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制造業企業業財融合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舉措

2023-09-04 15:16黃莉麗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現代經濟信息 2023年13期
關鍵詞:業務部門業財財務部門

黃莉麗 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隨著經濟發展,制造業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當前的背景下,企業面臨的環境日益復雜,傳統的管理模式財務和業務脫節,導致企業管理成本提高,信息質量下降等問題。在這一背景下業財融合體系被越來越多企業所重視,要求財務和業務實現緊密配合。業財融合背景下財務不再局限于傳統職能,而是在管理的各流程重視業務要求,通過優化管理流程實現對資源的合理配置,幫助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以提高企業價值,讓財務工作從核算向管理轉變。業財融合作為企業管理工作的重點,很多制造業企業在開展業財融合中存在一定問題,無法將業財融合應用到具體的工作環節,因此有必要針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并制定改進對策。

一、業財融合的內涵

業財融合指的是企業的財務人員根據業務運作情況和財務工作要求,對資源進行重新配置,讓財務和業務之間實現緊密融合的過程。通過業財融合有助于讓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為業務工作提供更為高效的指導,對企業的業務環節進行精確管理,推動企業工作的開展。

二、制造業企業業財融合的意義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制造業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傳統的管理方式無法適應時代發展需求。業財融合要求企業在業務和財務流程中充分關注彼此要求,讓企業財務為業務提供更加專業化、常態化支持[1]。通過業財融合能夠幫助企業實現開源節流,對企業的各項工作進行科學管理,促使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借助業財融合建設,有利于讓企業的業務部門形成財務意識,在業務工作流程中合理管理企業財務資源,提高企業管理效率。

三、制造業企業業財融合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人員管理存在一定問題。長期以來很多企業財務人員和業務人員之間存在隔閡,主要體現在財務更加關注企業的核算與監督,業務更加關注企業的經營,二者之間的視角不同,工作難以實現緊密配合。同時很多企業的財務人員不具有業務思維,無法為業務工作開展提供必要支持。

第二,信息系統不完善。在業財融合的模式下,企業要優化信息系統,借助信息系統對企業的數據進行集成,以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但是部分企業的信息系統建設滯后,無法通過信息系統對企業各類數據進行管理,導致企業的信息管理效率低下,業財融合工作難以推進。

第三,財務分析工作不科學。在傳統的財務分析工作中,財務分析主要是對企業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忽視企業的業務指標。由于分析的內容過于局限,無法為業務提供必要支持。

第四,績效評價不科學。在傳統模式下開展績效評價,主要由人力資源部門確定績效指標之后開展評價,這樣的方式沒有讓財務部門參與其中,不利于幫助企業順利達成長期戰略規劃。

第五,應收應付管理不科學。長期以來部分企業開展應收應付管理,主要由企業的銷售部門和采購部門管理,財務部門未參與其中,容易導致企業的授信、付款方式不科學。

第六,預算管理未考慮業務實際。預算管理作為財務工作的重要內容,很多企業在開展預算管理時,未分析企業業務部門的工作方向,容易導致企業的預算管理過程中忽視業務實際。

四、制造業企業業財融合的應對措施

(一)優化人員管理

第一,促使財務和業務之間實現價值協同。首先,加強溝通。長期以來財務和業務看待問題的視角不同,溝通不夠順暢。為了讓財務和業務之間緊密配合,企業要重視二者之間的溝通。財務人員要站在業務視角分析問題,同樣業務人員也要站在財務的視角為財務工作提供支持,雙方要能夠站在彼此的立場進行溝通,防范立場不一致導致財務和業務之間產生矛盾的問題。財務人員通過與業務人員進行緊密溝通,強化對關鍵員工的培訓,讓企業實現價值協同的目標。其次,轉變財務人員思維模式。長期以來財務人員習慣了核算與監督的工作,沒有站在業務視角看待問題。未來財務人員要形成業財融合思維,能夠站在業務視角推動業務工作開展。

第二,提高財務人員專業能力。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業財融合工作是否能夠有序開展。為了提高企業的決策質量,促使企業各項經營行為趨于合理,防范企業的經營風險,企業的財務人員要提高自身工作能力。首先,財務人員要具有專業技能,熟悉企業的財務分析方法,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操作方法,通過提高專業能力為企業的業務提供支持[2]。其次,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技能。財務人員要提高自身業務技能,能夠站在企業所處的行業分析客戶、產品等,為企業業務流程、組織架構的優化提供支持。

(二)完善信息系統管理

為促使企業的財務和業務之間實現緊密融合,企業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在構建信息系統之后讓企業財務和業務的各類信息集成在同一平臺,讓企業管理者根據需求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企業也可以借助ERP 等信息系統,讓企業信息實現集成,從而切實提高業財融合工作的有效性。企業通過將各項信息系統相互集成,建立數據接口,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同時企業在建立信息系統的基礎上,為確保企業人員能夠有效使用數據,企業財務人員要掌握信息系統知識,學習信息管理要求,熟悉業務流程。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包括開展企業的財務和業務一體化管理,統一財務和業務的語言、口徑標準,以提高企業的數據管理效率。

(三)業財融合視角的財務分析

第一,開展企業外部環境分析。在開展外部環境分析時,要判斷外部環境和企業業務發展狀態,為企業發展提供必要支持,幫助企業掌握業務工作的狀態。在業財融合背景下,開展財務分析要重視外部環境,為業務工作提供必要支持。首先,優化總體環境分析。影響企業業務的總體環境包括政治環境、經濟環境。在當前我國制造業企業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發展速度有所放緩,外部總體環境對企業的影響日趨明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只有充分關注外部環境,準確判斷經濟發展的方向及宏觀政策導向,才能確保企業業務方向符合政策導向,讓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科學。其次,開展行業環境分析。行業環境分析主要是分析企業行業發展趨勢以及企業在行業中的品牌競爭力、市場影響力等方面因素。在開展行業環境分析時,要判斷行業發展目標以及發展方向,分析如何優化企業所處行業的管理水平。通過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必要支持。

第二,結合價值鏈開展財務分析。首先,對企業采購環節開展價值鏈分析。在采購環節價值鏈分析要求分析如何控制企業的采購成本。通常而言制造業企業的采購成本占企業總體成本比重較高,企業在采購材料時要重點監督企業原材料采購成本及采購質量,并選擇與重點供應商形成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從而保障企業質量得到控制的同時,控制企業的采購成本。其次,對企業的生產環節進行分析。企業生產環節作為企業價值鏈中的關鍵環節,在開展財務分析時,通過分析企業的生產工藝、生產技術、生產材料,判斷如何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控制成本。通過優化企業生產方案,讓企業動態優化生產流程。再次,對企業銷售環節進行分析。在銷售環節的價值鏈分析要求企業采用差異化的銷售戰略,認識到不同消費者對企業產品價格敏感度,通過優化企業的產品售價,優化企業的產品設計方案,拓寬市場份額。同時企業要分析企業的銷售費用,分析如何通過控制銷售費用,幫助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促使企業將銷售費用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四)業財融合視角的績效評價

企業的績效管理在傳統模式下,是由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結合企業發展方向確定相應績效考核指標。在業財融合模式下,要讓財務參與到績效評價中,根據業務部門工作的特點及企業整體發展規劃,設計更為科學的指標。所設計的指標要符合企業的發展趨勢以及企業工作要求。通過將企業整體的績效考評目標進行梳理,細化企業業務部門要求[3]。例如,企業的財務部門要分析企業發展戰略、工作任務等方面因素,通過財務分析方式判斷企業在供產銷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提高企業運營效率、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角度出發,制定更為科學的業務考核指標流程,讓企業業務指標更符合企業長期發展規劃,促使業務為企業戰略提供必要的支持。

(五)業財融合視角的應收應付管理

第一,優化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企業在應收賬款管理中,要通過設計更為規范的授信管理機制,形成對客戶信用風險的識別,并在賒銷過程中關注客戶的情況,加強催收。首先,對客戶的信用風險進行識別。長期以來部分企業在對客戶的信用風險識別時,主要由企業的業務部門收集客戶信息,并由業務部門授信,這樣的方式容易產生部分業務部門為了提高銷量而盲目授信的問題。針對這類問題,企業要讓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共同配合對客戶授信。通常而言企業要由業務部門全面收集客戶的相關情況,包括客戶的經營情況、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等方面因素。在收集各方面因素之后,讓企業的業務部門將相關信息及時傳遞給企業的財務部門,通過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配合的方式,能夠形成對客戶的合理分析。其次,企業財務部門要配合業務部門開展合同管理。企業要優化合同管理,確保企業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企業在簽訂合同時,要嚴格按照合同的規范,確保合同內容準確、條款清晰。企業應該在財務部門內部指定專人負責對合同保管以及審核。在簽訂合同之前,財務部門人員要對合同中的交付方式、結算方式、違約責任等內容進行重點審查。在簽訂合同之后,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各持一份合同,由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共同監督合同中相關條款執行狀態,確??蛻艏皶r回款。再次,制定恰當的催收機制。企業的催收工作要實現業財融合,就要讓財務和業務部門進行配合,對客戶的還款時間進行分析,對于到達還款時間未還款的客戶,企業要由財務和業務部門共同開展催收,通過催收明確企業各層級人員要承擔的收款職責和工作要求,確保人員嚴格按照規定付款。若未按照規定付款的,根據客戶情況制定恰當的催收機制。對于剛逾期的客戶,由企業對客戶進行電話提醒,通過禮貌提醒客戶付款。對于經過提醒未付款的客戶,由銷售部門人員實地拜訪。通過拜訪仍未付款的客戶,由企業財務部門發出掛號信要求客戶付款,否則應提起訴訟。

第二,優化應付賬款管理。企業優化應付賬款管理,要讓財務部門參與到與供應商的談判中,幫助企業制定更為科學的付款規劃,讓企業在充分利用商業信用的同時,通過對供應商情況進行分析形成科學的付款對策。企業要重視對供應商的分類,通常而言由財務部門對不同供應商制定合理的付款對策。例如,對于資金較為寬裕、給予企業較長賬期與現金折扣的供應商,企業可以分析現金折扣和借款成本之間大小,選擇是否使用現金折扣。對于資金寬裕但是賬期較短的供應商,財務部門要與其進行談判,探討是否能夠適當延長賬期并在借款成本的范圍內適當提高一定的價格。對于資金緊缺、給企業賬期較短的供應商,應盡可能避免合作。

(六)業財融合視角的預算管理

第一,優化企業預算編制流程。在業財融合下的預算編制,要讓財務和業務實現緊密配合,確保企業的預算編制流程符合業務實際,避免不必要的開支。通過上下結合的預算編制方式,讓業務部門充分參與到預算編制中。同時在預算編制時,企業要采用零基預算讓財務和業務部門之間共同探討下一年度的工作規劃。首先,企業業務部門要結合企業的發展以及業務工作實際編制本部門的預算。其次,由財務部門結合各部門的工作進行分析,判斷業務部門是否充分發揮職能,是否有效調配資源,并以此對預算進行匯總,提交企業的管理層審核。

第二,改進預算執行控制。在業財融合下開展預算控制,要讓財務部門充分判斷各業務環節工作開展的情況。在對業務部門進行分析過程中,不僅要分析傳統的財務指標,還要分析業務環節指標。業務環節指標分析包括產品分析、營運能力分析等方面分析。首先,開展產品分析。產品分析要求企業的財務部門關注企業的產品運作情況,分析產品盈利性、成長性等信息,并結合企業的產品發展規劃,判斷企業的業務工作是否科學、是否存在產品滯銷等問題。其次,開展企業的營運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要求分析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因素,判斷企業業務工作是否存在問題。

第三,強化預算考核。在業財融合中,預算考核時要充分考核企業財務指標和業務指標,在可量化、系統化的前提下對企業指標進行分解,通過平衡計分卡的視角對企業的非財務指標予以注重,確保預算考核實現業財融合。

五、結語

隨著企業管理模式的發展,各行各業都在業財融合的道路上進行探索。制造業企業的業財融合要求企業財務充分融入企業供產銷各環節,站在業務流程視角分析企業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只有落實業財融合的要求,讓財務圍繞業務,為業務提供有效支持,才能切實落實企業的工作要求,讓業財融合為企業發展創造價值?!?/p>

猜你喜歡
業務部門業財財務部門
基于云ERP系統實現業財一體化戰略研究
企業財務共享下怎樣推進業財融合
財務人員深入業務部門的重要性和策略分析
科研經費報銷抑制科研積極性的治理研究
簡述企業經營效益的經濟管理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