制高點加快媒體融合發展。要以技術手段創新為助力,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引領和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注重做好“融”“新”“微”文章。要強化人員隊伍建設,提升全媒體從業人員的能力素質。作為新聞單位,要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只有采編人員具備文字、圖片、視頻、音頻、動畫、剪輯等“一肩挑”的全能采編能力,制作出的融媒體產品才更加有溫度、有深度,才能更加適應大眾新的、多樣化的需求。

綜上,當前媒體融合已然進入改革深水區和攻堅期,特別是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兵團各師市融媒體中心需要以更大的勇氣、智慧和力量推進。媒體融合發展不僅僅是新聞單位的事,兵團各師市黨委也要強化政治引領,強化頂層設計,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媒體改革創新中的“探索性失誤”,為那些敢于改革、敢于創新的干部解除后顧之憂,切實給銳意改革者服下“定心丸”,使媒體深化改革順利趟過“深水區”。

猜你喜歡
薪酬制度人事制度融媒體
《當代中國人事制度》出版發行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融媒體背景下健康類紙媒的轉型
融媒體業態將決定報業未來
新時期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難點及對策探究
我國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