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信念在學生成長中起著關鍵作用

2023-08-30 14:40黃正平
江蘇教育·班主任 2023年7期
關鍵詞:責任擔當國家認同理想信念教育

【關鍵詞】理想信念教育;家國情懷;責任擔當;國家認同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30-0063-04

【作者簡介】黃正平,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南京,210013)研究員,江蘇省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吨行W德育工作指南》將“理想信念教育”作為中小學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為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奠基,是班主任肩負的重要職責與使命。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內涵

理想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現象,是人們在實踐中能夠實現的對未來社會的美好向往和對人生的幸福追求。信念是人們在一定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和理想堅信不疑并身體力行的精神狀態。理想和信念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追求一種理想,意味著堅信這種理想是可行的,而這種堅信本身就是一種信念。信念的形成是基于對理想的選擇,而理想的實現需要信念的力量。理想主要回答主體向往和追求完美標準的問題,信念不僅要以完美標準作為認識的前提,且伴有深刻而持久的情感體驗,并使人表現出頑強的意志力。理想主要是指向未來的,重在標志人與其奮斗目標的關系;而信念則側重面對現在,可以標志人對所有事情的看法與關系。因此,理想是構筑信念的基石,信念是理想得以實現的保證;理想指引奮斗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

理想信念不是理想和信念的簡單相加,而是二者的有機結合。理想信念是人們超越現實生活、追求理想生活的深層需要的理性表達,是人們對某種理想及其觀念的高度確信和自覺認同,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人生奮斗目標與社會發展愿景上的集中體現。理想信念作為一個新的概念,是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適應現實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2004年,中共中央頒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此以后,理想信念這一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被大量使用。理想信念這一新概念的提出和使用,是黨的理論創新的成果。在當代中國,理想信念有其特殊含義,指的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信念,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信任,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信心。理想信念教育是指圍繞特定的理想信念形成開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動,它既是國民教育的任務,也是社會教育、干部教育、黨的自我教育的重要任務。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意蘊探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同心同德邁向前進,必須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撐?!币粋€國家沒有民族精神,就不能自立于世界之林;一個人沒有理想信念,就沒有生活的目標和希望。人因理想而崇高,因信念而堅毅。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培養時代新人和應對各種復雜的挑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理想信念作為一種精神現象,是人的心靈世界的核心,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從理想信念的結構看,其核心部分是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組成的。青少年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理想信念教育對其一生都有很大影響。馬克思17歲時將為全人類謀幸福作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這樣宏大而高尚的理想信念影響了馬克思后來的一生。陶行知14歲就提出了“我是一個中國人,要為中國做出貢獻來”。他的理想信念就是要為改造中國尋覓新的教育曙光,他矢志不渝地開展生活教育試驗運動,成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來13歲確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理想信念,這樣的理想信念不斷激勵著他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不懈奮斗。因此,教育引導青少年從小樹立堅定而遠大的理想信念,對其一生的成長發展至關重要。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個體發展和實現內心和諧的精神根基,是人生事業獲得成功的基石。愛因斯坦在其著作《我的世界觀》中明確闡述:“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崩硐胄拍钍恰熬裰}”,是激勵人們前進的根本動力,是支配人們行為的目標導向。懷有正確理想信念的人,認識深刻而全面,情感強烈而奔放,意志堅強而勇敢,行為自覺而積極,而這些正是個體成才的基本要素。因此,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姜哲老師認為,教育者要在日常細節發現教育契機,并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班主任應承擔好“擺渡人”的角色,引導學生將個人的學習生活與祖國的繁榮昌盛結合起來。

2.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培養時代新人的需要

青少年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立德樹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樹人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是統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旗幟和向導,一個人如果沒有正確的理想信念就缺乏向上奮進的支撐力和激情,一代人如果沒有正確的理想信念就看不到國家未來的希望。模擬情景中的小張從國內名牌大學畢業后去國外深造并留下來工作生活,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要尊重本人選擇。但是如果他的行為觸犯了底線,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近年來,有識之士一直在呼吁我們培養的人才既要有“中國臉”,還要有“中國心”,要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服務。愛國主義是中華兒女最自然、最樸素的情感。理想信念教育是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基礎工程,青少年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有助于促進他們不斷超越自我,將自我發展融入祖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因此,國家在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表述中,特別強調要“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需要。

3.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應對各種挑戰的需要

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誰贏得了青少年,誰就贏得了未來。社會性是人的主要特性,學生的成長離不開社會。從社會方面來看,經濟全球化、價值多元化、信息網絡化為學生了解世界、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但也會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導致一些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個人主義滋長,只關心自己、只考慮個人利益,不關心他人和集體,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面對各種復雜的挑戰,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迫切需要加強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使他們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變中把方向,在多樣中謀共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懷、集體主義精神和主人翁責任感;使學生懂得在學校不僅要學習知識、學會學習,還要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交往,學會健康生活和責任擔當,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周麗紅老師認為,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教師應根據少年兒童的特點和成長規律,堅持正確的導向,幫助學生培育家國情懷,明確責任擔當,提升國家認同感,堅持“四個自信”,讓堅定的理想信念成為兒童健康成長的“精神之鈣”。因此,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應對各種復雜的意識形態斗爭和價值觀沖突的迫切需要。

三、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施策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著而為信念?!崩硐胄拍钍强陀^存在的,但它是潛在的;理想信念是極其寶貴的,但它不是與生俱有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認知和情感基礎上的一種思想意識,是在實踐基礎上逐步形成的,需要遵循理想信念形成的特點和規律。陳蓓蓓老師主張,融理想信念教育于知識傳授之中,融理想信念教育于鮮活的情境之中,融理想信念教育于具體的社會實踐場景之中;幫助學生堅持認知基礎上的情感認同,體驗基礎上的實踐轉化,從而讓理想信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性。

1.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要以認知為條件

理想要靠理論來滋養,信念要靠理論來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是在科學理論的支撐下確立的,科學理論作為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形成理想信念的重要條件。要貫徹“三全”育人理念,通過思政課程、課程思政以及班團隊活動等途徑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組織學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真學真信中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堅持學思結合、學研結合、學用結合,做到學以立德、提高境界,學以增智、開闊眼界,學以致用、改造世界,充分發揮科學理論對青少年學生的指導作用和對理想信念形成的引領作用。葛金蓮老師認為,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是一個積微成著的過程,應從小開始筑信念之基,培理想之土,扎信仰之根。

2.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要以情感為基礎

列寧指出:“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鼻楦性谡J知發展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是認知轉化為行為的重要環節,是理想信念的心理基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強調:“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币亚嗌倌曜鳛閻蹏髁x教育的重中之重,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于學校教育全過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模擬情景告訴我們,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是何等重要。

我們要通過組織開展主題班會、故事演講、辯論賽、參觀考察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習宣傳為國家、為民族作出重大貢獻的英雄人物,如錢學森等愛國科學家的感人事跡,各行各業的模范人物,并以學生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去打動和感染學生,加深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最好的教育是身教。教師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要突出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用熱愛學生、敬業奉獻的實際行動,展示自己的信仰力量和人格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理性認識,增強學生的道德情感,讓學生在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中逐步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3.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要以踐行為根本

行動是思想的表現,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基礎。理想信念并不是一種空泛的抽象存在,它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存在于現實生活、要見諸行動的,與每個人的前途命運休戚與共。理想信念的形成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一個人的理想信念的形成離不開社會實踐。理想的眼光需要超越現實,但絕不是脫離現實。理想信念只有在積極的行動中才能夠生存,才能夠得到加強和磨礪;沒有行動的理想信念,不是真正的理想信念,它只能是一種自負。人們是通過總結分析社會實踐過程中的經驗及規律,從而形成理想信念的。所以,對中小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須堅持知行統一、學用結合。教師要通過組織開展勞動教育、志愿服務和研學旅行等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體驗中培養學生腳踏實地、任勞任怨、艱苦奮斗的精神,讓學生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從而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

總之,正確的理想信念在學生成長發展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我們要以理論為基礎,情意為動力,踐行為目標,在認知、認同、認真上下功夫,堅持知情意行相統一,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真正把青少年學生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責任編輯:周小濤

猜你喜歡
責任擔當國家認同理想信念教育
素人真人秀節目的價值堅守與責任擔當
優質學校建設的歷史價值、責任擔當與發展趨勢
全球化會削弱國家認同感嗎
國家認同視域下的核心價值觀構建
對當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與改進
高職輔導員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實施途徑
做好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宗教工作的幾點思考
做好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宗教工作的幾點思考
論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和諧關系建構取向
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觀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