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敘事療法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23-09-06 05:35梁臣鳳耿春華
教育界·A 2023年22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

梁臣鳳 耿春華

【摘要】敘事療法作為一種后現代心理治療方式,倡導通過外化技術將人與問題分開,蘊含積極的教育價值理念。文章將敘事療法的基本理念及技術引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結合優秀課例探索敘事療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的運用,運用“故事敘說—問題外化—敘事解構—故事重構—強化敘說”的路徑,豐富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活動形式和方法。

【關鍵詞】敘事療法;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資助經費A類重點課題“基于學生發展指導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一體化研究與實踐”(立項編號:2023A001)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梁臣鳳(1976—),女,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耿春華(1967—),女,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它以活動為主,采用問題辨析、心理訓練、情境創設、團體輔導、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充分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全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吨行W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明確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總目標為,培養學生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為學生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敘事療法作為一種新興的、具有前瞻性的心理治療方式,旨在幫助個體成為解決自己的問題的專家,這一目標理念與心理健康教育總目標不謀而合。本文將敘事療法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課堂,豐富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活動形式,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借鑒。

一、敘事療法的基本理念

敘事療法是指通過引導來訪者在安靜的、沒有外界干擾的環境中敘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喚起來訪者內在力量的心理治療方法[1]。敘事療法的理念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人不是問題,問題才是問題。來訪者要想解決問題,面對問題,就要先意識到問題只是問題本身,而不是自我缺陷,自身才是問題的發現者和解決者,擺脫傳統治療方法將人看作問題的觀念。二是人類根據故事而生活。鼓勵來訪者訴說自己的生命故事或轉述他人故事,幫助他們重新解讀自己的生命故事,就可以幫助來訪者改變對待生活、未來的態度。三是故事是由語言構成的。敘事療法理論認為,建構或塑造主觀經驗的故事是經由許多人參與、經過多次對話后的產物。通過敘事治療,來訪者可以以語言的方式與咨詢師進行交流,在對話中形成自己的故事。四是對自己的問題負責。只要來訪者能夠察覺到自身對環境有主動的行為反應,就會產生一種能動的控制感,從而形成推力,使自己脫離當前的境遇。采用敘事療法,為來訪者提供一個安全、有效的環境,可以幫助他們重新審視自身,重新認識生活的價值,最終恢復到正常的學習生活狀態。

二、敘事療法的基本技術

敘事療法認為,治療過程一般是從一個充滿問題的主線故事轉移到一個支線故事的過程。為了達到這個治療目的,咨詢師通常會使用3種技術。一是問題外化技術。很多心理問題都是因為來訪者將問題和自己融為一體,問題外化技術可以將個體與問題隔開,使問題成為一個外在的獨立存在[2],從一個被主流文化既定的個人問題(如“我很抑郁”),外化為以經驗為特征的敘述(如“抑郁有時會擾亂我的生活”)。外化后,問題本身會變得更加客觀、清晰,使來訪者成為解決自己的問題的專家。二是解構技術。主線故事有助于發現問題,而支線故事能夠使來訪者從主流文化和自身既定的主線故事中解放。尋找支線故事(也叫解構)是一種技術,用來幫助來訪者確定,在他們的生活中什么時候問題沒有發生,即特殊事件。解構是指和來訪者共同研究問題,引導來訪者說出對問題的感受和問題對自己的影響,分析問題可能帶來的后果等。三是重構技術。咨詢師的任務就是和來訪者一起研究故事是怎樣形成的,能夠給個體帶來怎樣的影響,探索和發現故事中的閃光點,填充故事內容。找到特殊事件后,來訪者就能在不斷豐富新故事的過程中,重構自我認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串聯與整合之后,來訪者就可以重塑更為積極的自我,建立自我認同感。四是見證技術。咨詢師在征求來訪者意愿的前提下,邀請來訪者的父母、老師、同學或有相同遭遇的人,讓來訪者把自己的故事講給見證人聽,然后讓見證人復述聽到的內容[3],并對來訪者進行引導,讓他們回歸現實,相信自己有能力和水平解決問題,勇敢地面對未來。

三、敘事療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路徑

敘事療法作為一種心理輔導的新思潮,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重要影響。本文將敘事療法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技術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中,探索出了“故事敘說—問題外化—敘事解構—故事重構—強化敘說”的路徑。

(一)敘說故事,探索問題

敘事像一條故事線,把個人選擇的事件聯結起來,并找到解釋或理解的方式,從而編織成自己的故事。當學生想描述自己的成長故事、交友故事或家庭故事等生命中的故事時,就會從眾多事件中選擇某些事件,按照自己的方式整理成一個故事,并對這個故事加以詮釋和理解,在對他人講述故事的過程中不斷證明、充實這個故事,從而形成所謂的“主線故事”,也稱為“問題故事”。在這個階段,咨詢師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舒適的環境,讓學生感到被尊重,從而激發他們講述故事的內在動力。咨詢師可以在課前開展調查研究或布置作業,讓學生提前收集相關的材料,便于在課堂上順利敘述故事。

(二)問題外化,現實分離

在學生講述自己的故事后,咨詢師要采用問題外化技巧,引導學生擺脫內傾向歸因,剝離問題與個體,以便為敘述積極的生命故事版本創造空間。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問題,咨詢師需要鼓勵他們自己探究故事。如果學生不能用一個詞表達,咨詢師可以提供一些關鍵詞,如恐懼、焦慮、煩躁、憤怒等,供他們選擇。同時,咨詢師要注意強調問題對個人的影響,如以“抑郁干擾了我的生活”“我被壓力影響著”替代學生問題故事中的“我變得抑郁”“我很有壓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情緒和壓力,并從中發現問題的根源,而不是歸因于其內在心理或人格特征。

(三)解構敘事,尋找支線

在問題故事講述結束后,咨詢師應及時引導學生深入探索其背后的其他經歷,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并精心描繪其中的細節和過程。幫助來訪者深入挖掘主線故事之外的故事,可以挖掘更多具有激勵作用的支線故事。咨詢師應輔以專業的提問,如“它給你生活的哪些方面造成了影響?”“它影響你多久了?”,引導學生探索被主線故事掩蓋的支線故事,幫助學生從問題故事中抽離出來,關注特殊事件,探究支線故事,從而在主線故事之外尋得一個新的替代故事、支線故事。

(四)重構故事,由薄及厚

豐富積極的新故事才足夠對抗過去消極的故事。新故事從單薄到豐厚是一個動態積累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咨詢師要引導學生累積積極力量,將焦點放到過去曾經歷過卻忽視的美好故事上,通過探索新形象、演繹新形象等重要環節強化支線故事,增加支線故事細節,豐富新敘事,在實踐中釋放積極力量,增強自我效能感,重建新的敘事框架。咨詢師可以提問學生“這個事情是怎么做到的”“ 現在想想這件事會有什么感覺”等,使學生不斷肯定自己,強化自我改變的決心和內在的力量,使學生可以用新的視角看待自己的過去,對未來充滿希望。

(五)強化敘說,頒發證書

在一些重要事件中,人們常常會舉辦一些儀式,邀請其他人見證這些時刻,給新開啟的生活賦予儀式感。敘事療法也非??粗剡@樣的儀式,當重要的改變發生時,當事人會向自己在意的見證人講述自己的故事,見證人則通過各種方式對當事人的故事進行回應,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興趣等。值得注意的是,見證人不會對當事人的故事進行評判、批評或下結論,而是盡可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當有學生取得進展與收獲時,咨詢師可以組織一場見證儀式,有意識地為該生尋找外部見證人。

四、敘事療法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初中階段是學生生理和心理急劇變化的重要時期,身心發展的不平衡容易引起種種心理問題。筆者在中考前的一個月利用焦慮自評量表,對全市628名初三畢業班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初中畢業生中考前焦慮癥狀發生率為25.8%,主要癥狀為不幸的預感、無法安心靜坐、呼吸困難、多汗、睡眠障礙等。敘事療法的理念和技術適用于情緒調適、壓力管理、人際溝通與交往等主題,筆者以“與焦慮同行”專題活動為例,探析敘事療法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一)故事敘說:焦慮故事

教師導入心理?。涸搫≈v述的是一名成績優異的初三學生在一??荚囀Ю?,信心發生動搖,由于畏懼成績退步,因此想回避考試,出現失眠、煩躁不安等焦慮情緒的故事。

教師提問:“臨近中考,你們有沒有類似的經歷?最近一個月,你在什么情況下有過焦慮的情緒?事情的經過是怎樣的?挑選一個你覺得最重要的焦慮事件簡單描述一下?!睂W生紛紛舉手,闡述個人親身經歷的問題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導入心理劇,使學生重溫個人經驗中內心層面的問題,以提問的方式引發學生對焦慮的思考,讓學生做好敘述生命故事的心理準備,為下一個課堂教學環節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問題外化:焦慮繪畫

教師在這一環節設計繪制焦慮活動,引導學生認識考試焦慮,并察覺到自己的焦慮狀態。

教師提出要求:回憶讓你印象深刻的一次考試,按照你的感覺,畫出考試焦慮的樣子,以及自己面對它的樣子;如果考試焦慮有名字,你會怎么稱呼它?繪畫結束后,教師采訪2—3名學生。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繪畫這種藝術性表達方式表現焦慮狀態,讓學生更清晰地認識焦慮,了解焦慮的表現和焦慮對自己的影響,通過外化技術將考試焦慮與人分離。

(三)敘事解構:焦慮例外

教師提問:“焦慮和自己相比,誰比較大? 它對你的學習、生活產生影響已經多久了?它是否會在特定的時候變大,在一些時候又變???有沒有哪一次你沒受到它的影響?”

教師組織學生每4人為一組,組內交流后,選出代表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描述主線故事的影響,幫助學生從問題故事中抽離出來,尋找學生不受問題影響的例外事件,以此作為解決問題的轉折點。

(四)故事重構:焦慮和解

教師追問:“你是如何對它進行反擊,使自己的生活不被它所掌控的?你是從哪里或從誰身上學到這些方法的?”學生討論分享。

設計意圖:通過提出“如何”或隱含“如何”的問題,引導學生說出具有個人力量的故事,幫助學生與自己的焦慮情緒和解,使學生獲得控制感,使其他學生可以從被訪談學生的視角看到自己的生命故事。

(五)強化敘說:界定儀式

每名學生選擇1—2名學生作為見證人,展示并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當一名講述者介紹完畢后,其他學生作為外部見證人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回應。

1.剛才的故事中,我對哪部分內容最重視、最感興趣。(復述故事)

2.我聽這部分內容的時候腦海中浮現出了什么樣的意象,有什么感覺。(思考故事主人公的信念、價值等)

3.聽完故事后,我是怎么被觸動的,這些體會把我的思想帶到了哪里。(見證故事后的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讓見證人見證新故事,讓學生獲得新的身份認同,帶著新故事去開啟新的學習生活,同時也讓見證人在聽與說的過程中得到啟示和收獲。

結語

敘事療法在心理學領域發展迅速,它可以提供更加個體化的心理支持,幫助求助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從而達到更好的心理狀態。目前,敘事療法被廣泛運用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實踐中,解決學生多種心理困惑和問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讓學生學會處理與自我的關系、與他人的關系和與社會的關系。本文探索出的“故事敘說—問題外化—敘事解構—故事重構—強化敘說”教學路徑,對初中生在關系問題上的處理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不僅可以應用于“與焦慮同行”專題活動中,也適用于“生活適應”“人際交往”“壓力應對”等其他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增強自我認同感,成為擁有獨立健全人格、能夠悅納自己的人。

【參考文獻】

[1]高燕.敘事輔導法理論與實踐研究[J].心理技術與應用,2015(6):46-50.

[2]邵麗.敘事療法外化技術在小學生心理輔導中的運用[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2(34):57-60.

[3]盧婉玲,張興瑜,胡朝兵.敘事療法技術在死亡焦慮應對中的實現路徑與價值[J].心理學進展,2021(3):824-831.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舉措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取舍有道,方為有效課堂教學
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