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藝術的特點及其發展探析

2023-09-10 17:46張婷魏質方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3年7期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發展特點發展趨勢

張婷 魏質方

摘 要:新媒體藝術作為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逐漸成為當代藝術領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數字時代的新媒體藝術具有互動性、虛擬性以及多媒體性的特征,其發展整體朝著技術驅動、跨界融合與社會互動的基本方向邁進。當前,我們應從藝術本身、創作者與受眾的角度出發,結合藝術市場的監管,使新媒體藝術在不斷變動的環境中永葆生機,不斷提升我國新媒體藝術產業整體實力。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發展特點;發展趨勢;規范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新媒體藝術的經濟價值研究”(232400410314)階段性成果。

從藝術史角度看,藝術與科學的結合以及藝術對新的技術成果的吸收與應用,是21世紀以來藝術發展中的一個鮮明特征。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以數字和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新媒體藝術,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傳播相關技術的難題不斷被突破的情況下,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新媒體藝術借助數字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和交互式媒體等先進技術工具,以一種嶄新的形式展現著藝術家的創意和觀眾的參與,帶來了全新的藝術體驗。我們要結合智能媒體時代背景,用新的眼光去看待這一新的藝術領域,深入分析其特點和在當代社會中的發展趨勢,思考如何規范新媒體藝術的創作與傳播,以確保其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探討這些問題,有利于深度挖掘新媒體藝術的獨特魅力,正確認識其在當代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保障新媒體藝術在當代社會中的發展均衡與持久。因此,本文對新媒體藝術的特點及其發展進行深入探析,并結合藝術理論,系統地分析其在當代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為新媒體藝術的未來發展提供啟示。

一、新媒體藝術及其特點

(一)新媒體藝術

新媒體藝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的先鋒藝術運動,以及其中出現的結合機械技術的動力藝術和最早的電子藝術作品等。

新媒體藝術在數字化語境中呈現出藝術創作、傳播、接收“三位一體”的特征。新媒體藝術利用現代科技,使數字技術在藝術創作中展現出“超工具性”的特點,并使藝術作品的互動性得以提升,引領現代人進入虛實交錯、亦真亦幻、趨向現實的“虛擬化”、交互性審美空間??傮w而言,新媒體藝術的定義為以數字媒體和技術以及信息傳播科技為支撐的媒體藝術形態,其本質特征體現為通過利用和展示數字化及信息傳播相關技術,以交互為特征,從事或參與有關社會、政治、文化、美學、哲學等相關領域的藝術創作和實踐活動。

新媒體藝術自誕生起就與文化產業密切相關,并隨著技術的更迭,通過與音樂、美術、戲劇、文學等傳統藝術文化的結合,發展出多元的形式。新媒體藝術運用不同于傳統藝術的創作手法,將傳統藝術中彼此孤立、單一的感官感受利用科學技術進行融合,形成了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相結合的感官感受,給人帶來的感官沖擊前所未有。特別是近年來,新媒體藝術在電影、動漫、游戲、文博、演出、會展等數字產業的井噴式發展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彰顯出比較鮮明的藝術經濟偏向。在當今數字媒介廣泛普及、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新媒體藝術不僅是新媒體事件傳播的產物,也是塑造和推動新媒體事件發展的力量。通過創造性的藝術表達和互動體驗,新媒體藝術與新媒體事件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推動了數字媒介時代藝術與文化的發展。

(二)新媒體藝術的特點

列夫·曼諾維奇在《新媒體的語言》中將新媒體的核心內容概括為“數字化呈現”“模塊化”“自動化”“可變性”“文化轉碼”。結合新媒體藝術作品在當前智能媒體時代的表現,會發現其有別于傳統藝術的主要特征可以被概括為互動性、虛擬性以及多媒體性三個方面。

互動性是指作品與觀眾之間存在實時的、動態的雙向溝通,觀眾通過參與作品的互動環節,對藝術創作產生直接的影響,從而成為藝術創作的合作者,而非被動的旁觀者。在新媒體藝術的動態交互模式下,藝術家往往會在作品中構成一個無預置結果的時空結構,讓觀眾也能體驗創作過程。受眾在這種交互中并非處于強制交互的被動地位,但若失去受眾對作品的介入與互動,這一藝術作品的價值意義則難以完整地呈現,或者說,其并未被完成。因此,在作品設計中,藝術家需要在作品依托的媒介上試圖找到能夠創造交互契機的特質,引導受眾參與新媒體藝術作品意義的共建。因此,在形式上,這些藝術作品常常具有科技的加持,如傳感器的設置等,并為了使觀眾獲得更為震撼的交互體驗,其也具備一定的沉浸式特征。

新媒體藝術的虛擬性是其與傳統藝術形式最為明顯的區別,這種虛擬性依托于數字技術的發展。曼諾維奇用“元數據化”來描述影像的數字化過程。這種藝術作品影像的數字化,即將藝術呈現的中介轉變為了0和1的數字編碼。在這一過程中,藝術的載體和內涵被解構和重構,而作為技術內核的數字則獲得了符號與風格的意義。新媒體藝術作品的創作、存儲和傳播過程均依賴數字技術,這使得藝術家能夠以更加靈活的方式表現創意,從而拓展了藝術的表現手段。另外,藝術家借助于XR、全息投影這類技術,為觀眾創造了一種超越現實的藝術體驗,讓觀眾可以在虛擬的藝術空間中感知和體驗藝術作品。

新媒體藝術中的多媒體性表現為圖像、聲音、視頻、文本等媒介的交織和交互。這種多媒體性使得作品能夠以更加豐富多樣的形式傳達藝術家的創意,且觀眾可以通過多重感官參與其中,實現更加深入的體驗。加拿大藝術家維拉·弗倫克(Vera Frenkel)2014年的作品From the Transit Bar就突出體現了新媒體藝術的多媒體性:以酒吧為藝術作品的主體,輔以燈光、桌椅、植物等實體道具,并結合了多個熒幕的畫面放映,運用跨媒介的方式表現作品中人類遷移的主題。這樣的媒介融合,使不同媒介的藝術表現特質相輔相成,更好地組織了藝術作品的敘事語言。

二、新媒體藝術的發展趨勢

(一)技術驅動與藝術創新

在技術的驅動下,新媒體藝術的創新性和前瞻性逐漸顯現,藝術家開始探索數字技術與傳統藝術形式的融合,創造出全新的藝術語言。比如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擅長利用數字化的LED燈光技術,將光、色彩與建筑空間相結合,通過細膩的燈光變化和虛實結合創造幻覺般的景觀。技術驅動和藝術創新的融合,以數字化的手段創造出震撼人心的藝術體驗。

當前,藝術家還嘗試將人工智能與繪畫、音樂等相結合,讓計算機參與藝術創作的過程??梢?,新媒體藝術正在以一種不同以往的方式尋求創新。

(二)跨界融合與跨文化表達

新媒體藝術的跨界融合體現在藝術家從不同領域吸納靈感和元素。例如,在當下的新媒介的環境中,想要讓傳統民族音樂在視覺化的過程中很好地生存下來,就必須重視視覺文化對傳統音樂的影響。傳統民族音樂必須適應并利用新媒介,在立足音樂的基礎上融合視覺文化,尋求新的發展。而這種跨界融合不僅拓展了藝術的邊界,還促進了不同領域之間的合作和交流。

同時,新媒體藝術也為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提供了表達自我的平臺。藝術家們可以借助數字化媒介和互聯網,將自己的作品傳播到全球,與全世界的觀眾進行交流與對話??缥幕磉_使得藝術作品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文化,而是具有了更廣泛的影響力。這種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能夠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尊重,推動當代藝術向更加包容與多元的方向發展。

(三)參與式藝術與社會互動

參與式藝術是指觀眾參與藝術創作過程,成為藝術作品的一部分。這種藝術形式鼓勵觀眾主動參與,使觀眾化被動為主動,成為藝術創作的參與者和共同創作者。社會互動則是參與式藝術的一個重要體現。新媒體藝術作品通過數字技術和互聯網等工具,與觀眾實現了無縫連接,觀眾可以通過移動設備、社交媒體等方式與藝術家和其他觀眾互動和交流。藝術作品在社交平臺上傳播和分享,形成了一個參與式的藝術社區。這種社會互動使得藝術作品具有了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促進了藝術與社會之間的深度融合。

新媒體藝術作為一種數字化和網絡化的藝術形式,能夠實現“遠程在場”,即使觀眾和作品在地理距離上可能很遠,通過數字媒體的介入,觀眾也能夠獲得類似于現場觀看的互動體驗,感受到藝術作品“真實在場”。新媒體藝術通過數字平臺可以被大量觀眾同時訪問和分享,觀眾之間可以共同探討、評論和傳播作品。這種虛擬共享體驗擴大了作品的傳播范圍,提升了其影響力,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作品的“真實在場”,并形成網絡識別和共同體驗。

三、規范新媒體藝術的策略

(一)繼承傳統與創新并重

新媒體藝術以前沿的技術手段和多樣的表現形式,逐漸成為藝術界的一股重要力量。藝術家應該在作品中融合傳統元素和當代創新,以反映當下社會和文化的多元性,可借鑒傳統藝術形式中的美學原則、技巧和主題等,將其與數字技術和互動媒介相結合。同時,創新也是新媒體藝術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賦予作品新的表現形式和審美意義。新媒體藝術創作應該積極探索數字媒介和互動技術的獨特性,發展出全新的藝術語言和創作方式,從而實現藝術的持續創新與發展。

藝術理論家尼古拉斯·伯瑞奧德在其著作《關系美學》中指出,藝術的樣式和功能隨著時代而變化,但藝術的本質是恒定的。因此,在規范新媒體藝術創作時,藝術家應當在傳承傳統與創新之間尋求平衡。

(二)明確藝術家角色與社會責任

新媒體藝術作品的創作和傳播過程涉及多方利益相關者,涵蓋了藝術家、觀眾、機構以及社會大眾。因此,藝術家在新媒體藝術創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行為和決策直接影響作品的表現和社會反響。

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應該擁有社會責任感,其作品不僅是個人創意的表現,更是對社會現實和人類價值觀的一種貢獻。新媒體藝術家應該關注當代社會的重大議題,并通過作品傳達出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和思考。比如藝術家甘·戈蘭和安德魯·博伊德的作品《氣候時鐘》是一座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數字藝術裝置,通過數據可視化技術,將氣候數據轉化為藝術品,呈現出地球環境的變化和危機,呼吁觀眾反思氣候變化對地球的影響,以使每個人明確自身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責任。通過藝術家的創作,觀眾得以深刻認識到藝術家在社會中的角色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

(三)建立多元化管理體系

新媒體藝術作為區別于傳統藝術的一種形式,應用快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是它的特點,而這就對新媒體藝術的監管方式和監管技術體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隨著市場經濟與科技的發展,藝術傳播的媒介、傳播模式、傳播領域和傳播理念等都發生了重大變革。新形態、新業態、新應用的出現,對新媒體藝術的內容與經營管理等諸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立多元化的管理體系,需要各相關部門協調一致,維護好受眾和企業的信息安全,進一步完善有利于新媒體藝術產業發展的體制和機制。新媒體藝術市場的多元化傳播方式需要多元化的管理體系來調節。相關部門要從制度層面保障新媒體藝術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如研究相應的管理體制、教育培訓體制,制定一系列管理規定,創建與市場競爭相適應的運行機制,等等。國家及相關機構要培育一批有活力、有競爭力的現代新媒體藝術企業,加快形成以現代企業為主體,以“產+學+研”為手段,創作、生產、銷售環環相扣的新媒體藝術產業鏈,不斷壯大我國新媒體藝術產業整體實力,推動全行業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發展。

四、結語

新媒體藝術作為一門充滿活力的藝術形式,以互動性、虛擬性、多媒體性等特點不斷吸引著藝術家和觀眾。通過技術驅動與藝術創新,新媒體藝術不斷拓展創作邊界,并與傳統藝術形式跨界融合與交匯。參與式藝術和社會互動使新媒體藝術與觀眾之間建立了更加緊密的聯系,形成了一個開放、包容的藝術生態系統。在不斷創新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平衡傳統與現代的關系,確保藝術作品既能體現創作者的個性和創新意識,又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和理解。同時,新媒體藝術家應該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和責任,通過作品傳遞正確的價值和社會關懷。

參考文獻:

[1]許鵬.新媒體藝術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晁靜.基于新媒體的美術教育教學研究[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18.

[3]林迅.新媒體藝術[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4]萬永婷.交互主體性之外的新媒體藝術審美探究[J].文藝論壇,2019(2):48-53.

[5]方睿,董斌.新媒體藝術交互性的時空特質[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2):258-264.

[6]邱志勇.新媒體美學:兼論數字藝術的本質與特性[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3(1):58-64.

[7]熊友軍.新媒介語境下傳統民族音樂的視覺轉向[J].江西社會科學,2021(8):239-245.

作者簡介:

張婷,鄭州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

魏質方,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研究生。

猜你喜歡
新媒體藝術發展特點發展趨勢
臺灣幼兒教育發展的特點及啟示
論當前大學生思想特征及發展趨勢
試論當前新媒體藝術呈現的文化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