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丹黑豬的常規數量選育方法

2023-09-07 02:47徐廣鶴王昕陟周明君時吉剛宋恒元劉顯軍
養豬 2023年2期
關鍵詞:血統黑豬活體

徐廣鶴,王昕陟,周明君,時吉剛,宋恒元,劉顯軍,陳 靜

(1.丹東市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遼寧 丹東 118000;2.沈陽農業大學,遼寧 沈陽 110866;3.遼寧省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建設工程中心,遼寧 沈陽 110000)

從1998 年開始,丹東市種畜場會同遼寧省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所、丹東市畜牧技術推廣站、沈陽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單位進行了探索工作。在大量試驗的基礎上,確定以杜洛克豬為父本,遼寧黑豬為母本,采用先雜交再回交,橫交固定進行新品種選育。經過9 世代選育,育成了血統來源清楚、體型外貌一致、兼顧父母本優良特征、遺傳穩定,杜洛克豬血液占75%、遼寧黑豬血液占25%的新品種豬——遼丹黑豬。該品種已于2021 年通過國家級新品種審定。

1 基礎群的建立

將美系杜洛克公豬與遼寧黑豬母豬雜交,選留杜黑母豬,再用加系杜洛克公豬回交,選留杜杜黑公母豬,橫交固定后組建選育基礎群?;A群種豬含杜洛克豬血液75%、遼寧黑豬血液25%。每個世代每頭公豬的與配家系母豬頭數基本相同,個別優秀公豬適當增加,但不能超過各世代與配家系母豬的70%,為了避免過度近交,各世代系間輪回選配。后備公母豬7 ~8 月齡初次配種,盡量做到同期發情,同期配種,同期分娩,以提高遺傳評估和選種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2 選育性狀與育種指數的建立

2.1 測定性狀

測定性狀包括繁殖、生長發育、胴體、肉質性狀和體型外貌等5 個方面。G0 ~G5 主選性狀為體重25 ~ 90 kg 日增重和產活仔數。G6 ~G9 主選性狀為達90 kg 體重日齡、90 kg體重活體背膘厚和21 日齡窩重(表1)。

表1 遼丹黑豬主要選育性狀和測定性狀

總體上,2004 年后參照?種豬登記技術規范? (NY/T 820 -2004)、?豬肌肉品質測定技術規范? (NY/T 821 -2004) 和?種豬生產性能測定規程? (NY/T 822 -2004) ?瘦肉型豬胴體性狀測定技術規范?(NY/T 825 -2004)。2004 年前的測定方法與其后的方法基本相同。

在測定生長性能時,測定個體采用4 ~6頭小群飼養,自動飼槽,自由采食,體重25 kg 左右開始測定,80%左右達到90 kg (達75 ~110 kg 體重) 時結束測定。對于G0 ~G5,計算體重25 ~90 kg 日增重,從G6 開始,根據校正公式計算達90 kg 體重的日齡; 同時,在80%個體達到90 kg 體重時測定倒數第3 ~4肋間的背膘厚,進而校正為90 kg 體重背膘厚。校正方法如下: 根據G0 ~G5 實際抽測的測定結果,使用DataFit8.2 中提供的線性回歸方程(y=ax+b) 進行擬合 [表2,式 (1) 和(2)],x為體重(kg),y為日齡(d) 或背膘厚/mm。其中活體背膘厚的測定數據共129 個觀測值,達到90 kg 體重的日齡的測定數據共172 個觀測值。

表2 測定指標校正到90 kg 體重標準值的系數和擬合度

在測定胴體性能時,選擇被測定個體的生長發育良好的2 ~3 頭半同胞個體(其中1頭閹公豬、1 ~2 頭母豬),在體重達90 kg 左右時進行屠宰測定,測定其胴體性狀和肉質性狀。在測定肉質測定時,取左半胴體倒數第2 ~3 肋骨處的背最長肌作為試材。

2.2 綜合育種值的確定

對于G0 ~G5,采用改進的簡化綜合選擇指數法制定綜合選擇指數(I),首先制定經濟重要性指數(W) 和確定選育指標的遺傳力(h2),然后根據0 世代選育指標的均值制定均值為100 的綜合選擇指數[I,式(3)]。綜合市場情況,人為確定日增重和產活仔數的相對經濟權重分別是0.7 和0.3,遺傳力分別為0.34 和0.1。

由于測定技術的改進,在G6 后引入了90 kg 校正活體背膘厚指標,故而,以G5 群體的生產性能為基礎,用一般性綜合選擇指數法重新制定了綜合選擇指數[I,式(4)]。達90 kg 體重日齡、90 kg 體重活體背膘厚和21 日齡窩重三個選育指標的經濟權重分別為(W) 0.576 4、0.282 5 和0.141 1,遺傳力分別為0.34、0.46 和0.15。

3 各階段選種

G0 ~G5 采取斷奶、4 月齡、個體性能測定結束三階段選種,G6 以后增加初產哺育結束選種(表3)。

表3 遼丹黑豬世代同期繁育運作

初選在仔豬28 ~35 日齡斷奶時。凡符合品種特征,生長發育正常,無遺傳疾病的豬選留。淘汰出現遺傳缺陷特征的全窩仔豬和外形失格個體(非黑毛色、乳頭低于7 對、頭型、耳型不符合品種要求者)。主要以表型性狀為主,每窩仔豬中至少選留1 公2 母,每個血統基本選留相同數量的公母豬,公母豬的選留率分別為同世代公母仔豬的40% 和75%左右。

二選在4 月齡時。主選性狀為生長性狀、健康狀況和肢蹄表現,淘汰生長發育差、臨床發病和肢蹄不好的個體。公豬淘汰50%、母豬淘汰20%,公豬和母豬的選留率分別為20%和60%左右。

三選在生長性能測定結束后選種。因G0 ~G4沒有進行活體背膘測定,G5 雖然進行了活體背膘測定和21d 窩重測定,但這兩個指標未納入G0 ~G5 綜合選擇指數的計算,故只以體重25 ~90 kg 日增重和同窩產活仔數作為主選性狀; G6 ~G9 以達90 kg 體重日齡、達90 kg 體重活體背膘厚和21 d 窩重作為主選性狀。測定結束后,將兩群個體的性能測定結果混合統計,以血統為單位,將公豬和母豬分別排序,在體型外貌符合種用價值的前提下,依次選留各個血統的種豬個體。每個血統選留公豬2 ~3 頭、母豬留種率為下個世代基礎母豬數量的140%。對體型外貌、遺傳缺陷等不合格者實行獨立淘汰。

四選在母豬初產斷奶后,依據繁殖成績再次選種。對母豬產仔數低于10 頭、斷奶育成率低于80%,公豬性欲低、爬跨困難、精液品質差、與配母豬產仔數低于均值,公母豬體況不符合種用價值的個體淘汰。公豬每個血統選留2 頭以上,后備母豬選留數量為最終留種的120%。

G0 ~ G5 實行頭胎留種,一年一個世代;G6 開始三胎留種,二年一個世代。選育過程中,淘汰與配母豬后代全部出現生產性能極其低下或有遺傳缺陷的家系公豬。采取窩選與個體性能相結合方式留種,使得下個世代的母豬來源廣泛。采用各血統等比例留種方式,每個世代的血統數量不變、公豬數量略有變化,母豬數量逐代增加。G5 開始,允許上個世代非常優秀的公母豬進入下個世代,重疊率<15%。

4 小結

遼丹黑豬經過了9 世代選育,達到了預定目標,說明選育方向和選育指標正確合理、方法基本可靠。并且在不降低肌肉脂肪含量的基礎上,利用現代技術和手段,持續選育,以降低其背膘厚,提高整齊度,改善遺傳穩定性。

猜你喜歡
血統黑豬活體
張帆:肝穿刺活體組織學檢查
讓活體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活體器官移植,你怎么看?
黑豬
鍥而不舍
簡單、好用、承傳貴族血統 SUMIKO S.9超低音音箱
“汪星人”要打“飛的”——話說活體空運
小黑豬
小黑豬
信鴿是這樣練成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