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革命文化選文價值及教學策略

2023-09-01 04:32譚艷柳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3年9期
關鍵詞:革命文化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譚艷柳

內容摘要: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大量的革命文化選文,這些作品是高中學生傳承和弘揚中華革命文化的重要載體。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充分肯定革命文化選文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教育價值,活用統編高中語文教材,以“革命文化”為導向,創設語文學習的真實情境;以“學習任務群”為依托,開展語文學習的趣味活動;以“單元學習任務”為基礎,開展語文學習的群文閱讀。

關鍵詞:高中語文 革命文化 選文價值 教學策略

革命文化以革命為精神內涵和價值取向,繼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借鑒世界優秀的文明成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1]語文是高中的核心課程,承擔著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責任。教師要有效推進高中語文革命文化選文的教育,既要明確其在學生成長中的教育價值、情感價值和德性價值、也要立足教材,積極探索傳承革命文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一.叩問價值:革命文化選文在學生成長中的教育價值

“人才培養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2]。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內容豐富、取材廣泛、文質兼美的特點,全過程落實、全要素滲透、全方位推進革命文化選文的教學,充分發揮革命文化選文教育的知識價值、情感價值和德性價值。

(一)革命文化選文教育中的知識價值

21世紀以來,語文課程改革此起此伏,知識教育通常被人們認為“不僅難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潛能,培養和激發人的創造性,反而可能由于教育方式不當,特別是考試指揮棒的不恰當運用,在不同程度上遮蔽了人的潛能,消解和扼殺了人的創造性”[3]。但是,新課改從未否定知識教育的重性。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收錄了大量的革命文化選文,知識教育依舊是語文課堂的關鍵。首先,在教授紀實類作品中,語文教師必然要向學生介紹新聞通訊、人物傳記、報告文學等文體知識。其次,在學習虛構類作品,老師從人物塑造、環境描寫、情節安排多個方面解讀文本。最后,語文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關于革命英雄事跡的演講、口語交際、寫作教學等活動,教師也會圍繞中心主旨、遣詞造句、語篇構筑等知識進行。因此,革命文化選文的教育不僅不會否定知識教育的作用,反而更加重視以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為核心,聚焦革命文化主題,在教學實踐中有機融合語文知識,為學生提供教學支架和指明學習路徑,幫助學生達到單元學習目標。

(二)革命文化選文教育中的情感價值

情感教育是教育者依據一定的教學要求,通過相應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的情感領域發生積極變化,產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質的過程[4]。高中階段正是學生情感豐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語文教師帶領學生回顧中國近現代革命歷史、引導學生認識那些心懷天下、勇于奉獻的革命英雄,學習他們拋頭顱、灑熱血英雄事跡,從中體悟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自強不息、頑強奮斗、不卑不亢的革命精神,啟迪學生以史為鑒、珍惜當下、居安思危、爭做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不僅能夠幫助教師達到情感教育的教學效果,還能提煉革命文化傳承的當代教育智慧。因此,教師靈活地教授革命文化選文,引導學生輸入歷史意識、確立人生坐標、規劃人生方向,這對喚醒學生對人生價值的追求,真正成長為自由的、大寫的、全面發展的人至關重要。

(三)革命文化選文教育中的德性價值

革命文化選文的教育,不僅是知識教育和情感教育,更是面向人的教育。真實的德性教育就是培養學生長期穩定的道德意識,發展道德情感和鼓勵道德行為[5]。教師組織學生參觀烈士遺址、名人故居、紅色紀念館等,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研學實踐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革命英雄的敬仰、對革命事跡的理解和和認同、對革命精神的深刻體會;學生浸潤其中,還能形成的道德體驗,拓展道德文化視野、增強對中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并在生活中敦促自己外化于行、內化于心,逐漸內化成自覺的道德和精神。因此,在語文教育中,教師要促成學生個體內在的道德品質與外在的革命文化選文教育形成合力,推動學生自身德性的真正覺醒,進而有意識地加強德行修養。

二.探問路徑:革命文化選文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

(一)以“革命文化”為導向,創設語文學習的真實情境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實踐活動情境主要包括個人體驗情境、社會生活情境和學科認知情境。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以革命文化為導向,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深入文本,感悟蘊藏在語言文字中深厚的革命文化。

1.夯實學科認知情境

郭躍輝認為學科認知情境指向文本情境,設計的情境任務多是基于文本與讀者的對話的假托性任務,也就是借助“假設角色法”引領學生進入學科認知情境[6]。統編高中革命文化選文具備豐富的召喚結構。語文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展開豐富想象,借助假設角色法進入情境、補充敘事場景、豐富寫人細節、再現抒情意境,增強學生的代入感、在場感和共情感。例如,在教學《沁園春·長沙》,教師可以通過介紹寫作背景、觀看歷史視頻或者影視劇深入了解毛澤東當時的處境,引導學生閉眼幻想:金秋九月,涼風染紅了層林、千帆競發、鷹鳥翱翔、魚蝦縱游,天地遼闊.....此情此景之下,假如你是毛澤東你會生發出哪些感慨?教師巧用這種人物假設,激發學生的情感認同,體會毛澤東敢于革命、勇于奮進、以天下為己任的革命精神。

2.豐富個人體驗情境

個人體驗情境是指學生個體獨自開展的語文實踐活動。助讀系統是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編寫體例重要的組成部分,設計了單元導讀、單元學習任務和學習提示,取消了課后練習。教師引領學生在課前從這幾部分獲取學習提示,為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提供有效的學習方法,明確研讀方向、豐富閱讀體驗。比如,教師在講授統編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一單元時,引導學生從單元導語“理解和運用意象抒發感情的方法,把握小說的敘事和抒情特點,體會詩歌的獨特魅力”,指引學生在學習時結合作品的時代背景,探索文本意象,提高審美體驗。學生在預習《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時,通過單元提示,就會有意識關注白云、北冰洋、太平洋等意象,體會那股摧毀舊世界、創造新生命的雄偉力量,從而初步感知“五四”自由宏闊、雄奇奔放的氣概。

3.融入社會生活情境

由于時代久遠,學生們無法感受革命年代的戰火,很難領悟革命烈士不畏艱難、舍身為國的愛國情懷。網絡上關于革命事件的信息真假不一,學生對革命文化認同感低、興趣缺乏。面對這一教學困境,教師要把革命文化選文的教學延伸到學生生活中去,創設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拉近革命文化與學生生活的時代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比如,在教毛澤東、周恩來、李大釗、魯迅等革命英雄人物時,教師可以創設課前寫作任務、讓學生選取身邊的英雄人物展開寫作,把學生帶入各自不同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感受平凡英雄的可貴品質。課堂上,教師結合學生心中的英雄人物的畫像、推及到革命烈士的教學,層層深入,引導學生把個人的體驗情境和社會生活情境有機融合,感受革命英雄英勇無畏、艱苦奮斗的革命血性。

(二)以“學習任務群”為依托,開展語文學習的趣味活動

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非常重視革命文化在教學中的滲透,18個學習任務群中就有與4個革命文化教學緊密相關??梢?,學習任務群是教師展開革命文化選文教育的重要切入點。

1.從當代文化中學習革命文化選文,組織社會實踐活動

學習任務群2:“利用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美術館、音樂廳、名人故居、革命遺址、名勝古跡、以及其他文化遺產等,通過實地考察深化對某一文化現象的認識”[7]。教師運用豐富的社會生活資源,開展系列的實踐活動,把課堂革命文化教育延伸到真實的實踐活動中去,讓學生真實有趣的實踐活動中了解文本中革命文化的歷史背景、感受革命豪情,從而獲得崇高的精神體驗。首先,教師充分利用當地的革命文化資源,組織學生開展多樣性的紅色游學活動,帶領學生走進革命老區、英雄故居,烈士陵園,了解紅色革命故事,追尋紅色記憶,感悟抗戰歲月的革命精神。其次,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教師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擔任紀念館的志愿者,向游客介紹歷史故事;最后,教師充分利用建軍、建黨、國慶等節日,開展革命題材的詩詞朗誦、紅色歌曲合唱,名人尋訪等主題教育,深化育人內涵。

2.從文學閱讀寫作中學習革命文化選文,開展閱讀教學活動

學習任務群5:“引導學生指定閱讀計劃,并要求閱讀一定數量的經典文學作品,包括反映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歷程作品,關心當代文學生活?!盵8]高中學生思想活躍但欠缺成熟的認識,通過革命文化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價值觀勢在必行。傳統的講授教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收效甚微,甚至會讓學生厭惡革命文化的學習。學生在閱讀中能更好地敞開心扉去感知革命文化的內涵,建立與作品的情感連接。教師以課文為出發點,布置閱讀任務,設計閱讀研討活動,鼓勵學生在允許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閱讀交流中表達個人觀點和更新思想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學習《別了、“不列顛尼亞”》,教師帶領學生閱讀其他權威媒體對香港回歸的新聞報道,組織學生基于當前香港形式和國安法展開研討交流,并開展以家國情懷為主題的寫作活動,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歷史思維。

3.從中國革命傳統研習中學習革命文化,實施跨媒介學習活動

學習任務群9中談到學習活動的開展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組織跨媒介活動。大數據時代,自媒體繁榮發展,這為語文教育提供新的教學手段。例如,在教學《長征勝利萬歲》時,由于時代的久遠,學生難以想象戰士們過草地、爬雪山、吃野草的真實情況,也難以感受“長征精神”是如何體現的。教師可以利用動態的沙畫推演戰爭過程,也可以讓學生觀看長征題材的電影、話劇、電視劇等,將文字與畫面、課本與現實相結合,直觀地展示紅軍長征過程中嚴明的組織紀律、卓越的指揮才能、高超的戰術素養和超強的意志品質,深化學生對長征精神的理解和體悟。但是在開展跨媒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提煉媒體資源,以短小精悍為主,使其真正發揮促進輔助的作用,讓學生在接受的過程中達到有感、有思、有悟。

(三)以“單元學習任務”為基礎,實施語文學習的群文閱讀

群文閱讀閱讀一組一組文章,即在一節課中教授幾篇具有一定聯系的文章,引導學生有比較、有思考地進行學習,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更好品味語言的錘煉和手法的運用。[9]教師要有意識以“單元學習任務”為基礎,開展革命文化作品的群文閱讀。

1.以“作家”為議題,梳理革命歷程

許多的革命前輩既是革命家,也是杰出的文學家,他們在革命生涯中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教師可以選擇一個革命先輩的作品集中教學,引領學生走進革命英雄人物,了解其革命成長歷程,激發學生對革命前輩的敬仰之情。例如把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七律·長征》、《卜算子·詠梅》組合成群,梳理毛澤東的革命歷程?!肚邎@春·長沙》是毛澤東33歲面臨農民暴亂、革命力量履造打壓的危急情況,發出的“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七律·長征》是毛澤東在長征即將勝利之創作時,描繪了驚心動魄的千窮山惡水和驚天動地的革命斗爭,展現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難險阻的革命精神;《卜算子·詠梅》是毛澤東面對在1961年面對中蘇關系即將破裂,為呼吁全國人民團結一致而創作的,展現一代革命偉人對革命成果的堅決維護。這三篇作品展現了毛澤東由青年偉大的革命抱負,到壯年戰勝革命阻礙,到中年堅決維護革命成果的歷程,拉進學生和革命偉人時代距離,激發學生向偉人靠近、向革命致敬,向中國共產黨靠攏。

2.以“體裁”為議題,展現革命面貌

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大量的革命文化作品,有新聞通訊、人物傳記、回憶錄,也有小說、詩歌、戲劇等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分布在不同的學段、不同冊次、不同單元,教師在教學時把相同的體裁的文章組合成群進行對比閱讀,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比如茹志鵑的《百合花》、孫犁的《荷花淀》、王愿堅的《黨費》等戰爭題材小說組合成群,引領學生著重分析小說中新媳婦、水生嫂、黃新等女性形象,感受她們勤勞質樸、機智果敢、熱愛黨忠于黨的人物形象,展現軍民同心、生死與共的革命路線?!洞髴馉幹械牟迩泛汀堕L征勝利萬歲》兩篇回憶錄進行群文閱讀教學,通過革命的的不同側面,用具體的事件解答中國革命的歷經艱難困苦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堅守人道主主義和國際主義,展現中國革命軍隊是正義之師、文明之師和威武之師。

3.以“史實”為議題,品悟革命精神

不同的革命家、文學家對于同一史實創作出不同的作品,教師有選擇把描繪同一件史實的作品匯集起來,組合成群,集中教學,既有利于學生多維度多視角深入了解史實,又能進一步感知其中蘊含的革命精神。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選擇性必修教材第一單元《長征是勝利萬歲》講述紅軍長征的艱苦故事,集中展現革命烈士們艱苦奮斗、不畏犧牲的長征精神。在教授這篇目時,教師可以收集學生在中小學接觸過“長征”主題的作品,比如《七律·長征》、《清平樂·六盤水》、《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名著導讀《長征》等組合成群,以“長征”為議題,引領學生鑒賞文中有關長征的古詩、詞句、文段,逐漸形成對長征精神的認知,并鼓勵學生嘗試闡釋長征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谡n上學生對“長征精神”的反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品讀習近平《紀念紅軍長征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的長征精神,鼓勵學生結合現實環境理解長征精神,進一步深化學生對長征精神的認知和感悟。

參考文獻

[1]郭靖雯,王照年.高中語文教學中革命文化的滲透與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9(20):4.

[2]王崧舟.小學語文革命文化教育的課程邏輯與實施路徑[J].語文教學通訊, 2022(15):6.

[3]孟建偉.從知識教育到文化教育——論教育觀的轉變[J].教育研究, 2007(01):14-19.

[4]張志勇.情感教育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74.

[5]陳琳.革命文化傳承中的知識教育,情感教育與德性教育[J].基礎教育課程, 2022(12):21-25.

[6]李倩.借助"假設法"進入學科認知情境[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22(15):2.

[7][8]中華人民國教6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J].語文建設(9期):49-64.

[9]李俊利.統編教材單元整組文章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天地,2020(10):2.

猜你喜歡
革命文化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文化自信的學理與增強路徑
試論革命文化對文化自信的作用
紅色革命文化對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動策略分析
中國近現代革命文化基本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