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腎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合并腹股溝疝的治療體會

2023-09-02 17:23陳煥德林滿洲陳明陳嘉欣李嘯天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疝和腹壁外科廣東湛江524000
廣東醫科大學學報 2023年2期
關鍵詞:透析液疝囊腹壁

陳煥德,林滿洲,陳明,陳嘉欣,李嘯天(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疝和腹壁外科,廣東湛江 524000)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指腎臟功能缺失后,出現代謝產物潴留、電解質紊亂和全身各系統受累的臨床綜合征。腹膜透析作為替代治療方法之一[1],因大容量透析液駐留腹腔,導致腹內壓呈現持續升高狀態[2],繼而可導致腹股溝疝、臍疝等。為總結腹膜透析導致腹股溝疝患者的治療經驗,本文對我院采用Lichtenstein 手術治療的30 例腹膜透析合并腹股溝疝患者的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 年1 月-2022 年1 月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診治的腹膜透析合并腹股溝疝30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病史、查體及腹股溝區彩超或腹部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診斷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合并腹股溝疝患者;(2)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3)均在硬膜外麻醉下順利進行Lichtenstein 無張力修補手術,術中使用大網孔聚丙烯補片。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嚴重的系統性疾??;存在麻醉手術禁忌證者;(2)術后隨訪跟蹤資料不齊全者;(3)具有出血風險偏高以及凝血功能異常者。入選30 例,男26 例(86.7%),女4 例(13.3%);單側疝29 例,雙側疝1 例;疝環直徑(2.5±1.4)cm;平均年齡46.2 歲;平均身體質量指數為21.27 kg/m2。本組患者確診腹股溝疝前接受腹膜透析時間為0.8~7.0 a;腹膜透析液量為(6.0±3.2)L。

1.2 方法

本研究中的腹股溝疝修補手術均為擇期手術,統一由2 位高年資疝病??聘呒壜毞Q醫師實施。

1.2.1 術前準備 根據患者基本資料、病史特點完善常規的檢驗、體表多普勒彩色超聲等檢查。所有患者住院期間均進行營養支持、適當利尿、補充白蛋白、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限鈉限水等常規治療。重度腹水可行抽取腹腔積液治療,且首次少于1 000 mL,后續每次少于3 000 mL。所有患者于圍術期中均接受預防性抗感染藥物治療。術前 30 min 行排空膀胱,保證無手術相關禁忌證。

1.2.2 手術方法 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選擇 Lichtenstein 無張力修補術。術中患者取平臥位,硬膜外麻醉后常規消毒鋪巾,取約 7 cm 的患側腹股溝區常規斜形切口,逐層切開并分離皮膚及皮下各層組織,處理腹膜間隙時應盡量做到保證腹膜的完整性,用組織剪刀或電刀切開腹外斜肌腱膜,充分游離精索及疝囊,找到疝囊并將其游離至頸部,剝離疝囊周圍的纖維組織。若術中疝囊較小,可選擇進行高位游離而不結扎,將疝囊推入腹腔內;若術中疝囊較大,可選擇在距疝環 2~3 cm 處進行疝囊橫斷,近端結扎并游離遠端縱向切開。然后更換無菌手套,適當修剪補片后安置于精索后方,并分別將補片外緣固定于腹股溝韌帶、內緣固定于聯合肌腱及下緣固定于恥骨結節,視術中情況考慮是否放置引流管。嚴格止血后逐層關閉,進行間斷或皮內縫合手術切口。術后常規予抬高男性患者的陰囊,采用沙袋壓迫傷口(6~12 h)。

1.3 評價指標

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及預后情況。

2 結果

30 例腹膜透析合并腹股溝疝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治療,平均手術時間為(56.3±26.2)min,術中出血量(5.2±3.6)mL,平均住院時間(4.5±2.4)d。術后出現血清腫、慢性疼痛各1 例,后續均通過保守治療癥狀好轉。術后隨訪暫未發現腹腔感染、腸粘連、腹膜透析液滲漏或潴留等并發癥。隨訪時間為6~72 個月,所有患者均獲隨訪,未發現腹股溝疝復發病例。

3 討論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腎臟病發展到終末期的狀態,在此階段,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會出現持續性的腎實質損害,臨床上可出現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和全身各系統受累等臨床表現。腹水作為慢性腎衰竭的嚴重并發癥之一,一旦腹水侵占腹腔內空間,將大大增加腹腔臟器被擠入非正常生理解剖位置的風險,從而導致疝的形成。腹股溝疝是最常見的疝類型之一,人體肌恥骨孔薄弱或缺損、腹壁肌肉強度降低、腹內壓力增高是導致腹股溝疝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腹股溝疝患者發病后,腹腔內臟器、組織通過腹壁缺損進入腹股溝區,由于此病無法自愈,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性功能障礙、前列腺病癥和腸梗阻等后果,甚至可進展為腸管嵌頓、絞窄壞死等嚴重并發癥[3]。因此,對于確診的腹股溝疝,應及時選擇手術治療。Lichtenstein 無張力修補術是目前常用的腹股溝疝修補手術方式[4],相比于傳統的疝修補手術方式,此手術方式可有效避免腹股溝區張力不均衡導致的不良反應,術中無需對腹壁缺損處周圍肌肉進行縫合加固,具有術后并發癥少、復發率低等優點,有利于維持局部組織正常解剖結構。

目前,慢性腎衰竭的治療以透析治療為主,腹膜透析治療不僅操作簡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有效延長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時間。因此,腹膜透析已逐漸成為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治療終末期腎病的有效方法[5]。與此同時,隨著我國老齡化階段的加重,腹股溝疝發病的發病率也隨之增高。據不完全統計,在前5 年透析患者的腹股溝疝發病率約5%~10%[6]。腹股溝疝患者往往會出現腹股溝區的腫脹、疼痛,甚至疝內容物嵌頓或絞窄,導致腹膜透析終止,嚴重時危及生命健康。因腹膜透析患者自身特殊病理狀態,目前對于腹膜透析合并腹股溝疝患者選擇何種手術方式及圍術期的處理仍具有一定的爭議。由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自身體內營養不良、蛋白水平紊亂的機體狀態,因而術前糾正血清低蛋白、改善營養狀態、監測凝血指標等治療,是我們完善術前準備的基礎[7]。而患者腹壁固定的腹膜透析管也會增加腹腔感染的風險,預防感染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大部分患者術后仍會延續腹膜透析,為避免造成腹壁薄弱或腹膜缺損,結合腹膜透析患者自身病理狀態,現在大多數疝外科學醫師依然把Lichtenstein 無張力修補術作為此類患者的主要手術方式[8-9]。有文獻顯示慢性腎衰竭患者在行腹腔鏡經腹膜前疝修補術后,會逐漸導致腹股溝區局部纖維瘢痕形成,從而進一步增加后續輸尿管再植手術和腎移植手術中膀胱暴露的困難,對患者預后影響較大[10-12]。相比之下,Lichtenstein 無張力修補術在確保手術、麻醉更安全的同時,可以主動規避腹膜的過度破壞,盡可能減少正常蜂窩狀疏松結構的破壞和腹膜前間隙組織的水腫,可以為今后可能需要進行的相關臟器手術預留足夠的操作空間[13]。

本組中,所有患者均采用 Lichtenstein 無張力修補術完成腹股溝疝的修補,術后所有患者均康復并順利離院。通過對本組患者的治療,我們體會到,術前需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腹部癥狀,完善血常規、尿常規、生化指標、凝血功能等檢驗結果,重點了解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指標,圍術期嚴格把控患者的腹水情況,從而減輕腹腔壓力。術前1 d 將腹膜透析改為無肝素化血液透析,術后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12~24 h,且嚴格控制術前、術后液體出入量,手術中輸液方案為 2.7 mL/(kg·h),輸液中盡量避免使用含鉀溶液。術后第1 天,根據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可繼續行無肝素化血液透析,并于術后2 周逐漸恢復腹膜透析(500~1 000 mL/d),根據病情需要逐漸增量,4~6 周后可恢復至術前透析量并維持,定期觀察術區手術切口愈合情況,防止術區組織水腫或腹膜透析液滲漏等情況,術后做好隨訪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發現部分患者術后會出現關于后續腹膜透析的恐懼心理,個別患者會選擇其他透析辦法。因此,疝外科醫師及腎病內科醫師需對患者進行相關的健康宣教和心理輔導,加上圍手術期的??谱o理,給予患者延續性健康、心理、飲食等指導,幫助提高患者的信心,有助于促進病情恢復[14]。術后隨訪6~72 個月,本次治療未出現腹腔感染、腸粘連、腹膜透析液滲漏或潴留等并發癥,亦未出現疝修補術后復發患者,提示本文的方案治療腹膜透析合并腹股溝疝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透析液疝囊腹壁
胎兒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診斷與鑒別診斷
魚刺致不典型小腸腹壁瘺并膿腫形成1例
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中疝囊處理的研究進展
血液透析液桶
血液透析液桶
低甲狀旁腺激素水平血透患者使用低鈣透析液效果較好
日間手術模式下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治療小兒腹股溝疝
“第九屆全國疝和腹壁外科學術大會”通知
兩種濃度鈣透析液聯合羅蓋全沖擊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繼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對比研究
再次剖宮產腹壁橫縱切口150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