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共育背景下依托“拼圖式閱讀”提升小學生學習內驅力

2023-09-06 05:35劉元玉
教育界·A 2023年22期
關鍵詞:家校共育小學教學教學創新

【摘要】家校共育是指通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培育學生,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各有特點,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家校共育背景下,家庭應承擔與學校同樣的責任,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日常學習生活,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資源,實現與學校教學的雙向合力。小學班主任應充分認識家校協同育人的重要意義,積極引導學生家長參與到人才培養過程中,為學生的持續性學習提供動力支持。文章以拼圖式閱讀活動為例,在闡述家校共育背景的基礎上,提出優化拼圖式閱讀的對策和方法,以此構建良好的家校關系,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關鍵詞】家校共育;拼圖式閱讀;小學教學;教學創新

作者簡介:劉元玉(1984—),女,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長安實驗小學。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強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新時代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家庭教育。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事關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為了推進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進程,學校應積極落實家校共育理念,通過多元教學活動的設計引導家長參與到育人過程中,這樣僅能夠維護良好的親子關系,還能夠增強活動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從被動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式學習。拼圖式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形式,能夠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結合創造機會和平臺,實現家長、教師、學生的協同參與,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一、學校牽引,創設家校共育生態

“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核心素養是中小學的職責和使命。為了進一步優化學生的核心素質培養,教育部等十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明確提出家庭、學校在促進青少年個人發展過程中應承擔的責任。家校共育成為新時代教育的新模式,強調學生家長對學校教學活動的支持和參與,這一模式有助于進一步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家校關系[1]。

對于小學教育來說,班主任應充分認識到家校共育模式的先進性,積極引導學生家長參與到學習互動中來,實現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融合,從多個維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政素養。學校需從三個方面出發,建設家校協同育人機制。一是加大專業隊伍培訓力度,依托已有家庭教育指導師資力量,開展班主任和全體任課教師的家校溝通指導能力培訓,夯實全員育人的能力基礎;二是開通 “心理援助熱線”,開展線上咨詢活動,為全校師生和家長提供情緒疏導、壓力管理等方面的咨詢和危機干預服務;三是創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切實開展好“五個一”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工作,如創辦“親子學堂”、開展各類親子閱讀活動等。

二、家長“領跑”,開展拼圖式閱讀活動

拼圖式閱讀是拼圖游戲方式在閱讀教學中的延伸,是一種基于文本的合作閱讀模式。親子拼讀式閱讀需要親子之間相互分享交流,在增進親子關系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

(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小學生年齡較小,玩心較重,在學習中常常存在不認真、走神等情況。這不僅會影響他們自身的學習,還會影響教師教學任務的開展和實施。拼圖式閱讀作為家校共育教學中的重要活動,主要是指將一本書的內容分成若干個組成部分,通過家長、學生共同參與閱讀的形式,完成對整本書的閱讀。該活動為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提供了新思路,能夠消除小學生對集體活動的抗拒心理,使其在家長的支持和幫助下完成閱讀活動。在親子拼圖式閱讀活動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了激發,其與父母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更加緊密,活動完成后的成就感成了推動學生持續參與閱讀的學習內驅力。由此可見,拼圖式閱讀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其持久性學習提供內在動力。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新的教育體制改革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教育的最終目標。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拼圖式閱讀活動的開展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完成與家長、教師的互動與合作,有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協作溝通能力,符合核心素養培養需求。同時,在拼圖式閱讀中,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生可以根據心中所想積極與家長、教師展開溝通和交流,這有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和表達習慣,從而為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有助于提高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成效

在傳統教育觀念中,不少家長認為學校和班主任是培養人、教育人的核心,家庭教育處于次要地位,因此家長很少積極主動與班主任溝通,家庭教育常常處于缺失狀態。在家校共育觀念的影響下,越來越多家長開始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拼圖式閱讀是開展家校共育模式的主要方式,能夠為家長的教育參與創造機會,同時也暢通了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渠道。借此,班主任能夠及時將學生的學習表現反饋給家長,從而為家庭教育的開展提供指引和方向。通過密切的交流,班主任與家長能夠建立親密和諧的互助關系,家長也會更愿意參與到共同育人的協作模式中,從而積極配合拼圖式閱讀活動[2]。

(四)有助于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在傳統教育模式中,學生的日常學習管理基本全權交由班主任負責。而班主任個人力量有限,很多情況下無法照顧到每位學生的個人需求和情緒,因此會出現個別學生不配合班主任管理的情況。拼圖式閱讀活動能夠引導家長參與到課堂管理中,充分發揮家長的管理義務,實現家長和班主任的協同管理,有助于進一步優化班級管理,減輕班主任的管理負擔。同時,在拼圖式閱讀活動中,學生與家長的親子關系得到了維護,這有助于各項學習任務和管理措施的執行和開展??傊?,拼圖式閱讀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模式,在維護良好親子關系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班級管理效率。

三、融貫家校,優化拼圖式閱讀的對策

(一)積極溝通協商,確定閱讀主題

為了提升拼圖式閱讀的合理性和針對性,班主任在確定閱讀活動主題時,需要與家長、學生進行充分協商,選擇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學生較為感興趣的書目作為閱讀內容[3]。班主任可以借助線上班級群展開調研,收集家長和學生感興趣的書籍主題和內容,并根據學生的學齡段給予家長和學生指導,在互動交流中做好閱讀活動規劃。比如,部分家長和學生對人物傳記類書籍較為感興趣,班主任便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為其規劃書單,如《居里夫人傳》《達芬奇和他的天才密碼》《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再通過家長和學生的協商、投票,確定最終閱讀內容。通過閱讀人物傳記類的書籍,家長和學生能夠從書中獲得人生啟迪和正能量。除了人物傳記類主題外,班主任還可以推薦寓言類、歷史文化類的書籍,并為家長和學生提供思路指導和閱讀建議[4]。拼圖式閱讀主題和內容的選擇過程凸顯了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家長對親子教育的重視程度。

(二)設置閱讀任務,實現親子合作

拼圖式閱讀強調家長與學生的相互配合,當家長和學生各自閱讀完自己的部分后,還需要進行集體討論和分享,以此完成閱讀活動任務。為了推動拼圖式閱讀活動的落實,班主任應科學地布置閱讀任務。閱讀任務的形式是多元的,班主任既可以要求學生自主完成閱讀任務,家長作為傾聽者參與任務;也可以要求家長和學生分工協作,共同完成書籍閱讀任務。

在拼圖式閱讀活動開展過程中,有部分家長的閱讀參與積極性不高,對此,班主任應設置需要家長與學生協作完成的閱讀任務,通過對家長的鼓勵和引導,使其參與到與學生的互動閱讀中[5]。以《居里夫人傳》的拼圖式閱讀為例,班主任應設置好閱讀時間,要求家長和學生進行分工,各自負責閱讀不同的自然段,最終通過閱讀交流完成拼圖式閱讀任務。還有一部分家長的閱讀積極性較高,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班主任可以設置需要學生閱讀、家長傾聽的任務,引導家長為學生的閱讀提供建設性意見和思路引導。由此可見,閱讀任務的設置具有靈活性特點,班主任應根據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閱讀任務,以此達到預期效果。

(三)開展活動總結,鍛煉學生能力

在拼圖式閱讀活動結束后,班主任可以組織閱讀活動經驗分享會,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在閱讀中的學習心得、收獲以及和家長的合作體驗。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班主任應給予表揚,肯定其與家長的配合,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從實際情況來看,班級內大部分學生都能流暢、準確地表達閱讀心得,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配合較為默契,但也存在個別學生發言不流暢、理解不到位的情況。以A同學為例,他在分享閱讀心得和收獲時全程按照發言稿閱讀,中途甚至還出現卡頓的情況[6]。究其根本原因是他的發言稿是家長代寫的,他并沒有將自身真實的體會和收獲進行分享。這就透露出拼圖式閱讀活動中部分家長存在“大包大攬”的情況[7]。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班主任應對家長進行引導,使其只在必要時為學生提供幫助,給予學生自主總結和表達的鍛煉機會。

(四)創新評價方式,增強學生信心

拼圖式閱讀活動周期較長,為了進一步提升家長和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班主任應定期開展閱讀評價,從多個維度考查學生和家長的日常表現,通過積極反饋提升家長和學生的內驅力。為此,班主任可以開展過程性、多維度評價,針對家長和學生的參與表現作出科學評價,肯定其階段性的努力。比如,班主任可以每周組織一次線上評優活動,鼓勵不同組別的家長和學生將階段性閱讀成果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呈現出來,并通過讓家長與學生之間進行互評的方式選出優秀小組,對優秀小組的表現進行合理表揚。此外,班主任還可以記錄閱讀活動中家長和學生的日常表現,將家長和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協作配合程度、閱讀能力進步情況等納入考評標準中,肯定家長和學生在活動中的付出和進步。教師可以設置“最具耐心讀者”“最優秀搭檔”“最具創新讀者”“最認真讀者”等榮譽稱號,營造積極向上的閱讀氛圍,不斷提高學生和家長的參與熱情和閱讀信心[8]。

(五)完善活動體系,提高閱讀質量

學校需要建立健全拼圖式閱讀活動體系,將學生內驅力培養作為戰略培養方案,實現拼圖式閱讀活動內容和形式的創新和升級。在內容方面,班主任要引導家長將閱讀重心放到科普類、歷史文化類閱讀主題上,進一步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歷史文化素養。此外,班主任還應根據小學生年齡、年級的變化,設計難度遞增的拼圖式閱讀內容,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形式方面,班主任可以擴大拼圖式閱讀的參與范圍,引導學生更多的家庭成員共同加入閱讀,進一步擴大家校共育觀念的影響力。除了紙質書籍,班主任還可以引導家長和學生利用閑暇時間共同閱讀電子書籍,培養其協作閱讀的良好習慣,使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通過對活動體系的規劃和完善,拼圖式閱讀活動的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家長和學生的參與體驗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結語

拼圖式閱讀是家校共育的有效形式。學校和班主任應認識到拼圖式閱讀的重要意義,積極引導學生和家長參與到閱讀活動中,為親子關系、師生關系的維護助力。首先,班主任應積極與學生和家長進行溝通,選擇合理的閱讀主題。其次,班主任應設置好閱讀任務,激發學生和家長的閱讀欲望。再次,班主任還應組織學生進行活動總結,創新閱讀評價方式,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鼓勵學生和家長持續參與閱讀活動。最后,班主任和學校應完善拼圖式閱讀活動的體系構建,不斷提高拼圖式閱讀活動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任紅.新形勢下線上家校共育的班主任作為[J].教育科學論壇,2023(14):15-17.

[2]李波.創建家校協同共育機制的實踐探索[J].創新人才教育,2023(2):21-24.

[3]曹昌武.核心素養理念下關于小學班主任開展“家校共育”的探索[J].華夏教師,2023(2):35-37.

[4]范小彩.“雙減”視域下中小學家校共育的意

義、困境及路徑[J].西部素質教育,2023,9(1):33-36.

[5]魯士發.學校開展好家庭教育指導的五個著力點[J].人民教育,2022(19):47-49.

[6]劉澤政,馬暄皓,劉永林.共同體理論視域下家校共育的邏輯證成與政策路向[J]. 教育科學研究,2022(10):13-21.

[7]龍寶新,李海英.“雙減”背景下家校共育思維的轉變與落地[J]. 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2,10(3):29-37.

[8]柏淑琴. 關于家校共育視角下小學班主任工作探索[J]. 華夏教師,2022(9):21-23.

猜你喜歡
家校共育小學教學教學創新
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于文本細讀的運用探討
中職美術創新教學實施的方法探究
讀寫結合探尋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新路徑
淺論小學課堂激勵性評價遵循的原則
中職 《電機與拖動》 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