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塑藝術在城市環境設計中的價值與應用

2023-09-10 17:51郭小飛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3年7期
關鍵詞:雕塑藝術城市文化城市建設

摘 要:文化是人類社會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力。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以及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市民對于城市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環境的設計與建設已成為現代化城市建設的必要條件,也是滿足市民文化需求的重要載體。雕塑藝術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傳達文化信息、豐富文化內涵的突出作用。而將雕塑藝術應用于城市環境設計中,是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順應市民精神追求的關鍵之舉。

關鍵詞:雕塑藝術;城市環境設計;城市文化;城市建設

城市環境設計是指對城市各類公共空間如街道、廣場、公園等進行設計和規劃的過程。它旨在通過設計塑造城市的物理環境,以提高城市的可持續性、社會性和經濟性,并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工作和娛樂環境。當代視覺藝術已成為現代人思想認知的一部分,藝術本位的內涵也被大幅拓寬。作為視覺藝術門類之一,雕塑憑借其可看、可觸、可感的獨特藝術魅力,成為展示城市魅力的一種主要手段?,F代建筑師也十分鐘愛城市雕塑這一能夠烘托與彰顯城市文化的“建筑語言”,且愈來愈多地將其應用于城市環境的創作領域之中。因此,針對雕塑藝術在城市環境設計中的價值及應用展開研究十分必要。

一、城市雕塑藝術的基本概述

(一)城市雕塑藝術的定義

城市雕塑藝術是指在城市公共空間中,通過藝術手法和技巧將具有文化、歷史、藝術價值的雕塑作品展示于市民、游客眼前,以實現城市文化藝術環境的提升和美化城市形象的目標。城市雕塑藝術是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為城市增添了藝術氣息和文化底蘊,還可以為市民提供藝術享受和文化傳承的機會,同時也是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體現[1]。城市雕塑藝術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傳統的石雕、銅雕,也可以是現代的藝術裝置、拼貼雕塑等。

(二)城市雕塑藝術的特征

一是公共性:城市雕塑藝術作品通常是在城市公共空間中展示,如廣場、公園、街道等,具有普遍性和共享性。二是藝術性:城市雕塑藝術是一種藝術形式,作品的設計、制作和呈現都需要藝術家的精湛技藝和創造力。三是歷史性和文化性:城市雕塑藝術作品通常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傳承和發展。四是美學性:城市雕塑藝術作品通過雕塑形式的美感表現,給人帶來視覺美的享受,提升城市的美學價值。五是實用性:城市雕塑藝術作品不僅是一種裝飾品,還具有實用功能,如座椅、燈塔等。六是交互性:有些城市雕塑藝術作品設計得非常巧妙,可以與觀眾互動,提升觀眾的參與度和體驗感。

(三)城市雕塑藝術的分類

城市雕塑藝術按照材料可以分為石雕、銅雕、不銹鋼雕、木雕、玻璃鋼雕等;按照形式可分為傳統雕塑或現代雕塑、抽象雕塑或寫實雕塑,以及拼貼雕塑、裝置藝術等;按主題可分為人物雕塑、動物雕塑、歷史題材雕塑、文化題材雕塑、現代主題雕塑等;按照功能可以分為景觀雕塑、交通雕塑、紀念雕塑、座椅雕塑、廣告雕塑等[2];按照位置可以分為室內雕塑和室外雕塑兩種類型,室外雕塑通常放置在室外公共空間中,室內雕塑一般放置在室內。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分類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城市雕塑藝術的多樣性和創新性會讓分類不斷地發生演變。

二、雕塑藝術在城市環境設計中的應用價值

(一)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雕塑藝術作品有助于增強城市的文化氣息和形象,塑造城市的獨特風格和特色,從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例如,城市雕塑藝術作品能夠體現城市的文化特色,將城市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呈現出來,讓市民和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城市的文化氛圍。城市雕塑藝術作品還可以作為城市的標志性地標,充當城市的文化符號和象征,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城市雕塑藝術作品能夠有效豐富城市的景觀,優化城市的景觀品質和觀賞性,讓市民和游客能夠更好地欣賞和感受城市的美麗與魅力。另外,城市雕塑藝術作品可轉化為城市的旅游資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觀賞和體驗,促進城市旅游產業的發展。

(二)增強城市文化內涵

城市雕塑藝術作品往往通過藝術形式的表現,傳遞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內涵,彰顯城市的文化底蘊和內涵。首先,雕塑藝術作品憑借形象、造型、題材等表現城市的歷史文化,體現城市的文化底蘊,促使人們更加深入地認知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尤其是作為城市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雕塑藝術作品可融入文化節、藝術展覽等活動,助力打造城市文化廣場、藝術公園等展示平臺,促進城市文化的繁榮與發展[3]。其次,雕塑藝術作品通過形式、色彩、結構等方式表達城市的精神內涵,如自由、開放、創新、包容等,從而激發市民對城市精神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再次,雕塑藝術作品借助藝術手法和表現形式,突出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如特色人文景觀、地域建筑風格等,強化城市的文化形象和特色。最后,雕塑藝術作品能夠很好地傳承和弘揚城市傳統工藝和文化,如陶瓷、木雕、玉雕等,使得這些傳統工藝得到延續和發揚光大。

(三)提高城市環境品質

城市雕塑藝術作品可以美化城市環境,改善城市的空間結構和景觀質量,使城市更加美麗宜居,更具活力,知名度更高,文化內涵更豐富,從而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和城市的國際競爭力。雕塑藝術作品通過巧妙的布局和設計,增強城市景觀的層次感和立體感,讓城市更加具有文化藝術氣息和人文情懷,提高城市環境品質。優質的雕塑藝術作品能夠吸引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在此舉辦,增加城市的文化活力和吸引力。同時,作為城市的重要文化符號和象征,雕塑藝術作品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和知名度,為更多的游客和投資者提供寬廣的平臺,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此外,雕塑藝術作品通過創作主題等方式傳遞城市的理念,如環保、和諧、創新等,帶動市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轉變,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社會發展水平。

(四)增加城市經濟效益

城市雕塑藝術作品是城市旅游的重要景點和文化地標,有益于增加城市的旅游收入和經濟效益。雕塑藝術屬于城市文化產業的構成單元,良好的雕塑作品助推城市文化產業的有力發展,形成新的文化產業鏈,擴展城市的經濟來源。與此同時,城市中的雕塑藝術作品也是城市品牌形象的關鍵組成部分,對于提升城市的國內外影響力影響深遠。高知名度的城市雕塑藝術作品自帶傳播力,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前來觀賞、娛樂等,從而帶動周邊的商業和服務業的發展,促進城市經濟的繁榮與發展,提高城市的競爭力和市場價值。

(五)深化市民歸屬感

城市雕塑藝術作品有利于加深市民和游客的情感共鳴,增強他們對城市的歸屬感和參與感,形成城市共同體意識。蘊含城市精神風貌與文化內涵的雕塑藝術作品,可以更直觀地讓市民了解和認同城市的文化,以此加強市民對城市的歸屬感。城市中的雕塑藝術作品能夠彰顯出城市的特色和形象,讓市民更加認同和熱愛自己所在的城市,從而增強市民對城市的歸屬感。雕塑藝術是居民參與城市環境設計的重要載體,能夠引導市民積極參與其中,強化市民的文化參與度和參與意識,加深市民對城市的歸屬感。城市中的雕塑藝術作品作為社區的重要標志和文化符號,有利于加強社區凝聚力和歸屬感,促使社區居民更加認同和熱愛自己所在的社區。雕塑藝術在城市環境設計中的有機融入,能夠為市民提供美好的生活環境和文化氛圍,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筑牢其內心的歸屬感。

三、雕塑藝術在城市環境設計中的融入路徑

(一)契合城市環境

在進行城市環境設計時,需要對城市的文化、歷史和地理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深入把控城市的特色和發展方向,找準適合雕塑藝術作品的位置和內容。

首先,以城市特色為基礎。在進行雕塑藝術創作時,應以城市的人文、自然情況為基礎,充分挖掘城市的特色和魅力,將其融入雕塑藝術作品中。例如:在歷史悠久的城市中,可采用傳統的雕塑技藝,創作具有歷史感和文化內涵的雕塑作品,以此展現城市的傳承與創新;在現代化城市中,可擇取新穎的雕塑材料和技法,創作富有科技感和時代感的雕塑作品,以襯托城市的現代化與科技進步。

其次,以城市規劃為引導。在進行雕塑藝術設計過程中,要根據城市規劃和建筑風格開展設計,與城市環境協調一致,避免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4]。比如:在城市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中,可選擇大型雕塑作品,增加場所的藝術氛圍和視覺效果;而在商業區等市中心區域中,應以小型雕塑作品設計為主,給人以親近感和溫馨感。

再次,以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為導向。在選擇雕塑材料和設計方案時,要考慮到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例如:在城市環境設計中融入雕塑藝術作品時,應選擇環保材料,如再生材料、可降解材料等;在選擇雕塑場所時,應關注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引導大眾減少私家車的使用,最大限度減少環境污染。

最后,以群眾參與為核心。在進行城市雕塑藝術設計過程中,應秉持群眾參與的設計原則,廣泛征集市民意見,引導其參與設計,最大化增強雕塑作品的互動性和親和力。

(二)創意設計一致

雕塑藝術創意設計需充分考慮城市環境的整體氛圍和風格,以及雕塑藝術作品對城市環境的補充作用。特別是在設計環節中需要和城市規劃、建筑設計等相關部門加大合作力度,確保雕塑藝術作品的設計和實現能夠與城市環境協調一致。

一是利用光影效果。借助光線和影子的特性,設計具有藝術感和科技感的雕塑作品。如在夜晚時分,利用燈光從不同的角度照射雕塑作品,產生豐富多彩的光影效果,提高雕塑作品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

二是結合自然環境。根據城市環境中的自然元素,如風、水、土地等,設計充滿自然感和生態感的雕塑作品。例如,在城市公園中,可利用自然環境的地形、植被等因素,將雕塑作品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創造出兼具生態美和自然美的雕塑作品。

三是運用多媒體技術。依托多媒體技術和數字技術,將雕塑作品與音樂、影像等元素相結合,創造出極具科技感和藝術感的雕塑作品。比如,在城市廣場等公共場所中,設計出蘊含音樂、影像元素的雕塑作品,豐富市民的視聽感受,凸顯雕塑作品的藝術性和互動性。

四是引入互動元素。通過科學引入互動元素,設計動感性和互動性較強的雕塑作品,增進雕塑作品與市民的互動性。比如,水景雕塑、燈光雕塑等,強化參與感和創意感。

五是創新材料運用。在材料的選擇上,可嘗試使用新型材料,如塑料、金屬、石材、玻璃等,創造出新穎、富有科技感和時代感的雕塑作品。例如,在城市商業區中,可使用金屬材料和玻璃材料創作出極具現代感的雕塑作品,用以展示城市的現代化和創新精神。

(三)位置選定精準

在選擇雕塑藝術作品的位置時,應緊扣城市環境的整體規劃予以合理布局,選定適合的場所,使雕塑藝術作品能夠和周邊環境相得益彰,起到最佳的藝術效果和城市環境美化作用。

其一,考量城市人口密度和流動性。一般而言,要選擇人流量較大的地方,以便讓市民欣賞和參觀雕塑作品,營造濃厚的城市文化氛圍,培塑市民的藝術審美[5]。

其二,與城市環境風貌融為一體。雕塑作品位置應貼近城市的整體景觀,確保雕塑作品與周圍環境相互協調,創設出別具一格的美感。

其三,安全至上。雕塑作品必須選擇安全、穩固的地點,保證雕塑作品不會對市民造成危險和不良影響,促使雕塑作品發揮最大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效益。

四、結語

雕塑藝術作為城市環境設計的主要內容,圍繞城市特色設計合理的城市雕塑,不單單可以美化城市環境,而且能夠將城市雕塑的美感和意象以及蘊含其中的精神內涵與文化內容傳遞給廣大市民。因此,在城市環境設計中,科學應用雕塑藝術,通過雕塑藝術作品與城市環境的相融相通,最大化激發雕塑藝術美化城市環境、深化城市文化底蘊的現代功用。

參考文獻:

[1]李鳳志.石城記憶 ?時代心聲:南京紀念性城市雕塑語言的百年流變與精神傳承[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21(2):60-65.

[2]楊智榮,王瑋,王喆.現代有軌電車耦合公園城市環境設計評價研究:以成都有軌電車蓉2號線為例[J].設計,2021(16):152-154.

[3]葉麟珀,余偉,陳漫華.城市雕塑規劃的編制思路與實踐:以無錫城市雕塑總體規劃為例[J].中國園林,2020(增刊2):147-151.

[4]趙金鑫,趙木森,郭蕾蕾.長春世界雕塑公園曹春生雕塑藝術館青銅雕塑作品介紹[J].名家名作,2020(12):100-101.

[5]余冠臻,郭林林.歷史街區保護更新中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以廣州沙面西洋建筑景觀為中心[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8(1):129-133.

作者簡介:

郭小飛,西安青云雕塑工程有限公司中級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工藝雕塑。

猜你喜歡
雕塑藝術城市文化城市建設
中西的繪畫與雕塑
城市文化口碑對景點品牌價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
從欣賞的角度略談雕塑藝術的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