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視域下信息科技學科項目主題的有效設計研究

2023-09-01 08:12呂超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23年8期
關鍵詞:信息科技項目式教學核心素養

呂超

摘要:隨著《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的頒發實施,對落實核心素養有了更高標準的要求。項目式教學可以更加高效地落實核心素養,而項目主題是項目式教學的關鍵要素。文章從新課標入手,在核心素養視域下,有效設計基于“真實問題類、程序游戲類、自主創作類以及地域文化類”四大類信息科技學科項目主題,以幫助學生實現將應該掌握的關鍵能力、應該具備的品格特征和應該具有的正確價值觀三者有機融為一體。

關鍵詞:信息科技;核心素養;項目式教學;項目主題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將勞動、信息科技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信息科技學科核心素養包括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四個重要要素。項目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建構新知,形成創新成果。信息科技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有效設計基于真實問題類、程序游戲類、自主創作類和地域文化類項目主題,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練就終身發展的關鍵能力,養成個人適應數字化時代發展的必備品格,幫助學生從數字土著轉化成具備數字素養與技能的優秀數字公民。

一、“真實問題類”項目主題,培養“信息意識”核心素養

教育不能脫離實際生活,學生的學習應該在真實問題情境中解決[1]。在項目式教學中有效設計基于“真實問題類”項目主題,將學生的信息意識培養內嵌在真實的生活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關聯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將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無縫銜接起來。將“知”與“行”有效融合起來,選擇面向學生真實經歷的生活,選取符合學生特征發展需求的問題,讓學生在現實生活經歷中發展,在真實問題體驗中提升。真實問題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將知識的構建、技能的培養和核心素養的養成融入到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增長和內化學生的信息意識核心素養。

如“網絡的構建”一課的動手操作性強,如果僅僅通過“走馬觀花”實物展示,或者按圖索驥地介紹一下理論知識、技術細節,學生很難有直觀認識,也不能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更無法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現實問題??梢詮慕M建家庭局域網入手,將學生置于真實的日常生活相關的場景中,搭建接入因特網練習項目平臺,讓學生在真實生活場景中體驗。學生通過項目平臺組網練習,了解常見的網絡基本設備、接入方式,搭建簡單局域網的方法。在真實場景中提煉真實問題,將解決真實問題貫穿始終,讓學生主動地從項目主題中獲取、分析、判斷信息。在真實有效的項目主題當中沉浸體驗,把學習過程變為收獲喜悅的享受過程,教學才不會局限在課堂,學生才會有興趣繼續學習、持續研究,在潤物細無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

二、“程序游戲類”項目主題,發展“計算思維”核心素養

如同解題一樣,解題的方式有簡單和繁瑣之分、有正確和錯誤之分,要讓解題的方式既簡單又正確,就需要提升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信息科技的教學不應止步于技術操作層次上,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以信息科技作為支撐的生活和學習方式,關鍵要發展學生的計算思維核心素養。娛教技術能夠促進教育技術學科發展,“寓教于樂”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2]。在項目式教學中有效設計“基于程序游戲類”項目主題,將程序游戲作為發展學生計算思維的一種工具,可以將教學內容層層分解,轉化為合適的學習項目,讓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一目了然、簡單直觀,讓學生具備形象化的認識和理解。學生是玩程序游戲而不是被程序游戲玩,“玩”不是目的而是學習手段,在玩程序游戲的同時,不斷發展學生的計算思維,使學生成為發現與思考問題的挖掘者、問題的創造者、未來信息科技的掌舵者。

如在設計“程序中的判斷”一課的項目主題時,通過前期的規劃準備、界面的開發設計、代碼的編寫調試、程序的運行生成等環節,設計制作極具個性化、娛樂性、知識性、互動性和藝術性等體驗為一體的“紅藍大戰”的程序游戲,引導學生從游戲的是非判斷中,學會分支結構及IF條件語句的使用。根據項目主題適時設計項目活動,將計算思維隱融入在項目活動中,把項目活動融入到程序游戲環節中,在程序游戲環節中產生問題,在問題解決方案中發展計算思維能力,把程序游戲當做引領思維跨越的橋梁。通過“做中學程序游戲”“學中玩程序游戲”這種寓教于樂的活動方式,不斷啟發學生對新問題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尋求解決方案、選擇最佳方案、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能夠給學生帶來思維的靈感和挑戰,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綻放起來。

三、“自主創作類”項目主題,落實“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核心素養

在項目式教學中有效設計“基于自主創作類”項目主題,提供給學生豐富多樣的項目主題資源庫,只要你選,總有一款適合你。讓學生徜徉于遼闊的海洋中,讓學生自主選擇自由創作,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讓學生不僅是知識的使用者,還是靈活運用知識的自主生產者。設計“基于自主創作類”項目主題可以將建構課堂新知、培養操作技能和落實核心素養三者融入到運用數字化工具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和完成創新任務的過程中,可以自覺提升數字化環境的運用和適應能力、數字化資源的獲取和處理能力、數字化平臺和工具的應用與創新能力。落實數字化學習與創新過程,逐步養成數字化學習的創新意識,在教學中打造多元精彩的課堂新時空。

如在設計“制作flash綜合動畫”一課的項目主題時,通過創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的環境———制作極具個性的flash動畫,搭建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的“項目主題庫”———豐富多樣的動畫素材,學生運用數字化技術和工具創作出獨特風格的作品。學生自主挑選適用的數字化資源進行項目探究,既可以解決身邊的問題,又可以暢游世界的海洋,從關系人類命運的大話題出手,選擇合適的數字化工具進行項目創作,學生并不是重復、機械地模仿操作使用軟件工具,而是主動學習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并形成創新成果,學生從“演員”順利晉級為“導演”。學生在豐富多樣的“項目主題庫”當中汲取精華,穩步發展和深化學生的認知視角,拓寬教學內容的寬度,延伸教學內容的深度,拓展教學內容的縱向、橫向聯系,做到“一英寸寬、一英里深”,促使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素養的各維度共同發展。

四、“地域文化類”項目主題,增強“信息社會責任”核心素養

新課標指出,結合信息科技課程特性,要注重開發多種媒體類型數字資源,因地制宜遴選符合學生認知水平、體現育人價值的資源[3]。宜興素有“陶都孕鐘靈”“茶洲卷綠意”“竹海泛波浪”“洞界吞天地”“教授之鄉”“院士之鄉”等美稱,人文薈萃、鐘靈毓秀、物華天寶、資源富饒,蘊藏著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教師可以創造性地整合地域文化資源,有效設計基于“地域文化類”項目主題,讓“小鼠標”彰顯“正能量”。不再依靠灌輸式的方式來形成信息社會責任意識,而是引導學生將信息社會責任內化于心、外顯于行。幫助學生養成適應現代化生活和未來發展所需的良好思維品質,從潛移默化受到數字化時代熏陶的原住民成為數字化時代的合格中國公民,為信息社會構筑良好的安全系統注入基石。

如在設計“圖片的加工與制作”一課的項目主題時,可以巧妙地將地域文化資源與課堂教學知識有機結合起來,設計制作宣傳本地文化的海報封面。鍛造巨匠精神,保護好稀缺工藝,弘揚傳統文化,將獨樹一幟的紫砂文化傳承發展下去,這是每一位宜興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設計制作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只關注教學質量,更要關注信息社會責任,讓學生充分了解到絢麗光彩的宜興紫砂,見識到輝煌燦爛的紫砂文化,感悟到綻放光芒的宜興文化,在傳承中綻開文化光芒,在彰顯中增強文化自信,在塑造中體現文化價值。

參考文獻:

[1] 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王承緒,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4.

[2] 祝智庭,鄧鵬.娛教技術:教育技術的新領地[J]中國電化教育,2005(5).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 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54.

課題項目:江蘇省無錫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立項課題“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教學研究”(B/C-c/2021/04)

編輯/王波

猜你喜歡
信息科技項目式教學核心素養
民辦本科高校新聞專業項目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論項目教學在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智慧旅游景區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關于新時期博物館的陳列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