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健康教育”為主體的大學生運動減肥多元參與模式研究

2023-09-07 03:56陳嘉梁景添王成科肖金蘭
廣西教育·C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健康教育

陳嘉 梁景添 王成科 肖金蘭

【摘要】本文闡述健康教育指導模式、線下運動處方減肥模式和線上遠程自主運動管理模式等當前大學生校園常見的運動減肥模式的優缺點,提出以“健康教育”為主體的大學生運動減肥多元參與模式的構建策略即理論先行為大學生減肥搭建理論框架,找準原因為大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個人減肥或健身方案,反饋閉環從而建立大學生運動減肥過程的跟蹤、監督、反饋與獎勵機制,以實現大學生身形優美、身體健康的目的。

【關鍵詞】健康教育 大學生減肥 校園運動減肥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18-0033-04

健康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和追求,是生活美好的重要基礎之一,是人類長久以來追求的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制定了一系列改革舉措,推動衛生健康事業取得新的發展成就。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

2019年我國肥胖人口已達2.5億,增幅遠超英美等大國。在我國的肥胖群體中,大學生肥胖人群比例不斷增加,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間長時間的線上教學使學生體力活動嚴重受限,而學生體力活動的大幅度減少導致肥胖發生率急劇上升、學生身體素質大幅下滑。肥胖不僅影響個人形體之美,且能誘發2型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賽米·賽麥提、買買提·依斯熱依力、艾克拜爾·艾力等認為,肥胖還是導致大學生抑郁、自卑甚至自殺的重要因素之一。運動被普遍認為是健康且科學的減肥方式之一,但如何指導大學生采取有效的策略進行科學運動仍面臨諸多難題。健康教育指導模式、線下運動處方減肥模式和線上遠程自主運動管理模式是當前大學生中常見的三種運動減肥模式。三種運動減肥模式各具優點,但也存在各自的弊端與不足。導致“減肥后反彈、無法堅持運動以及盲目運動”等仍舊是大學生運動減肥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如何針對不同的運動減肥模式特點,結合大學生的身體條件特征引導他們運用科學、有效的運動減肥模式保持身形優美、身體健康具有非?,F實且普遍的意義。

本研究通過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當下常見的校園運動減肥模式的特點及其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以“健康教育”為主體的大學生運動減肥多元參與模式的構建策略,以期為提高大學生運動減肥的效率提供理論參考。

一、當前我國大學生常見校園運動減肥模式的特點及其不足

通過運動實現減肥是較為科學健康的方法,不同的運動方式有著不同的運動效果,如有氧運動在減脂的同時能提高心肺功能,抗阻運動能減脂也能增加肌肉含量,高強度間歇運動耗時短效果好。因此,單純從科學的角度論證,運動是實現減肥的有效方式,但基于運動本身而形成的運動減肥模式在實踐中的應用效果并不理想,減肥難依然是困擾肥胖群體的難題。

(一)運動健康教育指導模式

運動健康教育指導模式的特點是主要以開展健康教育的方式指導肥胖大學生運動減肥,重視運動理論知識方面的指導,受眾面大且支出成本低,并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但是純粹的運動健康教育指導模式缺乏針對性指導,大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缺少監督,而過度依賴學生的自覺是運動健康教育指導模式的不足之處。對普遍自覺性較差的肥胖學生而言,要求他們完全依靠自律和意志力來堅持運動是不現實的。

(二)線下運動處方干預減肥模式

線下運動處方干預模式是當下主流的減肥模式,針對性強、過程性指導和監督機制較強以及干預效果好是其主要特點。但其門檻及成本較高,如運動前的健康體檢、運動處方的制訂以及運動過程中的指導都需要依靠專業機構或專業人員完成。同時該模式還需要學生購買相應的課程或服務,所以此類服務收費較高,普通大學生難以負擔。此外,線下運動處方指導模式一般需要借助專業的器械、場地。通常情況下,學校缺乏專業場所的配置,靈活性較低。

(三)線上遠程自主管理運動模式

線上遠程自主運動管理運動模式是通過可穿戴設備、運動App和小程序等科技手段指導運動減肥和實施監測反饋,適合肥胖人群居家或者開展個體化運動,其自主性較強。但單純智能化線上指導的運動方案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無法對肥胖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運動能力等進行精準評估,缺乏專業人員的實踐指導,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有待證實,過度依賴肥胖大學生的自覺性和意志力等問題是該模式的主要弊端。

二、以“健康教育”為主體的大學生運動減肥多元參與模式的構建路徑

上述三種運動減肥模式都是指導大學生校園減肥的常見模式,各有優勢同時又存在短板,單純地使用某種減肥模式效果欠佳。以“健康教育”為主體的大學生運動減肥多元參與模式是萃取三種模式優點,以“健康教育”為主體,結合學校實際,針對肥胖大學生的運動、飲食、生活方式和心理等方面,幫助肥胖大學生形成多元全面發展格局,構建科學有效運動減肥策略的新模式。這種多元參與模式主要遵從“提升認知—改變觀念—傳授方法—促成行為”的邏輯發展過程。

(一)理論先行,為大學生減肥搭建理論框架

當前指導大學生減肥的方法很多,且有魚龍混雜之嫌,使大學生對肥胖的成因以及科學減肥的認知相對混亂,因此,對肥胖大學生進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凸顯。

首先,可通過舉辦校園運動減肥知識講座、開設運動減肥課程以及推送線上運動減肥課程對肥胖大學生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在校園運動減肥知識講座方面,學校相關部門或者相關學生社團可定期在全校范圍內邀請醫院相關科室的醫生、體育學科的相關教師以及健身機構的教練員進行運動減肥知識講座;在運動減肥課程方面,體育學科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教師可面向全校學生開設運動減肥的通識課程,向學生普及肥胖以及運動減肥相關的專業知識;在線上推送運動減肥知識方面,可在校園公眾號或其他媒體上定期發布肥胖以及運動減肥的相關知識等。

其次,在校園運動減肥活動中,成立大學生運動減肥專家指導團隊。專家團隊應由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組成,如營養學專家、運動訓練專家、運動生理學專家、醫務人員、心理學專家等。其中,營養學專家為肥胖大學生制訂日常的飲食計劃、運動訓練學專家指導并監督肥胖大學生科學運動、運動生理學專家負責肥胖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評以及運動處方的制訂等、醫務人員負責肥胖大學生運動過程中的醫務保障、心理學專家負責調節肥胖大學生心理狀態,助力其形成良好的心態。此外,還應借助科學運動健身協會等社團組織開展運動減肥活動,以學生社團組織的名義開展運動減肥活動更易吸引肥胖大學生參與運動減肥活動。在具體的活動中,社團組織開展宣傳運動減肥知識、培養運動減肥活動志愿者、集體運動活動等工作。

(二)找準原因,制訂個性化的個人減肥或健身方案

在進行校園運動減肥前,學生通過健康教育了解自身肥胖的原因,這能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危害并尋找改變的方法。日常生活行為習慣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學生是否經常吃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是否缺乏運動等。因此對肥胖原因的調查與檢測是大學生普惠性校園運動減肥的第一步。專家指導團隊可通過發放調查問卷、訪談、體檢等方式了解學生的肥胖原因,諸如關于學生自身疾病史、雙親肥胖程度、家族疾病史、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生活習慣等因素,并分析判斷是否也是使學生產生肥胖的直接原因。

如果學生是因為疾病導致肥胖,需要在原發疾病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更換其他有效藥物進行治療,盡可能減少藥量,并避免使用容易致胖的激素類藥物。同時,多項研究證明,肥胖與遺傳因素有較為密切的關系,因此在調查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家族史進行篩查判斷。

確定了肥胖可通過運動進行改善之后,專家指導團隊可著手開始制訂運動處方,其中的運動強度是最核心的因素。運動強度既與減肥效果又與運動損傷發生有密切的關系。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身體代謝、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但過高的運動強度會增加肌肉代謝中自由基的數量,引發氧化損傷、細胞損傷和肌肉疲勞、酸痛、拉傷等問題,進而影響到運動效果和運動質量。FATmax強度理論是基于肥胖人群個體化特征制定出最佳、最有效的運動減肥強度,進而形成精準的運動減肥處方的理論。2001年Achten等提出了FATmax強度理論,即在單位時間內脂肪代謝率峰值所對應的運動強度。在個體化FATmax強度下進行運動,可以最大化地分解脂肪,達到減脂的效果。目前,FATmax運動模式在減肥控重中有著一定的應用,且顯示出較好的效果。朱歡團隊研究表明,FATmax強度運動對20—30歲肥胖人群均具有較好的減肥效果。另外,還有研究得出基于FATmax設計的有氧結合抗阻與單純有氧運動均能顯著降低肥胖大學生體重與體脂率。此外,FATmax強度運動還能改善代謝性疾病患者血脂代謝。根據不同學者的研究證據,作者認為個體化FATmax強度是解決當下肥胖大學生如何科學運動減肥的關鍵技術,即通過測試確定減肥個體最適合的運動強度和模式,制訂個體化運動計劃,控制心率在FATmax達到最大脂肪氧化效果,根據個體減肥效果動態調整運動計劃,持續保持減肥效果控制在身體健康范圍內。該理論與方法的應用能有效地解決肥胖大學生減肥難的問題。因此,以個體化FATmax強度基礎制訂個性化的運動方案是校園運動減肥活動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運動減肥效果的重要保障。

基于運動減肥需要所選擇的運動項目應該具有以下特點:強度可完成、狀態可掌握、時間可持續、鍛煉可全面、有一定的節奏性,并兼具娛樂性。肥胖學生群體在運動初期需要特別考慮下肢關節的承受能力,如果有下肢不適等情況,可以選擇依靠浮力的游泳或其他水中運動。若身體條件允許,可以參與快走、慢跑、有氧操、瑜伽、普拉提、騎自行車、球類運動等運動項目。在制訂運動處方時可選擇多種運動項目搭配,以提高學生積極性,延長運動持續時間,增加娛樂性,但必須結合減肥對象的個人情況,安排適合的強度和持續時間,減少受傷概率,也提高減肥效果。

(三)反饋閉環,建立運動減肥過程的跟蹤、監督、反饋與獎勵機制

通過建立運動減肥過程的監督與反饋機制,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運動,同時促進運動質量,更好地實現運動減肥的過程性監督和實施后反饋。

1.運動跟蹤

運動處方的執行是影響運動減肥效果的直接因素,尤其是肥胖大學生能否按照靶心率進行運動尤為關鍵。因此,運動過程中可利用運動科技產品的性能和優點提高運動處方的執行效果。時下有多種運動跟蹤的手段和方法,包括心率遙測、運動手環、運動手表等運動健康科技設備可以實時記錄學生的動態運動情況,包括運動類型、運動時間、運動強度、運動頻率等。通過查看記錄,可以了解學生的運動習慣和運動效果,及時發現問題,調整運動計劃。

首先,可利用運動科技產品的心率監測功能監控運動強度的變化,并根據監控結果調整運動強度,將運動強度維持在靶強度范圍內,確保按照靶強度進行運動。其次,利用運動科技產品記錄每次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并將其轉化成能量消耗,以評價運動的效果。此外,還能利用運動科技產品評價運動減肥的效果以及根據減肥效果制訂新的運動處方。隨著運動減肥的進行,肥胖大學生心率、攝氧量、體脂等指標會發生變化。這些指標不僅可以作為衡量肥胖大學生運動減肥效果的有效指標,而且能為下一階段運動處方的制訂提供參考,尤其是運動強度確定。

2.運動監督

建立運動監督機制,可以讓學生在運動中得到更好的指導和幫助??梢酝ㄟ^醫務人員、運動教練、教師等專業人員對學生的運動狀態進行監督,控制準備活動、運動過程和放松活動的時間,做好運動和操作記錄,過程中監測學生的運動狀態,保證運動過程的連續性,根據學生的身體反應及時安排休息、提醒補水、糾正錯誤運動姿勢和適當增加鼓勵性或提示性語言,保質保量保安全。

3.運動反饋

雖然線上運動模式具有一定的優勢,但線下運動模式的科學性、有效性仍不能忽略,尤其當減肥成為學生的迫切需求時,應重點考慮線下運動減肥模式。因此,在校園運動減肥活動中應靈活采用線下和線上運動指導和自主管理模式,將兩者的優勢結合起來,以提高運動減肥的效果。同時,建立肥胖大學生的運動減肥個人檔案,以便于后期獲取相關數據、資料,并為大學生后續自主進行減肥運動提供數據支撐和保障。相對學生而言,反饋可以分為主動反饋和被動反饋,建立雙向的運動反饋機制更為重要,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運動??梢酝ㄟ^學生主動報告身體運動前狀態、運動中反應和前運動后效果獲得訓練反饋信息,幫助學生及時調整運動計劃。同時配合專業團隊的測試數據,例如BMI值、皮脂厚度、腰臀比及其他關于身體成分、心肺功能和身體素質的生理生化指標進行雙向反饋,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減肥進展。

4.運動獎勵

運動減肥的過程是持久的,運動策略的實施需要循序漸進,這就需要建立一個獎勵機制作為減肥目標實現的動力燃料。首先,運動減肥并非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長期的堅持和努力。而這個長期的過程對于許多人來說是極具挑戰性的。其次,為了激勵學生堅持運動,應設立獎勵機制。這個獎勵機制可以通過設計階段性目標來實現。在完成階段性目標時,可以給予學生精神或物質獎勵、表揚等,以增強其減肥的動力和信心。例如,設立一個每周或每月的運動計劃,然后根據計劃完成情況對參與者進行獎勵或評分,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第三,在建立獎勵機制時,還應充分考慮每個人的運動目標和能力水平都不盡相同。因此,應該考慮個性化的獎勵措施,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和動機。此外,還應該注意與學生的溝通,了解他們的反饋和建議,動態調整獎勵機制以保持有效性。最后,將這個獎勵機制與定期監測和評估相結合,以確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續性??傊?,應合理利用獎勵機制,鼓勵和幫助學生堅持運動,從而獲得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

綜上所述,常見的三種運動減肥模式均具有各自的優點,但同時也都有一定的弊端與不足。因此,以“健康教育”為主體,構建科學、有效的大學生運動減肥多元參與模式有助于提高運動減肥的效果。在模式構建過程中應從尋找和判斷大學生肥胖的原因、成立大學生運動減肥專家指導團隊和社團組織、從運動減肥項目多樣化角度設計訓練內容、經常性開展健身減肥公益講座和運動課程、制定個性化的個人減肥或健身方案、靈活采用線下和線上運動指導和自主管理模式、建立運動減肥過程的跟蹤、監督、反饋與獎勵機制等方面構建運動減肥多元參與模式。

參考文獻

[1]楊慧,朱歡,肖杰文.大學生肥胖發生現狀及運動減肥建議[J].衛生職業教育,2022(4).

[2]賽米·賽麥提,買買提·依斯熱依力,艾克拜爾·艾力.肥胖與2型糖尿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華肥胖與代謝病電子雜志,2020(2).

[3]王亮亮,黃瑜,郭偉,等.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對高血壓的交互作用分析[J].預防醫學,2022(2).

作者簡介:陳嘉(1985— ),廣西陸川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大學體育教育;梁景添(1987— ),通訊作者,廣東佛山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質健康促進;王成科(1983— )湖南衡陽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質健康促進;肖金蘭(1996— )廣西梧州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為大學體育。

(責編 羅異豐)

猜你喜歡
健康教育
電話出院指導聯合健康教育對婦科腫瘤患者療效的影響
授權理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