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融入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探微

2023-09-06 05:42葉燕紅
成才之路 2023年24期
關鍵詞:中職教育立德樹人課程思政

葉燕紅

摘要:文章以經驗總結和案例分析為主要研究方法,在概述課程思政內涵的基礎上,分析課程思政融入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必要性,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專業發展,滿足社會對中職畢業生的要求。系統介紹課程思政融入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策略,即找準專業教學與思政元素的契合點,豐富課程思政教學方式,拓寬課程思政教育平臺,全面評價課程思政教育成效,以期培養更多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應用型復合人才。

關鍵詞:課程思政;中職教育;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24-0081-04

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是一門具有系統性、應用性的課程,在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大背景下,應積極融入“課程思政”,培養技術過硬、思想先進、能力突出的技術人才?!罢n程思政”是近年來教育領域的重要關鍵詞,在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細致研究如何踐行課程思政理念,將其自然融入課堂教學活動全過程,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以期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應用型復合人才。作為專業教師要認真思考課程思政的內涵,分析為什么要將其融入日常教學環節,在此基礎上探索將課程思政融入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策略。下面,結合教學案例,分享筆者的實踐研究成果,希望可以為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課程思政概述

“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關系密切?!八颊n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類課程,而“課程思政”是一種新型教育理念,強調將“思政課程”與各類專業課程融合,即各類專業課程教師都應將“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理念滲透于日常教學中,讓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同步。同時,“課程”與“思政”二者要緊密結合,相互滲透,教師既要善于利用學科特點,深入挖掘所教學科中的思政元素,對學生先進思想的形成產生積極影響,又要避免生硬地將思政教育插入課堂,出現“重專業知識輕思政元素”的情況。因此,教師要認真備課,提升專業能力,通過恰到好處的教學設計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在保障學生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課程思政融入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必要性

1.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左傳》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立德樹人”,這一理念抓住了教育的本質要求,明確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豐富了人才培養內涵。近年來,如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成為廣大教師都在思考的問題[1]。而將課程思政融入學科教學可以解答這一問題。簡單來說,課程思政就是指通過課程教學和思政教育結合,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的高度統一,其本質是學科德育工作的發展,是教育的回歸,重在保障學生基礎知識扎實和技能發展的同時,強化學生對正確價值理念的認同,激發其家國情懷,使其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提升道德修養??梢?,課程思政的最終目的就是立德樹人,因此,將課程思政融入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是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

2.學生專業技能發展的前提

中職學校學生都希望發展自己的專業技能[2]。電工電子技術專業學生畢業后多按照以下兩個方向發展。第一,直接就業,利用所學知識實現社會價值。第二,升學,通過升學進一步發展自己的專業素養。無論學生選擇就業還是升學,其在中職階段學習的專業技能都將對其長遠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然而,中職學生多未成年,而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相關知識學習難度較大,部分學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或倦怠心理,難以發展自己的專業技能。思政教育滲透于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立下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的志向,從而樂于在學習中克服困難,迎難而上,發展自己的專業技能。

3.滿足社會對畢業生的要求

近年來,產教融合理念已經得到初步落實,很多中職學校教師都能夠積極與當地企業合作,為學生爭取社會實踐、頂崗實習、畢業求職的機會[3]。筆者在與企業溝通的過程中發現,社會對中職學校畢業生的要求不斷提升。一方面,企業希望職工具備較好的專業素養和自我發展意識,保證工作質量,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企業在考查應聘中職畢業生時,會對其合作能力、職業理想等提出較高的要求,希望其在入職后能夠保持對企業、對本職工作的熱愛,以認真細致、精益求精的態度完成工作。課程思政融入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可以培養出更多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滿足社會對畢業生的要求。

三、課程思政融入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策略

1.找準專業教學與思政元素的契合點

(1)教學過程角度。從教學過程來說,教師可以在課程導入、師生互動、生生交流過程中滲透職業素養、家國情懷、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例如,在為學生講解“電路基本物理量”時,教師可以通過組織生生互動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教師還可以在完成基礎教學任務后,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學習小組,并布置以下任務:繪制思維導圖,總結本課知識點;組員交流,結合繪制的思維導圖,找出自己難以理解的知識進行討論?;顒咏Y束,教師匯總各組得分,為平均分最高的小組頒發獎狀。教師可以在獎狀上寫下“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讓學生感知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自然地將中華傳統文化元素滲透于教學過程中。

(2)教學內容角度。在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中,很多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相關。教師可以找出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元素,明確課程思政方向。例如,在學習“指針式萬用表的電路組裝與調試”模塊“焊點檢驗”相關知識時,學生除分析優良焊點外,還會了解到“焊點過多,焊料面呈凸形”“焊點外表不光滑,有毛刺”“焊點過于飽滿,多為虛焊,電路不能正常工作”等焊點檢驗成果。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精益求精、刻苦鉆研的精神。深入研究教學內容,能找出課程內容與思政教育的契合點,自然滲透思政教育。

(3)專業案例角度。為使學生意識到所學內容的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會分享與新課知識相關的專業案例。在案例選擇中,教師可以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例如,在教學“數字電子技術基礎”時,教師可以分享5G技術和智能手機的應用、發展的相關案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感知結合所學知識創造性解決問題、探索優化工作方案對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

(4)作業設計角度。作業是課堂的延伸,教師可以在作業設計中引導學生回顧學習過程、學習內容和學習案例,從而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加深學生對課堂所學專業知識和思政元素的理解。教師也可以組織知識總結和練習分析活動,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品質。例如,在完成“萬用表的電路裝接”相關內容教學后,教師可以在作業設計中鼓勵學生分析“MF-47型萬用表的電原理圖”,并以此為參考,利用列表格的方式歸納“MF-47型萬用表的元器件清單”。同時,學生完成歸納任務后,還可以相互交流,反思自己在歸納期間是否存在元器件遺漏等細節性錯誤的問題。這樣,學生在完成作業期間,能實現嚴謹治學意識的有效強化。

2.豐富課程思政教學方式

(1)情境教學法。教師要有目的地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的生動具體的情境,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滲透思政教育。例如,在教學“半導體”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入精美的微視頻,簡要介紹半導體相關信息,并滲透時政元素。例如,在介紹第三代半導體發展前景時,教師可以引入2021年兩會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的部分內容并加以解釋,使學生感受到碳化硅、氮化鎵等科技的發展情況。在微視頻的輔助下,學生可以順利進入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情境中,強化其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

(2)任務驅動法。任務驅動法是指教師通過布置任務驅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教學方法[5]。在應用這一教學方法時,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任務引導學生參與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接觸更多的思政元素,受到思想和價值觀念層面的影響。例如,在教學“常用電器”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布置“如何安全用電”的宣傳任務:結合課堂筆記,在手抄報中分享安全用電的方法;借助互聯網,收集因錯誤用電操作導致的悲??;宣傳方式不限,可以在校園內張貼手抄報,也可以錄制宣傳視頻,還可以進行短劇表演。教師通過合理設計學習任務,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強化學生責任意識。

(3)組織實踐活動。組織實踐活動是增強學生專業自豪感、幫助其樹立職業理想、培育其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專業比賽、企業參觀實習活動、引入虛擬仿真技術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例如,在教學“觸摸延時照明電路的設計、制作與調試”相關內容后,教師可以在校內組織專業比賽。比賽可分兩輪,第一輪比賽期間,學生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快速設計方案,并完成觸摸延時照明電路的制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設計和制作時間的長短,操作的規范性、線路安裝是否符合工藝要求等進行評分。在此基礎上,學生參與到第二輪比賽,對其他同學制作的電路進行檢測和調試。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會認真回顧所學知識,還會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

3.拓寬課程思政教育平臺

(1)開辟網絡教學空間。在網絡教學空間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開設“線上課堂”,也可以分享與學生專業相關的文章,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品質,并堅定其對所學專業的熱愛。例如,在教學“三相交流電源”相關知識時,在完成課堂教學活動后,部分學生難以掌握運用所學知識解題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開設“線上課堂”,結合例題為學生講解解題思路。經過教師的講解和幫助,學生可以意識到自己可以通過認真思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方式克服困難。而教師也可以在線上課堂結束前對學生提出表揚,肯定學生認真學習、勇于克服困難的品質。這樣,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會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保持這些優秀品質。除學生正在學習的知識外,教師還可以定期在微信平臺、校園網站分享專業相關文章、新聞報道等,讓學生了解電工電子技術在汽修、化學、通信技術等多領域的應用,設計并完善職業生涯規劃,樹立職業理想,明確如何通過學習發展自己的專業素養,提升課程思政教育效果。

(2)尋求企業合作。為有效將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結合,教師可以適當尋求與企業合作,邀請企業職工到校進行指導,分享企業文化,讓學生初步接觸社會,意識到想要在企業中獲得發展,不僅要發展專業素養,還要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觀念,提升個人修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學生便可以從學習和生活兩個角度嚴格約束自己,并樂于接受教師的指導。同時,教師也可以定期帶領學生到合作企業參觀,學習一線員工如何以工匠精神完成本職工作,落實課程思政的目標。

4.全面評價課程思政教育成效

(1)豐富評價主體。教師可以讓學生、其他教師和社會人員參與到評價活動中。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提供評價量表,明確評價角度。其他教師和社會人員對學生進行評價,要注重觀察學生的行為舉止,分析其是否通過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學習提升了個人修養,形成了積極的價值理念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在引導學生完成“小功率電源變壓器的設計、制作與測試”任務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自評量表。自評量表具體內容如下:知識角度———了解互感現象及其應用,掌握互感線圈的同名端判別方法,學會單相變壓器的結構,掌握其工作原理,掌握小功率電源變壓器設計、制作與測試的知識;技能角度———掌握各種儀器和工具的使用,會制作互感線圈并進行測試,能對小功率電源變壓器進行拆裝,會用實驗法判斷互感線圈的同名端,會設計、制作并測試小功率電源變壓器;素質角度———強化職業道德、安全生產意識和質量意識,在學習過程中認真嚴謹,一絲不茍,謙虛好學,能夠認真分析并解決問題,積累一定的經驗。

這樣,通過引導學生完成自評,可以使學生從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個人素養的提升等角度進行反思,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收獲和不足。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自評結果,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對其進行全方位評價,為學生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例如,部分學生在自評結果中提出自己在學習期間表現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的問題,需要在教師和同學的幫助下進行思考。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在今后的教學中,啟發學生思考,提升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也可以在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請企業人員對其進行點評,判斷其是否具備良好的安全生產意識和質量意識,能否將謙虛好學的品質延伸到課堂之外。

(2)巧妙使用評價方式。所謂“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在結合課程思政教育效果對學生進行評價期間,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從而使其進行自我反省,并找出提升的方法。為避免學生產生過度驕傲、自卑、焦慮等負面情緒,教師需要巧妙使用評價語言,并指出學生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以“小功率電源變壓器的設計、制作與測試”教學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能會發現個別學生未能以一絲不茍的態度完成學習任務,當其他組員按照教師要求制作互感線圈時,該學生出現了注意力分散的問題,既沒有主動分析設計方案,也沒有關注組員的動作是否規范。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委婉地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點評,如先詢問其是否制作過小功率電源變壓器,再對其學習狀態進行評價,提出“每一個人都要參與小組活動”,從而指出其不足之處。最后,教師要對其提出鼓勵和要求:“希望活動結束后,你可以幫助組員向大家介紹本組制作過程?!边@樣,教師先通過問題與學生展開對話,再直白地指出其不足,最后對其進行鼓勵,有助于避免學生產生逆反情緒,使其主動融入小組活動中,端正其學習態度,保障課程思政教學質量。此外,教師還可以適當加入肢體語言、表情和眼神等,拉近師生距離,提升評價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信息技術課程具有一定的技術性、系統性、應用性,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大背景下,應構建課程思政教育模式,培養出技術扎實、思想先進、能力出眾的技術人才。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師要認真探索課程思政的內涵及將其融入教學活動的必要性和策略,在完成專業知識教學任務的同時,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自然滲透思政教育,并逐步提升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廣度,最后結合教育成果探索后續課程思政教育方向和方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學生專業技能,使其成長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步強.提高中職電子電工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23(01):17-18.

[2]官曉婷.信息技術與中職電工電子課程教學的整合探討[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7,32(04):75-77.

[3]宋曉芳.中職電工電子專業中“學做一體”教學模式的應用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7,4(25):203-204.

[4]陳步強.提高中職電子電工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13(01):17-18.

[5]宋瑞鳳.如何提高中職新生《電工電子技術與技能》課程學習興趣[J].現代教育,2014(03):99.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Ye Yanhong

(Xishan Vocational School, Jiangsu Province, Wuxi 214000,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uses experience summary and case analysis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and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s in vocational schools, that is,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s, promo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ety for vocational school graduates. Systematically introducing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vocational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s, that is, identify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enrich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ethods of courses, expand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tform of courses, comprehensively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re high-quality technical applied composite talents that adapt to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course;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猜你喜歡
中職教育立德樹人課程思政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對新環境下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與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職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