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種評價模型在生產性粉塵職業健康風險評估中的應用

2023-09-08 11:22高循洲王慈媛金云龔張婷婷
大眾科技 2023年7期
關鍵詞:木工生產性粉塵

高循洲 王慈媛 金云龔 張婷婷 

兩種評價模型在生產性粉塵職業健康風險評估中的應用

高循洲王慈媛 金云龔 張婷婷

(浙江必利夫檢測科技有限公司檢測中心,浙江 臺州 318000)

選擇浙江省臺州市某木制工藝品制造企業作為研究對象,應用ICMM模型評估法、UQ模型評估法對企業的生產性粉塵進行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經分析發現,研究對象的生產性粉塵的職業健康風險均處于高位水平。文章根據企業在職業衛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措施,以期為后續職業病防治工作指明方向。

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工業防塵;粉塵

引言

工業防塵是企業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環。本次研究選擇典型的木制工藝品制造企業為研究對象,分析其生產性粉塵的職業健康風險評估,了解作業人員粉塵接觸情況。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合理的建議,為相關企業采取有效的粉塵防治措施提供參考,降低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風險,在企業職業健康管理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對象選擇的是臺州地區某木制工藝品制造企業,行業分類屬于C2433漆器工藝品制造,企業規模為小型,作業方式以手工輔助機械作業和手工作業為主,生產工藝完整,原輔用料、工程防護、管理水平等因素在同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對象具備行業典型性,分析結果和建議措施在同行業內具備可借鑒性。

1.2 方法

1.2.1 現場調查與濃度檢測

通過現場走訪調查、濃度檢測等方式了解企業的基本概況、產品結構、生產工藝、原輔用料、工序分布、工程防護設施情況、涉塵崗位的作業方式以及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情況等信息。明確作業人員在粉塵環境下的暴露時長和暴露方式,選用工作場所有害物質監測的方法進行現場粉塵濃度的檢測。

1.2.2 質量控制

本次研究的檢測方法均選用現行有效的國家標準,檢測儀器設備均符合標準的技術參數要求,并經有資質的機構進行檢定/校準。

1.2.3 ICMM模型評估

此模型評估分為賦值定量法和矩陣法兩種[1]。(1)賦值定量法:RR=C×PrE×PeE×U。式中:RR為風險等級,C為健康后果,PrE為暴露概率,PeE為暴露時間,U為不確定性。(2)矩陣法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風險等級矩陣

健康風險等級描述依據職業接觸限制或標準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低中高 0%~50%OELs50%~100%OELs高于OELs 1該暴露水平不太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沒有風險/風險非常低低風險中等風險 2不危及生命的可逆健康影響。 3永久性不良健康影響,但不會顯著影響生命質量和壽命。健康影響可能是導致職業和生活方式變化的輕度功能受限或殘疾。低風險中等風險高風險 4不良健康影響一般是永久性的,并可能導致生活質量和(或)壽命的顯著下降。持續暴露通??赡軐е掠谰眯缘纳砘蚓裾系K,或長期功能障礙性疾病。

1.2.4 UQ模型評估

UQ模型通過概率、暴露和后果三個因素確認風險水平;模型應用分為風險計算手動版和計算器版[1]。概率從高到低分為幾乎確定、十分可能、小但有可能、極小的可能性、可假設但不太可能、幾乎不可能6個等級。暴露頻率從高到低分為連續、經常、不經常、罕見、十分罕見5個等級。后果根據嚴重程度分為大災難、災難、十分嚴重、嚴重、較大、較小6個等級。以手動版為例,通過從概率點與暴露點的連接線延長至中間連接線上,得到兩線交點,再從兩線交點與后果點的連接線延長至風險等級線,得到交點以確定風險水平。

2 結果

2.1 研究對象情況

研究對象主要生產產品為木質漆器工藝品,產能為10萬套/年。主要生產工藝:木工(下料、木工成型)-打磨-噴漆-包裝。主要工序:先將木料按要求下料切割成所需大小,根據訂單的情況對木料進行鋸、刨、鉆等木工作業,再將半成品進行打磨細加工,接著將打磨后的半成品進行噴漆作業,等漆料晾干,檢驗合格,包裝入庫。原輔料主要為木料、油漆及稀釋劑。用人單位一線員工合計21人,暴露工齡為1~4年,年生產時間為300天。各崗位勞動者體力勞動強度為Ⅱ級,作業內容表現為持續的上肢作業。木工崗位和打磨崗位配置3M牌9001型防塵口罩(半面罩,防護等級KN90,APF值為10)、3M牌1270圣誕樹型防噪耳塞(入耳式,SNR值為25分貝,NRR值為24分貝)。噴漆崗位配置3M牌1201型防毒面罩(半面罩,配置3001CN P-A-1濾毒盒,防有機蒸汽,APF值為10)或地球牌2001型防毒面罩(半面罩,配置P-A-1濾毒盒,防有機氣體,APF值為10)?,F場調查中發現有接塵的作業人員佩戴一次性口罩,而非防塵口罩。下料作業區域和木工開模作業區域設置布袋除塵(風管采取防爆措施,控制風速<1.0 m/s),打磨成型區設置側吸式吸風罩(風管采取防爆措施,控制風速<1.0 m/s)?,F場調查中發現存在使用氣槍吹掃現場積塵的行為,同時個別崗位使用移動式風扇進行通風。

職業健康管理水平情況:(1)已經建立職業健康管理臺帳;(2)設置專職的職業健康管理人員,主要負責人和職業健康管理人員持有職業健康管理的證書;(3)已制定職業健康年度管理方案;(4)工作場所設置有相應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但部分區域的標識有所缺失;(5)職業健康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仍需要進一步完善;(6)員工有職業健康的專題培訓,崗前培訓和崗中培訓時長符合要求;(7)制定有職業健康應急預案,但未定期進行演練;(8)近幾年均有組織員工進行職業健康體檢;(9)事故記錄:企業尚無安全事故記錄。

2.2 職業暴露濃度分析

以GBZ 159—2004《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為采樣依據,以GBZ/T 192.1—2007《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第1部分:總粉塵濃度》為檢測依據,以GBZ 2.1—2019《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為限值標準,對研究對象接觸粉塵的崗位進行生產性粉塵暴露水平的檢測和分析[2,3]。企業存在生產性粉塵為木粉塵,產塵工序主要為下料作業、木工成型作業以及打磨作業。根據木粉塵顆粒大小、分散度、爆炸性、荷電性等質性,其危害分為爆炸性危害和職業性危害[4-8]。木粉塵的爆炸下極限為40 000 mg/m3,職業接觸限值PC-TW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為3 mg/m3。本次研究對象作業環境空氣中木粉塵含量尚不構成爆炸性的危害,但已超過了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存在職業性危害。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臺州市某企業主要崗位生產性粉塵暴露水平

崗位人數工序危害因素日暴露頻率(小時/天)年暴露頻率(天/年)暴露濃度CTWA(mg/m3)結果判定 木工崗位1下料作業木粉塵(硬)23003.4超標 4木工成型作業木粉塵(硬)43005.6超標 打磨崗位4打磨作業木粉塵(硬)83004.1超標

注:CTWA為時間加權濃度。

2.3 職業健康風險評估結果

2.3.1 ICMM模型賦值定量法評估結果

工作環境中木粉塵逸散,作業人員長期吸入木粉塵,一部分黏附在鼻黏膜上,慢慢地讓鼻腔失去清潔吸入空氣的功能,從而引發鼻腔、咽部的癌癥。此外,還有一部分小顆粒物進入肺部,引起哮喘、支氣管炎、肺部纖維化等多種癥狀,嚴重的可能引起塵肺病。木粉塵可造成作業人員永久性的不良健康影響,并明顯影響生活質量和個體壽命,故健康后果等級賦值為100。根據木粉塵的檢測濃度,暴露濃度超過限值的可能性較高,賦值為10。參照現場調查的結果對暴露時間和不確定性進行相應的賦值。木工崗位下料作業和木工成型作業的生產性粉塵暴露水平賦值為6 000,風險水平等級為不可容忍;打磨崗位的生產性粉塵暴露水平賦值為10 000,風險水平等級為不可容忍。評估結果見表3。

表3 臺州市某企業主要崗位生產性粉塵賦值定量法評估結果

崗位工序危害因素健康后果暴露概率暴露時間不確定性風險水平賦值風險水平等級 木工崗位下料作業木粉塵(硬)10010616 000不可容忍 木工成型作業木粉塵(硬)10010616 000不可容忍 打磨崗位打磨作業木粉塵(硬)1001010110 000不可容忍

2.3.2 ICMM模型矩陣法評估結果

木粉塵職業接觸情況根據檢測濃度定義,判定為高于OELs。健康風險影響同前文描述,屬于永久性的不良健康影響,歸為4級。根據矩陣劃分,木工崗位下料作業和木工成型作業的生產性粉塵暴露風險水平等級為高風險;打磨崗位的生產性粉塵暴露風險水平等級為高風險。評估結果見表4。

表4 臺州市某企業主要崗位生產性粉塵矩陣法評估結果

崗位工序危害因素職業接觸情況風險等級風險水平等級 木工崗位下料作業木粉塵(硬)高于OELs4高風險 木工成型作業木粉塵(硬)高于OELs4高風險 打磨崗位打磨作業木粉塵(硬)高于OELs4高風險

注:OELs為職業接觸限值。

2.3.3 UQ模型評估結果

長期接觸木粉塵對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有一定的致命性,同時木粉塵車間屬于涉爆作業場所,存在粉塵爆炸的風險,若出現事故可能對工作環境造成重大的破壞,并對生產造成重大影響,故后果分類為十分嚴重。根據相關文獻[9,10]的研究,后果發生的可能性為十分有可能。作業人員年工作時間為300天,暴露頻率更接近于經常。木工崗位下料作業和木工成型作業的生產性粉塵暴露風險水平等級為非常高;打磨崗位的生產性粉塵暴露風險水平等級為非常高。評估結果見表5。

表5 臺州市某企業主要崗位生產性粉塵UQ模型評估結果

崗位工序危害因素后果概率暴露頻率風險水平等級 木工崗位下料作業木粉塵(硬)十分嚴重十分可能經常非常高 木工成型作業木粉塵(硬)十分嚴重十分可能經常非常高 打磨崗位打磨作業木粉塵(硬)十分嚴重十分可能經常非常高

2.3.4 結果分析

本次研究對象的生產性粉塵主要為木粉塵,源自木制品加工過程,同時因為除塵設施的效果欠佳,造成多個崗位的木粉塵濃度超標。雖然企業在下料作業與木工成型作業設置了布袋除塵,但因為吸風罩距離作業區較遠,作業空間較為開放,有效風量不足,控制風速較小,無法捕集作業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同時集中式布袋除塵缺乏維護,粉塵在濾袋中形成粉塵濾餅,影響濾袋的過濾效率,從而造成集中式除塵的效果不理想。此外,個別木工設備配置可移動式布袋除塵設施,布袋過濾件直接暴露在車間環境中,隨著濾布的損耗,過濾孔徑變大,過濾能力下降,大粒徑的顆粒物被過濾,小粒徑的顆粒物以一定的初速度逸散在車間環境內,形成粉塵濃度的積聚。打磨作業在作業區側面設置吸風罩,使用軸流風機進行引風收集,但作業區未形成半包圍的區域,風流短路,作業產生的粉塵仍在作業區內無組織逸散。此外現場調查中還發現木工作業人員頻繁地使用氣槍對設備上的積塵進行吹掃,個別崗位附近設置移動式風扇進行防暑降溫,造成了現場的二次揚塵。

3 討論

為降低企業職業健康風險,針對木粉塵防治提出如下措施。(1)工藝革新,條件具備時優先選用機械化作業代替人工作業,以減少作業人員在粉塵環境中的暴露。(2)防護設施改進:①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對布袋除塵的過濾件進行清理或更換,以確保過濾件的性能。②應為移動式布袋除塵設備設置密封的沉降室,避免顆粒物在車間內逸散積聚。③應縮短收集罩口和產塵作業區域的距離,同時考慮使用半包圍結構確保氣流組織有利于粉塵收集,以確??刂骑L速符合粉塵收集的要求。④確保除塵設施的有效性,控制作業區域粉塵濃度在國家限值以下。⑤現場應減少氣槍、移動式風扇的使用,及時清理現場積塵或通過加濕的方式減少二次揚塵。(3)正確佩戴勞保用品,加強勞保用品使用的監督檢查。(4)定期組織員工進行職業健康知識的培訓,定期組織人員進行職業健康應急處理預案的演練。(5)根據現場危害告知、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的缺失情況進行內容補充。(6)定期組織接觸粉塵的人員進行職業健康體檢。

除上述措施外,企業在生產性粉塵防治工作中應根據本單位粉塵的理化性質、主要產塵環節、實際的作業方式等多重因素進行綜合治理,以確保粉塵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同時,依據綜合防塵的“革、水、密、風、護、管、教、查”的八字方針落實工作,降低粉塵的危害。八字方針的含義:(1)“革”體現為革新技術,優先選用更新、更環保、更健康的技術手段來避免、減少生產性粉塵的產生或者是切斷作業人員接觸粉塵的途徑。(2)“水”體現為濕式作業,在條件允許時對粉料進行濕式作業或者是增加作業環境的濕度,以抑制揚塵或者加速空氣中浮游的粉塵顆粒沉降。(3)“密”體現為密閉化作業,當前兩條措施受條件限制無法有效實施時,可對作業進行密閉化處理,以控制粉塵的影響區域。(4)“風”體現為通風作業,通風的過程需要明確空間內的氣流,通風的目的是將作業區域的粉塵排出,降低粉塵濃度,防止混亂的氣流造成環境內的二次揚塵。(5)“護”體現為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通過佩戴防塵口罩、穿戴防塵服等方式起到避免作業人員與粉塵直接接觸的作用。(6)“管”體現為加強管理,企業主及其職業健康管理人員應加強管理,重視工業防塵工作,明確企業職業健康管理的主體責任。(7)“教”體現為培訓宣貫,定期組織作業人員進行生產性粉塵危害的知識培訓,加強作業人員的防塵意識。(8)“查”體現為定期組織接塵人員進行職業健康體檢,以達到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針對自身情況有效落實粉塵防治措施,加強安全管理,將生產性粉塵濃度控制在國家規定的限值范圍內,可有效降低職業健康風險水平。

[1]厲小燕. 五種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方法的應用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學,2014.

[2]曹磊,冉瑞紅. 重慶市某木制家具制造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關鍵控制點分析[J]. 職業與健康,2020,36(19): 2607-2610.

[3]馬奎,佟林全,王雪濤,等. 北京市某木質家具廠職業病危害現狀與對策[J]. 職業與健康,2019,35(16): 2177-2180.

[4]李曉光,鄧喆軒,王雪濤. 北京市某家具制造廠職業病危害因素調查[J]. 職業與健康,2021,37(3): 305-308.

[5]李輝,朱燦松,董謙. 粉塵涉爆企業隱患比較分析[J]. 電氣防爆,2021(2): 18-21.

[6]東淑,趙江平,趙騰飛,等. 除塵管道內木粉塵爆炸壓力傳播規律研究[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9,15(12): 128-134.

[7]張倩倩,楊巍,張發濤,等. 工貿行業粉塵涉爆企業安全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 工業安全與環保,2021,47(11): 56-59.

[8]張小良,丁東梅,劉婷婷,等. 除塵器內著火位置對木粉塵爆炸泄放效果影響的模擬分析[J]. 應用技術學報.2021,21(1): 16-20,36.

[9]李培,王欣,李梅莉,等. 木粉塵職業接觸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關性Meta分析[J]. 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9,37(10): 764-767.

[10]曹曉明,李發強,張媛. 職業性木粉塵接觸與鼻-鼻竇惡性腫瘤的關系[J]. 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9,37(11): 873-876.

Application of Two Evaluation Models in Occupation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Productive Dust

A wooden handicraf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wa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ICMM model evaluation method and UQ model evaluation method were applied to assess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risk of production dust in the enterprise, and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proposed. After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risks of productive dust in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at a high level. The article proposes targeted measures based on the problems in 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provide direction for subsequent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occupation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industrial dust prevention; dust

R135

A

1008-1151(2023)07-0185-04

2022-11-18

高循洲(1984-),男,浙江必利夫檢測科技有限公司檢測中心工程師,從事職業衛生、環境監測、安全生產工作。

猜你喜歡
木工生產性粉塵
高壓粉塵防爆電機過厚粉塵層的形成與分析
基于特征參數化的木工CAD/CAM系統
木工課——《野孩子樂隊》
粉塵大戰
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生產性保護研究
光散射法粉塵儀在超低排放的應用
紀宇:木工讓我尋找到自己
煤礦工人生產性粉塵對身體健康影響的研究
基于生態的京津冀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探討
新媒體時代的生產性受眾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