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民航播音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2023-08-31 02:08張家琪孫叢聰
職業 2023年14期
關鍵詞:二十大育人思政

張家琪 孫叢聰

摘 要: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和價值引領根本任務的現實需要。本文以民航播音課程為例,重點探索民航播音課程思政運行機理,即以教學制度保障、教學智庫支持和教學體系建設三個維度為課程頂層設計邏輯,以教師構思、思政挖掘、有機融入、教學交互、反躬自省為具體實施步驟,以課程思政數字化資源建設應用為創新探索,實現“潤物無聲,風化于成”的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從實踐層面看,民航播音課程思政建設效果較好。

關鍵詞:民航播音? ? 課程思政建設

民航播音作為航空服務專業的核心課程,其核心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客艙廣播播音創作的基本知識方法,并具備機上播音的基本技能。隨著航空事業的發展和文化交流、交融,現代化的客艙服務不僅要求空中乘務員熟練掌握服務的規范和流程,還應具有較高的政治和職業素養,在客艙廣播創作中能生動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厚植家國情懷,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一、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民航播音課程思政之諦

(一)黨的二十大精神是融入課程思政的精神基底

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課程思政是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要求。一是有益于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和政治認同。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追求、引領,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實現“青年強,則國家強”的育人使命。二是有益于學生堅持底線思維,明辨是非。學生的價值觀正處于“拔節孕穗期”,需要保持正確的政治定力,堅定信心。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課程思政,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政治三力”,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激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心和動力,風雨無阻,堅毅前行,開創屬于青年一代的歷史偉業。三是有益于課程思政元素的活化。思政元素源于專業課程,融匯于社會熱點和本民族優秀文化,滲入學生的心、腦、行。隨著時代的發展,思政元素的選擇需不斷增強守正創新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黨的二十大精神正是思政元素的源頭活水。

(二)民航播音課程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現實價值

講好中國故事,民航播音課程思政具有天然的課程優勢。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就必須使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走向世界。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嵌入民航播音課程思政可收到水中鹽、花中蜜有味無痕的教學效果,做到專業與思政的有機契合。

在講到“特殊旅客播音技巧”時,廈航MF8031航班空中乘務員得知航班上有第七批在韓歸國志愿軍親屬和兩位剛退伍的人民子弟兵后進行即興播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按蠹液?,剛剛非常榮幸地得知本次航班上,有幾位重要的客人,向大家介紹一下,他們是:第七批在韓歸國志愿軍林水實烈士的家屬以及另外兩位剛退伍的人民子弟兵。歡迎你們!崇尚英雄,致敬英雄,革命烈士為祖國的繁榮、民族的復興獻出寶貴的生命,無數老兵為祖國抗役沖鋒一線,我代表全體乘務機組向您致敬,謝謝你們!”

通過案例教學,學生既可以掌握特殊旅客播音創作規律和方法,樹立正確的創作理念,又能夠深刻感受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現實意義,激發愛國情懷,踐行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的歷史使命。

二、民航播音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設計新義

民航播音具有多質性特征。政治屬性是根基,藝術屬性是載體,人文屬性為創作源泉,傳播屬性為創作目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等,為民航播音課程思政達成立德樹人總目標提供了總體思路。

(一)民航播音課程思政頂層設計理念

1.制度保障為本

健全的制度是保障民航播音課程思政有效實施的根本所在。在民航播音課程思政建設時,形成了包括教學管理、評價考核、資源保障、隊伍管理等方面的一套健全的體系,以便充分發揮課程思政的效能。

2.智庫支持為樞

民航播音課程思政不僅需要相關專業教師作為授課團隊,更需要有經驗的校內專家基于教學經驗進行指導,做好“把關人”的角色,確保教師團隊授課更具科學性。

3.評價體系建設為重要手段

民航播音課程思政評價引入教師、學生和企業等多元評價主體,總結成功做法,矯正不當之處,提高課程育人效果。

(二)民航播音課程思政運行機理

在堅持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基礎上,為激發思政活力、促成育人目標,民航播音課程思政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

1.教師構思

結合學情綜合研判學生已知、欲知的知識技能,找準教學發力點,發掘教學新維度。

2.思政挖掘

基于教學目標,以新時代十年偉大成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政方針等為思政基底,結合課程內容精準挖掘思政元素。

3.有機融入

以課程為載體,思政為內驅,數字技術、虛擬現實、校內外實踐等為媒介,激活課程思政價值引領。

4.教學交互

以學生為主體,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在實踐中掌握知識、技能,在思考中激發思政價值,從而引導個人成長。

5.反躬自省

通過多元評價體系,檢驗教學成果,驗證思政融入效果,以學生的接受度、認同度為反思方向,優化課程思政。

(三)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民航播音課程思政概覽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探索出符合民航播音人才培養總目標的融入思路,讓課程思政生動活潑融入課堂,推動學生積極主動接受思政價值浸潤,課堂采用案例穿插、數字化資源互動等方式,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內化于學生言行,堅持將“有用”與“有利”、“需要”與“重要”相統一,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把適應國家需求和滿足個人成長訴求相統一。例如,在教師講解過程中通過穿插一些關于空中乘務員優秀事跡、突發事件客艙播音、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案例,將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基本內涵有機、有意、有效地納入課程安排。

(四)民航播音課程思政數字化資源建設

第一,建立數字化資源團隊。為更好地推動民航播音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活化課堂教學手段,推動數字化教學,教學團隊成員在進行課程準備基礎上,再次進行技術分工,如利用網絡技術獲取、收集、整理開放性教育資源,包括在線課堂、電子書籍、課程資源庫等,以充實課程資源。

第二,引入虛擬仿真技術。為豐富課程思政教學,讓學生沉浸式感受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價值意蘊,在講解突發性播音知識點,講到空中乘務員為機上革命老兵播音這一案例時,為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教師借助虛擬仿真技術讓學生進入延安革命數字博物館,不但可以使學生更積極、深入地進行播音創作實踐,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增強思政意識,堅定理想信念。

第三,教育大數據應用。為檢驗課程思政育人效果,及時掌握學生學習動態,讓教學活動更具科學性,團隊運用評價模型、利用教育大數據技術、借鑒CIPP評價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和挖掘,為教師提供更準確的教學評估和改進建議,以提高教學育人效果。

以CIPP評價模型為邏輯基礎,課程結束后,學生將通過在線系統完成對本節課的調查問卷,教師可及時查看后臺數據,進行教學效果分析。

背景評價:側重于思政融入是否系統,能夠貫穿課程內容始終,不突兀,不強硬。

輸入評價:主要用來檢測思政融入是否生動、多元。

過程評價:用來檢測思政融入的有機性,思政的融入是否夠緊扣專業教育,擁有完善支持機制。

結果評價:指標為延遲性評價。即學生暫不評價此項內容,待學生學習內容告一段落后,再就前期所學情況進行自我評價。用來檢驗學習效果和思政元素嵌入的效度。

三、民航播音課程思政建設效果

民航播音課程思政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課程體系,讓學生在客艙廣播創作中能以生動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厚植家國情懷為責,練就為人民服務的播音本領,強化了新時代青年的歷史使命,課程思政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學生學習主動性大幅提高,能夠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正確認識所學技能的現實意義,能夠厚植家國情懷。其次,教師既在教學上得到自我提升,也在育人思想和方法上得到更新和改進。最后,課程思政建設不僅是在理論層面上的探討和研究,更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落地,做到了思政育人的“潤物無聲”。

參考文獻:

蒲清平,何麗玲.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提質增效的實踐路徑[J].思想教育研究,2022(1).

(作者單位:濟南市技師學院)

猜你喜歡
二十大育人思政
二十大頌
喜迎黨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