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技工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2023-08-31 02:08張建鋒
職業 2023年14期
關鍵詞:技工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養

張建鋒

摘 要:新時代,工匠精神賦予技工院校人才培養工作高質量發展新使命。本文以新時代技工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為邏輯起點,梳理和分析了當前技工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中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新時代技工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對策與路徑。主要包括:耳濡目染,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創新課程思政教育;引導喚醒,激發學生工匠精神養成的內生力量;產教融合,搭建有效工學結合平臺;鍛造創新能力,培育德技雙馨人才。

關鍵詞:技工院校? ? 工匠精神? ? 人才培養

課? ?題:本文系2022年度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新時代技工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多元空間的建構研究——以江蘇省南通工貿技師學院為例”(課題編號:ZCZ107)的研究成果。

目前,我國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已現雛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多次提及我國要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發展。弘揚工匠精神順應了新時代呼喚,國家轉型發展使得工匠精神受到了各行各業的高度重視。

技工院校作為培養未來制造業生力軍的搖籃,培養技藝精湛、精益求精、具備工匠精神的高素質勞動者是應承擔的教育責任。將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不僅是新時代對工匠精神的呼喚,也是技工院校人才培養工作高質量發展、辦學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但長久以來,社會上對技工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偏見,使得技工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步履維艱。

一、當前技工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專業自豪感、專注度及執著性有待增強

工匠精神培育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養成教育,學生只有在心理上對自己專業認可、有較高的專業自豪感,才會有努力學習,將有關知識、技藝、職業操守內化為個人素養的動力。

目前部分技工院校學生對自己學習的專業認識不夠到位,往往在專業知識學習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多,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專業自豪感不強。

另外,工匠精神養成離不開對所學專業的強烈的專注度,不僅僅是在時間和精力上的大量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在做事的過程中能做到百折不撓、專心致志、堅定不移。但是,部分技工院校學生對專業的專注度不夠,還有待增強。

這些都制約了技工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性。

(二)缺乏對工匠精神目標的追求熱情

工匠精神的形成離不開追求專業目標的熱情。人們常說“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對練就專業能力的熱情,是學生工匠精神養成的重要因素。

但就當下技工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而論,恰恰普遍缺乏這種注意細節、行為意識積極向上和追求完美的學習態度。

究其原因,部分技工院校學生對自身成長要求偏低,囿于現狀,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而且在應試教育過程中對知識和技能學習常常習慣于被動式接受,造成學生學習能力不足。

(三)課程體系有待重構

技工院校專業課程在設置上和課程教學上未能有效聚焦新時代崗位職業能力。而學生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創新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與學校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緊密相關。

技工院校的課程教學常常是以理論知識與職業技能技術為主要內容,忽視了課程思政的開展,尚未建立科學的課程考核評價標準,現有的評價標準無法對學生工匠精神養成起到應有的引導作用。

因此,突破傳統課程體系的局限,大力推進新時代技工院校課程體系重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技工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對策與路徑

(一)耳濡目染,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

文化的魅力在于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可以潤物細無聲地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第一,可通過在學校辦學理念、校訓等方面有機植入工匠精神元素,使廣大師生從主觀意識上重視工匠精神培育,在日常教學工作、生活中能耳濡目染,從而達到潛移默化地滲透工匠精神的作用。如在學校辦學理念、校訓設計及校風、教風、學風建設中植入工匠精神元素。

第二,可通過懸掛標語橫幅、舉辦宣傳櫥窗等方式,大力宣傳介紹大國工匠事跡、風采,使工匠精神文化真正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可依據技工院校學生認知規律和身心特點,有意識地開展專題校園文化活動,如開展工匠精神宣講、有獎征文等活動。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主題校園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知和情感。

(二)潛移默化,創新課程思政教育

在技工院校教育教學中,由于其培養目標有別于其他類型教育,通常專業課、實訓實習等實踐課程占用教學課時比例較大。因此,要在搞好專業教育教學的同時開展好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就需要在日常的專業課教育教學過程中,將工匠精神元素有效地融入所有課程,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培育氛圍,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育人目標。實踐中可從如下方面著手。

第一,了解歷史淵源。介紹工匠精神的內涵和發展歷程,讓學生了解工匠精神的淵源和發展歷程。

第二,名匠介紹。引用一些重要的工匠人物的事跡和經驗,鼓勵學生樹立學習榜樣。

第三,政策與法規宣講。介紹相關的政策和法規,讓學生了解國家對工匠精神的支持和保護。

第四,搞好職業規劃。引導學生探索自己的職業興趣和特長,并配合以往的學習經驗和能力,確定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

第五,實踐錘煉。通過實際操作和練習,促進學生工匠精神養成,如創新思維、密切合作、勇于擔當、精益求精等。

(三)引導喚醒,激發學生工匠精神養成的內生動力

在工匠精神培育過程中,學生內生動力的激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對工匠精神的情感認同,讓學生在實驗實訓等實踐教學過程中自覺地依照工匠精神“做事”,進而實現工匠精神的外化與內化統一。

具體說來,激發技校學生工匠精神養成內生動力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提供有挑戰性和實用性的課程。技工院校通常更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可以提供更具挑戰性和實用性的課程。例如,針對對手工藝感興趣的學生,可以設置手工制作比賽和展覽,以激發他們的競爭精神,增強他們的創造力。

第二,創建積極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之間的合作,提供學生分享知識和經驗的平臺,這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發揮才能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

第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和自我探索。通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以及為學生提供參與實踐和創新項目的機會,幫助他們培養自主性和獨立思考能力。

第四,提供職業規劃和個人發展指導,幫助學生制訂個人發展計劃,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和未來方向。這將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進而激發學生為達成工匠精神養成目標而努力工作的內生動力。

(四)產教融合,搭建有效工學結合平臺

學生工匠精神的養成必須經過職業崗位實踐體驗和歷練。工匠精神從本質上講,就是在職業生涯和實踐中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產教融合、搭建有效工學結合平臺是培養技工院校學生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徑。

技工院??苫诋a教融合理念,通過積極開展項目化教學和推進現代學徒制,將培育學生工匠精神的理論教育、實驗實訓有效融合,進而使工匠精神培育與職業技能培養融會貫通。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可通過基于真實工作場景的項目化教學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深切體驗真實的職業崗位環境,在將工匠精神培養外化于行的同時,實現工匠精神有效內化于心。

(五)鍛造創新能力,培育德技雙馨人才

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是工匠精神養成的重要環節之一。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增加實踐機會,提供更多與實際應用相關的課程和實踐機會。這樣可以讓學生接觸到真實的問題,并通過實踐不斷掌握知識,豐富經驗,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強調在學習和解決問題時,通過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鍛煉邏輯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三,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科技革新,培養他們對問題的敏感度和責任感,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

第四,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通過多種教育方式的融合,如項目學習、團隊合作、研究型學習等,讓學生在團隊中相互學習、相互協助,接觸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成長為擁有創新意識和工匠精神的德技雙馨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杜貴鋒.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與思考[J].科技資訊,2020(25).

[2]吳德銀.新時代“工匠精神”與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培養[J].職教通訊,2020(4).

[3]杜鵬.淺談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途徑[J].記者觀察,2018(26).

[4]常波.新時代職業院校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J].現代職業教育,2018(25).

[5]蔡穎,王冬鳳,羅洪保.新時代背景下職業院校學生價值觀培養探究:兼論工匠精神培養[J].職教論壇,2018(8).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工貿技師學院)

猜你喜歡
技工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養
技工院校以就業為導向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一體化實踐教學方法的思考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