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構語義學視角下《黑暗中的笑聲》解析

2023-09-01 03:44張晗陳晨
文學教育 2023年9期

張晗 陳晨

內容摘要:作為美國試驗小說的先驅作家,納博科夫大膽、獨特的創作風格在其早期作品《黑暗中的笑聲》里即有顯現。小說講述了原本生活美滿、家庭和睦的歐比納斯為追求年輕女郎瑪戈,最終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故事。本文主要運用格雷馬斯的結構語義學敘事理論,試從文本結構出發,探尋其內在意義。

關鍵詞:納博科夫 《黑暗中的笑聲》 結構語義學 符號矩陣

創作于1931年的《黑暗中的笑聲》是納博科夫的早期作品,一篇頗富實驗性質的長篇小說。乍看之下,該作似乎并無新意,其中有關婚外戀情的部分好像《包法利夫人》的翻版,三角戀元素又如同銀幕上乏味無趣的愛情故事。但作為享譽俄、美兩國文壇的文學大師,納博科夫匠心獨具,以豐富細節填充其中,使文章意蘊豐富、內涵多樣。本文借格雷馬斯的結構語義學敘事理論,通過劃分角色模式、敘事程序、敘事模式、符號矩陣的方法找出支撐故事運作的對立要素,以此闡發文本的深層內蘊。

一.角色模式

根據普洛普與蘇里奧關于施動者模型的假設,格雷馬斯進一步縮減“七個人物”為三對施動者。有別于傳統意義上以人物性格、身份等作為分類依據,格雷馬斯以角色對故事敘事所起的作用來分配施動者。它們處于兩兩對應的范疇當中,分別是主體/客體、發出者/接收者、輔助者/反對者。主體與客體是故事的最核心部分,他們間的關系將決定整個故事的類型與發展走向;發送者與接收者和客體同處一軸,發送者代表促使主體追求客體或為其提供具體目標與計劃的根本力量,通常貫穿于故事全篇,接收者是最終承受故事結果的角色,多與主角同為一人;輔助者與反對者不等同于傳統道德意義上的正面、反面人物,判斷角色或事物是否屬于這一行動元,還需從它對主體及其實現企圖的過程中所起作用入手:輔助者能夠幫助主體達成意圖、獲得客體,反對者則在其中充當破壞、阻撓主體行動的角色。

在《黑暗中的笑聲》里,作者一反常態,在故事開頭就極其簡明扼要地將全文梗概拋給讀者:歐比納斯追求年輕女郎而不得。故事的主體與客體隨之呈現。而隱藏在追求一詞背后的、他對女郎的強烈欲望是驅使歐比納斯行動的源頭。在一、二部分連對方姓甚名誰都并不知曉的時候,歐比納斯就因被姑娘吸引,心中涌現出許多可怕念頭,毫無由來的情欲與極端沖動掛鉤,如“就拿槍去襲擊人家”①、“真想卡住她漂亮的脖子,把她掐死”②等。之后為與瑪戈進一步交往,從褪下手上的結婚戒指起,他逐漸做出更多瘋狂的舉動?,敻瓴⒉粣垡堰^中年的歐比納斯,她會接受他只是因為對方能為她帶來好處。促使歐比納斯得到瑪戈的因素有二,一是他的財力闊綽,第六部分瑪戈回家后的第一想法便是確認歐比納斯的具體情況,她認為沒必要與窮鬼白費時間;二是他的社會地位,文中提到歐比納斯是一位頗有名望的藝術家,而瑪戈的最大心愿就是成為電影明星,此前追夢的過程中她屢屢碰壁,唯有借助歐比納斯的人脈關系,她才得以擁有一次演戲機會。妻子伊麗莎白、妻弟保羅、女兒伊爾瑪試圖維護現存家庭的完整;瑪戈前男友雷克斯與她舊情復燃、暗通款曲;瑪戈之兄奧托想揭穿妹妹編造的有關家庭的謊言,謀求一筆封口費;歐比納斯自我良心的苛責;社會上關于他們二人的風言風語,以上種種人與事物都是阻礙歐比納斯“戀情”發展的因素。

二.敘事程序

圍繞歐比納斯對瑪戈的追求這一主要線索展開,整個故事可概括為五個敘事程序。

(一)敘事程序1

該程序以歐比納斯對瑪戈萌發欲望而始。赴約會的途中,歐比納斯比約定時間整整早到一小時,因此他決定去電影院打發時間,并在進入影廳時為引座員姑娘的嬌小身影偶然吸引。盡管心底已萌發出想結識她的念頭,但懦弱的歐比納斯怯于向她搭訕,只能多次制造“偶遇”,希望能再次見到她。

敘事程序1點明了主體、客體及發出者——驅使歐比納斯行動的最根本原因:他想將獨占瑪戈。此時兩人還未建立聯系,之后的敘事都將圍繞二者間的關系展開。歐比納斯開始感到“然而那互相矛盾的雙重感情卻時常在擾亂著他的心”③,在與妻子的兩次談話中,他都心不在焉,激情愛欲的出現開始引發他對平淡生活的不滿。

敘事程序1的功能可概括為:主體與客體相斥。

(二)敘事程序2

瑪戈主動結識歐比納斯,在這一過程中確定他可以為自己所用,助力自己實現電影夢想。同時二人間的關系進一步加深,瑪戈識破歐比納斯的假名并得知他的住址,隨后朝他家里打電話、拜訪他的公寓、向他家中寄信,致使歐比納斯發展婚外情的事實徹底暴露。他與妻子關系破裂,只能搬出公寓和瑪戈暫住。

在這一敘事程序中,主體暫時獲得了客體,愿望達成,歐比納斯成功與瑪戈建立親密關系。同時,平淡生活與激情愛欲之間形成了激烈對立。因其不忠行為,歐比納斯感到了心理煎熬與良心譴責。擺在他面前的是兩種選擇:放棄瑪戈回歸家庭,或繼續飛蛾撲火,追逐這段畸形的愛欲。然而在瑪戈的引誘下,歐比納斯為了實現那折磨人的強烈愛欲,一再容忍她越軌試探的舉動,最終導致妻子伊麗莎白傷心搬家,自己原有的平淡生活破裂。

敘事程序2的功能為:主體與客體相容。

(三)敘事程序3

在為女明星多麗安娜舉行的宴會上,前男友雷克斯忽然出現,致使瑪戈再次墜入愛河。兩人隱瞞歐比納斯,開始秘密交往。在歐比納斯經歷女兒去世、瑪戈經歷公演電影出丑等事件后,二人決定外出旅游散心,雷克斯加入旅行。途中,法國上校與舊友康拉德偶然揭露了雷、瑪二人的偷情行為,歐比納斯氣憤不已。

在這一敘事程序中,反對者的插足導致主體與客體間的親密關系破裂,主體未能實現獨占客體的企圖。平淡生活與激情愛欲間的尖銳對立依然存在,在女兒去世這一事件的催動下,歐比納斯清楚地意識到:如果他去參加女兒的葬禮,他將永遠回到妻子身邊。即從這段危險情感中脫身,回歸傳統家庭??上氲揭c青春不在的妻子共度余生,他感到“不寒而栗”,拒絕回到過去。

敘事程序3的功能可概括為:主體與客體相斥。

(四)敘事程序4

發現情人不忠的事實后,歐比納斯經歷一番心理斗爭,最終接受了她的辯白,放棄殺人念頭。他選擇離開法國,將雷克斯拋下,重新開始他們的二人生活。但由于駕駛技術一般、山路險峻等多種原因,他們遭遇了車禍,瑪戈平安無事,歐比納斯卻雙目失明,住進醫院。他錯誤地認為在魯吉的遭遇只是一場噩夢,他與瑪戈的關系已恢復正常。

在這一敘事程序中,遠離反對者的主體誤以為自己與客體間的關系已修復如初。

敘事程序4的功能為:主體與客體相容。

(五)敘事程序5

雷克斯陰魂不散,又與瑪戈取得聯系,同時插手歐比納斯治療眼疾、搬入療養別墅的事情。雷、瑪二人和歐比納斯同住,并在他眼皮底下放肆調情,引起歐比納斯警覺。妻弟保羅前來搭救,二人再度通奸事實昭然若揭。歐比納斯一心報復,試圖殺死重返公寓的瑪戈,但最終卻死于自己的槍口之下。

在這一敘事程序中,主體與客體間的關系徹底破裂,歐比納斯想將瑪戈據為己有的追求宣告失敗,平淡生活與激情愛欲的對立再度凸顯。盲眼受騙的他受到妻子與妻弟的同情,已被接往他們的家中生活,本可以重新回到平靜的生活。但歐比納斯執迷不悟,表面平靜的他其實渴望著毫不耽擱地毀滅現實生活,他的愿望仍是追逐對瑪戈的瘋狂情欲——倘若無法得到,便干脆將她毀滅。

敘事程序5的功能可概括為:主體與客體相斥。

三.敘事模式

格雷馬斯繼續對故事的結構類型進行概括,將它們簡化為契約型組合、完成型組合及離合型組合三種模式。其中契約型關系包括指示/接受、禁止/違反,可用于表現人物間關系的變動。譯者在后記中提及,納博科夫善用揶揄模仿的寫作手法,而《黑暗中的笑聲》一文則有意仿效二三十年代電影中盛行的那種廉價的三角戀愛故事,這里即蘊含了某種先決條件:瑪戈與歐比納斯間的情人關系是一種契約。

故事最初,在發送者欲望的推動下,歐比納斯開始注意瑪戈并試圖與她多次“偶遇”,但由于自身原因,他未能成功與瑪戈建立聯系、達成契約(敘事程序1)。隨后,瑪戈開始試探主體的家境狀況,在確認對方小有聲名、經濟富裕后,她與主體正式交往,兩人締結情人的契約關系(敘事程序2)。兩人同居后的某次宴會上,機緣巧合之下瑪戈與舊情人雷克斯重逢,自此他們開始瞞著歐比納斯暗中交往,瑪戈與歐比納斯之間的契約被破壞(敘事程序3)。敘事程序4、敘事程序5是對敘事程序2與敘事程序3的反復,整個敘事模式可概括如下:

(1)主體未與客體成功建立契約關系

(2)在錢財、聲名的幫助下,主體與客體達成契約關系

(3)反對者插足其中,主客體契約關系破裂

(4)迫于錢財聲名,客體與主體修復契約關系

(5)反對者二度插足,主客體契約關系徹底破裂

由此觀之,主客體間的契約關系貫穿故事始終,而推動主體與客體建立契約關系的根本動力欲望在敘事程序1中就已出現。在未建立契約(1)→實現契約(2)→契約破裂(3)→契約修復(4)→契約破裂(5)的轉化過程中可以發現,促使主體與客體達成/修復契約的推手始終是主體背后的輔助者財富與社會地位,它們決定了主體的愿望能否實現。反對者因素雖然多樣,但唯一能破壞主體與客體間契約關系的只有雷克斯。契約關系轉變的實質是輔助者與反對者的角力,與主體自身素質無關。這一結構的重復也意在揭示歐比納斯自認美滿無缺的“愛情”幻景背后的實質:他們的同居生活不過建立在瑪戈對其錢財的需求之上,他的渴望注定無法實現。

四.符號矩陣

結構主義者認為,甚至在那些根本不存在二元對立的地方,我們仍然可以發現它作為一種基本的思想架構在暗中悄悄起作用。④格雷馬斯正是在索緒爾的語言學基礎之上,汲取結構主義的二元對立原則,發展出了符號矩陣這一規則,并試圖以此闡發潛藏在敘事作品文本之下的深層意義。符號矩陣通常適用于價值問題的研究,它的核心是一組義素,可稱為S1S2。它們分別處于語義軸的兩端,彼此互不相容,構成絕對對立的關系。他認為整個故事正發生于一極向矛盾的另一極發展轉化的過程當中。從這一基本語義軸上還可以引出另一對對應關系,即S(--)1(--)與S(--)2(--),二者間相互對立。同時它們自身分別是對義素S1、S2的否定,并與S1S2形成矛盾關系。同時S1與S(--)2(--)、S2與S(--)1(--)間存在蘊含關系。

應用于文本,故事中最為顯著的對立關系是真實與虛幻這組語義軸,具體表現為現實生活與激情愛欲的矛盾。文中第一部分便提到,歐比納斯突然對已平穩維持九年的婚姻生活感到心煩意亂、胸口窩火,因為俊俏非凡的瑪戈走進了他的生活。歐比納斯再次來到影院見她時,文中出現了對他此刻境況的比喻:一邊是平坦的大道,另一邊則是急轉彎、峭壁與深淵。前者無疑是對歐比納斯過去生活的總結,后者意指他的現狀,危險與激情并存。主體一再放棄底線地追求客體,實質上是對真實生活的乏味無趣心生厭倦,并因此熱情投身于曇花一現般的虛幻欲望。主體想要獲取激情愛欲,便只能背離平淡生活及其秩序,二者無法同時共存。伴隨著與客體間契約關系的建立,真實的平靜被打破,主體放縱自己沉溺虛幻的情欲享受。歐比納斯開始與瑪戈同居的新生活,以為出軌之事不會敗露、使他丟臉,實際上朋友們與他的交往大不如前,瑪戈決心在利用過后就將他立刻拋棄。非真實與非虛幻是另一組對立關系。在主體與客體達成契約期間,主體看似找回過去的真實,與情人收獲了暫時的安寧,實際上他的生活發生了某種質變,于內暗藏謀劃與欺騙,于外自身風評一落千丈,形成了“非真實”的情狀。歐比納斯也并非一無所獲,在與瑪戈相處的過程中,他能感到過去那些最放肆的想象都夢想成真。主體對虛幻的追求看似已經實現,能夠時刻擁有情人鮮活豐滿的肉體。然而實質上無論雷克斯插足與否,精于算計的瑪戈并不總會滿足歐比納斯對她的索求,常有發怒或將他晾在一旁的舉動。真實與非真實、虛幻與非虛幻間也包含著矛盾關系。

五.意義分析

正如格雷馬斯在《論意義(下)》中所言,“它們必須被看作預測模型,是一些表現為邏輯鏈接形式的假設,在具體文本上套用它們將增大文本的可理解性?!雹菟麑适陆Y構的分析探求并不滿足于僅僅從表面上拆分整個故事,揭示二元對立因素背后的深層意義、以供讀者更好闡發理解故事才是他的深層目標。

納博科夫深厭十九世紀現實主義傳統,更反對將文學與真實生活掛鉤。在《聽眾》的訪談中,他曾提及自己對現實的看法:“可以肯定,有一般的現實,可以為我們大家感知,但那不是真正的現實:這只是普遍觀念的現實,是日?,嵥榈膽T用形式,是當下的報刊用語”⑥。對于事無巨細描摹生活、并未添加作者藝術創造的文學作品,納博科夫持否定態度。為此他有意突出小說的虛構性,極力凸顯個人創造的活力,運用如畫外音、蒙太奇、舞臺指示等明顯的電影手法,造成作品的間離效果。盡管在開頭就點明故事的本質不外乎廉價的三角戀情,但他本人無意對人物行為進行道德倫理上的苛刻評判。這點從故事結局也可略窺一二,倘使歐比納斯之死尚能算作他因出軌妻子而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那么雷克斯與瑪戈的逍遙法外無疑使本作的諷刺意味盡顯,呈現出滑稽而殘酷的余味。

不難發現,整篇故事中都充斥著大量真實與虛幻的對立:瑪戈本是蹩腳的三流演員,真實的她演技奇差、粗俗膚淺,卻能在歐比納斯眼中塑造純真精靈的幻象;她并不愛年齡大她許多的歐比納斯,卻能將對方哄得順從服帖并成功隱瞞自己私下與雷克斯鬼混的事實。雷克斯一開始就認出了瑪戈,卻將多年前的始亂終棄偽飾成自己太過愛她;他認為歐比納斯的夸夸其談、無聊透頂,卻因為有利可圖竭力裝作與他心靈相通。上述種種情節無不加深了故事的模仿痕跡與諷刺意味。

而真實與虛幻最為強烈的對立體現在主體歐比納斯身上,他對客體的追求正是一種情欲上的“匱乏”,瑪戈與他建立關系,則匱乏消除、主體滿足。歐比納斯原本處于家境美滿、生活和諧的現實中,然而他卻認為愛人身上缺少令他渴求萬分的激情,斷定這種情感不曾存在于他的真實生活當中,于是轉頭追隨臆想中的情欲,將偶然邂逅的引座員瑪戈當作愛情的化身。與瑪戈交往期間,歐比納斯在尚未了解其真實性格、身份、家境的時候,便一廂情愿地對瑪戈投注自己的真情實感。兩人之間的關系起初就建立在虛假與蒙騙的基礎上,瑪戈幾次三番向歐比納斯隱瞞自己的真實情況,并編織出一系列虛假的身份信息。在奧托試圖向主體揭露有關瑪戈的真相時,他反以瑪戈傳遞給他的虛假消息對抗真實。主體自身的匱乏與他虛妄的幻想間本身也存在殘酷的對立?;厮萆衔?,歐比納斯能成功得到瑪戈青睞全在于自身錢財及地位的幫助,真實的歐比納斯沒什么特別才氣、寡淡無味,瑪戈也曾精煉地總結他為:騙子、懦夫、蠢材??伤麑ψ约阂粺o所知,“天真”地認為無論怎樣,一切還是在自己的掌控之內,情況尚好。而真實生活又無情地打破了他荒謬的愛情幻想,使歐比納斯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正如錢理群對《堂吉訶德》中主仆二人的評價:“他們把一切當做真的,越是真誠,越給別人帶來快感,而他們自己一旦明白真相,只會感到痛苦:別人所要鑒賞的恰是他們的這種痛苦?!雹邭W比納斯對自己的虛假認知與他實際上被反復捉弄的情景不免呈現出荒誕又可笑的故事效果,也使主體的悲劇感在令人發笑的氛圍中淡化成愚不可及的昏聵,只余黑暗中作者與觀者對他不自量力的譏諷與嘲笑。作者借歐比納斯的盲目愚頑深刻展現出對現代個體內心空洞無物的諷刺,而脫離真實狀況,狂熱追求虛無的欲望注定會招致主體的毀滅。

納博科夫極其關注小說的表現形式是否新穎創新,拒絕將自己歸類于某個具體流派?!逗诎抵械男β暋芬彩侨绱?,展現了他一貫的寫作主張。借格雷馬斯的結構語義學理論,本文將復雜的人物關系與情節進一步拆分抽象,簡化為清晰的關系圖譜,同時厘清整個故事的發展脈絡,由符號矩陣的對立義素中發現文本的深層價值所在:主體在真實與虛假中的掙扎與毀滅。在《威斯康星研究》的訪談中,納博科夫曾提及他認為體驗其小說結尾的理想方式:“我想,當讀者合上我的一本書時,我希望有這樣一種感覺:書中的世界慢慢后退,停在某個地方,懸在遠處,猶如畫中的一幅畫”⑧。他期望讀者能得到的閱讀感受也正是從虛幻中抽身而出、正視并深思真實現實的間離效果。

參考文獻

[1][法]格雷馬斯.結構語義學[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

[2]高建華.納博科夫與庫普林愛情故事的敘事策略——以《黑暗中的笑聲》與《石榴石手鐲》為例[J].俄羅斯文藝,2019(02):40-46.DOI:10.16238/j.cnki.rla.2019.

02.005.

[3]錢翰,黃秀端.格雷馬斯“符號矩陣”的旅行[J].文藝理論研究,2014,34(02):190-199.

[4]汪小玲.《黑暗中的笑聲》中“笑”的后現代解讀[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7(04):72-75.

[5]李佳潼,張文東.符號矩陣視域下《我在霞村的時候》的多重主題及在海外的接受[J].文藝爭鳴,2020(09):179-184.

[6]尹偉.藏族民間故事《豬頭卦師》的結構語義學闡釋——“全能博士”型民間故事的個例解析[J].西藏研究,2009(06):115-119.

注 釋

①[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龔文庠,張玉奪譯.黑暗中的笑聲[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6.

②[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龔文庠,張玉奪譯.黑暗中的笑聲[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14.

③[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龔文庠,張玉奪譯.黑暗中的笑聲[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10.

④羅鋼.敘事學導論[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8.

⑤[法]A·J·格雷馬斯.馮學俊,吳泓緲譯.論意義(下)[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57.

⑥[美]弗拉季米爾·納博科夫.唐建清譯.獨抒己見[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122.

⑦錢理群.豐富的痛苦: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的東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37.

⑧[美]弗拉季米爾·納博科夫.唐建清譯.獨抒己見[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7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