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葫蘆島市農民專業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現狀及對策

2023-09-07 11:26王瑋辰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優化結構經營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

王瑋辰

摘 要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建立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的合作經濟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對遼寧省葫蘆島市的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農村社會穩定、農民經濟增收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葫蘆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并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協同各機構共同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快速發展。以葫蘆島市為例,介紹了現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及葫蘆島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概況,針對該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的社會化服務較差、發展規模不健全、法人財產權偏弱、人才儲備匱乏、相關財政扶持力度小等問題,提出加大政府工作力度,促進合作社發展壯大;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提高合作社管理水平;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服務;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人財產權等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 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模式;優化結構;遼寧省葫蘆島市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2.044

農民專業合作社以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是合作經濟的產物,通過提供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來實現成員互助目的的經濟組織,相較發達國家而言,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我國起步雖晚但發展迅速,截至目前,我國已有注冊登記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200萬家左右,總社員超過1億戶,其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扎實推進鄉村建設、發展、治理三位一體等重點工作,農民專業合作社面臨著全新的機遇與挑戰。

1 現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要作用

1.1 農業農村新動能的中堅力量支撐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中實現產業振興的重要載體之一,對優化農業農村產業結構,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1]。我國農村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村空心化老齡化嚴重、資金技術不足、人才流失量大等突出問題,因此迫切需要能夠提供持久動能的鄉村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主要特色便是以少化多,充分帶動村內眾多零散農戶組建具有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合作性組織,從“單打一”到“協奏曲”,最終達到利益共享,實現共同富裕,充分合理地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創新開發創造新生機。隨著政府在農業農村的基礎設施、財政幫扶、金融保險、人才培育等多方面的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逐漸豐富服務類型,壯大農業產業聯合體,讓農業生產經營更有奔頭。

1.2 安置農村閑置勞動力的有效舉措

農村勞動力是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具體實施者,是農業經濟發展的現實基礎。此前,我國農業以小農經濟為主體,土地資源分散、人力資源不集中,農業產值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顯著差異,同時城鎮的快速發展促使大量農村勞動力放棄了原本從事的第一產業,轉身投入第二、三產業。然而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缺乏專業知識的僅能從事技術含量低的工種的農民工逐漸被城鎮優化的產業結構淘汰,進城務工的農民工面臨著失業的窘境;此外,隨著大量青壯年農民工進城務工,農村出現大量留守兒童和老人,這也對我國城鄉人口結構、社會穩定造成了影響[2]。

因此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興起有助于將適量的勞動力吸引回農村,這不僅能妥善安置閑散勞動力緩解就業壓力,同時也能幫助城鎮緩解巨大的人口壓力。農民專業合作社充分調動了農民的主觀能動性與生產積極性,在更具靈活性的生產經營方式中創造更好的經濟收益,更好地實現了農村資源的合理分配。

2 葫蘆島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概況

葫蘆島市位于遼寧省西部沿海,依山傍海,地勢自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由海拔400 m以上的山區,經丘陵區到海拔20 m以下的濱海平原,在渤海海岸形成狹長的濱海平原,素有“遼西走廊”之稱。全市分為山區、丘陵區和沿海平原區,其中:山區面積占總面積的41%,丘陵面積占總面積的26%,平原面積占總面積的33%。土地面積1.04萬km2。其中耕地面積3 122.05 km2,村莊建設用地面積505.12 km2;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用地面積91.04 km2;其他建設用地面積77.05 km2;陸地水域面積331.85 km2;其他土地面積137.53 km2[3]。

截至2022年底,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4 902家比2021年的4 000家增長22.2%,入社社員71 667戶,帶動農戶超20萬戶。據統計,按類別劃分:種植業

2 170家(糧食產業420家、蔬菜產業517家),林業185家,畜牧業1 700家,漁業75家,服務業386家。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統一組織銷售農產品2.68億元,經營收入2.3億元。與此同時,葫蘆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合作社健康發展工作,市農業農村局推進了市級示范社建設工作。全市共有144家合作社取得注冊商標。如建昌縣綠源兔業養殖專業合作社“成潔”牌兔肉、葫蘆島市南票區虹螺峴文君甘薯專業合作社“文君甘薯”等知名品牌。截至目前,全市獲各類示范合作社稱號123家,其中獲省級以上示范社稱號44家。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有以下3方面。1)能夠因地制宜,推動本地特色農業農產品發展。全市合作社大多數集中在主優勢產業產區內。如全市特色水果面積近667 hm2,在眾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共同努力下,產品運銷海內外。2)有效整合生產要素資源,全市40%以上的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協會)+農戶”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功地將公司(龍頭企業)和農戶有效聯結起來,有助于農業關鍵要素有效結合,優化規模產業經營。3)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使原本自主產銷的農民在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時不再是孤軍奮戰,而是由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農民齊奮斗,逐漸實現專業化產業結構,有效減少農產品生產、運輸、銷售成本,逐漸形成以農林牧副漁等為主導產業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體,提高農民在市場的話語權,增強抵御外界風險的能力[4]。

3 葫蘆島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社會化服務較差

農民專業合作社以社員為主要服務對象,然而大多數合作社在為農戶提供社會化服務的過程中普遍存在組織管理效率低下、專業服務水平不高、在農業生產的各項環節中分配不均、服務基礎設施不健全等弊端,成為農民專業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新短板[5]。

3.2 發展規模不健全

市場經營規范化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打造自家品牌,有助于在占據市場份額方面獲取更大優勢。而農民合作社其成員通常是本地村民,經濟實力相對有限,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相較于大型公司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受制于現有的人力物力財力,缺少應對市場形勢調整經營策略的機動性[6]。

3.3 法人財產權偏弱

1)缺乏穩定性。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有權利自由退社,社員退社不需要經過相關部門的批準同意,這使得合作社法人財產波動性強穩定性差,最終導致與外部市場交易的信用不高[7]。2)缺失獨立性。農村集體內部成員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該項權利歸屬于集體成員,他人不得剝奪,導致由承包經營權出資構成的合作社法人財產不可成為獨立處置的財產[8]。3)缺少資金量。小農戶成員投資少,甚至存在“零投資”現象,而且大額投資形成的附加表決權不得超過20%。

3.4 人才儲備匱乏

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規模與生產水平的提升,技術型、管理型人才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中顯得尤為重要[9]。葫蘆島市的農村地區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嚴重,農村本身難以提供更多高效益的工作崗位吸引當地人回鄉就業,再加上當地政府的人才補貼優惠力度的吸引力欠佳,高校畢業生不愿返鄉創業,使得合作社缺少“領頭雁”,社員綜合素質較差,同時缺乏擁有科學管理經驗的人才,難以及時補充生產經營過程的新動能,造成經營水平差,限制后續發展。

3.5 相關財政扶持力度小

組建強有力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需要足夠的生產要素投入,然而金融貸款限制多、各級政府的引導性財政投入少、負責相關業務的農業行政人員的指導經驗與服務不足等問題限制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4 葫蘆島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建議

4.1 加大政府工作力度,促進合作社發展壯大

實踐證明,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由傳統農業一家一戶小生產發展為現代農業合作生產的必由之路,是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導力量。各級黨委和政府應該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政府重要工作的抓手,加強領導、制訂措施、完善制度、增加扶持,由農業農村局牽頭,有關部門做好聯系辦公服務,形成自上而下的指導服務體系,切實解決合作社發展遇到的

問題。

4.2 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提高合作社管理水平

全市應該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法律知識的普及力度,努力營造支持農民合作社健康發展的輿論氛圍,大力宣揚模范農業專業合作社。廣泛開展培訓,既要培訓業務干部依法依規指導好合作社工作,也要培訓合作社理事長、財務人員、廣大社員,提高合作社依法辦社、依法維權、民主管理的意識與水平。充分發揮農村能人的帶動作用,重視農村專業人才的培養,有條件的合作社可以聘請職業經理人。通過農戶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加強農戶對合作社的了解。組織職能部門入村入戶宣傳相關政策,幫助農戶熟知相關幫扶政策。將全市優秀農民合作社的成功案例匯編成冊并向農戶發放,形成良好的帶動作用,引導農戶加入合作社。

4.3 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服務

各級農業部門應繼續做好各類財政支農資金向合作社傾斜的工作,與其他兄弟部門共同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制訂的各項舉措。

1)制定必要的農業優惠政策,多措并舉,從資金、政策、稅收等方面幫助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對經營規模完善、生產效益領先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以獎代補,從而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可持續增收,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更好發展與轉型創造有利的生存空間。如建立信貸擔?;?、建立信貸風險補償機制和獎勵機制、健全農業保險制度。2)簡化貸款手續,實行優惠政策。對歸為重點幫扶對象的種養農戶、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無須層層審批,可直接到當地農村金融部門辦理貸款額度范圍內的貸款。對貸款額度范圍外的,啟動貸款審批“綠色通道”,最大限度為其提供及時的信貸資金幫助。3)提高評級授信門檻。將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社員一同納入手續簡便、安全快捷通關的信用評價范圍,提高信用較高、前景好、實力優秀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信用級別,增大其信用額度,用于在同等條件下執行優先貸款、放款限額、利率優惠、簡化手續等正向幫扶政策。

4.4 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人財產權

1)政府以及相關組織可利用相應措施提高合作社社員的出資金額,對社員安排相關市場風險教育,幫助其樹立風險意識。2)應在堅持自由退社的前提下,通過內部股權轉讓等辦法保障合作社法人資產的穩定性,堅持貫徹同股同利共責原則,按照市場價格收購農產品,保障合作社與大額出資的核心社員獲得應有的盈余。3)建立與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信用評價系統,可收集符合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特點的相關指標對其信用進行考核,以當地模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試點,如試用以社員的聯合信用的“多保一”方式做主體擔保,對合作社及其社員進行整合授信,積累足夠經驗,有一定成效后再進行宣傳推廣。

參考文獻:

[1] 呂新玲.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民專業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研究[J].江蘇商論 ,2022(8):96-98.

[2] 王世鋒.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業發展的作用探析[J].山西農經,2023(3):102-104.

[3] 葫蘆島市人民政府.地理位置[EB/OL].(2023-05-19)[2023-05-21].http://www.hld.gov.cn/zjhld/sqgk/dlwz/.

[4] 朱廣艷.關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幾點思考:以葫蘆島市為例[J].農業經濟,2013(4):83-84.

[5] 周靜秋,李洋.樹典型 揚示范 帶動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J].云南農業,2023(3):21-22.

[6] 張宗紅.農民合作社功能定位、現實問題與發展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3,34(5):101-103.

[7] 周文根.農民合作社發展的中國化道路探索[J].農村經濟,2022(10):110-119.

[8] 張志國.沈陽市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路徑探析[J].中國農民合作社,2022(9):48-49.

[9] 周平.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困境及破解途徑探索[J].山西農經,2019(20):140-141.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優化結構經營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
陜西經濟怎么看、怎么干——在優化結構中提高增速
皖南煙區特色煙葉施肥技術研究
農業規?;洜I模式創新: 案例剖析
隆陽區農民合作社發展中存在問題及思考
國有企業戰略管理的難點與對策
貴陽市民營養老院經營模式案例研究
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
雙溝4H-SiC MESFET優化結構的解析模型及性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